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前进行职业规划为学生将来就业创造条件。本文从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我国职业规划教育的发展现状,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构建的途径三个方面探讨了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构建问题。
[关键词]职业规划 高职 教育 素质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9-0229-01
一、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将来选择最佳职业的前提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人们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在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势在必行,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就是确定最佳职业目标,对学生将来所要选择的职业的条件进行考察和分析,包括学生的爱好特长、能力特点等,结合社会实际,合理设计职业目标,并为职业目标的实现做出努力。高职学生处于职业选择的重要阶段,职业规划对将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至关重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正确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的差距;明确职业发展目标,树立职业理想;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科学合理地规划职业的过程就是职业理想养成的过程,把职业理想与职业素质紧密结合起来,促进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当学生对某一职业有了追求,必然会主动了解该职业对从业者的职业素质要求,从而制定培养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等职业素质相应的措施,并自觉地落实这些措施,向职业目标努力。
在市场经济下,学生通过了解市场就业机制,在职业规划中深刻体会实现职业目标的重要性,高职学生要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做好职业规划, 增加成功的机会。
二、我国职业规划教育的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由国家分配转向市场模式,就业制度的改革使得各高校开始关注就业指导工作。目前,各高职院校的职业规划教育理念已经形成,但我国职业规划教育起步晚,发展缓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职业规划课程设置少
虽然多数高职院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内容简单、形式单一、没有针对性,高职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是实现高职院校职业规划教育模式的系统化。许多高职院校并没有开设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有的只是在毕业前夕,集中进行就业指导,教学形式单一,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难以提供给学生有针对性的专业化指导。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规划未来职业的机会,不能为以后的就业做好心理和能力的准备。
(二)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淡薄
大多数高职学生不能主动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理念,不能根据所学专业的特点和所处环境的条件,科学客观地了解自己,确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职业规划目标,在知识、技能、心理等方面做好准备,为实施职业生涯规划做出最大的努力。
(三)专业化的师资匮乏
高职院校的职业规划指导,通常由从事政治工作或就业指导部门的人员兼任,师资力量失去了专业性,教师缺乏系统的职业生涯辅导知识,对学生择业观、择业技巧和择业心理等方面教育不够。
三、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构建的途径
(一)设置合理课程,做好指导工作
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劳动者素质的需求日益提高,高职教育逐渐被人们重视,要求毕业生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素质,为了教育学生树立职业理想,用发展的眼光指导自己的创业与择业,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科学合理地设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结合学生实际和职业市场变化,分步骤实施职业生涯规划工作,让学生了解自己将来有可能选择的职业,成立专门的职业规划指导服务机构,为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设计提供帮助。
(二)打造职业规划师资队伍
教师是职业教育的关键,随着职业教育的加速,提高职业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教师专业的健康发展是职业教育面临的首要任务,构建专业化教师队伍势在必行。现阶段,高职院校从事职业规划教育的人员大多是从其他岗位转向而来,对职业动态不甚了解,缺少预测职业发展趋势的相关经验。各高职院校要培养专业的师资人才,聘请专家,开展咨询讲座,提高师生职业规划素质。
(三)拓展职业规划教育方法
借鉴西方国家在职业规划教育上的经验,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方法,使职业规划教育既生动活泼,又真实有效。
例如,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职业规划大赛是一项综合能力的展示活动,通过大赛活动宣传职业规划理念,增强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大赛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组织学生参与职业规划发展社团,高职院校教师要引导、支持社团建设,发挥学生的积极性。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引入培训机构,实现资源互补,给学生提供了解社会、了解行业的机会。
总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意义深远,在借鉴国外先进理论的基础上,设置合理课程,做好指导工作,打造职业规划师资队伍,拓展职业规划教育方法,探索创新教育模式,实现优势资源的互补,促进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石晓燕.国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启示[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7(12).
[2]陈刚.高职学生全程就业指导的理念及实践[J].人才开发,2005.
