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途的身份、本真以及缘分(创作谈)

来源 :青海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_wen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文学梦想,开始于那个青涩单纯又充满幻想的青年岁月。
  《青海湖》编辑部来电邀约“本期推荐”之后,从来没有写过创作感想的我,对于其中的个人“创作谈”纳闷了几天,终不知从何起笔。在我的创作意识里,任何一个非自由流露的任务性或命令性的写作都是那么的寸步难行。越是想谈出个所以然,思想却越僵化而空无一物。于是我开始回忆自己与文学之间的缘起——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语文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声朗读我的作文《我和小狗》的场景浮现在眼前。自那以后,我对汉字产生了莫名的亲近感,尤其到了初中阶段,文言文所具有的独特魅力越发让我心存敬仰。这对于一个7岁之前还不会说一句完整汉语的少年而言是难以想象的。
  把汉语文课本作为读本的状况上了高中之后才改变。那时我常常能读到《青海日报》文艺副刊的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那些直抒胸臆的优秀篇章最终诱发了我创作的冲动。我把日常的所思所感用文字的方式写在方格纸上,过一段时间把自认为够格的“作品”一一投入邮箱寄给青海日报社编辑部。
  大学时光是美好的,我常常在课堂上偷偷练写诗歌,到了晚上又在借来的半截蜡烛下悄然执笔。因为自己尚未发表过任何作品,担心被周围的人发现而见笑。大一下学期,正当自己心情低落、不自信的时候,刊发处女作的《西藏文学》样刊“从天而降”,写给初恋的三首短诗跃然纸上。一度如死水一般的心情终于激起了一阵波澜——像自我解救了的感觉,空荡的内心顿时塞满了实物。这种重量感可谓掷地有声,久违的自信油然而生。
  后来又有一些诗陆续发表,其中最为难忘的是《青海日报》文艺副刊主任、知名评论家马钧老师为看好的一首诗专门寄信于我。信中表达出的认可与鼓励对于生活在偏僻边远地区埋头写作的我鼓动颇大,我在一种无法向他人诉说而又不得不倾诉的性情写作当中重新树起了信心。但是由于阅读量极少,又远离文学潮流,当时的大多作品只是在孤芳自赏。1998年,在集结所有诗文整理成册之后,漠然放弃了诗歌的创作与梦想。回头复出再续的时候,已经是十年之后的2008年了。
  或许是与海西无边的沙漠戈壁有关,一段时间里,我曾把“雪”作为先置意象,进行了一系列有关“雪”的诗歌创作。我认为“雪”能给予我理解生命、认知万物变迁的方法:一、“雪”的产生、存在、消失以及再生能力,最能代表我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二、“雪”作为一个具象,从本质上讲,它不仅是水,更是水源。雪以水的方式滋润大地,哺育万物生长,可以说是所有生命的物质主宰;三、全球温室气体效应下,“雪”所面临的挑战最能隐喻出自我传统文化的流失这一普遍现象,也可以说它直接表现着这种恶化的悲剧。诚然,我让“雪”在诗歌中承担重要的功能和意义,但这种创作方式的局限性也一直困扰着我。自我重复和灵感匮乏,“雪”被写尽的感觉始终让我几陷绝境,倍感焦虑。而两本有关“雪”的诗集也远未完成当初设想的对“雪的精神谱系”的建构。
