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克服一个个难题的过程中,朱习越发清晰了对公益的认识:公益是用来享受的,只有自己快乐,才能感染更多人参与到美好的公益事业中。
打开取景框,聚焦,按下快门;一对落寞的背影,一双伸向虚无的手。一泓明亮清澈的眼睛出现在镜头背后,还有她欣慰的笑容。
这是“快门无声听障青少年摄影培养计划”的日常画面,她是项目创始人,也是永远站在听障孩子身边的人 珠海传媒集团摄影记者朱习。
五年前,一次偶然的旅行,她与无声世界的孩子们结缘。
源于心始于行
1971年出生的朱习,已近不惑之年。曾在央视惊艳亮嗓的她,常人眼中的高光时刻,远不如100多个听障孩子带来的改变与满足。
早期游历国外时,朱习发现国外的街头活动主角不乏残障人士,而国内公共场合却鲜少,这让她思考良多。一次偶然,与珠海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黄小贤的会面,让她走上了公益之路。“你的摄影经验这么丰富,能不能来教教我们的特殊孩子呀?”
2014年,朱习发起“快门无声”项目,以听障(失聪)学生作为主要帮扶对象,致力于通过摄影艺术的疗愈作用、系统专业的摄影培养,“让每一个听障青少年享受摄影,听见世界,平等对话”。
项目旨在让摄影成为一门语言,在无声世界与有声世界之间搭建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听障青少年们通过摄影增长自信,走入社会,真正成长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
“快门无声”创办近5年,已吸引媒体摄影记者、摄影家志愿者、大学生助教团、爱心人士500多人参与,113名听障学生接受了系统的摄影知识培养。
从文字记者到摄影记者,朱习说,按下快门的瞬间就是内心世界走向丰盈的过程。“摄影艺术具有疗愈作用,能够抚慰心灵。我自己就是摄影的受益者,所以我希望能够通过摄影帮助无声世界的孩子们。”
她通过这个公益项目,帮助听障青少年开发摄影艺术潜能,让他们在摄影学习体验中发现另一个世界;让他们用摄影作品表现对世界的感觉和观点;让他们学习摄影技能,平等地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像普通人一样,找到人生努力的方向,拥有人生自豪感。并希望藉此唤起社会各界对听障青少年的理解、尊重、关心和帮助。
让听障孩子享受摄影
起初,朱习以为摄影是一门手艺活,可以手把手教。但开课时,困难接踵而至;手语动作的词汇意思大多是直白表达,摄影教学过程中很多需要感性体验的词汇无法用手语来翻译;最好的拍摄光线恰好是孩子们的上下学时间;学校的教学相机只能在课堂上使用,缺少可以自由支配的相机进行实拍操作……
朱习意识到,这件事一人无法完成,需要更多人的帮助和参与。在珠海知识女性联合会的支持下,“快门无声”公益项目正式立项并启动。
项目组向社会发起了筹集闲置相机的呼吁。短短一周,22台爱心相机送达。朱习还邀请著名摄影家李伟坤、王景春、卓雅、王金、陈伟录担任摄影顾问,力邀摄影记者同行担任摄影实训导师。珠海摄影家志愿者也参与其中。
“快门无声”被社会各界关注
曾经,朱习用镜头记录人生的脚步;如今,她用光和影让无声世界填满色彩!
项目组走进珠海各大高校,在中山大学、UIC进行摄影讲座及路演。深受感动的学生们自发成立了“快门无声”大学生助教团,陪伴听障孩子成长,讲摄影素养课,用智慧传递爱心。300多名大学生用爱与青春收获不一样的人生感悟,他们也成为受益者。
在“快门无声”的影响下,听障青少年得到了珠海市社会各界的大力关注。2018年初,珠海全城帮助学员卢耀明寻找遗失的耳蜗体外机,一时成为舆论热点。同年10月,“快门无声”公益机构“摄影进校园”系列活动第一站在博爱幼儿园开展,现场展出了60幅作品,卖出了第一幅学员作品。
“快门无声”像是一颗希望的种子,在各界爱心人士的浇灌下舒展着枝丫。5年来、新鲜且多样化的课堂模式在不断实现,无声的孩子们通过镜头触及到了生活色彩。
央视挑战“幸福账单”
朱习用善意和执着在珠海掀起一股爱心热潮,一些听障学员也找到了自己的小幸福。
2017年12月,全国妇联开展新时代“巾帼志愿者暖心故事”视频网络展播活动,历经半年评比,朱习的“用摄影陪伴另一个世界”成功入选“十大暖心故事”,并推荐给央视三套《幸福账单》节目。
2018年12月,《幸福账单》首播,朱习带着学员卢曙光参加节目录制。才艺表演、精彩闯关,他们合力挑战成功,为“快门无声”独创的《摄影专业手语》赢得了15000元邮寄费。朱习认为,能让全国观众了解听障孩子的才华,便不虚此行。
