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杭州市拱墅区围绕“运河文化名区”和“运河文化展示区”建设,搭建“五小平台”,实现了“小媒介大数据、小舞台大展演、小基地大培育、小交流大融合、小评比大激励”的良好局面。
小媒介、大数据:
搭建信息互通平台
2014年7月26日,“拱墅智慧文化一点通”微信公共平台正式试运行。该平台是为整合拱墅区文体资源而量身打造的综合性文化服务类应用,其内置“文化地图”可提供100余个拱墅公共文体站点(含区级、街道、社区)和部分民营文化体验点,并实现定位导航功能。同时,平台还提供融合在线阅读(即“掌上图书馆”,海量精品电子书随时免费畅读)、文体动态(分设活动早知道、信息速递、专题专栏等三个小栏目)形成相互独立的三大版块,实现一张文化地图、一座随身图书馆和一个微豆瓣同城功能。作为杭州市乃至浙江省首家推出运用微信这一媒介开展实时文体站点导航的平台,目前关注人数达3205余人,推送活动早知道、信息速递等240多条,图文阅读数28000多次,分享转发400多次,获得众多网友好评。
小舞台、大展演:
搭建文化活动展示展演平台
拱墅区现有各类基层群众文体团队300余支,登记在册活动骨干4773人,辐射带动着全区约5万余文体爱好者加入到锻炼身体、健康娱乐的队伍中。针对辖区群众缺少表演、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拱墅区通过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携手国内最大连锁演艺企业金海岸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民星大舞台”,打造了一种政府投入小、社会影响大、百姓广参与、群众得实惠的“文化惠民”新模式。民星大舞台以百姓为主角,走进街道、社区、学校、工地,每年为市民提供百余场流动演出,为展示群众文化资源提供了一个便利的舞台,带动了基层群众文化从“广场文化”向较高层次的“剧场文化”转型升级,让更多喜欢表演的人有实现梦想的舞台,让广大群众成为舞台的“主角”和“民星”。2014年,“民星大舞台”还从室内延伸到室外,室内为金海岸大舞台,室外为运河广场南戏楼,为辖区文艺团队、文艺骨干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平台。2014年开展街道群文展演10场,文化走亲42场,群众团队展演56场。
小基地、大培育:
搭建文化教育培训平台
拱墅区以“草营8号”“运河大讲堂”为基地,送培训、送讲座、送展览,尝试在各街道文化站建立文化馆培训基地,实现十五分钟“文化培训点”。100名文体指导员按要求下到社区对居民进行文体指导,惠及百姓上万余人。举办文体干部、骨干、志愿者培训班8期,1000余位文体骨干、2600人次参加培训。在此基础上,选用本土文艺名人、辖区团队的中坚力量作为免费培训的特聘老师,在拱墅区文化馆正式启动“草营8号”公益性培训基地这一服务项目,成为首家“浙江省文化馆免费开放区域联动基地”。结合群众需求改版“运河大讲堂”, 平均上座率超过70%,其中家庭教育讲座上座率达到了100%。通过与拱墅社区学院合作,以网络现场直播的形式,吸引社区居民同步收看。在参与网络直播的三场讲座中,同步点击达到2000多人次,目前合计参加人次已达5000余。“运河大讲堂”已成为“没有围墙”的市民大课堂,成为了广大市民业余培训学习的首选公益课堂。
小交流、大融合:
搭建文化交流平台
以“百姓唱主角,文化大交流”为宗旨,创新开展“文化走亲”活动,着力打造开放式活动平台,提高基层文化的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方式,精心编排代表拱墅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与兄弟县区开展交流活动。积极组织、参与“中通之夜——首届桐庐百姓日”、“江河同源”桐庐—拱墅书法笔会、走进拱墅—吴兴文化走亲、拱墅·桐庐原创音乐交流会、三月三莪山畲族民族村文化走亲、杭州市八城区文化走亲大联动暨美丽洲大舞台开幕等文化交流活动。
小考核、大激励:
搭建绩效考核平台
强化考核激励,对全区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对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和经费奖励;自上而下分层分级对下考核,由下而上进行绩效反馈,形成考核、激励、反馈良性循环系统。制定出台《拱墅区文体团队奖励办法》《关于进一步推进拱墅区基层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的扶持办法》等政策文件,积极加以引导和扶持,通过比赛、评比、展示等多种形式,发现、选拔优秀团队,免费提供活动、训练场地,免费进行指导培训,积极推荐参加国家、省、市比赛。通过近几年的培养,群众团队的综合素质有了较大提升,大关校友民乐队赴香港参加国际江南丝竹香港展演赛业余组比赛获演奏金奖等4项奖,金瀚创业者艺术团赴台交流演出获“2014年海峡两岸中老年文化艺术交流”比赛银奖;古运河之声艺术团编排的舞蹈节目《花朝》精彩亮相大运河文化节开幕式,并在杭州市“风雅颂”民间舞蹈展示展演中获银奖。古运河之声艺术团江南丝竹队在第28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2011年海内外江南丝竹邀请赛中喜获铜奖,并应邀在中国民族音乐学府的最高殿堂——中国音乐学院国乐厅首开江南丝竹专场音乐会,开创了群众团队走进我国民族音乐最高殿堂的先河。
