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省人大常委会:
为实地调研我省对口支援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慰问我省援建干部,推进四川灾后重建,2009年10月中旬,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永明、冯明带领由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小玲、代表与选举任免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龚昌成、办公厅副主任昊信林等同志组成的调研组,赴四川省青川县及广元市对我省对口支援灾后重建工作进行实地考察。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王怀臣。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志文等会见了调研组一行;省支援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指挥部(以下简称省援建指挥部)负责人陪同调研。
调研组和广元市、青川县党委、人大、政府的领导进行了座谈,重点听取了省援建指挥部和青川县关于对口援建工作的情况汇报。先后赴东河口地震遗址,省直部门(公司)和杭州、宁波、湖州市对口援建的乔庄镇东山安居小区工程、小坝安居工程、乔庄河防洪整治工程,马鹿乡马鹿中学、小学,竹园镇工业园区、竹园大桥建设基地、青竹江防洪堤工程,以及青川县旅游接待中心、广元市川浙合作产业园等地进行考察,了解援建工作的进展情况。调研组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向省援建指挥部赠送了题为“灾后援建先锋、浙川友谊桥梁”的匾额,还专门赴省和杭州市的援建指挥部。实地察看援建指挥部的办公场所和干部宿舍,亲切慰问援建干部和援建工程施工人员。
一、我省开展对口援建工作的基本情况
青川县是去年“5·12”汶川大地震三个极重灾区县之一。中央确定我省对口支援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后,省委、省政府迅速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支援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浙江省支援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方案》,周密组织、部署、动员全省力量支援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去年7月4日,省援建指挥部领导班子在第一时间进驻青川县。至7月27日,全省11个市援建指挥部、27个县(市、区)援建指挥部共327名援建干部全部进驻青川县。一年多来,我省援建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及当地党委、政府的积极配合下,全体援建干部和职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科学援建、高效援建、安全援建、廉洁援建的基本要求,突出工作重点,攻坚克难、求实创新,全面推进各项援建工作,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
(一)突出规划龙头,推进科学援建。科学规划是科学重建的前提和基础。在详细调研、地形测绘、地质灾害评估的基础上。高起点、高标准地组织编制了城镇体系等县域综合规划和产业、教育、交通、供水等专项规划,以及36个乡镇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村庄建设布点规划,总计达130多个规划,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青川县规划体系,为科学援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突出项目中心,推进高效援建。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中心。坚持项目落地这个硬道理,克服建设条件困难、施工环境艰苦等多种不利因素,夜以继日加快工程建设。截止9月底,已正式下达援建项目实施计划4批。共226个项目,总投资52.46亿元,占三年援建规划确定的60亿元总盘子的87.43%。已竣工验收交付使用项目超过116个,在建全额援建项目177个,累计完成实物工作量27.1亿元。其中,已建和在建的市、县自留援建资金项目100个。
(三)突出民生为本,推进安居援建。我省援建的39所学校已于8月底整体交付使用,30个乡镇卫生院项目于9月25日整体移交,在18个援建省市中是数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重点援建的农村住房重建已基本完成,展示了“小青瓦、白粉墙、人字顶、砌空砖、木兰花窗”的川北民居特色,受到温家宝总理、四川省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城镇住房重建全面展开,东山安居小区34幢6.5万平方米住宅已全部结顶,已先期移交17幢432套。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饮用水、通村路、漫水桥等援建项目正在快速实施,已建成的漫水桥有50多座,马鹿、板桥等乡镇率先完成了农村安全饮用水援建任务。
