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迅猛发展,对外投资规模逐渐扩大。因此对于境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监督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对于境外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仍然存在各种缺失和不足,急需进一步建立信息化的现代管理机制来完善和补充。
境外国有资产指的是我国企业、事业单位和各级人民政府以及政府有关部门以国有资产在境外以及港、澳、台等地区投资设立的各类企业和非盈利机构中应属于国有的各项资产。我国对外投资的重要目的就是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我国按照有关规定对这种国有资产进行业绩评估和考核。但是在资产的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无所谓的流失。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管控体制来保障国有资产。
一、境外国有资产的现状
自我国改革开放中提出“走出去”的经济战略以来,我国境外国有资产的规模逐渐增大。这使得我国的国有资产的境外监督管理问题日益凸显。但是我国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监督管理体制和绩效考核模式,这使得境外国有资产的流失程度日益严重。
基于国有资产在境外的流失的速度之快、程度之重,我国吸取国外的经济管理制度,建立了信息化的管理体制。信息化管理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其是以互联网为媒介,以信息共享为特征的现代化管理体制。
二、我国境外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
我国的境外国有资产目前不仅没有实现很好的保值和增值,而且还存在大规模的流失。境外国有资产不断流失存在以下原因。
(一)境外国有资产的性质
我国境外国有资产存在着多样性、复杂性、多变性的特点。境外国有资产包括经营性性国有资产和非营利性的国有资产。经营性的国有资产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国有资产,其主要目标就是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非营利性的国有资产是指行政和事业单位依法占有和使用的国有资产,其使用和管理的重点就是规范资产的使用、报损等行为。境外国有资产复杂多样,管理监控起来难度较大。
(二)境外国有资产的决策失误
为了有效地经营我国的国有资产,放松了对其的监控。境外国有资产经营自主权放大,国有资产的境外投资数量多、分布广、跨度大,且不确定性和风险性高。东道主国家的政治局势动荡,法律制度差异,世界经济变动使得境外投资决策容易失误。另外我国大规模的境外投资经营时间不长,国际化的专业人才缺乏,决策经验不足,也容易造成决策的失误。因而导致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三)境外国有资产的监管框架不完善
我国境外的国有资产监管框架并不完善,监管权力的分割导致政府与境外企业之间、政府各个部门之间、境外各企业之间信息极度不对称,因此弱化了对境外企业的监督和管控。更重要的是我国对境外国有资产的关注度不够,没有一个国家部门能够站在国家的利益上对境外国有资产进行统筹规划。
(四)境外国有资产信息披露不足
我国对外经济投资迅猛发展,但是并没有有效地信息披露体制。我国从法律层面上建立了信息披露体制,但是由于我国信息化管理体制处于初始阶段,并不能很好的落实。首先,中央企业为了确保经济利益并不会详细的披露国有资产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现状。其次,信息披露程度并不进行,企业为了确保竞争地位,尽可能的保留关键信息和数据,使得信息披露机制并不完善。最后对信息披露的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使得企业有机可循,违规披露信息也使得境外国有资产监管力度失真。
三、境外国有资产信息化的现状
分析境外国有资产信息化的现状是探究其诸多问题成因的重要途径,深入分析境外国有资产的信息化现状对解决信息化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管理者对境外国有资产信息化重视程度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的国有经济是国家控股为主,主要是依靠国家的宏观调控力,市场化不足。境外的国有资产的经营方式也完全的继承了这一点,只重视国有资产在境外的收益,忽略了管理。管理者的“管理”意识淡薄,致使忽视了境外国有资产的信息化。许多管理人员并没有认识到境外国有资产信息化的重要性,更甚至于对信息化的概念缺乏最为基本的理解。有些管理者认识到了信息化的优越性和重要性,但又片面的认为信息化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管理人员对境外国有资产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是我国信息化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
(二)境外国有资产信息化水平低
我国境外国有资产的管理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存在着面广、量大、复杂、多变的特点,管理难度较大。同时,管理人员不重视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辅助管理,使得境外国有资产的管理积累的众多问题,致使管理局面十分混乱。就目前而言,我国境外国有资产信息化水平很低,并没有在全部境外国有资产的范围内建立行之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信息不能共享。少数境外国有资产虽然应用了信息化系统,但是往往局限于几类资产,例如材料、设备、机械等,又或者局限于几个部门。并没有全面的实现境外国有资产的信息化,信息化的管理是片面的,分散的,零碎的。出现了众多的“信息孤岛”,没有一根线将这些“信息孤岛”连成一个面。
(三)信息化的建设缺乏统一的协调和组织
将境外国有资产信息化是一个声势浩大、不易完成的系统工程,他需要政府之间、各部门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统一的协调与部署。但是,境外国有资产的信息化并没有一个独立的机构进行协调统筹,这是部门建设重复,资源严重浪费。在境外国有资产信息化的建设上缺乏扩展性和前瞻性,有些系统建设之初就已落后于时代,有些系统建设完毕却与其他系统不能兼容,造成新系统研究成功只是就已成为“一纸空文”,全是纸上谈兵,缺乏时效性。有些系统事先缺乏周密的规划,随着时代的发展不能随时的更新应用,一旦情况变化,缺乏有效的应急机制和跟新功能。
