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种子在灵魂中发芽

来源 :粤海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ang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桢炯的诗歌写作开始于30年前的中学时期,活跃于20世纪80年代中学生文坛。毕业后从政弃笔,后投身商海多年,突然有一天重新上岸写作。我想一定是什么触动了他的灵魂,加之多年的商海浮沉,积攒了足够的磨炼、生活体悟和内心的力量,精神上更加坚定和从容,写作上呈现一种心灵的选择和归属。
  书写生命的起起落落
  诗歌是人类精神的创作物,但其产生却是藕发莲生,必定有根。我们说一个诗人写出了什么样的作品,绝不是一时兴起,凭空而来,而是他思想、情怀、诗意、灵感、生命意识等的综合体现,长期积累,体验后,在一个点的暴发后一种光焰的呈现。纵观冯桢炯的诗歌行走脉络,可清晰地看出这点。他的写作更多地通过自身的反观来呈现对世界的思考和生活感悟,他的诗不靠“大”,不靠技巧来取胜,更多是从生活汲取一些零散的片段,串起来,经过他朴素语言的组合,让汉字闪闪发光,从而呈现出一种关怀底层命运的知识分子情怀表达。一地鸡毛的生活片段在诗人的笔下鲜活并充满一种内在的精神指向。《小心》中对一个卖鲜椰农妇找钱时的小心翼翼地白描,呈现出诗人对底层生活的深度关怀。“我关心的是明天的天气会怎样 / 我关心的是门窗是否关好 / 我关心的是多年的忧郁症什么时候会发作 / 我关心的是会不会涨工资 / 水费、电费、房租、柴米油盐/还有很多琐碎的小事会不会跟我有关联 // 细小的生活碎片散落我的空間 / 除了物质之外 / 还有一套深藏不露的面具 / 像易碎的瓷器隐藏危机 / 这么多年以来 / 这些细微的事物 / 汉字一样的复杂多变”(《我只关心细微的事物》)。多年的商海拼搏,诗人更多地看到和体会到生活之不易,底层生活之艰难,便把笔对准生活这个艰难而又瓷器一样易碎的切口,用看似琐碎事项的罗列,实现了一种对生活的严峻思考,使诗歌既有生活磨砺过的烟火痕迹,又保持了一种精神的指向和拷问。我们说诗歌最终的指向是思想和情怀,我们呼唤情怀,其实就是用我们的思想点亮诗歌中的光,点亮生活中的光,使粗糙的生活具备内在的诗意,从而给人以希望和美好的期盼。“像植物一样 / 蒙蔽双眼 / 用黑暗按放你不羁的思想 / 让它在泥土里安静地生长 / 不惧白天的白 / 不惧黑夜的黑 / 有时候 / 心在这黑色中找到光明”(《听见深处》)。诗歌是传达生命经验的一种方法,与内心交流的一种工具,诗人总是比常人更快更早地抵达生命的本质。“一直以来/我看这世间的事物/清清楚楚 // 年纪大了 / 看事情 / 眼睛不可靠 / 是时候用我 / 活了五十年的心”(《老花眼》)。诗歌不是语言的意外,而是意外的语言。诗人通过意外的语言到达一种意趣,使诗歌像酿酒时的酒头,爆破时的导火索,春天刮起的东风,激活,点燃,引爆诗歌的内在意义。而酒头与酒,导火索与炸药,东风与春天本身就是互为一体。一如眼看万物与心感知万物,看似是两码事,实则是一码事,是一码事却又是两码事,正是这种无法明了的深层意象,使一首诗得到成立。“生活就像自然界那样 / 到了中年 / 我也没有走出日落的惆怅 / 黄昏是在追逐 / 赶在山顶上的星光 / 月亮出来前 / 我像牲口一样 / 在艰难的栏栅里 / 向夜空发出阵阵嚎叫”(《中年》)。生活的路上,中年的忧伤、惆怅越来越多,对一些事明了,又陷入另一些事的迷惑中,而这种迷惑性具有无限的延展性,诗人以“向夜空发出阵阵嚎叫”来呈现一种无法言说的情绪和欲望。
