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春暖花开的时节,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从省城兰州传来——张掖四中在甘肃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组织开展的“甘肃省中小学德育示范学校”创建评选活动中,荣获“甘肃省德育示范学校”称号。带着几分欣喜、几多期许,记者走访了张掖市第四中学这所有着悠久办学历史的陇上名校。
祁连山下,弱水河畔,一所有着43年办学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陇上名校静静地伫立在甘州古城的北大街。走进校园,你能从扑面而来的巨幅孔子雕像中感受到一种神圣的育人文化氛围, 整齐而古朴的9栋仿古式平房教室,在古松苍柏垂柳的映衬下,传递着浓浓的儒雅文化气息。花坛里,草丛间,亭台上,随意点缀的育人景观处处彰显出对育人环境的精心雕琢;楼道内,墙壁上,长廊中,温馨亲切的育人格言无不传递出对校园文化的点滴渗透。
用文化催生德育的种子,于细微处营造精致的育人环境,把“全纳”理念作为德育工作的核心,以“孝德工程”为龙头,以传统文化建设为突破口,以班级文化建设为阵地,以“双十”、“百杰”、“五小”、“四家”、“一活动”为载体,积极构建多元化、立体式的德育工作新体系,张掖四中这所陇上名校,在德育创新的宽阔领域焕发出持续不断的活力和生机。
弘扬传统文化,实施孝德工程
“百善孝为先”。在1996年,张掖四中就开始探索传统育人观念与新时期德育教育的结合点,尝试把“孝德”作为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情感基础。在“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立德树人”思想的启迪下,1999年正式启动“孝德工程”,建立“孝德工程”课题组,开设“以德立校”专题讲座,建立德育工作训导制度,开展“孝心少年”评选活动,举办大型感恩教育报告会,定期组织开展给父母打一次问候的电话、为父母写一句温馨的祝福、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亲手做几件家务事等“感恩父母,孝顺为责”的系列活动,各班举行“算算亲情帐,感知父母恩”主题班会,让学生将自己的学杂费、课本费、生活费、交通费、零花钱等支出分别统计出来,算出父母为自己的投资,计算自己学习投资的成本,并假定自己毕业后的收入,然后计算出自己大致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报父母等。这些细微而实在的德育实践活动,把一个“孝”字贯穿始终,形成了潜移默化的学习生活“孝文化”。
采访中,八年级学生张勉告诉记者,他以前从未在意过自己一学期会花掉父母这么多的钱,总觉得自己还小,伸手向父母要钱是理所当然的,这一笔账算下来,自己把自己吓了一跳,真要给父母还这笔账,不知道自己将来有没有这个能力;日常生活中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呵护,这笔亲情账,恐怕一辈子也还不清。通过学校举办的这些活动,张勉说他更深切地感受到了父母的爱是无法用金钱去衡量的,能够报答父母的唯有现在好好学习,健康成长,这才是最好的“孝道”。
“参加学校‘感恩父母’主题班会的那天,我真的很感动,看到孩子这么懂事,我感到很欣慰。过去由于整天忙工作,对孩子多有疏忽,缺乏沟通,孩子常有抱怨;自从学校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后,我发现孩子变得懂事多了,回家主动帮我做家务,学习也更加主动自觉了,有时候我们回家晚了,孩子已经把饭做好了……希望学校能更多地开展这样的活动。”谈到学校开展“感恩父母,孝顺为责”系列活动以来孩子的变化,八年级学生家长张建忠兴奋地告诉记者。
“德才兼备,谱一曲完美的人生;文韬武略,抒写21世纪的中华豪情。”2014年4月8日下午,张掖四中“孔圣广场”一派庄严肃穆,3分钟后,舞乐同起,学生介绍中华礼仪源头——周代礼乐文明,并进行小组讨论、代表发言、诗歌朗诵、主题演讲《我心目中的孔子》等,班主任徐吉斌老师还结合孔子“克己复礼曰仁”核心思想的阐释,追溯中华民族礼仪渊源,这是张掖四中“走近孔子,感悟圣人”主题活动中一个小小的掠影。
2002年,张掖四中自筹资金在校园内建造孔子汉白玉雕像,其下围栏镌刻中国古代“二十四孝”图,每年9月,还隆重举办“孔子思想文化教育月”,开展“走近孔子,感悟圣人”主题活动,诵读《论语》诗句,表演宫廷乐舞,传播儒学理论,开展中考诚信签名仪式等系列活动,初步构建了以“实施孝德工程,弘扬传统文化”为抓手的德育实践工作体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出发,挖掘提炼出“领导修政德、教师修师德、学生修品德”的德育工作丰富内涵。
多年从事学生德育管理工作的学校党办主任侯兴龙老师对实施孝德工程、弘扬传统文化有自己的见解:“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道义对人生的重要性,把道德、道义作为人生的基础,中国人的教育智慧就是先学做人,后学做事,厚德才能载物。‘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德育观就是在汲取传统文化的深刻人生哲理而提炼出的教育思想和育人智慧。传统伦理道德首先讲的是‘仁爱’,也就是说做人首先要仁慈,有爱心。爱父母、爱兄弟姊妹、爱老师、爱同学同事、爱集体,最后才能升华为爱自己的祖国。”
弘扬、传承传统文化,当从学校德育抓起,让学生在点滴的德育实践中受到传统精粹文化的熏陶、浸润,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培养其健康向上的品质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张掖四中正是在这一着眼点上成功借力,“孝德文化” 已成为张掖四中德育管理的主旋律!
