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的形态因人而异
胃,界于食管与十二指肠之间,是消化管中最庞大的部分,具有容纳和初步消化的双重功能。
胃的大小、形态和位置,可随其内容物的多寡和体位变化而有所改变,也因年龄、性别和体质而各异。胃的容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空腹时的胃紧缩成只有50毫升的容量,吃饱、吃胀时可达4000多毫升。难怪汉堡包比赛冠军可在20分钟内吃下近百个汉堡。
在X线下观察发现,小儿和矮胖型的人,胃呈牛角状,全胃上大下小,偏居横位;瘦长体型的人,胃呈鱼钩形;虚弱者,胃无力下垂,甚至掉进入盆腔;体质强壮者的胃常呈J字型,其胃也显得壮实、紧张而有力。
解剖学家将胃分为四部:贲门部、胃底部、胃体部和幽门部。胃的入口为食管与胃相连处,叫贲门;出口为胃与十二指肠相接处,叫幽门。有趣的是胃底部并不在胃的底部,而是胃的上部膨隆的天花板。生理学家按其功能把胃分为近端胃与远端胃。近端胃包括胃底和胃体的上1/3,其功能特点为张力性活动,以调节胃内压和接纳食物;远端胃包括胃体、远端2/3及幽门部,以蠕动收缩为特征,起机械泵作用,对食物进行研磨、搅拌及充分混合,形成食糜,并将其推入十二指肠,称为胃的排空。
胃的运动有力又有节奏
1、容受性舒张当人们咀嚼和吞咽时,食物对咽和食管的刺激,可反射性地引起近端胃平滑肌的舒张,称为容受性舒张。于是胃腔容积由空腹时的约50毫升增加到1500毫升。因而即使大量食物的摄入,胃内压变化也不大,毫无饱胀的感觉。
事实上,人们不仅吃进食物时才开始容受性舒张,当一进入餐厅,闻到美食的诱人香味,甚至看到陈列美食的橱窗,就会条件反射,通过迷走神经引起容受性舒张,为大量摄入食物作好了充分准备。这就是食欲,也就是“肚子好饿呀”的感觉。正是俗话讲的“胃口大开”。这也正是餐饮业界显示的最大魅力所在!
2、胃蠕动当食物进入胃5分钟以后胃蠕动便开始了。蠕动起始于胃的中部,正是在这里,胃有点像心脏那样也有电的起步点,这微小的电活动促发了胃平滑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有节奏而且有力的收缩。
蠕动波起始时较小,在向幽门传播过程中,肌肉收缩的幅度、速度、力度都逐渐增大,当其到达幽门时足以将食物研磨、压碎,变成食糜。在人体毫无感觉的情况下,胃内容物每次到达幽门时,就有几毫升食糜进入十二指肠,而大部分食糜又返回到胃体,在下一次蠕动波的推动下,再向幽门方向推进。如此反复不断进行,终使食物在胃内得到充分的机械与化学的消化,防止一次有过多的酸性食糜进入十二指肠。
胃的排空在食物入胃后5分钟就开始排入十二指肠。影响胃排空速度的因素很多,一般说来,稀的、流体的食物比黏稠的、固体的食物排空快;颗粒小的比大的排空快;糖类排空最快,蛋白质次之,脂肪类排空最慢。
由此看来,脾胃虚弱的人,细嚼慢咽有利于食物在胃内的消化与排空。
成人胃粘膜的面积约为800平方厘米,以分泌黏液为主,保护胃黏膜。
胃酸是酸性很强的胃液,足以溶解剃须刀片。pH值0.9~1.5,正常人每天分泌1.5~2.5升,是一个相当耗能的生物化学过程。
然而,胃酸对人的健康,对消化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1、几乎可杀死食物中所有细菌与病毒;2、激活胃蛋白酶原成有活性的胃蛋白酶;3、促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使之易于消化;4、与铁、钙结合,形成可溶性盐,促进吸收;5、胃酸进入小肠可促胰液、胆汁分泌,推动肠的消化进程。因此,凡缺乏胃酸的老年人,常常消化功能大为减弱,造成营养不良。但是,胃酸过多的年轻人,却又会造成祸害——产生胃、十二指肠溃疡。