  对故乡的深切回望
  故乡对于诗人有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含义,海德格尔说:诗人的天职就是返乡。诗人通过返乡,回归思想的本源。冯桢炯旅居国外多年,他通过对故乡的回望,完成对自我精神的追寻和对未来不可知的探寻。乡愁具有强大诗意的弥漫,慰藉人的心灵,为此,他创作了大量有关回望故乡时的体悟和与母亲有关的诗歌。
  “纽约没有春天和秋天 / 暴风雪来了 / 你才想回家”(《时代广场》)。游子的思乡之情,隐藏内心深处,遇到风吹草动,遇到雨雪阴晴就会突然冒出来。一如“当洋文流行到来 / 连咳嗽都是乡音 / 别人的街头 / 只是暂时借用的故乡”(《纽约唐人街》)。当咳嗽都成了乡音时,我们就会突然明白,乡愁的深渊永远在内心的深处,咳嗽就像一道闪电,瞬间把一种朝思暮想,通过咳嗽这个身体里无法抑制的生理动作引升到精神深处,让乡愁成为一种精神之痛。“六月三日 / 深夜我在白云机场飞曼谷 / 来到异国他乡 / 时间比北京时间慢一时区 / 而我一直惦记的时间 / 不是曼谷时间 / 这一天 / 牢记在潜意识里 / 生命时钟一样 / 滴答滴答在不停地 / 敲打 / 敲打 / 再敲打”(《昨天》)。“在美国 / 我经常见到几只灰鸽子 / 飞落在屋前路边 / 吃着面包碎片 / 并发出咕咕的声音 / 路边的几处景点 / 成为悠闲场所 / 养着这些懒散无忧的家伙 // 我每次回乡 / 路过晒谷场 / 也见到偷食的麻雀 / 叽叽喳喳 / 已有路过的人 / 担惊受怕的样子 / 令我生恻隐之心”(《鸽子·麻雀》),等等。这些都是冯桢炯在海外生活时写下的诗歌,身居海外,由于地理意义的距离,使人的所思所想与过去有所不同,往往会有一个时空隔离感,会无意识地跳出固有的生活和思维惯性,进入另一条轨道,一条向内的通道,使诗歌的表达张力大大增强,放大诗歌的意味性,有时会产生歧义性表达,使诗歌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大大增加。《昨天》对不同时间的记忆,形成对不同地域感受,把诗的根悄悄埋进了语言的内部,使诗歌的内部产生巨大能量。在《鸽子·麻雀》中,看似只是简单把在美国的家与故乡的家,把美国的鸽子和故乡的麻雀做了一个类比。如果,我们走进诗人的主体,就明了诗人所写的一切都是他精神观照的再现,或者说成为一种发现,只不过发现有时是幸福的、有时是痛苦的,有时我们发现了令我们惭愧甚至羞辱的事物。面对这种惭愧甚至羞辱,我们表现出无力感。他在纽约的屋前看到鸽子,尽管他的躯体还站在那里,而他的精神已回到老家的晒谷场。电影镜头一样,实现瞬间的推拉转移,通过几行素朴的文字,让我们看到文字背后无法言表的思乡之疼。“像身体的一部分枯枝败叶 / 被风吹被雨淋被光照 / 纷纷落下凋谢 / 一季一朝一夕的往事 / 是为了下季的轮回 / 叶落无声 / 花谢无奈 // 需要赞美的 / 是打扫旧梦的人 / 是为下轮的花开 / 花落叶飘才是最美的瞬间 / 最终的枝条才是灵魂的骨头 / 才是永不磨灭的记忆 // 叶落之音 / 花色渐褪 / 在内部的放弃过程中 / 仿如昨日的胡子 / 刮了一次又一次 / 不断让世界充满鲜活的面容”(《秋天,叶落花谢及其他》)。一个优秀的诗人必是一个思想者,但他需要把他的思想进行有效的诗意转换,这是检验一个诗人的真本事。诗人通过语词之间的交织和反射,来完成诗歌文本上的交织和反射,使语言的能知和所指达到有效融合统一,从而把他的思想变成诗意进行呈现。   