培育环境文化,颐养德育性灵
张掖四中是久负盛名的“花园式学校”,几任校长都有种花种树、精心雕琢校园育人环境的“嗜好”。近年来,学校先后建造命名了“孔圣广场”、“勤学亭”、“劝学亭”,设立了24个阅报栏,开辟了32个宣传橱窗,通过多年的净化、绿化、美化,打造了名副其实的“园林化花园式学校”。校园内亭台楼阁、长廊橱窗、喷泉雕塑、鲜花草坪,松柏翠柳交相辉映,处处营造了修身、养性、怡情和读书学习的良好氛围,每一处景观都流露出一种精细和别致,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一种赏心悦目的审美享受,校园里处处都营造了修身、养性、怡情和读书学习的良好氛围。
说到学校育人景观在营造学习氛围、培育良好品德方面的感受,语文教研组组长王小强老师说:“学校把一切教育因素按照学生的发展需要纳入到学生的感知范围,校园内整体布局和谐、绿化美化得体、文化气息浓厚、卫生干净整洁、视野宽阔、具有时代特征的育人景观就显得尤为必要。它不仅能体现一个学校的文化积淀和底蕴,而且能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让一草一木一墙一砖都能说话,使之成为学生求知、励志、静心、健体的学园、乐园,如春风化雨,定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013年,张掖四中自筹资金120余万元,将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4排平房教室改建成古香古色、绚丽多彩的明清风格,在校园空白处点缀了石球文化、动物造型,在校园草坪、教学楼墙壁等多处悬挂了由本校教师撰写的“教育格言”。现任校长史尚山更是独具匠心,自去年4月份起,组织引种了白玉兰、紫叶矮樱等10余种名贵树种,通过网购引进了紫薇、藤本月季、树状月季、木槿、香椿等南方花木,精心打造了“校园名贵花木植物园”,各年级、各班分片承包,精心培育,在劳动实践中培养了学生创造美、呵护美的纯净心灵。
“这是银杏,这是紫玉兰,这是紫叶碧桃等,这边是地理园,这边是景观园……”,在校园名贵花木植物园,校长史尚山仔细地给记者介绍,“我们本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方针,在现有基础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创设优美的育人环境,通过对校园进行净化、绿化、美化、香化,让名贵花木落户校园,精心打造‘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植物园、文化园,使之成为绿树叠翠,碧草如茵,繁花铺彩的‘生态校园’。我们更期望美丽优雅的四中校园能孕育出每一个学子蓬勃向上的生命梦想。”
涵养班级文化,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班级德育文化是张掖四中德育管理创新的又一张靓丽名片。走进每一个教学班,都能感受到既有统一又具特色的班级文化,班徽、班风、班训、班级格言、班主任寄语,亲子对话书信集、师生活动剪影,班级全家福相册、学生成长档案袋、中考奋斗卡片,每一个角落都体现出育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每一处细节都折射出班级大家庭浓浓的亲子情、师生情、同学情。班级,俨然成为了学生们温馨的摇篮和飞翔的起点。
七年级班主任郭永生老师告诉记者:“班级是学校德育工作最基础的元素,抓好班级德育工作的每一个细节,扎扎实实开展一些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德育实践活动,是当好班主任的本分。一个优秀的班级,首先要有一种师生共同认可的班级德育文化;好的班主任,要善于借力班级德育,营造学生共同认知和向往的精神家园。”
2014年3月,张掖四中明确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德育工作的主旋律,先后举办了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恭心献给大自然、孝心献给长辈、关心献给他人、信心留给自己的“六心教育”报告会和“我的中国梦”、“三爱三节”、“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等主题班团会,每周开设一节视频教育课,组织学生观看《开学第一课》《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晚会》《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远离网吧陷阱》等专题教育视频,通过开展以爱国、守法、感恩、安全、环保、理想信念为主题的德育实践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入耳、入脑、入心。