四、境外国有资产信息化的必要性
信息化管理不是简单的用计算机工具来推翻传统的管理模式,也不是期待简单的套用在传统管理模式上就能产生种种奇效。当先进的信息化系统与现行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产生激烈撞击和碰撞时,当需要真正的创新出现在管理层面时,信息系统往往能提供更多的帮助。并不是简单的引进和建立信息系统,而是通过信息化带动整个境外国有资产管控制度的创新和发展。 (一)国内外信息技术的大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大规模的变革和发展。对传统的管理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电子的信息技术将信息化管理模式渗透于各个行业,各种领域。互联网的大发展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经济发展的趋势。经济越发展就越需要完善的管理模式和信息化系统,我国要想在国际经济的大潮中发展壮大境外国有经济就必须采用信息化的管理系统。
(二)国内外经济大发展的热潮
自二战结束以来,国际经济就进入了大发展的时期。经济的迅猛发展极度需要完整全面的信息披露,对信息的有效对称性要求不断提高。只有准确实时的获得有效信息才能全面提高境外国有资产的核心竞争力。我国的境外国有资产发展速度之快需要一个全面统筹的管理监控系统,不然只有速度效益,却缺质量监控。这样的境外国有资产只有浮华的空壳,却没有掷地有声的核心竞争力。要想提高境外国有资产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运用信息化技术全面的披露信息,监控资金。
(三)我国境外国有资产的投资环境
我国在境外的国有资产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境外企业数量多,但行业监控却相对宽松,境外投资自主权较大。目前我国的境外国有资产投资大多分布于能源和资源行业,这些投资地区往往集中于政治动荡、地理位置偏远、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在这些地区开展经济活动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远远高于和平发展的国内,我国的境外企业内控制度不完善。境外远距离风险的控制能力减弱。为了加强对境外国有资产的监控,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必须进行信息化系统的建设。
五、境外国有资产信息化的可行性
(一)我国国内经济的大发展
自我国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和平稳定的环境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可靠地发展空间。我国国内的经济发展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由于国内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大规模的对境外进行投资。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科学技术的革新,信息技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获得了长足进步。
(二)国外信息化系统的进步与发展
经历过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电子信息技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电子信息技术渗透在各个领域,其代表着国际的尖端技术。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完全依赖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大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发展为我国境外国有资产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了提供了有效地可行性。
六、我国境外国有资产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以人工为主要工作动力,但是在组织人工进行工作时,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常常因为人的行为习惯,意识状态导致业务受阻,工作效率不高。但是信息系统的建立通过电子计算机的人工智能化的强制手段,提醒和促使工作人员按时办理工作,从而及时有效地强化组织执行能力,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
(二)降低管理成本,节约投资
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可以建设出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境外企业获得的数据,准确而又客观。而且获得的数据速度极快,境外企业的管理层可以根据实时数据作出决策和响应,制定和调整经济竞争战略。从而,有效地降低管理成本,节约投资。
(三)防止境外国有资产的流失
目前我国境外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很高,通过信息化的建设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通过信息化进行监督和管理,可以与时俱进的发展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信息化可以及时的将信息传递回国内,使得企业管理机制在信息系统中再现,控制经济投资成本,实现境外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控制和减少境外国有资产的无畏流失。
七、如何完善我国境外国有资产的信息化
要想真正的实现我国境外国有资产的信息化建设就必须做到几下几点:首先,必须提高管理者的“信息化”认识,我国的专业的信息化管理人才十分的缺乏,这就需要提高现行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意识:其次,加强硬件设施的专业性建设,要想有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就必须又覆盖面极强的电子计算机,才能有完善的信息化建设;最后,必须将信息化管理系统与传统的管理制度相结合,去粗取精,完善我国境外国有资产的监控制度。只有如此才能有效监控境外国有资产。
参考文献
[1]李淼.境外国有资产审计的基本问题.[J].财务通讯.2010年28期.
[2]武孝武.境外国资统计迷局.[J]上海国资.2007年7期.
