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授课的主体是学生,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相互信任的基础,只有老师和学生之间有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基础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师爱;师生情感;师生关系
学校中的教育活动是以师生关系为基本前提、并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的维系下进行的。良好的协调一致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进行教育活动的必要条件,是调动师生双方积极性的内驱力。它驱动教师满腔热情地工作,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然而,在这个略显浮躁的社会里,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谈何容易。结合自己的工作体验,我认为:在今天的教育过程中,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以“爱”铺路。因为:
一、师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然而,面对一群“不和陌生人说话”的孩子,要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容易,而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就难了。
因此,我们要全面了解学生,就要以师爱为钥匙。当你怀着赤诚之心面对他们的时候,学生就会以其特有的敏感,经过自己的观察与体验,看出你的善意、真诚和爱护,进而亲近你、信任你,向你敞开心扉。
今学年,我接手了一个“烂班”,班中有几个“浪子”,他们虽然聪明,成绩尚可,但爱惹是生非,有时还不把老师当回事。经过初步接触,发现他们之中要么是留守儿童,要么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他们都有一个共性:缺少关爱。当了解这些情况之后,我找他们谈了一次话,找出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指出各自的不足,并给他们制定了目标。在后来的工作中,我尽心呵护他们,对他们严慈相济,他们对我也越来越亲近。一个周五的上午,他们忧心忡忡地向我请假。我问他们为什么,他们欲言又止,原来:因为捣蛋,得罪了几个中学生,那几个中学生扬言要在下午教训教训他们,他们怕了,想提前回家避一避。
听了他们的话,我百感交集:又怒、又欣慰、又担心。看着他们惶恐的脸,我说:“谢谢你們信任我。不过今天下午你们要照常来上课。课后我会送你们回家!”安定好他们后,我找到双方家长,平息了事态。事后,他们都很感激,再也没有给我惹是生非了。
二、师爱是批评教育的前提。
教师要全面关心和爱护学生,不论优劣。尤其是对待后进生,更应特别关心爱护。可,爱是有原则的,对学生的错误决不能姑息迁就。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正面引导是主要办法,而批评教育也是必不可少,因为缺少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可是没有爱为前提的批评教育也不行。有人作过这样的比喻:师爱就是教师在学生身上的情感存款,批评就是教师在学生身上的情感取款。我认为这个比喻很恰当。虽然批评教育也是爱,可这种爱是严厉之爱,很少学生能正确认识,搞不好还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我们要想不出现情感透支,批评教育必须以爱为前提。
2 0 11年的初夏,天气炎热。下午预备课,我落班检查人数,发现少了三个学生。我马上打电话给他们的家长,家长们都说他们上学去了。快上课了,终于看到三个气喘吁吁的学生。我拦住他们,把他们带进办公室。我发现他们的裤腿都是湿的,心中已明白了七八分。经过审问,他们果然是到河里游泳去了。了解情况后,我狠狠地训斥了他们。
事后,我反思了整件事情,学生能接受自己的教育,固然是因为他们错了,但,我想也是因为我在他们身上倾注了很多的爱,积攒了许多“情感存款”。
三、师爱是感化学生的手段。
尽力教育学生,使其改弦易辙,是我们班主任的职责。我们了解学生、批评学生,无非就是想转化学生。在转化过程中,除通过规则矫正其不良言行,更主要的是以师爱为手段感化学生。规则是冷的,而师爱却是暖的,它能感动人,感化学生改正缺点,自觉形成良好品质。教师如果能在学生身上投入真挚的感情,再坏的学生都会被你的爱感化,进而转变成一个合格的学生。
2012年上期,一天放学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挡住了学生归家的脚步。家长纷纷来送伞,不多会,大部分学生都被家长接了回去。环顾教室,就剩下几个男生了。巧了,这几个男生都是班里的“问题学生”,他们性情孤僻,对集体漠不关心,还经常捉弄其他学生。为了转化他们,我没少花心思,可他们的转变都不大。看看天色和滂沱大雨,我回过头对他们说:“时间不早了,你们的家离学校又远,家中又只有老人,相信不会给你们送伞来了。看雨也没有停的意思,这样吧,你们把自行车留下,我送你们回家。”他们几个对望了一下,接受了我的建议。冒着滂沱大雨,我骑车把他们一个个送回家。后来,这几个家伙明显听话了许多,对我是言听计从,对同学也热情了不少。看着他们的进步,我欣慰地笑了。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教育过程中,要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就必须带上“爱”这块敲门砖。
参考文献
[1]教育教学之魂——师爱[J]. 范艳花.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14(03).