“如果我们每一个中学生都能严格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的言行,砥砺自己的德行,我们的国家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将更加幸福安康、社会将更加文明和谐,我们中华民族将会永远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班里举行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演讲比赛中,学生苏贤这样激情地演说。
“主题实践活动并不是一种空洞虚无的形式教育,而是一种贴近生活、贴近心灵的理想信念教育。我们班本学期举行的‘六心教育’和‘中国梦’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真正点燃了孩子们生命的火花,激活了孩子们的希望的源泉。我深深体会到,每个孩子都是有梦想的。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善于创设丰富的活动载体,善于打造班级精神文化,善于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为每一个人生梦想的实现搭建良好的成长平台。”七年级班主任周雪梅老师深有感触地说。
创新评价文化,张扬个性风采
“用一把尺子衡量老师和学生,本身就是不科学的”,采访中,分管学校德育工作的工会主席刘凯琳告诉记者,“班级管理工作虽然不能都达到‘优秀’,但每一个班主任都有自己闪光的一面,我们应该重视和挖掘班级管理中的闪光点,让班主任的每一份付出都能得到肯定和认可,让更多的班级在管理实践中脱颖而出。”
在这种思想的启发下,德育处立即推出了个性化德育评价的“组合拳”,结合班主任绩效考核工作,开展“特色示范班级”创建活动,每月评选命名“综合管理示范班”、“文明礼仪示范班”、“卫生保洁示范班”、“遵纪守法示范班”、“阳光体育示范班”、“特色班会示范班”、“文体活动示范班”、“师生友爱示范班”、“社会实践示范班”、“管理创新示范班”等10个特色示范班级,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有效激发了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真正做到尊重学生发展的个性特点,充分发掘学生的闪光点,2008年以来,张掖四中又推出了“德育十星”和“才艺十星”的评选活动,通过定期评选“勤奋学习星”、“遵纪守法星”、“关心集体星”、 “绿色环保星”、“爱心奉献星”等各类品学兼优的德育典型和“鲁迅星”、“华罗庚星”、“爱因斯坦星”、“达芬奇星”、“奥林匹克星”、“王羲之星”、“聂耳星”、“比尔盖兹星”等才艺特长的突出典型,充分张扬学生成长的个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校园内群星灿烂,处处闪耀着开拓进取、追求理想的时代精神之光,最佳语言奖、最佳形象奖、最佳板书奖、勤俭节约星、孝敬父母星、文明礼貌星、特长才艺星……这些让人耳目一新的对教师、学生的评价类别,无不折射出德育管理创新的点点滴滴。正如学校德育处副主任孟贵老师所说,“德育十星”和“才艺十星”的评选为每一个四中学子铺设了一条通往成功的“星光大道”。
在学生评价上,张掖四中坚持做到以发现美的眼睛寻找每一个学生的的长处,捕捉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在传统的评优项目的基础上,鼓励班级自主开发新的奖项,通过因人设奖、因事设奖,让人人受表彰,人人当优秀,使每个学生都成为一个自信成长、和谐发展的生命个体。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育美养行、通慧养性、启智养德是学校实施德育工作的根本途径,培养‘蓬勃、明理、睿智、合作’的学生品格是我们教书育人根本目标;每个孩子都是可塑的,每个孩子又都是一部鲜活的德育教科书,这是对‘全纳’理念最朴素的解读,但却推动了教育观念的再次升华。”这段写在该校校长史尚山业务学习笔记首页的文字,深刻而全面地阐述了张掖四中注重传承传统文化,重视德育创新,以文化催生学校德育工作全新理念的深刻内涵!