我们说诗学是情学,心如枯木的人写不了诗,诗人除了有天分之外必须得有情。冯桢炯写下了大量关于母亲的诗篇。“一直不敢写一首母亲的诗 / 怕自己爱得太深写出太浅的诗 / 怕太轻的文字有辱这份情的重量 / 母亲的一生怎能用一首诗去抒情 / 即使用诗人雷平阳的诗句:/ 子宫的小,乳房的大。/ 也表达不了我对母亲的情意”(《母亲》);“母亲节到了 / 当我的声音跨过大西洋到达老家时 / 母亲急匆匆地说:/ 长途费贵,能省就省 / 乡下人只认过年和清明节 / 母亲节就省了吧。”(《节约》),等等。《母亲》和《节约》都是写母亲的,语词质朴,情感节制,简洁的表述中隐藏着丰富的情感。《母亲》表达的是赤子之情和为人子的无以回报之爱。母爱是文学创作的一个永恒话题,诗人一旦进入到母爱这个话题中,往往就显得游刃有余,不管是举重若轻或是举重若重,都显得得心应手。《节约》的写法和表达趣味与《母亲》稍有不同,通过母子间的一个对话,写出母爱深处的疼痛,这好比说内心的疼痛如同梦中的火車,看着开走了,在不经意的时候,在黑夜的时候又开回来了。简单的语词组成,产生了往返式的表达效果。也正是这不同,又增加了诗歌的丰富度和饱满度,使母亲这个形象立体呈现出来,通过对母亲持续的书写,完成一种精神上的返乡。
  向精神的深处开掘
  在评论一个诗人时,要看一个诗人的走向,就是看其精神来处和思想去处。也就是说,一个诗人的隐语通道,必是掩藏在他的精神来处,他的所有密语,必有底背,而他的思想去处,就是在精神底背之上的行走,蔓延,繁殖的结果。这大约是一个诗人最终呈现出什么样的文本的依据所在吧!我们沿着冯桢炯的生活道路,就可看出他的诗歌文本形成的通道,就可以触摸和洞察到冯桢炯的体温和灵魂。
  “一块普通的石头 / 在不同的构思里 / 命运任工匠改造 // 属于荒山野外的石头 / 一念之间 / 聚集城市人群的目光 / 不管你愿不愿意 / 站在时间的街头 / 统治者的权力游戏 / 在粗暴的历史镜头中 / 成为任意摆布的符号 // 一块普通的石头 / 大自然是最好的工匠 / 雨水在打凿躯体 / 阳光在烤晒头颅 / 石头里的灵魂 / 出自另外一座想象的花园”(《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就是一个词语,一块石头就是一个人,生活的辗转,命运的转换,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在时间的天平上,在历史的镜头中,我们不过是任意摆布的符号。但诗人并没有就此止笔,而是继续向深处走,作为一个符号,一块石头,也要是有思想的符号,有思想的石头,有温度的灵魂,有着花园一般的丰富和生动。这花园显然不仅仅是世俗上的花园,更指向精神深处的灿烂和丰富。这或许是诗人本身的一种生命感悟,诗人多年商海浮沉中,见过太多的人间悲欢,见过太多的不由自主,面对一种生存现实的无奈,通过一块石头,使精神之花得以开放。为此,诗人写下:“当某一天突然 / 灯火熄灭 / 所有埋藏的话语 / 再没法发出声音 / 悬挂头顶的星空 / 只发闪闪微弱之光 / 那是在人世间 / 活过的人 / 生前的所有私隐”(《隐身术之一》)。掩藏的一切终将浮现,哪怕是一句没有发出声音的话,在人世间,终将无处可藏,这是可怕的却又是无奈的,诗人的任务就是说出这些被世人掩藏的秘密。“一条河流 / 隐于茫茫大海 / 一根稻草 / 隐于万亩良田 / 一支玫瑰 / 隐于百花丛中 / 世界的神话 / 慢慢隐于我 / 磨砺的躯体”(《隐身术之二》)。生命的消解对与世界来说,是一种自然现象的反应,那么,一滴水与大海的区别又是什么?一根稻草与万亩良田有着什么血脉上的联系?