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科技的蓬勃发展、数据挖掘技术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形势日趋白热化,保险公司的发展环境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倒逼保险公司的管理日趋精细化,特别是商车费率改革后,精细化管理的需求对保险公司精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算工作在保险公司地位日趋重要,本文从A财险公司如何在新形势下丰富精算工作内涵进行阐述,在揭开精算工作神秘面纱的同时,对公司经营管理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精算;准备金;账务核算;评估;产品定价
保险公司的经营是负债经营,即业务收入发生在先,赔款支出发生在后。根据大数法则的原理,保险公司承保大量的同类风险保单,通过管理和运作客户预先缴纳的保费所形成的保险基金,达到分散风险、分摊损失并获取利润的目的。由于保险公司的负债主要保险责任准备金,且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需要精算人员科学评估并提取准备金,做好产品定价等相关工作,以确保公司稳健经营。
A财险公司的精算工作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准备金账务核算、准备金评估和产品定价等。
一、准备金账务核算
未决赔款准备金作为财险公司最大的负债项目之一,其提取的准确性、合理性对利润的准确核算影响重大。部分财险公司对于未决赔款准备金的账务处理方法不尽合理,准备金核算未严格依据准备金评估结果,准备金充足率较低,报表反映結果与实际经营差异较大,数据有失真实,误导公司领导层做出错误的经营决策,给公司造成偿付能力不足等风险。
A财险公司已在准备金核算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和研究,可为其他新小型财险公司所借鉴和学习。现将A财险公司准备金账务处理方法介绍如下。
A财险公司根据准备金评估结果,差异化制定各级分公司各险种的准备金入账方法,如对于总、省、地市级车险等规模较大的险种采用精算赔付率法入账,规模较小的非车险业务赋予IBNR、ULAE等经验比例,对于基层分支机构采用分摊处理方法,使准备金财务核算与评估结果紧密衔接,确保准备金计提合理、准确、跟账及时,使赔付成本客观准确反映在当期,避免历史包袱遗留问题,杜绝了“寅吃卯粮”的现象,避免短期盈利目的,并将盈利压力及时、准确、逐级传导至各级分公司,促进公司客观评价自身经营业绩,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盈利能力,降低未来偿付能力不足等管理风险。
A财险公司这种准备金入账方法较为合理,能够将准备金评估结果与账务核算紧密衔接,极大地提高了准备金入账准确度,并且各类入账赔付率或经验比例都是根据多年承保、理赔等精算基础数据计算得来,符合大数法则原理。该方法可以为众多的新小型财险公司所借鉴,以此提高准备金核算质量。
在借鉴学习该公司准备金账务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应对方法上的缺陷进行思考和改进。一是由于入账赔付率为预期年度赔付率,从年度看入账结果与真实赔付水平误差较小,但从季度情况看,季度间赔付率水平较年度赔付率水平波动较为明显,因此,精算部门可将入账赔付率测算下达的时间缩小至季度甚至月度,以保证季度或月度入账赔付率的准确性。二是对于支公司采用分摊方法,一定程度上具有不合理性,一般分摊的依据是已赚保费或已发生赔款,分摊的对象是IBNR准备金,此方法极易造成重复惩罚,比如某支公司已发生赔款较多,可能主要由于当期的出险案件立案及时,且立案估损较为充足,未报告或估损不足金额应较少,但根据已发生赔款作为分摊基础,则造成计算所得的IBNR分摊比例较大,对该支公司造成了重复惩罚,数据分配不合理。因此,可对所使用的分摊依据进行处理,对估损充足性不一致的数据进行修正,确保准备金核算结果更加真实。
二、准备金评估
A财险公司准备金评估工作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对历史经验数据的分析掌握;对历史经营成果的回顾和当前经营成果的预测;对偿付能力研判,确保分公司整体健康发展。
(一)经验数据分析——“考察数据估损,掌握数据规律”
非寿险精算最根本的理论基础是大数定律,通过研究历史经验数据发现规律进行未来事项的推测。因此,非寿险准备金精算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公司历史各期赔付成本等经验数据进行分析。
目前对经验数据的研究主要包括未决案件回顾追踪,比对回顾期未决案件在发展期变为已决、仍为未决、注销或新增的情况;已生效保单的出险率、案均赔款和已赚保费等数据的变化情况分析;各险种、各渠道的费用率及费用效能情况分析等。通过一系列数据分析,及时掌握公司经验数据的规律,进而为预测打好基础。
比如:通过对A财险公司多年未决数据追踪分析,发现某险种案件长期估损不足,由于案件新增率较低、案件注销率较高,所以未决数据总体一直保持充足。如果该分公司没有理赔政策的特殊调整,可以推定,该险种的已报告未决数据库的准备金是充足的,可以不需要提取过多的IBNR。
(二)准备金评估——“根据历史数据规律,预测当前成本”
