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点儿”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622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路东之在《情况》里表达了“人间雷同”的意思。我喜欢这样的说法。人与人的差别只有那么一丁点儿,即使拚命折腾也无济于事,况且这仅有一丁点儿差异未必就是真含价值的稀有金属。在这个如此而且日益雷同的世界里,克服人际的雷同发现个人生命的独特价值,说说容易,做起来要比人们想象的困难得多。意识到命运水平的困境,然而偏偏逆向困境前行,要在雷同的沙漠里发现与众不同的颗粒,要在不能中发现可能,在无意义中发现意义。于是,就有了《情况》,有了这些诗,这些语言,这些画。然而,以胜利进军的姿态去“表现个性”、“发现自我”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毕竟有区别,后一种做法无论如何透着悲壮和凄凉,还有一丝犹疑和气馁。它们是“自我”、“个性”、“主体创造”的神话气球破灭后留余的残骸。
  事实上,“创造”的幻灭恰恰反证出人们对它曾过分的痴迷。路东之指出人类如此相似,这与其说是一种揭发,不如说是一种惋惜,一种失望。我看出其中的两难处境:梦醒了却不甘心。尽管知道个人可以轻易创造出崭新品质是一套梦话,但是它毕竟令人向往,更何况在这个梦中曾睡得那么酣久。于是,他使自我陷入一个更大的困境中,如何用人们共同的语码表现与人不同的那么一丁点儿个人生命价值,大而言之,如何在接受传统的前提下向传统挑战。
  宝爱个人独创性的艺术家容易偏激地诅咒传统的巨大引力或约束力。诅咒并不能减弱这种力量,传统就是传统。路东之未曾诅咒或诋毁,却以诗在较量,看看到底引力和弹跳力孰强孰弱。我读《情况》,认为其中的新体诗比旧体诗好。旧体诗不能说不够火候,相反写得颇具古意,常有奇妙的句子,透出古风的味道,比如“病眼识春春将病,愁肠绕水水流愁”,比如“河东人家无烟火,生吃五谷不锁门”,“不爱酒瓢爱诗瓢,饮茶能醉也逍遥”。但是就较量而言,到底是旧诗传统的力量大,诗人的现代经营无论如何显得大题小作,不动根本。面对这样一个程式化水平极高的惯例,旧瓶装新酒地超越古人走出传统谈何容易。
  不过,写旧体诗词的态度给路东之的新诗写作带来某些“诗人”没有的姿式:写诗乃自吟而非为了发表。二十世纪中国诗界的一个突出变化是出现了“职业诗人”,写诗然后发表是职业要求,感于心发于言固然好,感动不了时也不妨为诗造情,拟情造句。古人也有类似的处境,不过那时没有众多的刊物、报纸、诗会,不像现在来得经常和普遍。因为路东之不去考虑如何迎合编辑,如何赶上潮流,这使得《情况》相当质朴,尤其新诗部分,以非常冷静实在的话语直接描述平常实在的情境,平常实在的情境恰恰通着质朴的人生终极。是的,关于人生和世界的最终真理并不复杂,格外朴素,人们真想对自己说的话也从不拐弯抹角闪烁其辞。当然,没有什么共识的终极。路东之心里的终极却不是古典式的东西,也许正相反,是对古典理想的幻灭。成熟意味着看穿造化的把戏,明白人类花了几千年几万年才长大成人,有了“现代人”的头脑,也有了梦醒后的尴尬:相信永恒一类神话很滑稽,很孩子气;无所事事,六神无主什么也不信更滑稽更无聊。谁能回答:发现无意义需要智慧,但如果其结果是把发现者弄得进退维谷无可奈何,这智慧还算不算是智慧?当路东之用质朴的语句述说着他的根本的迷惘——即所谓对人生终极的感悟的时候,这构成了一个比较特殊的诗现象。在我听来这是一种介于青年和中年之间的声音,里面交织着种种悖论。很多人从《情况》中读出“后现代主义”来,我不想用主义说话,如果非用“主义”的话,我想《情况》是反“后现代主义”的,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的掺合,过渡的中间态。
  无可奈何,一切都是为了“一点儿”,也只能为了“一点儿”。这一点儿特殊,一点儿细微的异常,一点儿竭尽全力方能感知与觉悟的与他人的根本不同,就是路东之苦苦追寻的那一点儿“个体生命的真正价值”。然而“一点儿”会变,路东之将来成就的“一点儿”和现在的又会有点儿不同,肯定又会花去很多时光和气力。是够艰难的,但一个梦醒了却不甘心的人的命运只能如此:在以雷同为时髦的“后现代主义”潮流上岸后仍苦苦经营“个人独特性”的堤坝。
  
  (《情况》,路东之著,香港长城文化出版公司一九九一年十二月版)
  品书录
其他文献
