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书匠”——教育的目的是依靠教学作为谋生的手段,教学主体是教师,教学的对象处于从屈的地位,从事重复性教学工作,是生产力尚不发达时的产物:而“教育家”——教育的目的是追求教学的规律,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从事创造性教学工作,是生产力髙度发达下产生的“名词” 。
【关键词】匠心;教书匠;教育家;传道;授业;解惑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8.021
新时代的教师要知法、守法、执法。其次,新时代的教师能正确认识自我,理性接受自我,科学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教书匠”对教师的各方面素质结构的要求相比较而言都是非常低的,而“教育家”对教师素质结构的要求却不同,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立身——高尚的师德
“师”者和“匠”者在立身方面是有不同的。“师”者为教育家,他们把工作当成事业,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有方向,有目标,有理想、有动力,有追求,工作上努力进取创新,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在遇到困难时也不退缩,越挫越勇,具有“不抛弃、不放弃”的“匠心精神”。
而“匠”者——教书匠,容易把工作当成一种只为赚钱的职业,他们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目光经常只盯着眼前的收益,容易陷入斤斤计较的怪圈里。纯靠手工体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像机器般做着重复的工作,往往“这山望着那山高”,一边又不愿意对比着收入比付出,老是觉得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对待。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教师的师德对于学校的教育有重要的作用。高尚的师德包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科学的世界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强烈的责任感和对学生的尊重、关心和爱护;处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同时师德中师爱是核心,师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的成人和成才,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转变。当今社会,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规范、人们的楷模,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能产生身教重于言教的良好效果,教师的师德也是教师的自身魅力,这对年轻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道德理论和任何的奖惩制度都不能替代的一种教育力量。
二、传道——科学的教育理念
“师”者以传道为己任,教育家鼓励学生去学习与模仿,却又不局限于书本与成见;他们鼓励学生自我创新,尊重学生个人独特的见解;他们知识渊博爱好广泛,不会独断专横,并且能够打破“门户界限”,乐于看到万紫千红百花齐放的场景;同时又真诚希望学生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教师的教育理念在教育道路上非常重要,“传道”要求教育家有科学的教育理念。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持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不仅直接关系着教师的教育行为,而且还间接地影响着未来教育的性质与发展。
在《不做教书匠》这本书中我找到了方向。管建刚老师整本书给我们新教师提出了几个目标,分别是方向感、约束感、责任感、上进感、奋斗感、专业感、亲和感、智慧感这几个方面。
三、授业、解惑——相当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教育家拥有相当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能促进教育的良好发展。在对待学生时,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懂得因材施教,对学生区别对待;不过于看重学生一时成绩的高低,而是更注重其长远的发展及能力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与成长规律,在授业解惑后有“静待花开”的信心与耐心,学生也因此能够学得开心且各有所长。
教书匠对学生要求严格且“一视同仁”,不注意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凡事爱“一刀切”,他们把教育当成了标准化的“工业”,把学生当成了流水线上的工业产品,追求速度与效率,以致于培养出来的学生千篇一律,培育出来的学生缺乏积极性与创造性。
(一)授业
一般地说,作为一名专业教育家的知识结构包括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三方面的内容。普通文化知识本身具有陶冶人文精神,涵养人文素质的内在价值,它能丰富人的文化底蕴,使人性更加完满,专业的教育家对普通文化知识的掌握不仅要渊博,而且要精深,要内化到个体知识结构中去。其次,还要经常动手动脑,研究、分析,脚踏实地的实践,有规律性地工作,把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有两句常用的话要用大脑工作,“开动机器,就是动脑筋”;不要“土地爷拍蚂蚱”(指瞎忙)蜻蜓点水。要事先分析,要善于总结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工作,经常在观察、思考中实践。第三,还要能写出自己的成果,提高写作能力。当代社会把写作看作是信息的书面储存。我们总结经验教训,是为了克服缺点,少走弯路,巩固成果与发展成果。如果不能写作,便不能及时把信息储存起来,不便于提取应用,也难于发展,更不便于交流、传播。
(二)解惑
教育家在授业解惑时善于循循善诱深入浅出,注重鼓励与点拨,爱采用启发式的提问方法,着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以及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视学生之“惑”为学生进步的突破口,鼓励学生自己动脑,乐于为学生解惑,而不是视“惑”为麻烦。教书匠则崇拜标准答案,用“一个框框套百样”,习惯了照本宣科,动辄会对学生进行呵斥、苛责,怪学生“朽木不可雕也”,令学生们普遍不敢质疑也不敢发问;他们对学生之“惑”很不耐烦不愿解答,觉得那纯粹是增加了自己的工作量。
四、结束语
为教育家或为教书匠,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受环境、机遇、精力、学识等客观条件的影响,我们会有不同的选择,但最主要与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出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的思想指导了我们的选择,我们的选择决定了我们所走的道路,我很感谢《不做教书匠》这本书,它给我的教育生涯点亮了指路明灯,并长远地影响了我教师生涯的发展。它在不知不觉间一点一点地拉开了我与“教书匠”们的差距,走哪一条路,走多远,怎样面对路上的岔道口……选择的权利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既然选择了教师的道路,我一定会执着地走下去,保持一颗童心、爱心和耐心,跟着时代的脚步前进,树立正确的“匠心精神”,不只做“教书匠”!