未决赔款准备金是资产负债表中的重要项目,其准确性对报表利润的影响较大,因此,精算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保监会监管、会计准则等相关要求,选择谨慎合理的评估假设和精算方法评估并计提准备金,确保公司有足够的资产来满足保险赔付责任,从而确保公司能够稳健持续经营。
准备金评估技术就是基于此而形成的,其原理是在历史期赔付数据组成的流量三角形的基础上,采用已决赔款链梯法、已报告赔款链梯法、PPCF法、PPCI法、准备金进展法等方法,并结合承保、理赔等相关信息进行发展因子选择,进而得出较为准确、合理的准备金评估结果,最终预测得到当前赔付成本情况。
(三)準备金偿付能力研判——“摸清家底,把握未来”
无论是对数据库质量的研究,还是对理赔案均、出险率、结案率以及理赔时效的分析,再或者是对事故年度以及保单年度赔付率的测算,最终目的都是要衡量公司历史期准备金是否计提充足,是否保持了足够的偿付能力,以维持公司平稳健康有效益的发展。 所以,当结果显示某单位准备金计提不足时,就必须对该单位的准备金进行补提,以免造成报表虚盈实亏的不利局面。同时,建议出现未决计提不足的单位,应该从根本上改善赔付数据的质量,首先,提高逐案估损准确性,确保数据库真实可靠;其次,加强数据管理,避免对案件进行随意的调整、新增和注销,避免异常数据引起不必要的波动;最后,加大理赔分部过程管理力度,避免理赔人员道德风险。
三、产品定价
产品定价是目前A财險公司精算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其中,产险纯风险损失率表就是精算定价的核心,A财险公司主要应用广义线性模型技术进行测算,该模型囊括了业务来源(新/转/续保)、使用性质、上年出险次数、车价、车龄、车型、座位数/吨位数、地区等多个风险要素,使得测算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但往往实际工作中,相当一部分基层单位经理认为“得保费者得天下”,认为只要完成了保费任务就万事大吉,其他的都是后台部门的事,并没有意识到只有规模与效益共同提升,才能确保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尤其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对风险的提前筛选,已经成为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而纯风险损失率恰恰是开展风险筛选的核心数据指标。
比如:通过多期纯风险损失率的分析研究发现,B公司的新车业务较多,整体赔付率低于其他公司,但是,这些优质业务主要集中在车价为15-20万、25-30万的车辆上,而30-50万的高价车和5-10万的低价车存在赔付率超200%的现象。针对高价车赔付率较高的问题,该公司已开展了专项分析,召开车险专业会议,指导基层单位及时调整策略,并制定了下一年的发展规划。
四、展望
2016年9月23-24日,第17届中国精算年会在上海召开,本届年会主题是“服务供给改革,提升专业价值”。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指出:“保险行业必须稳健审慎经营,才能发挥保险的功能和作用,实现企业价值,维护金融稳定。精算在保险经营中发挥着“稳定器”的作用,精算师在推动行业稳健经营、防范化解风险方面大有可为。精算师应以精算工具促进行业稳健经营,在产品开发、资产负债匹配管理、资本管理、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价值评估与业绩考核中坚守风险底线,强化风险意识,引导正确的业务发展方向。”
当前全面提升精算在保险公司经营决策中的作用已经成为保险业转型发展的客观要求。精算要向参与经营管理全产业链延伸,加强与各业务部门的交流合作,将精算定价深度渗透和融合到业务的整个流程中,继续把握好商车费改的契机,坚持以事前分析、事中监控、事后评估的闭环管理模式为主线,充分运用精算技术优势,服务公司业务发展。通过提供价值考核标准,推进公司从重规模到重效益转变,通过经验数据和利源分析,改进经营管理。最终,引导精算工作向着注重完整经营周期的方面拓展,引导决策者做出有利于长远的经营决策,通过偿付能力评估,建立有效的资本约束机制,减少短期内非理性竞争行为。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精算人员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精算工作的职业道德建设。
在“大数据”时代,科技革命带来数据分析领域日新月异的发展。在此影响下,基于历史数据规律的非寿险精算技术不断进步,从新险种的设计开发,到新评估技术的使用,以及新償付能力建设,乃至全景预算体系的研发,处处体现着大数据时代的分析特色。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精算工作更不能固步自封,更应当积极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经验,积极参与公司的分析和管理,不断提高自身精算水平的同时,为公司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非寿险精算(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用书)[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11.