[3]张磊.“走出去战略”急需境外国资监管相配套.[J]中国改革.2007年11期.
(作者单位:中国航空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境外国有资产指的是我国企业、事业单位和各级人民政府以及政府有关部门以国有资产在境外以及港、澳、台等地区投资设立的各类企业和非盈利机构中应属于国有的各项资产。我国对外投资的重要目的就是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我国按照有关规定对这种国有资产进行业绩评估和考核。但是在资产的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无所谓的流失。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管控体制来保障国有资产。
一、境外国有资产的现状
自我国改革开放中提出“走出去”的经济战略以来,我国境外国有资产的规模逐渐增大。这使得我国的国有资产的境外监督管理问题日益凸显。但是我国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监督管理体制和绩效考核模式,这使得境外国有资产的流失程度日益严重。
基于国有资产在境外的流失的速度之快、程度之重,我国吸取国外的经济管理制度,建立了信息化的管理体制。信息化管理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其是以互联网为媒介,以信息共享为特征的现代化管理体制。
二、我国境外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
我国的境外国有资产目前不仅没有实现很好的保值和增值,而且还存在大规模的流失。境外国有资产不断流失存在以下原因。
(一)境外国有资产的性质
我国境外国有资产存在着多样性、复杂性、多变性的特点。境外国有资产包括经营性性国有资产和非营利性的国有资产。经营性的国有资产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国有资产,其主要目标就是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非营利性的国有资产是指行政和事业单位依法占有和使用的国有资产,其使用和管理的重点就是规范资产的使用、报损等行为。境外国有资产复杂多样,管理监控起来难度较大。
(二)境外国有资产的决策失误
为了有效地经营我国的国有资产,放松了对其的监控。境外国有资产经营自主权放大,国有资产的境外投资数量多、分布广、跨度大,且不确定性和风险性高。东道主国家的政治局势动荡,法律制度差异,世界经济变动使得境外投资决策容易失误。另外我国大规模的境外投资经营时间不长,国际化的专业人才缺乏,决策经验不足,也容易造成决策的失误。因而导致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三)境外国有资产的监管框架不完善
我国境外的国有资产监管框架并不完善,监管权力的分割导致政府与境外企业之间、政府各个部门之间、境外各企业之间信息极度不对称,因此弱化了对境外企业的监督和管控。更重要的是我国对境外国有资产的关注度不够,没有一个国家部门能够站在国家的利益上对境外国有资产进行统筹规划。
(四)境外国有资产信息披露不足
我国对外经济投资迅猛发展,但是并没有有效地信息披露体制。我国从法律层面上建立了信息披露体制,但是由于我国信息化管理体制处于初始阶段,并不能很好的落实。首先,中央企业为了确保经济利益并不会详细的披露国有资产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现状。其次,信息披露程度并不进行,企业为了确保竞争地位,尽可能的保留关键信息和数据,使得信息披露机制并不完善。最后对信息披露的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使得企业有机可循,违规披露信息也使得境外国有资产监管力度失真。
三、境外国有资产信息化的现状
分析境外国有资产信息化的现状是探究其诸多问题成因的重要途径,深入分析境外国有资产的信息化现状对解决信息化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管理者对境外国有资产信息化重视程度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的国有经济是国家控股为主,主要是依靠国家的宏观调控力,市场化不足。境外的国有资产的经营方式也完全的继承了这一点,只重视国有资产在境外的收益,忽略了管理。管理者的“管理”意识淡薄,致使忽视了境外国有资产的信息化。许多管理人员并没有认识到境外国有资产信息化的重要性,更甚至于对信息化的概念缺乏最为基本的理解。有些管理者认识到了信息化的优越性和重要性,但又片面的认为信息化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管理人员对境外国有资产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是我国信息化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
(二)境外国有资产信息化水平低
我国境外国有资产的管理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存在着面广、量大、复杂、多变的特点,管理难度较大。同时,管理人员不重视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辅助管理,使得境外国有资产的管理积累的众多问题,致使管理局面十分混乱。就目前而言,我国境外国有资产信息化水平很低,并没有在全部境外国有资产的范围内建立行之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信息不能共享。少数境外国有资产虽然应用了信息化系统,但是往往局限于几类资产,例如材料、设备、机械等,又或者局限于几个部门。并没有全面的实现境外国有资产的信息化,信息化的管理是片面的,分散的,零碎的。出现了众多的“信息孤岛”,没有一根线将这些“信息孤岛”连成一个面。
(三)信息化的建设缺乏统一的协调和组织
将境外国有资产信息化是一个声势浩大、不易完成的系统工程,他需要政府之间、各部门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统一的协调与部署。但是,境外国有资产的信息化并没有一个独立的机构进行协调统筹,这是部门建设重复,资源严重浪费。在境外国有资产信息化的建设上缺乏扩展性和前瞻性,有些系统建设之初就已落后于时代,有些系统建设完毕却与其他系统不能兼容,造成新系统研究成功只是就已成为“一纸空文”,全是纸上谈兵,缺乏时效性。有些系统事先缺乏周密的规划,随着时代的发展不能随时的更新应用,一旦情况变化,缺乏有效的应急机制和跟新功能。
四、境外国有资产信息化的必要性