参考文献
[1]管建刚.不做教书匠[M].
[2]談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D].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N].
[4]陈海霞.老师——学生养成教育的引领者[J].
[5]孔子.论语[M].
【关键词】匠心;教书匠;教育家;传道;授业;解惑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8.021
新时代的教师要知法、守法、执法。其次,新时代的教师能正确认识自我,理性接受自我,科学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教书匠”对教师的各方面素质结构的要求相比较而言都是非常低的,而“教育家”对教师素质结构的要求却不同,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立身——高尚的师德
“师”者和“匠”者在立身方面是有不同的。“师”者为教育家,他们把工作当成事业,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有方向,有目标,有理想、有动力,有追求,工作上努力进取创新,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在遇到困难时也不退缩,越挫越勇,具有“不抛弃、不放弃”的“匠心精神”。
而“匠”者——教书匠,容易把工作当成一种只为赚钱的职业,他们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目光经常只盯着眼前的收益,容易陷入斤斤计较的怪圈里。纯靠手工体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像机器般做着重复的工作,往往“这山望着那山高”,一边又不愿意对比着收入比付出,老是觉得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对待。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教师的师德对于学校的教育有重要的作用。高尚的师德包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科学的世界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强烈的责任感和对学生的尊重、关心和爱护;处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同时师德中师爱是核心,师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的成人和成才,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转变。当今社会,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规范、人们的楷模,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能产生身教重于言教的良好效果,教师的师德也是教师的自身魅力,这对年轻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道德理论和任何的奖惩制度都不能替代的一种教育力量。
二、传道——科学的教育理念
“师”者以传道为己任,教育家鼓励学生去学习与模仿,却又不局限于书本与成见;他们鼓励学生自我创新,尊重学生个人独特的见解;他们知识渊博爱好广泛,不会独断专横,并且能够打破“门户界限”,乐于看到万紫千红百花齐放的场景;同时又真诚希望学生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教师的教育理念在教育道路上非常重要,“传道”要求教育家有科学的教育理念。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持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不仅直接关系着教师的教育行为,而且还间接地影响着未来教育的性质与发展。
在《不做教书匠》这本书中我找到了方向。管建刚老师整本书给我们新教师提出了几个目标,分别是方向感、约束感、责任感、上进感、奋斗感、专业感、亲和感、智慧感这几个方面。
三、授业、解惑——相当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教育家拥有相当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能促进教育的良好发展。在对待学生时,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懂得因材施教,对学生区别对待;不过于看重学生一时成绩的高低,而是更注重其长远的发展及能力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与成长规律,在授业解惑后有“静待花开”的信心与耐心,学生也因此能够学得开心且各有所长。
教书匠对学生要求严格且“一视同仁”,不注意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凡事爱“一刀切”,他们把教育当成了标准化的“工业”,把学生当成了流水线上的工业产品,追求速度与效率,以致于培养出来的学生千篇一律,培育出来的学生缺乏积极性与创造性。
(一)授业
一般地说,作为一名专业教育家的知识结构包括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三方面的内容。普通文化知识本身具有陶冶人文精神,涵养人文素质的内在价值,它能丰富人的文化底蕴,使人性更加完满,专业的教育家对普通文化知识的掌握不仅要渊博,而且要精深,要内化到个体知识结构中去。其次,还要经常动手动脑,研究、分析,脚踏实地的实践,有规律性地工作,把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有两句常用的话要用大脑工作,“开动机器,就是动脑筋”;不要“土地爷拍蚂蚱”(指瞎忙)蜻蜓点水。要事先分析,要善于总结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工作,经常在观察、思考中实践。第三,还要能写出自己的成果,提高写作能力。当代社会把写作看作是信息的书面储存。我们总结经验教训,是为了克服缺点,少走弯路,巩固成果与发展成果。如果不能写作,便不能及时把信息储存起来,不便于提取应用,也难于发展,更不便于交流、传播。
(二)解惑
教育家在授业解惑时善于循循善诱深入浅出,注重鼓励与点拨,爱采用启发式的提问方法,着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以及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视学生之“惑”为学生进步的突破口,鼓励学生自己动脑,乐于为学生解惑,而不是视“惑”为麻烦。教书匠则崇拜标准答案,用“一个框框套百样”,习惯了照本宣科,动辄会对学生进行呵斥、苛责,怪学生“朽木不可雕也”,令学生们普遍不敢质疑也不敢发问;他们对学生之“惑”很不耐烦不愿解答,觉得那纯粹是增加了自己的工作量。
四、结束语
为教育家或为教书匠,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受环境、机遇、精力、学识等客观条件的影响,我们会有不同的选择,但最主要与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出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的思想指导了我们的选择,我们的选择决定了我们所走的道路,我很感谢《不做教书匠》这本书,它给我的教育生涯点亮了指路明灯,并长远地影响了我教师生涯的发展。它在不知不觉间一点一点地拉开了我与“教书匠”们的差距,走哪一条路,走多远,怎样面对路上的岔道口……选择的权利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既然选择了教师的道路,我一定会执着地走下去,保持一颗童心、爱心和耐心,跟着时代的脚步前进,树立正确的“匠心精神”,不只做“教书匠”!
参考文献
[1]管建刚.不做教书匠[M].
[2]談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D].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N].
[4]陈海霞.老师——学生养成教育的引领者[J].
[5]孔子.论语[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