编辑:王金梅
祁连山下,弱水河畔,一所有着43年办学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陇上名校静静地伫立在甘州古城的北大街。走进校园,你能从扑面而来的巨幅孔子雕像中感受到一种神圣的育人文化氛围, 整齐而古朴的9栋仿古式平房教室,在古松苍柏垂柳的映衬下,传递着浓浓的儒雅文化气息。花坛里,草丛间,亭台上,随意点缀的育人景观处处彰显出对育人环境的精心雕琢;楼道内,墙壁上,长廊中,温馨亲切的育人格言无不传递出对校园文化的点滴渗透。
用文化催生德育的种子,于细微处营造精致的育人环境,把“全纳”理念作为德育工作的核心,以“孝德工程”为龙头,以传统文化建设为突破口,以班级文化建设为阵地,以“双十”、“百杰”、“五小”、“四家”、“一活动”为载体,积极构建多元化、立体式的德育工作新体系,张掖四中这所陇上名校,在德育创新的宽阔领域焕发出持续不断的活力和生机。
弘扬传统文化,实施孝德工程
“百善孝为先”。在1996年,张掖四中就开始探索传统育人观念与新时期德育教育的结合点,尝试把“孝德”作为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情感基础。在“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立德树人”思想的启迪下,1999年正式启动“孝德工程”,建立“孝德工程”课题组,开设“以德立校”专题讲座,建立德育工作训导制度,开展“孝心少年”评选活动,举办大型感恩教育报告会,定期组织开展给父母打一次问候的电话、为父母写一句温馨的祝福、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亲手做几件家务事等“感恩父母,孝顺为责”的系列活动,各班举行“算算亲情帐,感知父母恩”主题班会,让学生将自己的学杂费、课本费、生活费、交通费、零花钱等支出分别统计出来,算出父母为自己的投资,计算自己学习投资的成本,并假定自己毕业后的收入,然后计算出自己大致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报父母等。这些细微而实在的德育实践活动,把一个“孝”字贯穿始终,形成了潜移默化的学习生活“孝文化”。
采访中,八年级学生张勉告诉记者,他以前从未在意过自己一学期会花掉父母这么多的钱,总觉得自己还小,伸手向父母要钱是理所当然的,这一笔账算下来,自己把自己吓了一跳,真要给父母还这笔账,不知道自己将来有没有这个能力;日常生活中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呵护,这笔亲情账,恐怕一辈子也还不清。通过学校举办的这些活动,张勉说他更深切地感受到了父母的爱是无法用金钱去衡量的,能够报答父母的唯有现在好好学习,健康成长,这才是最好的“孝道”。
“参加学校‘感恩父母’主题班会的那天,我真的很感动,看到孩子这么懂事,我感到很欣慰。过去由于整天忙工作,对孩子多有疏忽,缺乏沟通,孩子常有抱怨;自从学校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后,我发现孩子变得懂事多了,回家主动帮我做家务,学习也更加主动自觉了,有时候我们回家晚了,孩子已经把饭做好了……希望学校能更多地开展这样的活动。”谈到学校开展“感恩父母,孝顺为责”系列活动以来孩子的变化,八年级学生家长张建忠兴奋地告诉记者。
“德才兼备,谱一曲完美的人生;文韬武略,抒写21世纪的中华豪情。”2014年4月8日下午,张掖四中“孔圣广场”一派庄严肃穆,3分钟后,舞乐同起,学生介绍中华礼仪源头——周代礼乐文明,并进行小组讨论、代表发言、诗歌朗诵、主题演讲《我心目中的孔子》等,班主任徐吉斌老师还结合孔子“克己复礼曰仁”核心思想的阐释,追溯中华民族礼仪渊源,这是张掖四中“走近孔子,感悟圣人”主题活动中一个小小的掠影。
2002年,张掖四中自筹资金在校园内建造孔子汉白玉雕像,其下围栏镌刻中国古代“二十四孝”图,每年9月,还隆重举办“孔子思想文化教育月”,开展“走近孔子,感悟圣人”主题活动,诵读《论语》诗句,表演宫廷乐舞,传播儒学理论,开展中考诚信签名仪式等系列活动,初步构建了以“实施孝德工程,弘扬传统文化”为抓手的德育实践工作体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出发,挖掘提炼出“领导修政德、教师修师德、学生修品德”的德育工作丰富内涵。
多年从事学生德育管理工作的学校党办主任侯兴龙老师对实施孝德工程、弘扬传统文化有自己的见解:“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道义对人生的重要性,把道德、道义作为人生的基础,中国人的教育智慧就是先学做人,后学做事,厚德才能载物。‘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德育观就是在汲取传统文化的深刻人生哲理而提炼出的教育思想和育人智慧。传统伦理道德首先讲的是‘仁爱’,也就是说做人首先要仁慈,有爱心。爱父母、爱兄弟姊妹、爱老师、爱同学同事、爱集体,最后才能升华为爱自己的祖国。”
弘扬、传承传统文化,当从学校德育抓起,让学生在点滴的德育实践中受到传统精粹文化的熏陶、浸润,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培养其健康向上的品质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张掖四中正是在这一着眼点上成功借力,“孝德文化” 已成为张掖四中德育管理的主旋律!