信息化管理不是简单的用计算机工具来推翻传统的管理模式,也不是期待简单的套用在传统管理模式上就能产生种种奇效。当先进的信息化系统与现行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产生激烈撞击和碰撞时,当需要真正的创新出现在管理层面时,信息系统往往能提供更多的帮助。并不是简单的引进和建立信息系统,而是通过信息化带动整个境外国有资产管控制度的创新和发展。 (一)国内外信息技术的大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大规模的变革和发展。对传统的管理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电子的信息技术将信息化管理模式渗透于各个行业,各种领域。互联网的大发展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经济发展的趋势。经济越发展就越需要完善的管理模式和信息化系统,我国要想在国际经济的大潮中发展壮大境外国有经济就必须采用信息化的管理系统。
(二)国内外经济大发展的热潮
自二战结束以来,国际经济就进入了大发展的时期。经济的迅猛发展极度需要完整全面的信息披露,对信息的有效对称性要求不断提高。只有准确实时的获得有效信息才能全面提高境外国有资产的核心竞争力。我国的境外国有资产发展速度之快需要一个全面统筹的管理监控系统,不然只有速度效益,却缺质量监控。这样的境外国有资产只有浮华的空壳,却没有掷地有声的核心竞争力。要想提高境外国有资产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运用信息化技术全面的披露信息,监控资金。
(三)我国境外国有资产的投资环境
我国在境外的国有资产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境外企业数量多,但行业监控却相对宽松,境外投资自主权较大。目前我国的境外国有资产投资大多分布于能源和资源行业,这些投资地区往往集中于政治动荡、地理位置偏远、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在这些地区开展经济活动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远远高于和平发展的国内,我国的境外企业内控制度不完善。境外远距离风险的控制能力减弱。为了加强对境外国有资产的监控,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必须进行信息化系统的建设。
五、境外国有资产信息化的可行性
(一)我国国内经济的大发展
自我国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和平稳定的环境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可靠地发展空间。我国国内的经济发展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由于国内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大规模的对境外进行投资。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科学技术的革新,信息技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获得了长足进步。
(二)国外信息化系统的进步与发展
经历过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电子信息技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电子信息技术渗透在各个领域,其代表着国际的尖端技术。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完全依赖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大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发展为我国境外国有资产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了提供了有效地可行性。
六、我国境外国有资产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以人工为主要工作动力,但是在组织人工进行工作时,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常常因为人的行为习惯,意识状态导致业务受阻,工作效率不高。但是信息系统的建立通过电子计算机的人工智能化的强制手段,提醒和促使工作人员按时办理工作,从而及时有效地强化组织执行能力,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
(二)降低管理成本,节约投资
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可以建设出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境外企业获得的数据,准确而又客观。而且获得的数据速度极快,境外企业的管理层可以根据实时数据作出决策和响应,制定和调整经济竞争战略。从而,有效地降低管理成本,节约投资。
(三)防止境外国有资产的流失
目前我国境外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很高,通过信息化的建设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通过信息化进行监督和管理,可以与时俱进的发展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信息化可以及时的将信息传递回国内,使得企业管理机制在信息系统中再现,控制经济投资成本,实现境外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控制和减少境外国有资产的无畏流失。
七、如何完善我国境外国有资产的信息化
要想真正的实现我国境外国有资产的信息化建设就必须做到几下几点:首先,必须提高管理者的“信息化”认识,我国的专业的信息化管理人才十分的缺乏,这就需要提高现行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意识:其次,加强硬件设施的专业性建设,要想有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就必须又覆盖面极强的电子计算机,才能有完善的信息化建设;最后,必须将信息化管理系统与传统的管理制度相结合,去粗取精,完善我国境外国有资产的监控制度。只有如此才能有效监控境外国有资产。
参考文献
[1]李淼.境外国有资产审计的基本问题.[J].财务通讯.2010年28期.
[2]武孝武.境外国资统计迷局.[J]上海国资.2007年7期.
[3]张磊.“走出去战略”急需境外国资监管相配套.[J]中国改革.2007年11期.
(作者单位:中国航空技术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