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支舰队的覆灭,一纸条约的签订,和一片领土的沉沦,使得甲午海战永远以一种悲伤沉痛的姿态留存于中国历史上。几百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又一次用世人的眼光来回顾看待这场声势浩大的战争时,总不难发现,其实,在第一声炮火响起之前,失败的结局就已经注定。在我看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背后,不仅仅是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更是一种文明较量的落败。文明之殇,注定了这场战争的悲惨结局。
关键词:甲午战争;失败;原因
造成甲午战争失败的首要原因,是我们对于海洋文明的长期疏离。自古以来,天地给予了我们生存的基座,更造就了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基座,正如在中国儒家思想的概念里,一直讲求“天人合一,无我无私”的至高境界。在中国的文化基座里,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是一切美好发源的起点,也是一切生命孕育的源头。从炎黄战蚩尤的决战疆场,到长江上游的三星堆,从温暖的隋、唐、五代,到渐冷的明清两代,人口在迁移,气温在改变,但我们的文化形态则始终没有发生变化。正是因为这种“山隔海围”的地理位置,让中国的文明在农耕和游牧中自给自足,生生不息。而这种文化形态发展演变的最大遗憾,就是“海洋文明”始终没能成为文化发展的一部分。
文明是在实践里一点一点创造出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以海为疆场,留下过自己的战争传奇,新航路开辟后的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也在世界版图上一次次不息的探索,举目东方。而中国的海面,风平浪静,波澜不惊,没有探索者想要去寻找,也没有征服者想要去守卫。也许我们拥有邓世昌这样一批优秀的青年将领,他们学习过西方的知识,感受到了海洋对于一个国家领土完整的重要性,然而文化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力是潜移默化的,它依靠的是日积月累的体验和感悟,去融成一种品质,塑造一种性格。对于邓世昌这样一批青年将领来说,农耕文明早已成为了骨髓里的一种东西。海洋上曾经燃过的战火,海洋上曾经划过的航线,都不在他们的记忆里,都不曾感同身受。战争是残酷的,对于海洋文明了解甚少,仅仅凭借一腔热血的英雄,又怎能打出一场漂亮的胜仗?因此,对于海洋文明的疏离,是甲午海战失败的原因之一。
长天大地,良田桑竹,在每一个传统的国人心里,都装着一片自己的田园。我们的生命从这里开始,又以某种形态在这里结束。所以,对于农耕文明近乎偏执的坚持,是导致甲午海战失败的又一原因之一。文明能塑造一个人性格最隐秘的底色,这一点毋庸置疑。纵观历史的轨迹,我们的民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无论是老子笔下的逍遥无为,还是几代人梦境里的“桃花源”,在我们的性格底色里,一直留存着对于安居乐业的美好幻想。换言之,在这个民族的主流思想里,“和”生万物,和谐的生存,是每个朝代建都者不变的宗旨。无论是抵抗侵略,还是用马蹄拓展疆土的游牧民族,一旦打下了一片江山,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定都。因此,靠战火来抵御战火,本就与我们的文化宗旨相悖。而这一点,正深藏在每一个经历甲午海战的将士与官兵心里。今日的甲午海战中国战败,试想,假若当年的战场上,战胜的一方是我们的清政府,那么在战胜外敌之后,我们是否会如同敌人侵略我们一样,用坚船利炮,一路向西,再打回去?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北洋海军的建立,很大原因是为了“抵抗侵略”,而非侵略本身。所以即使我们在当年的战场上取得一场胜利,清政府的执政者大概也只会向敌方索要大量的钱财,再把这部分钱财,用来修建一个又一个华丽的行宫。而行宫是干什么用的?就是用来更好的生活和享乐。所以,我们骨子里流淌着的,本来就是一种“和平至上”的血液。