或者反过来说,我们的躯体与世界上的神话,千万年来达成一种什么协议?使其共存共生。这种探究和追问,使诗歌的意义得到无限拓展。“海浪假装在高潮 / 深不可测的爱埋藏 / 一无所有的肉身 / 你和我的关系 / 像橙果渴望刀的锋利 / 刺向自身流出酸甜的汁 / 像核桃渴望铁锤的沉重 / 撞击头颅碰出内伤的核心”(《大海》)。指认性使诗歌沿着刀锋的指向行走,让一切假象在刀锋之下显得虚假和狼狈,那么,大海所呈现出的就是这种深不可说的向内探究,向精神深处探究。通过一次次内视,把内心的底色写出来,生活往往不是外表看起来到那样单一,而是有着多种维度的存在。为此,诗人放低视角,视线弯曲如刀,向着精神的深处裂缝,探照灯一样照射过去,形成一个光束。其实诗人就是面对破败的词语,将词语一下一下擦亮,在擦亮的过程,试图重新修复精神世界的原点,并以此来完成一个固执的人生过程,这也是一个诗人独立于世的立足点。
  思想处在什么样的层面,决定诗歌如何表达。纵观冯桢炯的诗歌,深浅趣味各异,但无一不是一粒种子,在灵魂的深处生根发芽。而我们说到诗歌的时候,诗歌就是一盏灯,写诗就是循着光,远远地寻找那盏灯,句子就是走向那盏灯的路程。有时,我们并不知道这路程到底是什么样的,只有在行走的过程中,以语言滋生语言,以不断创造的语言来完成一种行走。
  (作者单位:河北诗歌研究中心)
其他文献
2003年,著名音乐家金湘、赵宋光、乔建中、谢嘉幸首次提出“新世纪中华乐派”的建构,同年9月召开了“新世纪中华乐派‘四人谈’”会议,统一了对这一提法的认识。2006年8月举行了“匠哲雅集”,就“乐派”“走出西方”的问题展开讨论。2010年12月在第三届“新世纪中华乐派论坛”上对“乐派”的使命及典型作品的风格问题进行探讨。2014年围绕金湘的创作开展了第四届“新世纪中华乐派论坛”。  “新世纪中华乐
期刊
主持人语  在当今文艺批评界,蒋述卓以其“文化诗学”批评主张和实践而广为人知。  上世纪80年代,蒋述卓师从王元化先生,研究的兴趣点主要在宗教文艺,尤其是佛教与文学的关系。蒋述卓在早期的文学研究中就表现出一种在大文化视野下开展研究的兴趣,他在1986年发表的《把中国古代文论放到古代中国文化背景下去考察研究》一文中,提出要从中国文化的大背景出发来做古代文学、文论的研究,才更能够发掘其文化内涵。此后,
期刊
“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谈文化繁荣,畅文艺复兴,艺术创作之肃乱象、祛流弊,是长期过程,也是亟待之务。如何观时代之大化,绘万象之大美,咏奋进之铿锵,作家、艺术家使命担当不可或缺,创作路径贵为金钥。  先贤存言:“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从渐进、渐悟到渐成的过程,往往是从“低”到“高”乃至“更高”的过程,也是
期刊
十九大报告特别讲到一个题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让很多乡村一线的基层工作者感到振奋。不过大家也不能不意识到,中国的“三农”问题具有相当的复杂性。比如说,盘根错节的乡村文化,跟社会整体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似乎存在某种天然的矛盾。一些年来的事实表明,乡村衰落的速度,几乎与城市的扩张一样令人震惊。所以,现代化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振兴战略”,难度不小。仅仅就农业经济和乡村治理的现代化来说,问题可能还不