[3]高佩华.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人才开发,2005(03).
[关键词]职业规划 高职 教育 素质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9-0229-01
一、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将来选择最佳职业的前提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人们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在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势在必行,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就是确定最佳职业目标,对学生将来所要选择的职业的条件进行考察和分析,包括学生的爱好特长、能力特点等,结合社会实际,合理设计职业目标,并为职业目标的实现做出努力。高职学生处于职业选择的重要阶段,职业规划对将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至关重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正确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的差距;明确职业发展目标,树立职业理想;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科学合理地规划职业的过程就是职业理想养成的过程,把职业理想与职业素质紧密结合起来,促进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当学生对某一职业有了追求,必然会主动了解该职业对从业者的职业素质要求,从而制定培养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等职业素质相应的措施,并自觉地落实这些措施,向职业目标努力。
在市场经济下,学生通过了解市场就业机制,在职业规划中深刻体会实现职业目标的重要性,高职学生要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做好职业规划, 增加成功的机会。
二、我国职业规划教育的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由国家分配转向市场模式,就业制度的改革使得各高校开始关注就业指导工作。目前,各高职院校的职业规划教育理念已经形成,但我国职业规划教育起步晚,发展缓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职业规划课程设置少
虽然多数高职院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内容简单、形式单一、没有针对性,高职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是实现高职院校职业规划教育模式的系统化。许多高职院校并没有开设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有的只是在毕业前夕,集中进行就业指导,教学形式单一,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难以提供给学生有针对性的专业化指导。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规划未来职业的机会,不能为以后的就业做好心理和能力的准备。
(二)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淡薄
大多数高职学生不能主动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理念,不能根据所学专业的特点和所处环境的条件,科学客观地了解自己,确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职业规划目标,在知识、技能、心理等方面做好准备,为实施职业生涯规划做出最大的努力。
(三)专业化的师资匮乏
高职院校的职业规划指导,通常由从事政治工作或就业指导部门的人员兼任,师资力量失去了专业性,教师缺乏系统的职业生涯辅导知识,对学生择业观、择业技巧和择业心理等方面教育不够。
三、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构建的途径
(一)设置合理课程,做好指导工作
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劳动者素质的需求日益提高,高职教育逐渐被人们重视,要求毕业生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素质,为了教育学生树立职业理想,用发展的眼光指导自己的创业与择业,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科学合理地设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结合学生实际和职业市场变化,分步骤实施职业生涯规划工作,让学生了解自己将来有可能选择的职业,成立专门的职业规划指导服务机构,为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设计提供帮助。
(二)打造职业规划师资队伍
教师是职业教育的关键,随着职业教育的加速,提高职业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教师专业的健康发展是职业教育面临的首要任务,构建专业化教师队伍势在必行。现阶段,高职院校从事职业规划教育的人员大多是从其他岗位转向而来,对职业动态不甚了解,缺少预测职业发展趋势的相关经验。各高职院校要培养专业的师资人才,聘请专家,开展咨询讲座,提高师生职业规划素质。
(三)拓展职业规划教育方法
借鉴西方国家在职业规划教育上的经验,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方法,使职业规划教育既生动活泼,又真实有效。
例如,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职业规划大赛是一项综合能力的展示活动,通过大赛活动宣传职业规划理念,增强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大赛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组织学生参与职业规划发展社团,高职院校教师要引导、支持社团建设,发挥学生的积极性。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引入培训机构,实现资源互补,给学生提供了解社会、了解行业的机会。
总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意义深远,在借鉴国外先进理论的基础上,设置合理课程,做好指导工作,打造职业规划师资队伍,拓展职业规划教育方法,探索创新教育模式,实现优势资源的互补,促进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石晓燕.国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启示[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7(12).
[2]陈刚.高职学生全程就业指导的理念及实践[J].人才开发,2005.
[3]高佩华.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人才开发,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