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中期钢琴奏鸣曲的创作

来源 :当代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贝多芬中期钢琴奏鸣曲创作,试图归纳总结贝多芬的中期钢琴奏鸣曲风格。我们从《降A大调钢琴奏鸣曲》出发,探寻处于创作黄金时期的贝多芬对于钢琴奏鸣曲都做出了哪些革新与创造。通过对第26号作品4个乐章的结构分析,加上自己的实践理解,探讨中期奏鸣曲的创作风格,加深对贝多芬作品的理解。
  [关键词]贝多芬;中期;钢琴奏鸣曲;《降A大调钢琴奏鸣曲》
  [中图分类号]J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2233(2019)08-0102-03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作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领军式人物,无论在其创作、演奏以及其他方面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他的音乐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又开浪漫主义之先河。[1]特别在于创作方面,其交响曲、弦乐四重奏以及钢琴奏鸣曲更将他推向了时代的巅峰。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更是与巴赫的《十二平均律》相齐名,被称为钢琴家的“新约全书”。
  由于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人生境遇,他的作品风格也不尽相同,我们大致将他的钢琴奏鸣曲创作分为3个时期,分别是:早期(1794—1800)共创作11首作品;中期(1800—1815)共创作16首作品;晚期:(1815—1822)共计5首作品。作为创作的黄金及盛放时期的中期,其著名的《月光》《黎明》《热情》《告别》皆出于此时期。而作为区分他的中期作品的第一首作品Op26《降A大调奏鸣曲》,曾被兰兹赞扬是,形式的尊贵和想象力飞翔的统一。并且它以独特的曲式结构,向众人宣布贝多芬的鼎盛时期已经来临。
  一、创作背景
  他的第26号作品写于1800—1801年之间,而在此前贝多芬深受启蒙运动、狂飙突进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英雄形象,[2]希望能够救国家与民族于水火之中,自然26号作品的英雄性必然显现。而也是在此期间,贝多芬坠入爱河,所以他也希望自己能够拥有美好的田园生活,这也大抵是这首作品两条鲜明的主线交错的缘由了。而面对改革如此频发的时代,他的钢琴奏鸣曲也一改前期秉持古典奏鸣曲的快—慢—快的结构风格,首次突破了结构和形式上的改变,不再将第一乐章只作为快板乐章来进行写作,用谐谑曲代替小步舞曲,甚至还有标题音乐的创作雏形。[3]使得整个第26号作品充满戏剧性和对比性。
  二、《降A大调钢琴奏鸣曲》Op26作品分析
  (一)第一乐章
  贝多芬给予的速度标记是Andante con Variazioni,译成带变奏的行板,取代之前奏鸣曲创作固有的第一乐章必为奏鸣曲式快板,变为风格独特的变奏曲式。这也代表了他对于钢琴奏鸣曲式革新的信心,希望能够给予钢琴奏鸣曲更大的能量和潜力。