林雪莹是“快门无声”第一届学员,现已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摄影特长让她在单位大受欢迎。
朱习说:“当看到听障学生接过摄影结业证书,脸上洋溢着自信笑容时,我看到了项目的价值所在:赋能、融合、平等。”
用镜头向世界无声表白
几年来,朱习和爱心人士们带领“快门无声”的学员们到大学、街头、大型活动中外拍采风,孩子们的摄影技术在不断提高,慢慢开始不惧与陌生人接触。
今年清明假期,他们齐聚珠海香山湖公园,参与“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亲子互动踏青活动。孩子和家长们以“我眼中的你”“我眼中的春天”“对话”等为主题,端起相机记录美好的时刻。野餐、游戏、摄影……他们互相学习、分享摄影心得,相互鼓励。
“这是促进无声世界和有声世界融合的一次新尝试。”朱习说,让普通家庭的孩子和聋儿结对,用镜头感受春天的生机盎然,同拍一个主题,看见大自然的灿烂美好,加深了解,温暖彼此。
这群追逐光影的“快门无声”学员们,淇澳大桥上等日出,唐家共樂园里寻古迹,大学校园聆听摄影讲座,海泉湾神秘岛探求未来世界,田野间寻找趣味,沙滩上追逐日落,海岛集市上发现生活……他们拍摄老人、孩子、同学,将照片送给对方留念。 “我喜欢这个摄影活动,可以帮别人拍好多美美的照片”“我们拍到了别人的笑容,自己也感到自由和快乐”“人间百态,有悲伤,有快乐,有痛苦,这些都被我们记录在照片中”……孩子们的快乐、简单而纯粹。
向世界证明他们的努力
2018年12月,《无声拥抱》——“快门无声”听障学员摄影作品展开幕,共展出50多幅作品。一位观展市民深有感慨地说:“我不需要知道图片说明写了什么,也不必了解故事的细节,照片告诉了我一切。这些照片安安静静,却有巨大的力量。”
“这就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学员们用所学知识回报社会,他们为100户珠海市民免费拍摄家庭照,这些家庭包括敬老院的老人和自闭症孩子家庭,通过镜头定格世界的美好,也向世界证明他们在努力,他们会更优秀。”朱习说:“摄影是一种媒介,通过摄影艺术点燃无声世界的他们,对人生的期待、对生活的激情,寻找自身努力的方向和能量,也帮助他们与社会融合。”
“心存善,行致远。”走在践行公益的路上,朱习不忘初心。她和团队为学员们举办第三届听障青少年摄影夏令营及夏令营摄影作品展:倡导成立“珠三角听障青少年摄影促进同盟”,等等。
“学员们虽已掌握了摄影基础知识,但还没在最佳拍摄时机,感受摄影艺术对心灵的冲击,还没用镜头捕捉校园之外的社会生活。”朱习认为,组织摄影夏令营,就是让学员们集中进行摄影创作、夯实摄影技能,用镜头发现世界,用所学的摄影知识回馈社会。他们为平日很少有机会拍摄的渔民、农民、流水线上的工人拍摄,并将照片送给对方做纪念。
通过丰富的活动,学员们挖掘出自身潜能,他们的无声世界有了光与影的“声音”,摄影真正成为了无声世界的一门语言,借助摄影的力量,他们学会了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
研发摄影专业手语工具
光圈、前景、逆光、顺光……不少人疑惑:“手语该如何表达?”朱习也曾为此困惑。她发现,《中国手语大全》与摄影相关的词汇不到10个。
朱习萌生了研发《摄影专业手语》的想法。她组建了由手语老师、教育专家、摄影家等组成的研发团队,初步收集了1000多个摄影专业词汇,后遴选了730个。
他们以《中国手语大全》为基准,参考已出版的《美术手语》《计算机手语》等,结合摄影艺术的特性,经过多次研讨、咨询、教学实践和修正,确定表达方式。
为方便教学、团队在730个摄影词汇里,挑选出300个常用词,拍摄成《摄影专用手语》视频教程。2018年6月,《摄影专业手语》首发,成为我国继计算机、体育、理科和美术四本手语之后的第五部专业类手语。
“这套教材免费向社会开放,所有人都可以通过腾讯视频、爱奇艺等网络平台获得。”在“声活”“音书”专为听障人士服务的平台上,也开设了《摄影专业手语》栏目。
目前,朱习仍在为书籍出版筹款而奔走。在克服一个个难题的过程中,她却越发清晰了对公益的认识:公益是用来享受的,只有自己快乐,才能感染更多人参与到美好的公益事业中。
“超人妈妈”变身“超仁妈妈”
摄影记者、“快门无声”创始人、摄影老师、妈妈、女儿……朱习有很多身份。2018年,“妈妈”这个称呼又多了一层公益的含义。
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打造的“超仁妈妈”平台,搭建了女性公益人共建共享的互助平台。2 018年12月,“快门无声”项目荣获“2018年超仁妈妈最具潜力奖”。同期,朱习入围“行动者联盟2018年度十大公益人物”:今年4月,“快门无声”再次入选“超仁妈妈”项目。