(四)突出中心镇建设,推进城镇援建。乔庄镇和竹园镇是青川县的两大中心城镇。乔庄县城按照“完善功能保民生”的要求,已经腾挪板房2000多套,危房拆迁240多幢,开工项目17个。竹园新区按照“拉开框架打基础”的思路,已开工项目15个,总投资9.6亿元。四条防洪堤、两路两桥、城镇安居房和智慧岛教育园区等项目都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与此同时,全县其他34个乡镇的集镇重建工作也在同步加快进行,集镇的设施、功能和环境等将得到全面的改善和提升。
(五)突出质量保证,推进安全援建。坚持设计标准,严格审查把关,加强现场管理,开展立功竞赛,规范招标工作,积极选择和引入省内强企、大企参加援建项目建设,采取“大马拉小车”、“杀鸡用牛刀”的机制,确保质量安全和建设进度。目前,我省全额援建项目参建单位共88家,其中,具有甲级资质的设计、监理单位和特一级的施工企业共62家。全部参建人员达到7100多名。已有10个建成项目向四川省申报“天府杯”优质工程,有6个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受到全国总工会和浙江省总工会表彰。
(六)突出造血功能,推进产业援建。一是抓工业园区,促进工业企业的集聚和提升。目前川浙合作产业园已基本完成一期建设,入园企业9家,总投资超过10亿元;二是抓特色农业,积极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我省援建的400多个钢管蔬菜大棚、万头长毛兔种兔基地、万亩生态农业园区、蚕桑生产基地及香菇、木耳、食用菌等项目,对当地发展高效特色农业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与示范作用;三是抓精品旅游,以唐家河、东河口、白龙湖为核心,以乡村和生态旅游为特色,集中力量打造青川县的黄金旅游线和精品旅游点;四是抓劳动就业,在去年帮助6000多名劳动力在我省就业的基础上,今年又有2000多名劳动力转移到我省,还有近3000人参加我省援建工程建设;五是抓产品销售,组织我省113家卖场及超市帮助销售青川的农副产品,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七)突出资源整合,推进智力援建。专门组织制定了人力、物力、智力支援办法,和支教、支医、支文、支农、科技帮扶、工程咨询等10个专项的对口支援行动计划。截止8月底,全省共有2万余人次赴青川灾区参与抗震救灾和人力智力支援行动。同时,还积极组织“结对共建”、“1+1助学”、“爱心助残”、“送文化下乡”等活动,以“领雁工程”、“万名劳动力就业培训工程”为平台或载体,解决灾区群众急需急盼的实际问题,提升智力支援的层次和水平。
(八)突出惠民救援。推进应急援建。去年灾后第一个冬天来临时,积极开展“暖冬”行动,组织对全县61262户过渡房进行保暖改造,对28060套活动板房完善设施;组织捐赠、发放棉被21.7万多床、冬衣64.5万多件等过冬物资,在18个援建省市中是数量最多的。今年发生历史罕见的“7.16"洪水后,又连续经历了几场较大的雨情水患。在特大 洪灾面前,我省各级援建指挥部和参建单位积极投入抗洪抢险,各个援建项目和应急机制都经受住了考验。灾后,省援建指挥部又及时作出部署,进一步增强了在建项目和后续工程的防灾减灾能力,将灾害损失和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
(九)突出环境整治,推进生态援建。高度重视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将我省“干村示范、万村整治”的成功经验与青川的实际相结合,以“五改二治五化”(改路、改线、改水、改厕、改房,治污、治乱和道路硬化、周边绿化、汗水净化、环境美化、城区秩序化)为重点,实施“十镇示范、百村整治”工程,改变青川城乡面貌,打造生态青川。
(十)突出监督管理,推进廉洁援建。把加强援建资金物资监管贯穿援建全过程,注重建章立制,先后制定出台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援建项目廉政建设规定、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细则等制度规定,逐级落实监管责任,保证援建资金和物资的有效使用。
(十一)突出党建工作,推进精神援建。高度重视党建工作,把支部建在项目上,在援建一线发展党员,积极开展创建“五好党组织”、争当“五好党员”、“七·一”表彰等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其中,张启标同志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3名同志被四川省授予“抗震救灾模范”。
二、我省对口援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我省一年来的援建工作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四川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赞扬和青川人民的普遍认可。温家宝总理3次视察青川县,多次对我省的援建工作给予表扬和鼓励。四川省委、省政府将我省的援建工作作为先进典型推荐介绍。青川县委、县政府和青川人民授予全体援建干部“荣誉市民”称号。但是。援建工作面临的诸多困难因素还是客观存在。