大量胃黏膜中的黏液细胞,产生大量黏液。黏液与碳酸氢盐结合而形成一个屏障,让胃黏膜上穿上一层黏液——碳酸氢盐的“保护马甲”。
胃液分泌量及胃液的酸度受到人体神经和体液的调节。
巴甫洛夫因研究消化生理
荣获诺贝尔奖
早在19世纪末,俄国生物学家巴甫洛夫就研究胃液分泌。他用大量的狗做了生理实验发现,胃液分泌有两种,一种是条件反射性的,另一种是非条件反射性。巴甫洛夫认为,消化期的胃液分泌分成三个时期,即头期、胃期和肠期。
1、头期胃液分泌头期胃液分泌的传入冲动均来自头部感受器(眼、耳、鼻、口腔、咽、食管),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前者是由和食物有关的色彩、气味、声音等刺激了视、嗅、听等感受器而引起的;后者则是当咀嚼和吞咽食物时,食物刺激了口腔和咽喉等处的化学和机械感受器而引起的。
头期胃液分泌量与食欲有很大关系。一般情况下,约占进食后分泌量的30%。因此在进食时保持良好的情绪与心态,又有良好而优雅的餐饮环境,对人体头期胃液保质保量的分泌都至关重要。
2、胃期胃液分泌食物入胃后,对胃产生的机械性和化学性刺激,继续引起胃液分泌。胃期分泌的胃液量约占进食后总分泌量的60%,酸度及胃蛋白酶原的含量也很高。
3、肠期胃液分泌食糜进入小肠后,还有继续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在食糜作用下,小肠黏膜还可能释放一种叫“肠泌酸素”的激素刺激胃酸分泌。肠期胃液分泌的量不大,大约占进食后胃液分泌总量的10%。
“保胃战”拒绝暴饮暴食
现在人们的饮食结构很复杂,除了一日三餐以外,还要吃一些杂乱的零食,似乎感觉这才对得起自己。但是,谁也没有想过,此刻我们胃肠却经受前所未有的压力,从而导致胃肠不适、胃肠炎等疾病发病率很高。
1、暴饮暴食坏胃肠
著名的肠胃专家称,错误饮食行为是胃部不适的主要元凶。调查显示,有28.76%的被调查者只用5~10分钟来用餐;有48.48%的被调查者边吃边做其他事,如上网聊天、看书、打游戏;有19.78%的被调查者表示不会按时吃三餐;有47.73%的被调查者表示每餐都会吃到肚子撑为止;还有33.34%的被调查者表示经常以外卖、泡面、饼干等食物作为主食。
2、饮食习惯最重要
调查发现,在医院肠胃科就诊的年轻人居多。专家建议,对于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来说,必须做到防患于未然。平时工作压力较大的职业人群应尽量做到生活有规律,吃饭定时定量,少吃辛辣油腻等刺激性的食物。
“保胃”关键是坚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进食过冷过热的食品。冷热酸辣变化太快,对胃刺激就大。最好吃清爽新鲜的芽菜和绿色蔬菜。若有消化道症状并持续1个月以上,应及时到医院接受胃镜检查,胃病检出率常常达到80%以上。
3、饿极就餐要不得
俗话说,病靠三分治,七分养,胃肠更是这样。小病不治都可能有严重后果,只要控制住了致病因素,就能减少胃肠疾病的发生。对于日常进食,专家认为,每个人的饱感不一样。不管你有没有胃病,千万不要等饿极了才去就餐。用餐时,不宜狼吞虎咽,不宜过饱,以免损伤胃动力。
牢记:保胃行动10大禁忌
一忌精神紧张;二忌过度疲劳;三忌酗酒无度;四忌嗜烟成瘾;五忌饥饱不均;六忌饮食不洁;七忌晚餐过饱;八忌狼吞虎咽;九忌咖啡浓茶;十忌滥用药物。