  “身份”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和标签,对一个写作者至关重要。“身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的写作。只有“身份”才能让你在多元文化共存的纷繁世界找到自己的归宿,从而坚持自己的属性。在藏族哲学命题里,具有“共”与“不共”的属性分类法。有了“共”才会产生“不共”,反之亦然。同样在文学创作过程中,这种“不共性”是“共性”的身份的延伸,而“共性”又是“不共性”身份的土壤和環境。每个人的写作之路就像刻在自己手掌的纹路一样,无法与其他任何人如出一辙。这就告诉了我们诗歌不可能拥有一个统一标准或共同纲领。诗歌不允许我们固步自封、画地为牢,而是需要自己的天性去超越自己,寻找自己的生命体验,揭示自己与这片土地之间相互依存的真相,才具有永恒的价值。
  其实每位写作者都具有自己潜在的“根脉”意识,只是对这种意识的态度不同罢了。有些人随波逐流,有些人中流砥柱,前者冷漠无情而后者热情奔放。前者像落叶随风飘散,而后者如鹅卵石紧卧在母性的河床。我认为具有世界性的写作者首先应该是一位“根脉”意识的提倡者,好比一个爱自己母亲的人,才有可能“爱及他人”,才可能胸怀整个人类,乃至芸芸众生。换句话来说就是要坚守个人的“本真”,使得个人意志免遭其他事物的影响和侵蚀。就我个人而言,几乎是在母语文化的反哺下选择了汉语写作,我只有秉持“本真”——族群意识和地方性,才能做到不跟风,不被那些气候和流派所左右,从而更好地完成自我。在确立自我属性的前提下,才能真诚地书写自己与众不同的生命体验和情感生活。
  我也曾思考过诗歌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在我的写作经验里,自己满意的诗歌作品只是在内心彻底平静的状态中完成,但这需要具备一定的因缘,也就是说与诗歌的“缘分”。至于怎么写、写什么,从来都不是我提前预设的命题,因为在牵出第一句的时候难以预料第二、第三句的走势。有时候甚至无法预料最终会表达怎样一种主题。人的很多情绪在潜意识当中,就像我,时不时用语言的触角“冒犯”人类文明的阴暗面,质问文明的悖谬带给人类和大地的苦难。可我在平常生活中少有这样的忧患意识。在平静状态中写作,似乎是另一个灵性的自我在引导你、暗示你完成自己的书写。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生命个体似乎由他本人和本神构成。人们常常感觉“身不由己”“魂不守舍”“行尸走肉”的始作俑者非本神莫属。对于一个写作者而言,本神对本我的“协助”显得尤为重要。
  每个人的创作之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像如今的我时常被什么东西堵塞,这种感觉极为奇特——就像一堵透明的墙壁,无形地堵住了写诗的动机。眼巴巴看着诸多诗思被墙那边的风磨蚀、消散。这种原因可能源于对现实世界的志得意满,也可能源于心猿意马的纷繁思绪。如古人所言:“诗者,志之所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所有的诗没有落笔之前应该是个人意志的居所,它潜藏在内心某一角落。我不想规避自己的现状,作为一名诗歌写作者,想在浩瀚的汉语诗歌中觅居一席之地是难以想象的。但我相信自己还会继续携带藏族文化的审美体温,在汉藏文化语境的交汇中尝试打开诗意的门扉。
  我认为与其无病呻吟、故弄玄虚地创作,倒不如静候时间的赐予。
其他文献
鹰  一  正午时分,夸当活佛和他的侍从向着活佛府走去的时候,那只鹰又开始在天空盘旋了。  “仁波切啦,那只鹰又开始在天上飞了!”侍从是一个小沙弥,他讨好地对活佛说道。  活佛抬起头,向着天上望了一眼,他看到了那只盘旋在天上的大鸟。但他今天心情不好,没有心思去在意那只鹰的飞翔。  这段时间,夸当活佛正在修持大圆满法,可是,在这几天里,无论他如何禅定默想,都没有获得好的修持体验,这让他有些沮丧。对此
期刊
秘夜  月亮的灯盏点在天峻山上  有人在梅陇草原唱《在那遥远的地方》  白天见过的格桑花  远处山上的经幡  绵延的黑刺林里,风牵着波光荡漾  这神秘的高原之夜啊  在布哈河旁  抚摸一粒石子,仿佛抚摸一颗星辰  贡萨寺  暮鼓与夕阳擦肩而过  山头上跑马的汉子  雨里的云雀  木鱼青灯  谁是谁的雨夜?  谁能看清黑暗里的天光?  贡萨寺飞檐上的铜铃摇一摇  嘉洛草原的风叮叮当当  叮叮当当……