[2]论师爱的性质、功能及方法[J]. 蒋乃平.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30).
关键词:师爱;师生情感;师生关系
学校中的教育活动是以师生关系为基本前提、并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的维系下进行的。良好的协调一致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进行教育活动的必要条件,是调动师生双方积极性的内驱力。它驱动教师满腔热情地工作,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然而,在这个略显浮躁的社会里,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谈何容易。结合自己的工作体验,我认为:在今天的教育过程中,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以“爱”铺路。因为:
一、师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然而,面对一群“不和陌生人说话”的孩子,要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容易,而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就难了。
因此,我们要全面了解学生,就要以师爱为钥匙。当你怀着赤诚之心面对他们的时候,学生就会以其特有的敏感,经过自己的观察与体验,看出你的善意、真诚和爱护,进而亲近你、信任你,向你敞开心扉。
今学年,我接手了一个“烂班”,班中有几个“浪子”,他们虽然聪明,成绩尚可,但爱惹是生非,有时还不把老师当回事。经过初步接触,发现他们之中要么是留守儿童,要么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他们都有一个共性:缺少关爱。当了解这些情况之后,我找他们谈了一次话,找出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指出各自的不足,并给他们制定了目标。在后来的工作中,我尽心呵护他们,对他们严慈相济,他们对我也越来越亲近。一个周五的上午,他们忧心忡忡地向我请假。我问他们为什么,他们欲言又止,原来:因为捣蛋,得罪了几个中学生,那几个中学生扬言要在下午教训教训他们,他们怕了,想提前回家避一避。
听了他们的话,我百感交集:又怒、又欣慰、又担心。看着他们惶恐的脸,我说:“谢谢你們信任我。不过今天下午你们要照常来上课。课后我会送你们回家!”安定好他们后,我找到双方家长,平息了事态。事后,他们都很感激,再也没有给我惹是生非了。
二、师爱是批评教育的前提。
教师要全面关心和爱护学生,不论优劣。尤其是对待后进生,更应特别关心爱护。可,爱是有原则的,对学生的错误决不能姑息迁就。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正面引导是主要办法,而批评教育也是必不可少,因为缺少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可是没有爱为前提的批评教育也不行。有人作过这样的比喻:师爱就是教师在学生身上的情感存款,批评就是教师在学生身上的情感取款。我认为这个比喻很恰当。虽然批评教育也是爱,可这种爱是严厉之爱,很少学生能正确认识,搞不好还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我们要想不出现情感透支,批评教育必须以爱为前提。
2 0 11年的初夏,天气炎热。下午预备课,我落班检查人数,发现少了三个学生。我马上打电话给他们的家长,家长们都说他们上学去了。快上课了,终于看到三个气喘吁吁的学生。我拦住他们,把他们带进办公室。我发现他们的裤腿都是湿的,心中已明白了七八分。经过审问,他们果然是到河里游泳去了。了解情况后,我狠狠地训斥了他们。
事后,我反思了整件事情,学生能接受自己的教育,固然是因为他们错了,但,我想也是因为我在他们身上倾注了很多的爱,积攒了许多“情感存款”。
三、师爱是感化学生的手段。
尽力教育学生,使其改弦易辙,是我们班主任的职责。我们了解学生、批评学生,无非就是想转化学生。在转化过程中,除通过规则矫正其不良言行,更主要的是以师爱为手段感化学生。规则是冷的,而师爱却是暖的,它能感动人,感化学生改正缺点,自觉形成良好品质。教师如果能在学生身上投入真挚的感情,再坏的学生都会被你的爱感化,进而转变成一个合格的学生。
2012年上期,一天放学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挡住了学生归家的脚步。家长纷纷来送伞,不多会,大部分学生都被家长接了回去。环顾教室,就剩下几个男生了。巧了,这几个男生都是班里的“问题学生”,他们性情孤僻,对集体漠不关心,还经常捉弄其他学生。为了转化他们,我没少花心思,可他们的转变都不大。看看天色和滂沱大雨,我回过头对他们说:“时间不早了,你们的家离学校又远,家中又只有老人,相信不会给你们送伞来了。看雨也没有停的意思,这样吧,你们把自行车留下,我送你们回家。”他们几个对望了一下,接受了我的建议。冒着滂沱大雨,我骑车把他们一个个送回家。后来,这几个家伙明显听话了许多,对我是言听计从,对同学也热情了不少。看着他们的进步,我欣慰地笑了。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教育过程中,要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就必须带上“爱”这块敲门砖。
参考文献
[1]教育教学之魂——师爱[J]. 范艳花.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14(03).
[2]论师爱的性质、功能及方法[J]. 蒋乃平.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