培育环境文化,颐养德育性灵
张掖四中是久负盛名的“花园式学校”,几任校长都有种花种树、精心雕琢校园育人环境的“嗜好”。近年来,学校先后建造命名了“孔圣广场”、“勤学亭”、“劝学亭”,设立了24个阅报栏,开辟了32个宣传橱窗,通过多年的净化、绿化、美化,打造了名副其实的“园林化花园式学校”。校园内亭台楼阁、长廊橱窗、喷泉雕塑、鲜花草坪,松柏翠柳交相辉映,处处营造了修身、养性、怡情和读书学习的良好氛围,每一处景观都流露出一种精细和别致,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一种赏心悦目的审美享受,校园里处处都营造了修身、养性、怡情和读书学习的良好氛围。
说到学校育人景观在营造学习氛围、培育良好品德方面的感受,语文教研组组长王小强老师说:“学校把一切教育因素按照学生的发展需要纳入到学生的感知范围,校园内整体布局和谐、绿化美化得体、文化气息浓厚、卫生干净整洁、视野宽阔、具有时代特征的育人景观就显得尤为必要。它不仅能体现一个学校的文化积淀和底蕴,而且能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让一草一木一墙一砖都能说话,使之成为学生求知、励志、静心、健体的学园、乐园,如春风化雨,定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013年,张掖四中自筹资金120余万元,将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4排平房教室改建成古香古色、绚丽多彩的明清风格,在校园空白处点缀了石球文化、动物造型,在校园草坪、教学楼墙壁等多处悬挂了由本校教师撰写的“教育格言”。现任校长史尚山更是独具匠心,自去年4月份起,组织引种了白玉兰、紫叶矮樱等10余种名贵树种,通过网购引进了紫薇、藤本月季、树状月季、木槿、香椿等南方花木,精心打造了“校园名贵花木植物园”,各年级、各班分片承包,精心培育,在劳动实践中培养了学生创造美、呵护美的纯净心灵。
“这是银杏,这是紫玉兰,这是紫叶碧桃等,这边是地理园,这边是景观园……”,在校园名贵花木植物园,校长史尚山仔细地给记者介绍,“我们本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方针,在现有基础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创设优美的育人环境,通过对校园进行净化、绿化、美化、香化,让名贵花木落户校园,精心打造‘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植物园、文化园,使之成为绿树叠翠,碧草如茵,繁花铺彩的‘生态校园’。我们更期望美丽优雅的四中校园能孕育出每一个学子蓬勃向上的生命梦想。”
涵养班级文化,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班级德育文化是张掖四中德育管理创新的又一张靓丽名片。走进每一个教学班,都能感受到既有统一又具特色的班级文化,班徽、班风、班训、班级格言、班主任寄语,亲子对话书信集、师生活动剪影,班级全家福相册、学生成长档案袋、中考奋斗卡片,每一个角落都体现出育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每一处细节都折射出班级大家庭浓浓的亲子情、师生情、同学情。班级,俨然成为了学生们温馨的摇篮和飞翔的起点。
七年级班主任郭永生老师告诉记者:“班级是学校德育工作最基础的元素,抓好班级德育工作的每一个细节,扎扎实实开展一些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德育实践活动,是当好班主任的本分。一个优秀的班级,首先要有一种师生共同认可的班级德育文化;好的班主任,要善于借力班级德育,营造学生共同认知和向往的精神家园。”
2014年3月,张掖四中明确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德育工作的主旋律,先后举办了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恭心献给大自然、孝心献给长辈、关心献给他人、信心留给自己的“六心教育”报告会和“我的中国梦”、“三爱三节”、“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等主题班团会,每周开设一节视频教育课,组织学生观看《开学第一课》《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晚会》《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远离网吧陷阱》等专题教育视频,通过开展以爱国、守法、感恩、安全、环保、理想信念为主题的德育实践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入耳、入脑、入心。
