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教师的教学方式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方式现状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轻效果,重形式,学生学习有效性差;由“满堂灌”走向“满堂问”;对学生关注不当。
(一)轻效果,重形式,学生学习有效性差
作为新课改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改变了过去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的现象, 强调学生的相互合作,相互帮助,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感,发展学生的交往、沟通和协调能力。但是,我们有些教师把小组合作学习当作课堂教学的最佳形式,当作是课堂里必须呈现的风景,好像一节课如果没有合作,没有小组讨论便不是一节完整的课,于是“真实的合作被理论的教条主义和实践的形式主义所遮蔽,在热热闹闹的合作场面中,学生个体的解读、思考、品味、感悟被忽视了”。
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教师有意识地把这种方式引入到教学当中,但是这就出现了问题:很多时候教师提供的问题根本没有合作学习的价值,学生自主学习就可以解决,但有的老师还是要学生合作;为了合作而合作,什么样的课,什么样的问题都合作;有的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看起来在争论,场面很活跃,其实已经偏离了主题;合作学习成为优生表演的舞台,有学习困难的被撇在一边,无人过问,成了合作学习的牺牲品。
(二)由“满堂灌”走向“满堂问”
在课改实验中,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式的教学现象已不复存在,遗憾的是,取而代之的却是一种典型的“满堂问”式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满堂问”的支配下,教师在教学中连续提问,或是或非,或选择问,或填空问,或自问自答,学生则习惯性的举手。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也只作简单的肯定、否定,然后自己补充讲解,再提出问题。
“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表面看去,学生似乎是在主动学习,但其实质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预设好结论,然后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猜测,并以预先设定好的答案为最终目标,以此锁定学生的思维。 “满堂问”式的教学方式,其实仍然是一方强引灌输,一方消极接受的方式,与新课程中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三)对学生关注不当
课程改革,不能只注重班级中思维灵活、反应快的优等生,忽视思维慢、反应差的学困生,从而造成班级中的学生好的更好、差的越来越差的局面。教学中教师不注重学习方式的指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自主学习能力差,课堂效率低,集中表现在好学生对学习内容早已掌握,而学习困难的学生还不能完全掌握,彼此相互制约,教师无法科学配置讲授与练习的时间,无形地浪费了课程资源。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中常见问题的解决对策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课堂教学的方式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因此,探索如何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的质量、使其发挥最好的教学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一)提高教师素质,改革教学方式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教师的素质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与课堂教学改革密切相关的就是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因为教师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虽然提倡教师考核评估的量化,但教师的工作成果有时很难量化。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这方面的特点越来越突出。在实行百分制的时候,量化学生的分数就可似评价教师的成果。可是随着等级制的到来,这种本来能量化的东西也变得模糊了。这时就更要求教师用更好的心态、更高的境界来看待自己的工作。要自觉主动地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并不是立即见成效的学生学习习惯、创新能力、学习兴趣、思维能力的培养上。
(二)正确理解和把握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这是目前课堂教学中最难掌控的一个环节,要想有所实效,必须注意三点: 一是要保证小组内每个成员都有平等的参与机会;二是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明确合作的目标;三是学生要有自信,学生之间要互相信任。只有当学生都准备好发言,都敢于发言,无差生优生的区别了,这样的讨论才能取得实效,这样的学习才不等同于合在一起学习,才是合作学习。所以,作为教师,首先自己一定要正确理解和认识合作学习,然后使其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有效的教学效果。
(三)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
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找出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教会学生学习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比学生学习什么要重要得多。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把学习与思考有机地统一起来,还首创了启发式教学,要求并诱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善于推论,闻一知二,举一反多,这是很高明的科学教育方法。
1.把学生作为独立的主体
这就是把学生作为独立的主体看待,每一个学生都是主动学习者,而不是被动的灌输对象。让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开动脑筋,主动地去思考和探索问题,调动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一个学生能否学习好的关键所在。
2.使学生懂得和掌握了怎样学习
学生懂得和掌握了怎样学习的科学方法和提高了怎样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打开智慧大门、步入科学殿堂的金钥匙。有了这把钥匙,学生就可以更迅速、更多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各门知识。这与教师单纯传授一点知识,其效果是无法比拟的。老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科学方法给予学生的知识则是无穷无尽的。科学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其深刻道理就在这里。
3.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比学习什么更重要
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之所以比学习什么更重要,在于它能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创造型人才,他们能理论联系实际,有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造就出一批卓越的科学家、发明家,优秀的管理者和企业家,各行各业有作为的人才。如果仅仅局限于学习知识,造就出来的人,很可能是一些只会动嘴,不会动手、动脑,不会解决实际问题的平庸无能之辈,或者说是一些高分低能的书呆子。
总之,对于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一定要正视。在走进新课程、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自身必须积极主动地加强学习,不断修炼,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如果仅仅是教学行为和活动形式的改变, 而教学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那就必然会导致课程改革的许多实质性目标落空。