胃,界于食管与十二指肠之间,是消化管中最庞大的部分,具有容纳和初步消化的双重功能。
胃的大小、形态和位置,可随其内容物的多寡和体位变化而有所改变,也因年龄、性别和体质而各异。胃的容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空腹时的胃紧缩成只有50毫升的容量,吃饱、吃胀时可达4000多毫升。难怪汉堡包比赛冠军可在20分钟内吃下近百个汉堡。
在X线下观察发现,小儿和矮胖型的人,胃呈牛角状,全胃上大下小,偏居横位;瘦长体型的人,胃呈鱼钩形;虚弱者,胃无力下垂,甚至掉进入盆腔;体质强壮者的胃常呈J字型,其胃也显得壮实、紧张而有力。
解剖学家将胃分为四部:贲门部、胃底部、胃体部和幽门部。胃的入口为食管与胃相连处,叫贲门;出口为胃与十二指肠相接处,叫幽门。有趣的是胃底部并不在胃的底部,而是胃的上部膨隆的天花板。生理学家按其功能把胃分为近端胃与远端胃。近端胃包括胃底和胃体的上1/3,其功能特点为张力性活动,以调节胃内压和接纳食物;远端胃包括胃体、远端2/3及幽门部,以蠕动收缩为特征,起机械泵作用,对食物进行研磨、搅拌及充分混合,形成食糜,并将其推入十二指肠,称为胃的排空。
胃的运动有力又有节奏
1、容受性舒张当人们咀嚼和吞咽时,食物对咽和食管的刺激,可反射性地引起近端胃平滑肌的舒张,称为容受性舒张。于是胃腔容积由空腹时的约50毫升增加到1500毫升。因而即使大量食物的摄入,胃内压变化也不大,毫无饱胀的感觉。
事实上,人们不仅吃进食物时才开始容受性舒张,当一进入餐厅,闻到美食的诱人香味,甚至看到陈列美食的橱窗,就会条件反射,通过迷走神经引起容受性舒张,为大量摄入食物作好了充分准备。这就是食欲,也就是“肚子好饿呀”的感觉。正是俗话讲的“胃口大开”。这也正是餐饮业界显示的最大魅力所在!
2、胃蠕动当食物进入胃5分钟以后胃蠕动便开始了。蠕动起始于胃的中部,正是在这里,胃有点像心脏那样也有电的起步点,这微小的电活动促发了胃平滑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有节奏而且有力的收缩。
蠕动波起始时较小,在向幽门传播过程中,肌肉收缩的幅度、速度、力度都逐渐增大,当其到达幽门时足以将食物研磨、压碎,变成食糜。在人体毫无感觉的情况下,胃内容物每次到达幽门时,就有几毫升食糜进入十二指肠,而大部分食糜又返回到胃体,在下一次蠕动波的推动下,再向幽门方向推进。如此反复不断进行,终使食物在胃内得到充分的机械与化学的消化,防止一次有过多的酸性食糜进入十二指肠。
胃的排空在食物入胃后5分钟就开始排入十二指肠。影响胃排空速度的因素很多,一般说来,稀的、流体的食物比黏稠的、固体的食物排空快;颗粒小的比大的排空快;糖类排空最快,蛋白质次之,脂肪类排空最慢。
由此看来,脾胃虚弱的人,细嚼慢咽有利于食物在胃内的消化与排空。
成人胃粘膜的面积约为800平方厘米,以分泌黏液为主,保护胃黏膜。
胃酸是酸性很强的胃液,足以溶解剃须刀片。pH值0.9~1.5,正常人每天分泌1.5~2.5升,是一个相当耗能的生物化学过程。
然而,胃酸对人的健康,对消化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1、几乎可杀死食物中所有细菌与病毒;2、激活胃蛋白酶原成有活性的胃蛋白酶;3、促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使之易于消化;4、与铁、钙结合,形成可溶性盐,促进吸收;5、胃酸进入小肠可促胰液、胆汁分泌,推动肠的消化进程。因此,凡缺乏胃酸的老年人,常常消化功能大为减弱,造成营养不良。但是,胃酸过多的年轻人,却又会造成祸害——产生胃、十二指肠溃疡。