  它共由一个主题和五次变奏加一个新材料的尾声构成。[4]整个乐章以田园性的风格贯穿始终。主题由弱拍开始,仿佛倾听大自然的叮咛,加上贝多芬代表式的突强后立即弱奏的强弱表情记号,使得在平滑、连续的和声节奏当中又不乏片刻的跌宕起伏。第一变奏继续延续降A大调的调性,将右手带有回旋性的旋律都用三十二分音符写出,保留主题的骨干音,发展部分保留主题发展的框架,增加旋律的密集感和和声的厚重感,英雄性的正义感呼之欲出,但并未继续发展,而是渐渐变弱,由歌唱的田园性作为收尾。第二变奏由左右手交替的跳跃的十六分音符与三十二分音符构成,主题转而进入左手声部。欢快而富有弹性轻巧的节奏,让人仿佛置身舞蹈现场。[5]但中段的发展并未符合预期,伴奏织体的变薄,右手的八度半音级进下行,都与舞蹈场面形成对比。由此也可窥见作者内心的些许的矛盾心里。第三次变奏第一次改变调式调性,变为降a小调,与之前明亮的大调形成强烈的对比,截取主要动机再配上富有特点的切分节奏,强拍强位的低音持续感,好似一声声的哀叹,都旨在渲染悲伤、黯然的氛围,更与后面的第三乐章《葬礼》进行曲形成强烈的对照呼应。[6]第四次变奏作者曲风更改迅速,运用倚音持续的节奏和整体较弱的力度记号,快速抽离之前的哀怨气氛,音乐形象又一下变得欢快、跳脱起来。第五变奏运用非常规整的三拍子节奏,使得音乐从一开始便变得抒情与美好起来,又与田园性相呼应。主题出现在每拍三连音的尾音,后在发展过程中又变到三连音的强拍保持音,使得音乐的织体虽然在不断变化,但始終未与主题丧失联系。尾声虽采用新材料,但细听音响效果仍与主题遥相呼应,微弱但如歌的旋律,仿佛田园的微风轻抚脸颊,让人惬意结束。
  (二)第二乐章
  贝多芬创造性地把谐谑曲放在第二乐章的位置,再一次表现了贝多芬致力于钢琴奏鸣曲的改革和创新。复三部曲式,第一部分继续沿用降A大调,中部变为降D大调,后严格再现第一部分。由弱—突强—弱的力度记号是构成全曲的最大亮点,其中第一部分的变化再现处,有意地将主题进行左右手声部交替,并辅以八度加以烘托,使得英雄的雄壮性和威风感得以毕现。欢快活泼是整个乐章的基调,中部虽然旋律线条变得抒情悠扬,但鉴于谐谑曲的性质及和弦迸发性,不应降低对速度的要求。
  作为连接第一乐章和第三乐章的桥梁,第二乐章无论是在旋律线条、和声织体还是整体情感上都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乐章里,贝多芬需要完成从热爱自然的田园性向威风的英雄性的转变,自然地,这个乐章的情感风格就相对于难把握一些,无论是矛盾性还是戏剧性,在此乐章的作用都是巨大的,但也因此担任重要的媒介作用,便也打破了对于第26号作品4个乐章之间联系甚微的质疑。[7]
  (三)第三乐章
  同第二乐章一样,第三乐章也是复三部曲式,对于第三乐章的速度标记,贝多芬是这样写的,“Marcia funebre sulla morte d’un Eroe”(译为:“为一位英雄的《葬礼进行曲》”),从而也就诞生了标题音乐的雏形,并且首次把《葬礼进行曲》引入奏鸣曲,同时这一乐章也被看作是《英雄交响曲》第二乐章的前身,并且深受肖邦的喜爱,肖邦的《葬礼进行曲》的灵感也来源于此。[8]   笔者认为把第三乐章称作是该套奏鸣曲的亮点并不过分。从调性的转变来看,这个乐章应该是整首作品中,调性转化最为频繁的一个乐章,仅在第一部分就多次出现调性变化,几乎每一个乐句过后都有关于调性的转变。刻意营造的一种动荡不安的调性感,加以沉重的和弦,就好像在诉说英雄崎岖坎坷的一生,中途一次突然转入大调,像是来自英雄内心的呼喊,也是为中部情绪埋下伏笔,但迅速地又被悲伤的气氛所掩盖,又回到原调并用ff结束,似乎是对英雄离世的愤懑与悲叹。中部转入大调性,由两个平行乐句构成,一开始便是类似震音的三十二分音符的由弱渐强,随之是ff的双手同度音程与空拍交替出现,然后紧接着重复一小节,和声织体变得不再繁复,而是清晰明了。这一部分就像是来自英雄的自述,高声呼喊着自由、平等的理想,目的明确而统一,他是为新时代而战死的英雄,是希望后人可以前赴后继实现伟大理想的英雄。三十二分音符震音不断敲击着心中的理想与信念,也是不断鼓舞着后人前进的动力。记得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贝多芬笔下的英雄,都是站着死的英雄!我们大致也能从中部的整体构写中窥见一二。总体来说中部情绪明朗、朴素、催人奋进!第三部分是对第一部分做的完全再现,但在接近尾声部分情绪略有不同,力度记号整体变弱,暗示着葬礼的进行进入尾声。尾声部分,并未如我们预期,微弱中透露着哀伤、难舍难分的情绪,反而非常带有贝多芬式的色彩,他笔锋一转,尾声继续转入大调式,进入降A大调。光明和胜利终将来临,虽然它们刚开始的生命力可能并不是那么强盛,但英雄不会白白牺牲,黎明的曙光终会来临。同时,尾部的光明色彩也预示着第四乐章——快板乐章即将来临。这一乐章中戏剧性和对比性不断重复登场,让人不得不感叹贝多芬强大的整体构思和音乐形象的具象表现能力。