“如果我们每一个中学生都能严格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的言行,砥砺自己的德行,我们的国家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将更加幸福安康、社会将更加文明和谐,我们中华民族将会永远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班里举行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演讲比赛中,学生苏贤这样激情地演说。
“主题实践活动并不是一种空洞虚无的形式教育,而是一种贴近生活、贴近心灵的理想信念教育。我们班本学期举行的‘六心教育’和‘中国梦’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真正点燃了孩子们生命的火花,激活了孩子们的希望的源泉。我深深体会到,每个孩子都是有梦想的。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善于创设丰富的活动载体,善于打造班级精神文化,善于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为每一个人生梦想的实现搭建良好的成长平台。”七年级班主任周雪梅老师深有感触地说。
创新评价文化,张扬个性风采
“用一把尺子衡量老师和学生,本身就是不科学的”,采访中,分管学校德育工作的工会主席刘凯琳告诉记者,“班级管理工作虽然不能都达到‘优秀’,但每一个班主任都有自己闪光的一面,我们应该重视和挖掘班级管理中的闪光点,让班主任的每一份付出都能得到肯定和认可,让更多的班级在管理实践中脱颖而出。”
在这种思想的启发下,德育处立即推出了个性化德育评价的“组合拳”,结合班主任绩效考核工作,开展“特色示范班级”创建活动,每月评选命名“综合管理示范班”、“文明礼仪示范班”、“卫生保洁示范班”、“遵纪守法示范班”、“阳光体育示范班”、“特色班会示范班”、“文体活动示范班”、“师生友爱示范班”、“社会实践示范班”、“管理创新示范班”等10个特色示范班级,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有效激发了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真正做到尊重学生发展的个性特点,充分发掘学生的闪光点,2008年以来,张掖四中又推出了“德育十星”和“才艺十星”的评选活动,通过定期评选“勤奋学习星”、“遵纪守法星”、“关心集体星”、 “绿色环保星”、“爱心奉献星”等各类品学兼优的德育典型和“鲁迅星”、“华罗庚星”、“爱因斯坦星”、“达芬奇星”、“奥林匹克星”、“王羲之星”、“聂耳星”、“比尔盖兹星”等才艺特长的突出典型,充分张扬学生成长的个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校园内群星灿烂,处处闪耀着开拓进取、追求理想的时代精神之光,最佳语言奖、最佳形象奖、最佳板书奖、勤俭节约星、孝敬父母星、文明礼貌星、特长才艺星……这些让人耳目一新的对教师、学生的评价类别,无不折射出德育管理创新的点点滴滴。正如学校德育处副主任孟贵老师所说,“德育十星”和“才艺十星”的评选为每一个四中学子铺设了一条通往成功的“星光大道”。
在学生评价上,张掖四中坚持做到以发现美的眼睛寻找每一个学生的的长处,捕捉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在传统的评优项目的基础上,鼓励班级自主开发新的奖项,通过因人设奖、因事设奖,让人人受表彰,人人当优秀,使每个学生都成为一个自信成长、和谐发展的生命个体。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育美养行、通慧养性、启智养德是学校实施德育工作的根本途径,培养‘蓬勃、明理、睿智、合作’的学生品格是我们教书育人根本目标;每个孩子都是可塑的,每个孩子又都是一部鲜活的德育教科书,这是对‘全纳’理念最朴素的解读,但却推动了教育观念的再次升华。”这段写在该校校长史尚山业务学习笔记首页的文字,深刻而全面地阐述了张掖四中注重传承传统文化,重视德育创新,以文化催生学校德育工作全新理念的深刻内涵!
编辑: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