也许在当今的世界里,和平的思想是全球化发展的正确导向。但是在几百年前弥漫着战火的清朝,这种思想就像一种领土边界的缺口,因为它的存在,让我们从根本上就无法做到“无坚不摧”。自古以来得天下的人的骨子里,从拥有着异于常人的好战的元素,这一点在当时的西方国家的性格里不言自明。这种思想的生长再加上新技术下的坚船利炮,怎能不攻破一个空有华丽外表的清政府的国门?所以,炮火从海上一路飘来,飘过田野,飘过山林,以它尖锐刺鼻的气息,带给了温润迷茫的清朝国民从未有过的震撼。
文明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一样,总是从某个基点出发,渐渐趋于融合。某种单一的文化就像一个固步自封的国家,总有一天会在全球化的发展下灭亡,或以新的姿态在苦痛里改造重生。而文明的发展最需要的就是胸怀,当年的清朝最欠缺的也正是这一点。在余秋雨先生的《行者无疆》里,曾经这样描述过一个城市——罗马。在罗马假日里,几乎这个国家的所有人都倾城而出,留给了旅行到此的游客一座空城。千年城门敞然洞开,门内门外阒寂无声,这是一种怎样的胸怀和气势!我们接受外来的一切文化,我们从中挑选,塑造,把所有优秀的集合,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而反观当年的中国,闭关锁国,在本来就局限隔阂的土地上,给自己设立了一道又一道关卡。我们以为可以在这道防线里无惧无畏的生活下去,可是却忘记了,这个世界的发展日新月异,容不得任何落后的国土以旧的姿态继续生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想必历史也是如此吧。即使当年打开中国海上疆域的不是日本,总有一天也会是其他国家。只要我们不懂得学习和进步,就终有一天会被历史的车轮碾压。文明的突围,才是真正能拯救国人的最根本的战争。
文明之大,文明之重,始于远古,流于现下。好的文明状态,能带来科技,带来学问,甚至带动一个国家和全部人民的富强。在甲午海战的烽火狼烟里,我们不仅仅能看到科学技术发展的落后,文明较量的落败,才是使我们一败涂地的终极原因。希望多年以后的中国,不仅仅有如邓世昌一般的英雄,更有一群能眼观八方的智者,每个国人的心里不仅有一腔孤勇和热血,更有能虚心好学的胸怀。这样,甲午的失败历史才不会再次重演,文明之殇的沉痛悲剧,才不会重现。
关键词:甲午战争;失败;原因
造成甲午战争失败的首要原因,是我们对于海洋文明的长期疏离。自古以来,天地给予了我们生存的基座,更造就了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基座,正如在中国儒家思想的概念里,一直讲求“天人合一,无我无私”的至高境界。在中国的文化基座里,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是一切美好发源的起点,也是一切生命孕育的源头。从炎黄战蚩尤的决战疆场,到长江上游的三星堆,从温暖的隋、唐、五代,到渐冷的明清两代,人口在迁移,气温在改变,但我们的文化形态则始终没有发生变化。正是因为这种“山隔海围”的地理位置,让中国的文明在农耕和游牧中自给自足,生生不息。而这种文化形态发展演变的最大遗憾,就是“海洋文明”始终没能成为文化发展的一部分。
文明是在实践里一点一点创造出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以海为疆场,留下过自己的战争传奇,新航路开辟后的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也在世界版图上一次次不息的探索,举目东方。而中国的海面,风平浪静,波澜不惊,没有探索者想要去寻找,也没有征服者想要去守卫。也许我们拥有邓世昌这样一批优秀的青年将领,他们学习过西方的知识,感受到了海洋对于一个国家领土完整的重要性,然而文化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力是潜移默化的,它依靠的是日积月累的体验和感悟,去融成一种品质,塑造一种性格。对于邓世昌这样一批青年将领来说,农耕文明早已成为了骨髓里的一种东西。海洋上曾经燃过的战火,海洋上曾经划过的航线,都不在他们的记忆里,都不曾感同身受。战争是残酷的,对于海洋文明了解甚少,仅仅凭借一腔热血的英雄,又怎能打出一场漂亮的胜仗?因此,对于海洋文明的疏离,是甲午海战失败的原因之一。