[2]公司内部资料.
关键词:精算;准备金;账务核算;评估;产品定价
保险公司的经营是负债经营,即业务收入发生在先,赔款支出发生在后。根据大数法则的原理,保险公司承保大量的同类风险保单,通过管理和运作客户预先缴纳的保费所形成的保险基金,达到分散风险、分摊损失并获取利润的目的。由于保险公司的负债主要保险责任准备金,且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需要精算人员科学评估并提取准备金,做好产品定价等相关工作,以确保公司稳健经营。
A财险公司的精算工作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准备金账务核算、准备金评估和产品定价等。
一、准备金账务核算
未决赔款准备金作为财险公司最大的负债项目之一,其提取的准确性、合理性对利润的准确核算影响重大。部分财险公司对于未决赔款准备金的账务处理方法不尽合理,准备金核算未严格依据准备金评估结果,准备金充足率较低,报表反映結果与实际经营差异较大,数据有失真实,误导公司领导层做出错误的经营决策,给公司造成偿付能力不足等风险。
A财险公司已在准备金核算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和研究,可为其他新小型财险公司所借鉴和学习。现将A财险公司准备金账务处理方法介绍如下。
A财险公司根据准备金评估结果,差异化制定各级分公司各险种的准备金入账方法,如对于总、省、地市级车险等规模较大的险种采用精算赔付率法入账,规模较小的非车险业务赋予IBNR、ULAE等经验比例,对于基层分支机构采用分摊处理方法,使准备金财务核算与评估结果紧密衔接,确保准备金计提合理、准确、跟账及时,使赔付成本客观准确反映在当期,避免历史包袱遗留问题,杜绝了“寅吃卯粮”的现象,避免短期盈利目的,并将盈利压力及时、准确、逐级传导至各级分公司,促进公司客观评价自身经营业绩,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盈利能力,降低未来偿付能力不足等管理风险。
A财险公司这种准备金入账方法较为合理,能够将准备金评估结果与账务核算紧密衔接,极大地提高了准备金入账准确度,并且各类入账赔付率或经验比例都是根据多年承保、理赔等精算基础数据计算得来,符合大数法则原理。该方法可以为众多的新小型财险公司所借鉴,以此提高准备金核算质量。
在借鉴学习该公司准备金账务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应对方法上的缺陷进行思考和改进。一是由于入账赔付率为预期年度赔付率,从年度看入账结果与真实赔付水平误差较小,但从季度情况看,季度间赔付率水平较年度赔付率水平波动较为明显,因此,精算部门可将入账赔付率测算下达的时间缩小至季度甚至月度,以保证季度或月度入账赔付率的准确性。二是对于支公司采用分摊方法,一定程度上具有不合理性,一般分摊的依据是已赚保费或已发生赔款,分摊的对象是IBNR准备金,此方法极易造成重复惩罚,比如某支公司已发生赔款较多,可能主要由于当期的出险案件立案及时,且立案估损较为充足,未报告或估损不足金额应较少,但根据已发生赔款作为分摊基础,则造成计算所得的IBNR分摊比例较大,对该支公司造成了重复惩罚,数据分配不合理。因此,可对所使用的分摊依据进行处理,对估损充足性不一致的数据进行修正,确保准备金核算结果更加真实。
二、准备金评估
A财险公司准备金评估工作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对历史经验数据的分析掌握;对历史经营成果的回顾和当前经营成果的预测;对偿付能力研判,确保分公司整体健康发展。
(一)经验数据分析——“考察数据估损,掌握数据规律”
非寿险精算最根本的理论基础是大数定律,通过研究历史经验数据发现规律进行未来事项的推测。因此,非寿险准备金精算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公司历史各期赔付成本等经验数据进行分析。
目前对经验数据的研究主要包括未决案件回顾追踪,比对回顾期未决案件在发展期变为已决、仍为未决、注销或新增的情况;已生效保单的出险率、案均赔款和已赚保费等数据的变化情况分析;各险种、各渠道的费用率及费用效能情况分析等。通过一系列数据分析,及时掌握公司经验数据的规律,进而为预测打好基础。
比如:通过对A财险公司多年未决数据追踪分析,发现某险种案件长期估损不足,由于案件新增率较低、案件注销率较高,所以未决数据总体一直保持充足。如果该分公司没有理赔政策的特殊调整,可以推定,该险种的已报告未决数据库的准备金是充足的,可以不需要提取过多的IBNR。
(二)准备金评估——“根据历史数据规律,预测当前成本”
未决赔款准备金是资产负债表中的重要项目,其准确性对报表利润的影响较大,因此,精算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保监会监管、会计准则等相关要求,选择谨慎合理的评估假设和精算方法评估并计提准备金,确保公司有足够的资产来满足保险赔付责任,从而确保公司能够稳健持续经营。
准备金评估技术就是基于此而形成的,其原理是在历史期赔付数据组成的流量三角形的基础上,采用已决赔款链梯法、已报告赔款链梯法、PPCF法、PPCI法、准备金进展法等方法,并结合承保、理赔等相关信息进行发展因子选择,进而得出较为准确、合理的准备金评估结果,最终预测得到当前赔付成本情况。