期刊
春风  春天就在这里  却嗅不出春的味道  花也不见红  柳也不见绿  杨树们在料峭春寒中瑟缩  白雪依旧遮盖山峦  幸好春风总是关情  扮作春的使者  矜持着冬的冷峻  还是那样凛冽  还是那样奔放  如同怀春的情人  羞涩得不肯献出春的初吻  却萌动着春的豪情  正在吹开封冻的大地  在不久的某一天  人们将要播下收获的种子  冰雪一夕消融  迎春花盛开五颜六色  丁香花绽放嫩绿枝丫  草长莺
期刊
中年的雪  1  去年上墳  妻对岳父说  您在那边  安安心心的  我也在心里  默默念叨  今年上坟  妻没说这句话  我也在心里  用涂改液  抹去了这句  没有说出的话  2  少年至今  写雪  中年之雪  越来越少  两月未写诗了  雪静静燃烧  “雾霾里,诗歌浮现”  我今年的诗句  国家级贫困县  仅仅电视  见过雾霾  3  伸懒腰的雪  蓦然落地  要迟到了  出租车寥寥  斜
期刊
花期  你无固定的花期,一年四季都是你的花期。所以,你愿意在什么时候开放,就在什么时候开放,没有什么限制你的自由。  但你并不因此放纵自己,失去节制。唯其如此,你才在心里显得更加芬芳艳丽,珍贵无比。  我知道,你只为真诚而含苞吐蕊,你只为善良而展瓣竞放,你只为美好的心灵而奉献自己的幽香。  如果有幸目睹你的芳容,我对你将会倾心相爱。当你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你可会把自己的花期从此固定下来么?  倾斜
期刊
北边  今天,我在北边  北边无关方位,只是  我的感觉,感觉带我走  感觉还告诉我,我  不是唯一在北边的人  还有许多人在北边  在湿地公园那边  耕田,种菜,闲逛  有的干脆坐在墙根晒太阳  还有一些人在更北边  应该已经到了昌平地界  或者怀柔,甚至河北  那些人此刻做什么  我感觉他们什么也没有做  只是背靠着树长时间接吻  我爱的事物  我爱屋前屋后随意长出的野草  品种繁多,有的挺拔
期刊
今年春季的一天,我们兄妹四人在村子里的哥哥家聚了一次。之前,哥哥一直打电话叫我们去坐坐,他说:“县上已经整体规划村子了,我的庄廓在拆迁范围内,你们再不来,恐怕老庄廓里坐的机会永远没有啦!”  于是,我们十几个人选了一个周日,去了。  庭院里梨花泛白,暗香浮动;树下的菜畦里绿意盎然,韭菜、萝卜、小油菜们竞相探头沐浴暖暖春光;几只鸡无所事事地在菜畦边散步游荡,仿佛我们的造访丝毫没有引发它们的兴致…… 
期刊
1   沙狐、狼、黄羚、野驴、猎隼、大鵟、斑头雁、野牦牛栖息的这片土地,5月的天空还下扑簌簌的雪粒,不一会儿,整个大地披上了银的雪衣,路更加难以辨认,车胎印迹仿佛从无路处开出一条路来,车窗外高山草甸的风尘挟裹着雪粒,打在窗玻璃上弄出斑驳的泥水滴印迹,但车窗外的雪还远远没打算变成雨水。颠踬中继续走,高寒草甸如山上起包的烫伤泡,但你不可能把它用针挑开,挤压出里面的血水,只能一颠一颠经历它,一波波如浪的
期刊
一  文学有时候像个媒婆,把原本不认识或不相干的人(哪怕是千里之外的人)撮合到一起,成为了志同道合的同行和朋友,这就是文学的魅力和强大功能。我和立新的相识并成为莫逆之交,就是文学这个媒婆促成了我们之间的“姻缘”。  上世纪80年代末,我从遥远的青南草原深处的果洛调到在海南的一所省属高校工作。对于一个作家来说,离开了原有熟悉的文学环境,得融入新的文学环境,交往结识新的文学朋友,这是文学人的生存之道,
期刊
一、宇 向   宇向打了个比方,说,她掀开了那块石头,下面的小虫子拼命逃跑,是的,它们需要黑,却猝遇了强烈的光线。光线如错爱。当父亲把6岁的宇向从乡下带进城里,她也失掉了小虫子之黑,在某种“暴露”里面展开了“并不健康的成长”。绘画,写诗,既是此种成长的成果和后果,也是从光线开始逃跑的路线。宇向,小虫子,谁的运气更好一点点呢?如果是宇向,她就不会绘画,更不会写诗。以是故,可以这样说——这样说似乎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