(一)时间紧、任务重。一方面由于前期县城定位工作足足推延了9个月,另一方面中央提出了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时间要求,意味着我省援建项目和资金相对集中的乔庄县城和竹园新区两个中心城镇的援建任务,必须在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内完成,难度和压力很大。
(二)县城的板房腾挪数量多、难度大、腾挪困难。县城乔庄镇有9000多套板房需要腾挪。主要困难在三个方面:一是乔庄镇住宅用地极度匮乏,可腾挪的弹性空间有限;二是老百姓经过多次搬家,工作难度极大;三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虽然通过前一阶段各方面的努力,乔庄的板房腾挪已经有了重大突破,但是已经延误了很长一段时间,后续的工作量和难度仍然很大。
(三)余震不断、时有反复。青川是余震集中区,时隔一年多了,余震还时有发生。在过去及将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给一部分老百姓的重建信心带来阴影,给项目援建增加了难度。
(四)施工条件极其艰苦。青川县基础设施薄弱,自然环境差,山多路险,原材料交通运输十分困难。
(五)建材价格不稳,项目投资控制困难。青川县建材供应原来就比较紧张,一遇自然灾害建材价格就大幅上涨,给项目投资控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六)工业招商引资困难。国际金融危机的大环境和青川县相对落后的基础设施条件,增加了工业招商引资的难度,川浙合作产业园等工业园区的后续项目引进工作不容乐观。
三、进一步做好我省对口援建工作的意见建议
到明年9月底基本完成援建任务,是省委、省政府根据中央要求确定的时间期限。当前,援建工作已经进入关键的攻坚阶段,援建任务将更加集中、更加繁重、更加艰巨。调研组在实地考察和与省及杭州市援建指挥部座谈交流中,希望我省及市、县援建指挥部和广大援建干部、职工要进一步增强做好援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加强与当地党委、政府和干部群众的团结协作,继续保持和发扬“四个特别”(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四个不怕”(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难、不怕险)和“五千”(晴天抢着干、雨天巧着千、晚上挑灯干、双休加班干、合理安排科学干)的作风,保证按时、全面、优质地完成援建目标和任务。
(一)进一步加快援建步伐。一是要抓紧细化规划,全力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尽可能提前下达项目投资计划。二是要抓好项目开工和进度管理,确保所有新建的投资项目能够提前或者如期开工建设,所有在建的投资项目能够提前或者如期竣工,保证完成3年60亿的实物工作量。三是要抓好项目竣工验收和移交,保证所有竣工工程能够及时交付使用。
(二)进一步突出援建重点。一是要抓好民生工程建设,农居房扫尾、农村安全饮用水、漫水桥、通村路、城镇居民住房重建、安居小区建设,以及城乡环境整治等工程要抓紧实施、尽快见效。二是要抓好乔庄、竹园两个中心镇和其他重点城镇的建设,抓紧完善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共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城镇外观和外墙立面整治,确保乔庄、竹园两个中心镇和其他重点城镇的功能正常运行。三是要深化产业援建,进一步加大川浙合作产业园等工业园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以及旅游产品建设推广力度,为青川人民奔小康提供长远的发展机制保障。
(三)进一步抓好援建质量。要以对灾区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高标准、高要求地严把工程设计审查关,严格施工现场管理、严格竣工验收标准,切实加强质量督查和抽查,确保所有援建工程的质量符合标准,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