影响因子在当今中国的声势  期刊的所谓“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在中国当下的期刊评价体系中,特别是在科技期刊评价体系中,已经被推崇到荒谬的高度。举例来说,英国的《自然》(Nature)杂志如今在许多中国学者心目中绝对是高居神坛,而它之所以被学界捧上神坛,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它在风靡全球的“影响因子”游戏中,长期遥遥领先—二○一四年它的“影响因子”高达41.5,在SCI期刊中位居第七。
【摘要】新世纪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媒体在环境新闻报道传播中功能作用的发挥及中国政府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度均值得深入研究。本文采取量化研究的方法,对第十六届至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梳理五届新闻奖中环境新闻报道获奖作品的件数、获奖作品中各类媒体的获奖比重、地域分布、获奖佳作的题材脉络及获奖作品的报道倾向,进而探究环境新闻报道的传媒
2009年10月30日,由北京市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德育研究室组织的“大兴区首届‘校园心理剧’表彰暨展示大会”在大兴五中隆重召开。会上,德育研究室副主任董义芹首先总结汇报了“校园心理剧”的开展情况。本届校园心理剧共有大兴区15所学校51幕校园心理剧参加了展示,剧目涉及学生的亲子问题、学习问题、青春期恋情问题等。内容丰富多彩,学生表演生动活泼、情真意切。  本届“校园心理剧”的价值体现在:  第一,学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嘲笑创业者似乎成为了一种“潮流”。  可能是从资本寒冬开始的吧。这些年,死了团购、死了O2O、死了直播、死了VR……这些一波又一波的“投资风口”,都曾经吸引数以万计的创业者亢奋地投入其中。曾经在高峰期,全中国有超过一万家团购网站,但现在我们掰着手指头数,能留在印象中的团购网站,恐怕一只手就数过来了。  其实我觉得,寒冬的状态,更接近创业的本质。对于一个人来讲,选择创业,本身就
追蹤迷雾怪人
期刊
谁来代表2.5亿农民工说话?8月13日,十八大代表名单公布,当选的26位农民工代表,立刻引起媒体的关注。4年前,农民工代表首次进入中国最核心的参政议政群体,表达他们的民意和心声。现今,更多的农民工走进十八大,为这个群体发声。那么,此次当选的农民工代表有怎样的故事,他们准备如何完成这一重大使命?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在河南郑州采访了农民工代表黄久生。  吃百家饭长大的苦孩子  47岁的黄久生是河南省潢川县
我们对这个社会总是有着或多或少的不满,在各种公共事务上极少达成一致,无论是民主宪政还是医疗教育。在这仿佛无休止的争论中,却有一点意外地得到了几乎毫无争议的肯定:法治是我们的必经之路。然而事实却是,当我们在生活中挣扎,对法治翘首以盼,梦想着更好的法律和制度给我们带来幸福生活的时候,失望却不时地将一桶桶凉水泼向我们的热情。我们常常将这种失望归咎于法治的不健全,但当我们把目光转向法制先进的西方社会时,却
转脚腕这一简单的动作不仅利于运动前的热身,还有着不错的保健效果:① 矫正骨盆。转脚腕能放松髋关节,矫正骨盆。② 有利矫正小腿骨骼不正,消除小腿肚多余赘肉。③ 可以加速腿部末梢血液循环,改善脚冷。④ 疏通经络。  韩香云
【摘要】美西战争战前和战争期间,《纽约世界报》和《纽约新闻报》通过铺天盖地的黄色新闻营造“意见环境”,并巧借“沉默的螺旋”之力,利用媒体的社会渗透力和人们在公众舆论中的从众心理,有效起到了舆论造势和社会控制的作用。  【关键词】美西战争 黄色新闻 沉默的螺旋 意见环      黄色新闻,是在普利策的《纽约世界报》和赫斯特的《纽约新闻报》的商业竞争中发展起来的,以煽情主义为主要报道方针,通过极度夸张
一切都在变,只有变化本身是永恒的。  在驶向民族复兴彼岸的海面上,中国经济航船的经纬度也在不断变化。  这个创造了二战后一国经济高速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纪录的经济体,正面临速度换挡节点、结构调整节点、动力转换节点,在螺旋式上升的发展历程中进入了一个新状态、新格局、新阶段,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  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挺立潮头、高瞻远瞩,作出经济发展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