长天大地,良田桑竹,在每一个传统的国人心里,都装着一片自己的田园。我们的生命从这里开始,又以某种形态在这里结束。所以,对于农耕文明近乎偏执的坚持,是导致甲午海战失败的又一原因之一。文明能塑造一个人性格最隐秘的底色,这一点毋庸置疑。纵观历史的轨迹,我们的民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无论是老子笔下的逍遥无为,还是几代人梦境里的“桃花源”,在我们的性格底色里,一直留存着对于安居乐业的美好幻想。换言之,在这个民族的主流思想里,“和”生万物,和谐的生存,是每个朝代建都者不变的宗旨。无论是抵抗侵略,还是用马蹄拓展疆土的游牧民族,一旦打下了一片江山,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定都。因此,靠战火来抵御战火,本就与我们的文化宗旨相悖。而这一点,正深藏在每一个经历甲午海战的将士与官兵心里。今日的甲午海战中国战败,试想,假若当年的战场上,战胜的一方是我们的清政府,那么在战胜外敌之后,我们是否会如同敌人侵略我们一样,用坚船利炮,一路向西,再打回去?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北洋海军的建立,很大原因是为了“抵抗侵略”,而非侵略本身。所以即使我们在当年的战场上取得一场胜利,清政府的执政者大概也只会向敌方索要大量的钱财,再把这部分钱财,用来修建一个又一个华丽的行宫。而行宫是干什么用的?就是用来更好的生活和享乐。所以,我们骨子里流淌着的,本来就是一种“和平至上”的血液。
也许在当今的世界里,和平的思想是全球化发展的正确导向。但是在几百年前弥漫着战火的清朝,这种思想就像一种领土边界的缺口,因为它的存在,让我们从根本上就无法做到“无坚不摧”。自古以来得天下的人的骨子里,从拥有着异于常人的好战的元素,这一点在当时的西方国家的性格里不言自明。这种思想的生长再加上新技术下的坚船利炮,怎能不攻破一个空有华丽外表的清政府的国门?所以,炮火从海上一路飘来,飘过田野,飘过山林,以它尖锐刺鼻的气息,带给了温润迷茫的清朝国民从未有过的震撼。
文明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一样,总是从某个基点出发,渐渐趋于融合。某种单一的文化就像一个固步自封的国家,总有一天会在全球化的发展下灭亡,或以新的姿态在苦痛里改造重生。而文明的发展最需要的就是胸怀,当年的清朝最欠缺的也正是这一点。在余秋雨先生的《行者无疆》里,曾经这样描述过一个城市——罗马。在罗马假日里,几乎这个国家的所有人都倾城而出,留给了旅行到此的游客一座空城。千年城门敞然洞开,门内门外阒寂无声,这是一种怎样的胸怀和气势!我们接受外来的一切文化,我们从中挑选,塑造,把所有优秀的集合,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而反观当年的中国,闭关锁国,在本来就局限隔阂的土地上,给自己设立了一道又一道关卡。我们以为可以在这道防线里无惧无畏的生活下去,可是却忘记了,这个世界的发展日新月异,容不得任何落后的国土以旧的姿态继续生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想必历史也是如此吧。即使当年打开中国海上疆域的不是日本,总有一天也会是其他国家。只要我们不懂得学习和进步,就终有一天会被历史的车轮碾压。文明的突围,才是真正能拯救国人的最根本的战争。
文明之大,文明之重,始于远古,流于现下。好的文明状态,能带来科技,带来学问,甚至带动一个国家和全部人民的富强。在甲午海战的烽火狼烟里,我们不仅仅能看到科学技术发展的落后,文明较量的落败,才是使我们一败涂地的终极原因。希望多年以后的中国,不仅仅有如邓世昌一般的英雄,更有一群能眼观八方的智者,每个国人的心里不仅有一腔孤勇和热血,更有能虚心好学的胸怀。这样,甲午的失败历史才不会再次重演,文明之殇的沉痛悲剧,才不会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