  (四)第四乐章
  快板乐章,采用回旋奏鸣曲式,贝多芬的学生车尔尼曾说,贝多芬曾受到约翰·巴普蒂斯特·克拉默的大幅度游回磨转的伴奏音型的影响,[9]而此末乐章的内容及曲式结构也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继续沿用降A大调。与肖邦的《葬礼进行曲》有异曲同工之妙,[10]贝多芬同样选择把快板乐章放置在《葬礼进行曲》之后,但不同的是两位作曲家对于快板乐章的内容及情感处理。其实这个乐章大约也是贝多芬整个26号作品争议最大的一个乐章,有人只把它单纯作为一首练习曲,有人觉得它目标不明确,与前三个乐章联系甚微。笔者认为,既然贝多芬将它放置于末乐章,则一定有他独特的深意,显然,仅仅将它作为简单的练习曲看待是不够恰当的,而谈及对于前面的联系,笔者也曾在前面第三乐章提到,尾声部分用大调性对末乐章进行了预示,说明其间还是有联系的。
  俯瞰末乐章的整体构成,基本都处于大调性的范围之中,则奠定了乐章的整体基调,必然带有光明、向往的性质。通过细细聆听整首乐章的旋律走向与和声脉络,这一乐章所反映的社会状态更加真实,贝多芬用他独到的眼光,反映了英雄走后,生活仍将继续,悲伤固然存在,但并不是唯一。巨大的悲痛过后,生活总会恢复喧嚣的状态。这大概也就是在主题的呈示部乃至全篇大量采用十六分音符的原因。主题通过左右手的不断重复推进向前,又代表了人们心中蓬勃燃烧的希望,成为不断奋进与追求的动力。而副主题轻巧活泼的出现,又加重了欢快、跳跃的气氛。随后三次急剧音阶下行,仿佛又像声声警告回响在耳边,这样一来欢声笑语与句句惊醒产生强烈对比,矛盾冲突进一步加强,也是对大背景下田园性和英雄性的凸显。此外,末乐章的发展部的撰写也是非常绚烂的,虽然篇幅不长,但在回旋曲式中,它的听觉效果是十分醒目的。主题的开始便在c小调上,在六句几近相同的节奏和旋律中,贝多芬通过调性的改变、强弱对比的处理、音区位置的升高,不断突出主题作用,更像是引导和呼唤人民,告诉大家欢乐的生活来之不易;要时刻铭记英雄的功绩;更不能忘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后面通过连接部对于主题的呈示部进行变化再现。而对于尾声部分,则全部建立在降A大调的主持续音上,用decresc.的手法将美好欢乐的生活逐渐减弱直至消失不见,代表整首奏鸣曲的终结。
  总 结
  针对贝多芬《降A大调钢琴奏鸣曲》Op26的具体分析,我们可窥见贝多芬中期奏鸣曲创作的一些手法和改变。
  (一)突破常规古典奏鸣曲式结构,不断尝试创新与改革
  第26号作品中,突破既定的奏鸣曲式的框架,四个乐章中节皆未见奏鸣曲式快板乐章,[11]用谐谑曲替代小步舞曲,尝试加入变奏曲式,使用标题音乐,将《葬礼进行曲》引入奏鸣曲当中,等等。可见作为贝多芬中期的区别之作,贝多芬的尝试还是相当大胆的,事实上,此首作品也是贝多芬中期钢琴奏鸣曲里唯一一首具备四个乐章的奏鸣曲,可见贝多芬通过这首的作品改革试验之后,面对创新更加得心应手、信手拈来了。而对于标题音乐,中期更是创作了大量流传深远的标题音乐。
  (二)作品深意悠远,英雄性与田园性的并存
  作品的意义不再仅仅服务于上层社会,自我意识明显增强,更加细致入微地揭露个人情感,崇尚个人信念与社会进步思想。众所周知,英雄性的形象一直活跃在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中,例如《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等等。当然符合田园性的作品也有,例如《第六交響曲“田园”》。但在这一首作品里我们看到了英雄性和田园性的完美结合,两条主线非常默契地承担各自相应的作用,使得作品在现实中透露着美好,也代表了贝多芬对终极理念的执着追求。
  (三)表情记号的娴熟和特征性运用