(四)进一步确保援建安全。要坚持以制度管人、管财、管物,严格执行各项廉政建设规定。要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注重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加强团队建设和管理,发挥好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加强对次生灾害和其他灾害的科学防范工作,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操作规程,查隐患、摆问题,对危险部位实行重点监管,确保援建生产安全和援建人员的人身安全。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为实地调研我省对口支援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慰问我省援建干部,推进四川灾后重建,2009年10月中旬,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永明、冯明带领由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小玲、代表与选举任免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龚昌成、办公厅副主任昊信林等同志组成的调研组,赴四川省青川县及广元市对我省对口支援灾后重建工作进行实地考察。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王怀臣。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志文等会见了调研组一行;省支援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指挥部(以下简称省援建指挥部)负责人陪同调研。
调研组和广元市、青川县党委、人大、政府的领导进行了座谈,重点听取了省援建指挥部和青川县关于对口援建工作的情况汇报。先后赴东河口地震遗址,省直部门(公司)和杭州、宁波、湖州市对口援建的乔庄镇东山安居小区工程、小坝安居工程、乔庄河防洪整治工程,马鹿乡马鹿中学、小学,竹园镇工业园区、竹园大桥建设基地、青竹江防洪堤工程,以及青川县旅游接待中心、广元市川浙合作产业园等地进行考察,了解援建工作的进展情况。调研组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向省援建指挥部赠送了题为“灾后援建先锋、浙川友谊桥梁”的匾额,还专门赴省和杭州市的援建指挥部。实地察看援建指挥部的办公场所和干部宿舍,亲切慰问援建干部和援建工程施工人员。
一、我省开展对口援建工作的基本情况
青川县是去年“5·12”汶川大地震三个极重灾区县之一。中央确定我省对口支援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后,省委、省政府迅速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支援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浙江省支援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方案》,周密组织、部署、动员全省力量支援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去年7月4日,省援建指挥部领导班子在第一时间进驻青川县。至7月27日,全省11个市援建指挥部、27个县(市、区)援建指挥部共327名援建干部全部进驻青川县。一年多来,我省援建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及当地党委、政府的积极配合下,全体援建干部和职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科学援建、高效援建、安全援建、廉洁援建的基本要求,突出工作重点,攻坚克难、求实创新,全面推进各项援建工作,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
(一)突出规划龙头,推进科学援建。科学规划是科学重建的前提和基础。在详细调研、地形测绘、地质灾害评估的基础上。高起点、高标准地组织编制了城镇体系等县域综合规划和产业、教育、交通、供水等专项规划,以及36个乡镇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村庄建设布点规划,总计达130多个规划,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青川县规划体系,为科学援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突出项目中心,推进高效援建。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中心。坚持项目落地这个硬道理,克服建设条件困难、施工环境艰苦等多种不利因素,夜以继日加快工程建设。截止9月底,已正式下达援建项目实施计划4批。共226个项目,总投资52.46亿元,占三年援建规划确定的60亿元总盘子的87.43%。已竣工验收交付使用项目超过116个,在建全额援建项目177个,累计完成实物工作量27.1亿元。其中,已建和在建的市、县自留援建资金项目100个。
(三)突出民生为本,推进安居援建。我省援建的39所学校已于8月底整体交付使用,30个乡镇卫生院项目于9月25日整体移交,在18个援建省市中是数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重点援建的农村住房重建已基本完成,展示了“小青瓦、白粉墙、人字顶、砌空砖、木兰花窗”的川北民居特色,受到温家宝总理、四川省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城镇住房重建全面展开,东山安居小区34幢6.5万平方米住宅已全部结顶,已先期移交17幢432套。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饮用水、通村路、漫水桥等援建项目正在快速实施,已建成的漫水桥有50多座,马鹿、板桥等乡镇率先完成了农村安全饮用水援建任务。