(三)準备金偿付能力研判——“摸清家底,把握未来”
无论是对数据库质量的研究,还是对理赔案均、出险率、结案率以及理赔时效的分析,再或者是对事故年度以及保单年度赔付率的测算,最终目的都是要衡量公司历史期准备金是否计提充足,是否保持了足够的偿付能力,以维持公司平稳健康有效益的发展。 所以,当结果显示某单位准备金计提不足时,就必须对该单位的准备金进行补提,以免造成报表虚盈实亏的不利局面。同时,建议出现未决计提不足的单位,应该从根本上改善赔付数据的质量,首先,提高逐案估损准确性,确保数据库真实可靠;其次,加强数据管理,避免对案件进行随意的调整、新增和注销,避免异常数据引起不必要的波动;最后,加大理赔分部过程管理力度,避免理赔人员道德风险。
三、产品定价
产品定价是目前A财險公司精算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其中,产险纯风险损失率表就是精算定价的核心,A财险公司主要应用广义线性模型技术进行测算,该模型囊括了业务来源(新/转/续保)、使用性质、上年出险次数、车价、车龄、车型、座位数/吨位数、地区等多个风险要素,使得测算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但往往实际工作中,相当一部分基层单位经理认为“得保费者得天下”,认为只要完成了保费任务就万事大吉,其他的都是后台部门的事,并没有意识到只有规模与效益共同提升,才能确保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尤其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对风险的提前筛选,已经成为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而纯风险损失率恰恰是开展风险筛选的核心数据指标。
比如:通过多期纯风险损失率的分析研究发现,B公司的新车业务较多,整体赔付率低于其他公司,但是,这些优质业务主要集中在车价为15-20万、25-30万的车辆上,而30-50万的高价车和5-10万的低价车存在赔付率超200%的现象。针对高价车赔付率较高的问题,该公司已开展了专项分析,召开车险专业会议,指导基层单位及时调整策略,并制定了下一年的发展规划。
四、展望
2016年9月23-24日,第17届中国精算年会在上海召开,本届年会主题是“服务供给改革,提升专业价值”。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指出:“保险行业必须稳健审慎经营,才能发挥保险的功能和作用,实现企业价值,维护金融稳定。精算在保险经营中发挥着“稳定器”的作用,精算师在推动行业稳健经营、防范化解风险方面大有可为。精算师应以精算工具促进行业稳健经营,在产品开发、资产负债匹配管理、资本管理、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价值评估与业绩考核中坚守风险底线,强化风险意识,引导正确的业务发展方向。”
当前全面提升精算在保险公司经营决策中的作用已经成为保险业转型发展的客观要求。精算要向参与经营管理全产业链延伸,加强与各业务部门的交流合作,将精算定价深度渗透和融合到业务的整个流程中,继续把握好商车费改的契机,坚持以事前分析、事中监控、事后评估的闭环管理模式为主线,充分运用精算技术优势,服务公司业务发展。通过提供价值考核标准,推进公司从重规模到重效益转变,通过经验数据和利源分析,改进经营管理。最终,引导精算工作向着注重完整经营周期的方面拓展,引导决策者做出有利于长远的经营决策,通过偿付能力评估,建立有效的资本约束机制,减少短期内非理性竞争行为。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精算人员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精算工作的职业道德建设。
在“大数据”时代,科技革命带来数据分析领域日新月异的发展。在此影响下,基于历史数据规律的非寿险精算技术不断进步,从新险种的设计开发,到新评估技术的使用,以及新償付能力建设,乃至全景预算体系的研发,处处体现着大数据时代的分析特色。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精算工作更不能固步自封,更应当积极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经验,积极参与公司的分析和管理,不断提高自身精算水平的同时,为公司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非寿险精算(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用书)[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11.
[2]公司内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