大量胃黏膜中的黏液细胞,产生大量黏液。黏液与碳酸氢盐结合而形成一个屏障,让胃黏膜上穿上一层黏液——碳酸氢盐的“保护马甲”。
胃液分泌量及胃液的酸度受到人体神经和体液的调节。
巴甫洛夫因研究消化生理
荣获诺贝尔奖
早在19世纪末,俄国生物学家巴甫洛夫就研究胃液分泌。他用大量的狗做了生理实验发现,胃液分泌有两种,一种是条件反射性的,另一种是非条件反射性。巴甫洛夫认为,消化期的胃液分泌分成三个时期,即头期、胃期和肠期。
1、头期胃液分泌头期胃液分泌的传入冲动均来自头部感受器(眼、耳、鼻、口腔、咽、食管),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前者是由和食物有关的色彩、气味、声音等刺激了视、嗅、听等感受器而引起的;后者则是当咀嚼和吞咽食物时,食物刺激了口腔和咽喉等处的化学和机械感受器而引起的。
头期胃液分泌量与食欲有很大关系。一般情况下,约占进食后分泌量的30%。因此在进食时保持良好的情绪与心态,又有良好而优雅的餐饮环境,对人体头期胃液保质保量的分泌都至关重要。
2、胃期胃液分泌食物入胃后,对胃产生的机械性和化学性刺激,继续引起胃液分泌。胃期分泌的胃液量约占进食后总分泌量的60%,酸度及胃蛋白酶原的含量也很高。
3、肠期胃液分泌食糜进入小肠后,还有继续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在食糜作用下,小肠黏膜还可能释放一种叫“肠泌酸素”的激素刺激胃酸分泌。肠期胃液分泌的量不大,大约占进食后胃液分泌总量的10%。
“保胃战”拒绝暴饮暴食
现在人们的饮食结构很复杂,除了一日三餐以外,还要吃一些杂乱的零食,似乎感觉这才对得起自己。但是,谁也没有想过,此刻我们胃肠却经受前所未有的压力,从而导致胃肠不适、胃肠炎等疾病发病率很高。
1、暴饮暴食坏胃肠
著名的肠胃专家称,错误饮食行为是胃部不适的主要元凶。调查显示,有28.76%的被调查者只用5~10分钟来用餐;有48.48%的被调查者边吃边做其他事,如上网聊天、看书、打游戏;有19.78%的被调查者表示不会按时吃三餐;有47.73%的被调查者表示每餐都会吃到肚子撑为止;还有33.34%的被调查者表示经常以外卖、泡面、饼干等食物作为主食。
2、饮食习惯最重要
调查发现,在医院肠胃科就诊的年轻人居多。专家建议,对于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来说,必须做到防患于未然。平时工作压力较大的职业人群应尽量做到生活有规律,吃饭定时定量,少吃辛辣油腻等刺激性的食物。
“保胃”关键是坚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进食过冷过热的食品。冷热酸辣变化太快,对胃刺激就大。最好吃清爽新鲜的芽菜和绿色蔬菜。若有消化道症状并持续1个月以上,应及时到医院接受胃镜检查,胃病检出率常常达到80%以上。
3、饿极就餐要不得
俗话说,病靠三分治,七分养,胃肠更是这样。小病不治都可能有严重后果,只要控制住了致病因素,就能减少胃肠疾病的发生。对于日常进食,专家认为,每个人的饱感不一样。不管你有没有胃病,千万不要等饿极了才去就餐。用餐时,不宜狼吞虎咽,不宜过饱,以免损伤胃动力。
牢记:保胃行动10大禁忌
一忌精神紧张;二忌过度疲劳;三忌酗酒无度;四忌嗜烟成瘾;五忌饥饱不均;六忌饮食不洁;七忌晚餐过饱;八忌狼吞虎咽;九忌咖啡浓茶;十忌滥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