期刊
李约瑟(1900-1995),早年曾是世界著名的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化学家,他创立了化学胚胎学这一门新型学科,被英国皇家科学院吸收为院士。他还是诺贝尔奖得主、剑桥大学生化系创始人霍普金斯教授的得力助手。可以说,在1937年以前,李约瑟对中国还一无所知。那么,是何种缘故使这位极有前途的生物化学家放弃了本行,竟从不识一个汉字而成为博古通今的汉学家和世界首屈一指的中国科技史家呢?他之所以倾其后半生致力于这一
期刊
世有张爱玲,故有“张迷”。  “张迷”爱张爱玲,往往爱屋及乌,做出许多出乎预料的事情。有人爱她作品的情调,有人爱她本人的风格,有人效仿她的作品,有人模仿她的为人,有人痴迷于她笔下的人物,有人专门研究她的衣饰、饮食、住行、恋爱、交友,甚至她丢出来的垃圾。有人为了她死去,有人为她陷入官司,有人靠她成名,有人因她成为笑柄……来自各个层面的“张迷”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世间一切只要和张爱玲有關,便都是好
期刊
一  《封锁》在1943年11月发表于上海《天地》第二期,和《琉璃瓦》发表于同一个月,但是创作完成的时间比《琉璃瓦》早两个月,是1943年8月完成的。《封锁》虽然不是《琉璃瓦》那样的诙谐闹剧小说,但是,张爱玲冷幽默讽刺的风格,已经在这篇小说里展现出来。  这篇小说的主题看似是“搭讪和艳遇”,其实不是。张爱玲以一个特殊时空下短暂的两性之梦作为故事动力,展开了对文明与人性的冲突、好人与真人对立的挖掘,
期刊
编者按:“影像传播与中国故事”——首届华语电影文化广东圆桌论坛,是广东省文联在构建粤港澳人文湾区建设背景下举办的一场研讨会。与会专家就粤产戏曲电影讲述“中国故事”的现状、粤港澳大湾区与当代电影的未来、大湾区背景下粤产电影的发展机遇等专题从故事题材、与故事匹配的影像创作艺术和制作技术、传播方式和渠道以及平台搭建等层面展开了热烈讨论。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精心选择中国故事题材,以开放的心态吸收其他优秀
期刊
2018年12月5日中午,我接到江门市侨联副主席余泽权同志的电话:著名华侨史专家梅伟强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当天上午与世长辞,享年79岁。梅伟强教授不幸患上癌症,这几年一直在与癌魔作斗争,这是本地学术界同仁一直关切关心的话题,对于他的离世,尽管我们此前已经有了隐隐约约的心理准备,但是当这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我们依然无法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  一  我自小对地方史研究有兴趣,14岁开始投拜新会地方史研究
期刊
李经纶诗词作品,读后让人忘虑思缘,掩卷长思。作品以人性为基础,以情感为纽带,以境界为超越,以启迪为终极,凸现作者大爱与博爱的情怀,给人真善美的享受。  万物有情  对待无缘的生命,也生发出仁慈之心,表达深度的爱护之意,抒怀感叹。《悲壮的行程》一诗,描写原产于北美大草原的数以百万计的角马的迁徙情景,为它们颤抖、心惊、悲叹、祈祷:“猛兽列队兮以待,尸骸枕籍,魂化汤羹,天阴地惨泪如雨,余心瑟缩兮敬畏生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