(四)突出中心镇建设,推进城镇援建。乔庄镇和竹园镇是青川县的两大中心城镇。乔庄县城按照“完善功能保民生”的要求,已经腾挪板房2000多套,危房拆迁240多幢,开工项目17个。竹园新区按照“拉开框架打基础”的思路,已开工项目15个,总投资9.6亿元。四条防洪堤、两路两桥、城镇安居房和智慧岛教育园区等项目都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与此同时,全县其他34个乡镇的集镇重建工作也在同步加快进行,集镇的设施、功能和环境等将得到全面的改善和提升。
(五)突出质量保证,推进安全援建。坚持设计标准,严格审查把关,加强现场管理,开展立功竞赛,规范招标工作,积极选择和引入省内强企、大企参加援建项目建设,采取“大马拉小车”、“杀鸡用牛刀”的机制,确保质量安全和建设进度。目前,我省全额援建项目参建单位共88家,其中,具有甲级资质的设计、监理单位和特一级的施工企业共62家。全部参建人员达到7100多名。已有10个建成项目向四川省申报“天府杯”优质工程,有6个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受到全国总工会和浙江省总工会表彰。
(六)突出造血功能,推进产业援建。一是抓工业园区,促进工业企业的集聚和提升。目前川浙合作产业园已基本完成一期建设,入园企业9家,总投资超过10亿元;二是抓特色农业,积极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我省援建的400多个钢管蔬菜大棚、万头长毛兔种兔基地、万亩生态农业园区、蚕桑生产基地及香菇、木耳、食用菌等项目,对当地发展高效特色农业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与示范作用;三是抓精品旅游,以唐家河、东河口、白龙湖为核心,以乡村和生态旅游为特色,集中力量打造青川县的黄金旅游线和精品旅游点;四是抓劳动就业,在去年帮助6000多名劳动力在我省就业的基础上,今年又有2000多名劳动力转移到我省,还有近3000人参加我省援建工程建设;五是抓产品销售,组织我省113家卖场及超市帮助销售青川的农副产品,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七)突出资源整合,推进智力援建。专门组织制定了人力、物力、智力支援办法,和支教、支医、支文、支农、科技帮扶、工程咨询等10个专项的对口支援行动计划。截止8月底,全省共有2万余人次赴青川灾区参与抗震救灾和人力智力支援行动。同时,还积极组织“结对共建”、“1+1助学”、“爱心助残”、“送文化下乡”等活动,以“领雁工程”、“万名劳动力就业培训工程”为平台或载体,解决灾区群众急需急盼的实际问题,提升智力支援的层次和水平。
(八)突出惠民救援。推进应急援建。去年灾后第一个冬天来临时,积极开展“暖冬”行动,组织对全县61262户过渡房进行保暖改造,对28060套活动板房完善设施;组织捐赠、发放棉被21.7万多床、冬衣64.5万多件等过冬物资,在18个援建省市中是数量最多的。今年发生历史罕见的“7.16"洪水后,又连续经历了几场较大的雨情水患。在特大 洪灾面前,我省各级援建指挥部和参建单位积极投入抗洪抢险,各个援建项目和应急机制都经受住了考验。灾后,省援建指挥部又及时作出部署,进一步增强了在建项目和后续工程的防灾减灾能力,将灾害损失和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
(九)突出环境整治,推进生态援建。高度重视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将我省“干村示范、万村整治”的成功经验与青川的实际相结合,以“五改二治五化”(改路、改线、改水、改厕、改房,治污、治乱和道路硬化、周边绿化、汗水净化、环境美化、城区秩序化)为重点,实施“十镇示范、百村整治”工程,改变青川城乡面貌,打造生态青川。
(十)突出监督管理,推进廉洁援建。把加强援建资金物资监管贯穿援建全过程,注重建章立制,先后制定出台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援建项目廉政建设规定、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细则等制度规定,逐级落实监管责任,保证援建资金和物资的有效使用。
(十一)突出党建工作,推进精神援建。高度重视党建工作,把支部建在项目上,在援建一线发展党员,积极开展创建“五好党组织”、争当“五好党员”、“七·一”表彰等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其中,张启标同志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3名同志被四川省授予“抗震救灾模范”。
二、我省对口援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我省一年来的援建工作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四川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赞扬和青川人民的普遍认可。温家宝总理3次视察青川县,多次对我省的援建工作给予表扬和鼓励。四川省委、省政府将我省的援建工作作为先进典型推荐介绍。青川县委、县政府和青川人民授予全体援建干部“荣誉市民”称号。但是。援建工作面临的诸多困难因素还是客观存在。