  纵观整首26号作品,我们发现大量的由p-sf-p的力度记号,这种非常具有个人代表性的记号标记,强调他的音乐里蕴含着不竭的动力和生机,始终能给予听者惊喜感和冲击感,同时这种刻意的留白与突变,也显示了作曲家细腻的心理刻画,让每一个音符的出现都赋予其独到的内涵和意义。[LL]
  (四)切分节奏的运用
  这种打破固定节奏强弱规律的特殊节奏型,深受贝多芬的喜爱,打破人们对于常规的音型的乐感,在摇摆不定的节奏循环中不时地给人惊喜,仿佛是一种调节器,打破固定音型带来的乏味感。在第26号作品中,第一乐章的第三次变奏,便在整首变奏都运用了这一节奏型,在整体哀伤的小调范围里,用不确定唯一的节奏形态,从侧面进一步烘托悲怨的情绪。而在贝多芬中后期的创作中,他更把这种特殊的节奏型使用得出神入化。
  (五)作品艺术的戏剧性和对比性明显加强
  透过《降A大调钢琴奏鸣曲》,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乐句与乐句之间,乐段与乐段之间,还是乐章与乐章之间,戏剧性和对比矛盾性都是广泛存在的。贝多芬在中期的创作中更加善用戏剧性的表达方式突显主题间的强烈对比,构建鲜明的人物形象,就比如在第三乐章《葬礼进行曲》当中,第一部分哀伤且沉重的小调叙述,再到中部的鼓点般震击的大调色彩,就非常鲜明地刻画了人物形象,同时也突出了强烈的戏剧性和对比性。
  总体来看,贝多芬音乐创作的中期是贝多芬的黄金创作时期,这期间金曲频出。相对应地,他的创作手段也变得非常多样化和革新化,不再拘泥于固定思维,用其独有的“贝式”写法构造出更多充满生命力的形象。他就像西方音乐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既折射出前人的功绩,又照亮后人的路途,使得音乐世界变得更加琳琅!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从原始音乐素材的选择、改编作品的整体效果和改编作品难度的把握三个方面,对多声部视唱作品的改编进行论述。并以《尼尔:机械纪元(NieR:Automata)遊園施設》多声部改编作品为例,举实例进行多声部视唱作品改编探究。在选择素材方面主要选择不同音乐体裁的多声部或和声丰富的单声部作品。改编作品的整体效果方面倾向于音乐风格、和声与原作品保持统一。改编作品难度的把握方面,既要保证难度适宜,又
期刊
[摘 要]“海州五大宫调”是我国明清俗曲的一份珍贵遗产,是原汁原味的民间乡土音乐。这种传统的民间音乐正在被人们所遗忘,甚至消失。所以“海州五大宫调”进课堂是一件艰难并快乐着的事情,对开发地方课程,落实课标精神,传承祖国优秀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海州五大宫调”进课堂的实施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海州五大宫调;课堂;实施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期刊
[摘 要]  贝多芬的32首奏鸣曲,在奏鸣曲的发展历程中有着里程碑的意义。本文以其《第一钢琴奏鸣曲》(Op2 No1)中的第四乐章为例,从曲式结构、和声思维及创作特点上详细剖析这首作品。帮助音乐理论的学习者与爱好者能更深入地了解与研究本首作品,同时也为作品演奏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贝多芬;奏鸣曲;曲式分析;创作特点  [中图分类号]J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2233(
期刊
[摘 要]  《d小调幻想曲》(k397/385g)是莫扎特一首未完成的作品。这首作品在技巧上呈现“简单”,在音乐上却极具戏剧性和浪漫性。笔者在这里对作品进行音乐分析,诠释其未完成的缘由。  [关键词]莫扎特;《d小调幻想曲》;作品分析;未完成  [中图分类号]J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2233(2019)08-0108-02  1781年,25岁的莫扎特定居维也纳。他与冯