(作者单位:杭州市拱墅区文广新局)
小媒介、大数据:
搭建信息互通平台
2014年7月26日,“拱墅智慧文化一点通”微信公共平台正式试运行。该平台是为整合拱墅区文体资源而量身打造的综合性文化服务类应用,其内置“文化地图”可提供100余个拱墅公共文体站点(含区级、街道、社区)和部分民营文化体验点,并实现定位导航功能。同时,平台还提供融合在线阅读(即“掌上图书馆”,海量精品电子书随时免费畅读)、文体动态(分设活动早知道、信息速递、专题专栏等三个小栏目)形成相互独立的三大版块,实现一张文化地图、一座随身图书馆和一个微豆瓣同城功能。作为杭州市乃至浙江省首家推出运用微信这一媒介开展实时文体站点导航的平台,目前关注人数达3205余人,推送活动早知道、信息速递等240多条,图文阅读数28000多次,分享转发400多次,获得众多网友好评。
小舞台、大展演:
搭建文化活动展示展演平台
拱墅区现有各类基层群众文体团队300余支,登记在册活动骨干4773人,辐射带动着全区约5万余文体爱好者加入到锻炼身体、健康娱乐的队伍中。针对辖区群众缺少表演、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拱墅区通过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携手国内最大连锁演艺企业金海岸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民星大舞台”,打造了一种政府投入小、社会影响大、百姓广参与、群众得实惠的“文化惠民”新模式。民星大舞台以百姓为主角,走进街道、社区、学校、工地,每年为市民提供百余场流动演出,为展示群众文化资源提供了一个便利的舞台,带动了基层群众文化从“广场文化”向较高层次的“剧场文化”转型升级,让更多喜欢表演的人有实现梦想的舞台,让广大群众成为舞台的“主角”和“民星”。2014年,“民星大舞台”还从室内延伸到室外,室内为金海岸大舞台,室外为运河广场南戏楼,为辖区文艺团队、文艺骨干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平台。2014年开展街道群文展演10场,文化走亲42场,群众团队展演56场。
小基地、大培育:
搭建文化教育培训平台
拱墅区以“草营8号”“运河大讲堂”为基地,送培训、送讲座、送展览,尝试在各街道文化站建立文化馆培训基地,实现十五分钟“文化培训点”。100名文体指导员按要求下到社区对居民进行文体指导,惠及百姓上万余人。举办文体干部、骨干、志愿者培训班8期,1000余位文体骨干、2600人次参加培训。在此基础上,选用本土文艺名人、辖区团队的中坚力量作为免费培训的特聘老师,在拱墅区文化馆正式启动“草营8号”公益性培训基地这一服务项目,成为首家“浙江省文化馆免费开放区域联动基地”。结合群众需求改版“运河大讲堂”, 平均上座率超过70%,其中家庭教育讲座上座率达到了100%。通过与拱墅社区学院合作,以网络现场直播的形式,吸引社区居民同步收看。在参与网络直播的三场讲座中,同步点击达到2000多人次,目前合计参加人次已达5000余。“运河大讲堂”已成为“没有围墙”的市民大课堂,成为了广大市民业余培训学习的首选公益课堂。
小交流、大融合:
搭建文化交流平台
以“百姓唱主角,文化大交流”为宗旨,创新开展“文化走亲”活动,着力打造开放式活动平台,提高基层文化的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方式,精心编排代表拱墅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与兄弟县区开展交流活动。积极组织、参与“中通之夜——首届桐庐百姓日”、“江河同源”桐庐—拱墅书法笔会、走进拱墅—吴兴文化走亲、拱墅·桐庐原创音乐交流会、三月三莪山畲族民族村文化走亲、杭州市八城区文化走亲大联动暨美丽洲大舞台开幕等文化交流活动。
小考核、大激励:
搭建绩效考核平台
强化考核激励,对全区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对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和经费奖励;自上而下分层分级对下考核,由下而上进行绩效反馈,形成考核、激励、反馈良性循环系统。制定出台《拱墅区文体团队奖励办法》《关于进一步推进拱墅区基层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的扶持办法》等政策文件,积极加以引导和扶持,通过比赛、评比、展示等多种形式,发现、选拔优秀团队,免费提供活动、训练场地,免费进行指导培训,积极推荐参加国家、省、市比赛。通过近几年的培养,群众团队的综合素质有了较大提升,大关校友民乐队赴香港参加国际江南丝竹香港展演赛业余组比赛获演奏金奖等4项奖,金瀚创业者艺术团赴台交流演出获“2014年海峡两岸中老年文化艺术交流”比赛银奖;古运河之声艺术团编排的舞蹈节目《花朝》精彩亮相大运河文化节开幕式,并在杭州市“风雅颂”民间舞蹈展示展演中获银奖。古运河之声艺术团江南丝竹队在第28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2011年海内外江南丝竹邀请赛中喜获铜奖,并应邀在中国民族音乐学府的最高殿堂——中国音乐学院国乐厅首开江南丝竹专场音乐会,开创了群众团队走进我国民族音乐最高殿堂的先河。
(作者单位:杭州市拱墅区文广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