(一)时间紧、任务重。一方面由于前期县城定位工作足足推延了9个月,另一方面中央提出了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时间要求,意味着我省援建项目和资金相对集中的乔庄县城和竹园新区两个中心城镇的援建任务,必须在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内完成,难度和压力很大。
(二)县城的板房腾挪数量多、难度大、腾挪困难。县城乔庄镇有9000多套板房需要腾挪。主要困难在三个方面:一是乔庄镇住宅用地极度匮乏,可腾挪的弹性空间有限;二是老百姓经过多次搬家,工作难度极大;三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虽然通过前一阶段各方面的努力,乔庄的板房腾挪已经有了重大突破,但是已经延误了很长一段时间,后续的工作量和难度仍然很大。
(三)余震不断、时有反复。青川是余震集中区,时隔一年多了,余震还时有发生。在过去及将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给一部分老百姓的重建信心带来阴影,给项目援建增加了难度。
(四)施工条件极其艰苦。青川县基础设施薄弱,自然环境差,山多路险,原材料交通运输十分困难。
(五)建材价格不稳,项目投资控制困难。青川县建材供应原来就比较紧张,一遇自然灾害建材价格就大幅上涨,给项目投资控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六)工业招商引资困难。国际金融危机的大环境和青川县相对落后的基础设施条件,增加了工业招商引资的难度,川浙合作产业园等工业园区的后续项目引进工作不容乐观。
三、进一步做好我省对口援建工作的意见建议
到明年9月底基本完成援建任务,是省委、省政府根据中央要求确定的时间期限。当前,援建工作已经进入关键的攻坚阶段,援建任务将更加集中、更加繁重、更加艰巨。调研组在实地考察和与省及杭州市援建指挥部座谈交流中,希望我省及市、县援建指挥部和广大援建干部、职工要进一步增强做好援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加强与当地党委、政府和干部群众的团结协作,继续保持和发扬“四个特别”(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四个不怕”(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难、不怕险)和“五千”(晴天抢着干、雨天巧着千、晚上挑灯干、双休加班干、合理安排科学干)的作风,保证按时、全面、优质地完成援建目标和任务。
(一)进一步加快援建步伐。一是要抓紧细化规划,全力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尽可能提前下达项目投资计划。二是要抓好项目开工和进度管理,确保所有新建的投资项目能够提前或者如期开工建设,所有在建的投资项目能够提前或者如期竣工,保证完成3年60亿的实物工作量。三是要抓好项目竣工验收和移交,保证所有竣工工程能够及时交付使用。
(二)进一步突出援建重点。一是要抓好民生工程建设,农居房扫尾、农村安全饮用水、漫水桥、通村路、城镇居民住房重建、安居小区建设,以及城乡环境整治等工程要抓紧实施、尽快见效。二是要抓好乔庄、竹园两个中心镇和其他重点城镇的建设,抓紧完善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共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城镇外观和外墙立面整治,确保乔庄、竹园两个中心镇和其他重点城镇的功能正常运行。三是要深化产业援建,进一步加大川浙合作产业园等工业园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以及旅游产品建设推广力度,为青川人民奔小康提供长远的发展机制保障。
(三)进一步抓好援建质量。要以对灾区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高标准、高要求地严把工程设计审查关,严格施工现场管理、严格竣工验收标准,切实加强质量督查和抽查,确保所有援建工程的质量符合标准,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
(四)进一步确保援建安全。要坚持以制度管人、管财、管物,严格执行各项廉政建设规定。要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注重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加强团队建设和管理,发挥好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加强对次生灾害和其他灾害的科学防范工作,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操作规程,查隐患、摆问题,对危险部位实行重点监管,确保援建生产安全和援建人员的人身安全。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