期刊
[摘 要]目的:让交响乐团以音乐为纽带,成为沟通我国各区域文化的桥梁,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方法:实践调查法。对象: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对城市文化建设中交响乐团的地位进行了分析,详细介绍了城市文化建设中交响乐团的经营和管理原则,并对交响乐团的经营和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结论:创新经营和创新管理,能够为乐团提供持续的发展动力。  [关键词]城市文化建设;交响乐团;推广路径;活动
期刊
[摘 要]历史决定了民族性格,民族性格影响其精神文化的形成,精神文化形态正是民族文化的内核。20世纪俄罗斯音乐形态是俄罗斯民族历史文化的外在表现,而俄罗斯的民族音乐也深受其民族文化的影响,以此为载体,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俄罗斯音乐思想是综合性的,其美学思想继承传统民俗的审美特征,并加入欧洲音乐元素,地域文化、传统时代相结合,美学理念都在20世纪作品中完美体现,其民族特征的保留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并以此
期刊
[摘 要]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民族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这些民族民间舞蹈来源于生活,从劳动、祭祀、狩猎等活动中演变而来,根据地域、生活习性、传统文化等因素差异,发展出多种独特的舞蹈风格。民族民间舞蹈已经在各类艺术院校的舞蹈学科中普及,并且覆盖舞蹈学科的中专教育、本科教育及研究生教育。本文以延边大学舞蹈表演专业本科的民族民间舞教学为例,探讨在高校教育中提升民族民间舞教学质量、弘扬民族
期刊
[摘 要]  声乐作品有独唱、齐唱、对唱、重唱、小组唱等多种表演形式。在音乐表演专业的学习中,能够掌握多种演唱形式,是对学生歌唱能力与表演能力的综合训练。声乐排练实践课是音乐表演专业综合实训的必修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文以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艺术学院的课程教学活动为例,在声乐排练实践课的实践教学中,通过对有效进行声乐作品排练具体方法与步骤的总结,分析如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
期刊
[摘 要]定义一名钢琴教师是否为一名好的或合格的钢琴教师通常要取决于他的教学理念。一名教师的教学理念能够体现出他的教学能力、知识含量,以及个人的教学经验或教学背景。而这些都能够解释出为什么好的钢琴教师能够教出的学生更有机会成功,而缺少相关素养的教师却不能成功。通过这篇文章,作者将主要分析车尔尼与铃木在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上的特点。  [关键词]教学理念;教学方式;钢琴教学  一、钢琴教学的基本理念 
期刊
[摘 要]  普朗克是20世纪法国的钢琴家、作曲家,《托卡塔》是他1917年创作《三首钢琴小品》中的第三首,该曲欢快幽默。本文以作者创作背景以及曲式分析为依托,深层次研究该作品的演奏分析,为后人演奏普朗克《托卡塔》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普朗克;《托卡塔》;曲式分析;演奏分析  [中图分类号]J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2233(2019)08-0110-02  一、作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