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语文教学创造一片蔚蓝的天空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ling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课改过程中,要不断地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转变行为,丰富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在培养学生优化发展、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也实现自己在专业上的发展和人生的成长。新课标的研究依托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因此实践性和综合性成了语文改革的必经之路。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推陈出新,课堂上灵活多样。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世界经济形势竞争的激烈,一个国家和民族都越来越需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而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就是要从我国的教育入手,只有教育教学的创新,才能有助于新型人才的培养。然而语文教育教学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和提高其他综合能力的基础,所以重视语文创新教学就成了广大语文教师的迫在眉睫的任务。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如何进行语文教学创新教学呢?
  关键词:语文;教学
  一、激兴导入,创设情境
  导入是教师在开课之前的一段幕启,也是吸引学生进入课堂的主要手段,更是沟通师生情感的第一步,一个出色的开头就会为整堂课奠定了成功的基调。为此,语文教师的导入也就成了一门艺术,精彩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情境可以为学生提供优化的学习空间,渲染一种优美的、真实的、形象的感知氛围,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谐地进人到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只要新课的导入方法得当、合理、科学,就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情境都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起推进作用。只有那些带有探索因素的、能启迪思维的情境,才能具有大的吸引力,才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起到强烈的激发作用。
  二、创设课堂情境,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如何创境激情,是在新的形势下,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教师要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悬念,把问题作为教学过程的出发点,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
  三、创新教学内容
  语文新课标中的“课程观”里提到:基础教育课程应该全力追求的价值是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发展。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应该积极利用和开发各种课程资源,除了知识、技能之外,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创造的所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自然存在物都可以成为构成课程的素材。这些课程素材都有潜在的教育意义,并且这种教育必须是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才能被激活而彰显。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就不能只对着文本照本宣科,不能只靠现成的教科书去指导学生习,我们必须拓宽教学内容,让所有有益于学生受教育且在学生自己的体验中获得知识与技能、找到情感寄托和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自然存在物都可以成为构成课程的素材都引进我们的课程教学,使语文教学内容更宽阔、更丰富多彩,让学生在感知和体验中,激发更大的求知兴趣,开阔更辽远的视野。
  四、注重过程,变教为学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把教学重心放在“知识与技能”这个目标上,往往倾注心力的是一堂课中学生应掌握几个生字、理解几个新词、了解多少文本意义等。当然,这些所谓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文本配套教参上现成的,无需教师思考与钻研,教师所要做的工作过多的是把一个个既定的“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目标,至于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个性的突现、情感的激荡、生命的显现等等,几乎都排斥在课堂教学诸因素之外。也就是说语文课堂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已演变为对文本的一种复制——对字、词、句、篇、章的注解而已。
  课堂教学由过去的师生双边活动变成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多边活动。然而有的老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让学生想怎么学就怎么学,愿意怎么说就怎么说,喜欢哪个就说哪个,教师则蜕变为课堂教学中的巡视者、旁观者。过去的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答案的唯一性,而现在则更多提倡阅读的多元化。
  五、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自主探究
  在学生学法的指导和传授中,加强课前预习的指导,教会学生如何查阅相关资料做好课后拓展延伸,增加学习容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从而使自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到不盲目追求所谓的“新”的课堂教学形式,而进行问题多而杂、启而不发的“满堂问”,进行浅层次而不着边际的盲目的讨论。不忽视实在的教学内容,做好语文知识的传授,加强语文基本功的训练,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而不是生搬硬套忽视学情、机械操作的教学模式,盲目进行过于宽松、不作评判的模棱两可的评价。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坚持“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本”的思想,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观,让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这样既可锻炼学生直觉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也塑造了学生的自信。
  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是开拓型人才、创新型人才。语文课是基础课、工具课,更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现在的学生,他们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见多识广,对新事物接受快,感知能力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加以引导、加以指点,帮助学生学会多元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逆向思维……运用丰富多彩的思维去创造丰富多彩的思想。
  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使之在最佳的状态下自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才能使学生在自己的起点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热情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师生、生生、人机的三向交互活动中掌握了基本知识与技能,形成了良好的个性。同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也简化了教师的教学操作,使得教师能集中精力于教学本身,从而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语文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惑和问题,只要我们有创新的意识,面对这种机遇与挑战,把培养“创造种子”作为我们的神圣使命,我国的语文教学就会创造出一片蔚蓝的天空。
其他文献
云冈石窟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它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
2006年度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入选名单不久前已正式经上海市科委行文公布.就今年人选者的基本情况,本刊《今日启明星》记者日前拜访了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处处长施强华.
摘要:目标管理是一种符合现代价值理念的管理模式,它与传统的管理方法相比有权力责任明确、强调全员参与和注重实际结果等优点。学校工作通过运用目标管理的技能将各项管理活动结合起来,实现全面、有效的管理,本文主要论述我校教育教学的发展目标和措施,从而达到学校工作全面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目标管理;教育教学;目标;实施  一、学校工作目标管理的由来:  目标管理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的首创,1954年,
我国文明演进历史悠久,文物宝藏更是繁杂多样。在利益的驱使下文物犯罪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发展趋势。我国文物安全保护刑法在秦汉时期就已初现雏形,到现代社会得到了一定的进步
为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我国高校认真探索并实践,在本科生拔尖人才培养上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仍存在尚待解决的问题。至善学院,作为江南大学培养拔尖人才的载体,在
期刊
当前中学写作教学一直处于高投入、低产出的尴尬局面。为了摆脱这种效果不佳的现状,笔者结合所带班级的学情,分析了当前写作教学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对写作教
摘要:科技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给幼儿园教学提供了优越的条件,特别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问世,不但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还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探索欲,优化了教学过程,达到了一般教学所达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幼儿;教学;现代教育技术  多媒体技术能把文字、图像、语言、实物等各种媒体经过处理,组成一个交互系统,充分利用丰富的教育软件, 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它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获取和交
鉴于目前东亚地区双边FTA的发展中存在着一些影响全地区一体化目标实现的因素,及早采取对策,把双边FTA的发展纳入到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大框架下,在二者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
朱柏庐先生一生从事教育事业,是昆山地方上的知名教育家,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平民教育思想。平生,以普通人作为教育对象。从现存的文献中可以把他的教育思想归纳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