教师的教学方式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方式现状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轻效果,重形式,学生学习有效性差;由“满堂灌”走向“满堂问”;对学生关注不当。
(一)轻效果,重形式,学生学习有效性差
作为新课改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改变了过去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的现象, 强调学生的相互合作,相互帮助,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感,发展学生的交往、沟通和协调能力。但是,我们有些教师把小组合作学习当作课堂教学的最佳形式,当作是课堂里必须呈现的风景,好像一节课如果没有合作,没有小组讨论便不是一节完整的课,于是“真实的合作被理论的教条主义和实践的形式主义所遮蔽,在热热闹闹的合作场面中,学生个体的解读、思考、品味、感悟被忽视了”。
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教师有意识地把这种方式引入到教学当中,但是这就出现了问题:很多时候教师提供的问题根本没有合作学习的价值,学生自主学习就可以解决,但有的老师还是要学生合作;为了合作而合作,什么样的课,什么样的问题都合作;有的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看起来在争论,场面很活跃,其实已经偏离了主题;合作学习成为优生表演的舞台,有学习困难的被撇在一边,无人过问,成了合作学习的牺牲品。
(二)由“满堂灌”走向“满堂问”
在课改实验中,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式的教学现象已不复存在,遗憾的是,取而代之的却是一种典型的“满堂问”式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满堂问”的支配下,教师在教学中连续提问,或是或非,或选择问,或填空问,或自问自答,学生则习惯性的举手。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也只作简单的肯定、否定,然后自己补充讲解,再提出问题。
“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表面看去,学生似乎是在主动学习,但其实质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预设好结论,然后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猜测,并以预先设定好的答案为最终目标,以此锁定学生的思维。 “满堂问”式的教学方式,其实仍然是一方强引灌输,一方消极接受的方式,与新课程中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三)对学生关注不当
课程改革,不能只注重班级中思维灵活、反应快的优等生,忽视思维慢、反应差的学困生,从而造成班级中的学生好的更好、差的越来越差的局面。教学中教师不注重学习方式的指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自主学习能力差,课堂效率低,集中表现在好学生对学习内容早已掌握,而学习困难的学生还不能完全掌握,彼此相互制约,教师无法科学配置讲授与练习的时间,无形地浪费了课程资源。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中常见问题的解决对策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课堂教学的方式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因此,探索如何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的质量、使其发挥最好的教学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一)提高教师素质,改革教学方式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教师的素质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与课堂教学改革密切相关的就是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因为教师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虽然提倡教师考核评估的量化,但教师的工作成果有时很难量化。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这方面的特点越来越突出。在实行百分制的时候,量化学生的分数就可似评价教师的成果。可是随着等级制的到来,这种本来能量化的东西也变得模糊了。这时就更要求教师用更好的心态、更高的境界来看待自己的工作。要自觉主动地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并不是立即见成效的学生学习习惯、创新能力、学习兴趣、思维能力的培养上。
(二)正确理解和把握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这是目前课堂教学中最难掌控的一个环节,要想有所实效,必须注意三点: 一是要保证小组内每个成员都有平等的参与机会;二是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明确合作的目标;三是学生要有自信,学生之间要互相信任。只有当学生都准备好发言,都敢于发言,无差生优生的区别了,这样的讨论才能取得实效,这样的学习才不等同于合在一起学习,才是合作学习。所以,作为教师,首先自己一定要正确理解和认识合作学习,然后使其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有效的教学效果。
(三)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
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找出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教会学生学习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比学生学习什么要重要得多。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把学习与思考有机地统一起来,还首创了启发式教学,要求并诱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善于推论,闻一知二,举一反多,这是很高明的科学教育方法。
1.把学生作为独立的主体
这就是把学生作为独立的主体看待,每一个学生都是主动学习者,而不是被动的灌输对象。让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开动脑筋,主动地去思考和探索问题,调动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一个学生能否学习好的关键所在。
2.使学生懂得和掌握了怎样学习
学生懂得和掌握了怎样学习的科学方法和提高了怎样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打开智慧大门、步入科学殿堂的金钥匙。有了这把钥匙,学生就可以更迅速、更多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各门知识。这与教师单纯传授一点知识,其效果是无法比拟的。老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科学方法给予学生的知识则是无穷无尽的。科学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其深刻道理就在这里。
3.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比学习什么更重要
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之所以比学习什么更重要,在于它能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创造型人才,他们能理论联系实际,有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造就出一批卓越的科学家、发明家,优秀的管理者和企业家,各行各业有作为的人才。如果仅仅局限于学习知识,造就出来的人,很可能是一些只会动嘴,不会动手、动脑,不会解决实际问题的平庸无能之辈,或者说是一些高分低能的书呆子。
总之,对于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一定要正视。在走进新课程、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自身必须积极主动地加强学习,不断修炼,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如果仅仅是教学行为和活动形式的改变, 而教学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那就必然会导致课程改革的许多实质性目标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