作为一名“女性公益人”,朱习说,自己的公益之路都是在工作之余、百忙之中抽空走出来的,她希望通过点滴行动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公益事业,共同打造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
“今年10月,“快门无声’就满五岁了。”朱习没想到,她最初计划做满三年就结束的公益之路,一点一滴走来,竟愈发不舍。她希望,有更多人能关注到听障这一特殊群体;有更多优秀的年轻人来接力,把项目一直做下去。
朱习期待,“快门无声”的成功经验可以复制到不同城市,让摄影艺术课程成为特殊教育学校里的必修课,让每一所特殊学校或者聋校的听障学生,都能接受摄影艺术的療愈。
打开取景框,聚焦,按下快门;一对落寞的背影,一双伸向虚无的手。一泓明亮清澈的眼睛出现在镜头背后,还有她欣慰的笑容。
这是“快门无声听障青少年摄影培养计划”的日常画面,她是项目创始人,也是永远站在听障孩子身边的人 珠海传媒集团摄影记者朱习。
五年前,一次偶然的旅行,她与无声世界的孩子们结缘。
源于心始于行
1971年出生的朱习,已近不惑之年。曾在央视惊艳亮嗓的她,常人眼中的高光时刻,远不如100多个听障孩子带来的改变与满足。
早期游历国外时,朱习发现国外的街头活动主角不乏残障人士,而国内公共场合却鲜少,这让她思考良多。一次偶然,与珠海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黄小贤的会面,让她走上了公益之路。“你的摄影经验这么丰富,能不能来教教我们的特殊孩子呀?”
2014年,朱习发起“快门无声”项目,以听障(失聪)学生作为主要帮扶对象,致力于通过摄影艺术的疗愈作用、系统专业的摄影培养,“让每一个听障青少年享受摄影,听见世界,平等对话”。
项目旨在让摄影成为一门语言,在无声世界与有声世界之间搭建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听障青少年们通过摄影增长自信,走入社会,真正成长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
“快门无声”创办近5年,已吸引媒体摄影记者、摄影家志愿者、大学生助教团、爱心人士500多人参与,113名听障学生接受了系统的摄影知识培养。
从文字记者到摄影记者,朱习说,按下快门的瞬间就是内心世界走向丰盈的过程。“摄影艺术具有疗愈作用,能够抚慰心灵。我自己就是摄影的受益者,所以我希望能够通过摄影帮助无声世界的孩子们。”
她通过这个公益项目,帮助听障青少年开发摄影艺术潜能,让他们在摄影学习体验中发现另一个世界;让他们用摄影作品表现对世界的感觉和观点;让他们学习摄影技能,平等地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像普通人一样,找到人生努力的方向,拥有人生自豪感。并希望藉此唤起社会各界对听障青少年的理解、尊重、关心和帮助。
让听障孩子享受摄影
起初,朱习以为摄影是一门手艺活,可以手把手教。但开课时,困难接踵而至;手语动作的词汇意思大多是直白表达,摄影教学过程中很多需要感性体验的词汇无法用手语来翻译;最好的拍摄光线恰好是孩子们的上下学时间;学校的教学相机只能在课堂上使用,缺少可以自由支配的相机进行实拍操作……
朱习意识到,这件事一人无法完成,需要更多人的帮助和参与。在珠海知识女性联合会的支持下,“快门无声”公益项目正式立项并启动。
项目组向社会发起了筹集闲置相机的呼吁。短短一周,22台爱心相机送达。朱习还邀请著名摄影家李伟坤、王景春、卓雅、王金、陈伟录担任摄影顾问,力邀摄影记者同行担任摄影实训导师。珠海摄影家志愿者也参与其中。
“快门无声”被社会各界关注
曾经,朱习用镜头记录人生的脚步;如今,她用光和影让无声世界填满色彩!
项目组走进珠海各大高校,在中山大学、UIC进行摄影讲座及路演。深受感动的学生们自发成立了“快门无声”大学生助教团,陪伴听障孩子成长,讲摄影素养课,用智慧传递爱心。300多名大学生用爱与青春收获不一样的人生感悟,他们也成为受益者。
在“快门无声”的影响下,听障青少年得到了珠海市社会各界的大力关注。2018年初,珠海全城帮助学员卢耀明寻找遗失的耳蜗体外机,一时成为舆论热点。同年10月,“快门无声”公益机构“摄影进校园”系列活动第一站在博爱幼儿园开展,现场展出了60幅作品,卖出了第一幅学员作品。
“快门无声”像是一颗希望的种子,在各界爱心人士的浇灌下舒展着枝丫。5年来、新鲜且多样化的课堂模式在不断实现,无声的孩子们通过镜头触及到了生活色彩。
央视挑战“幸福账单”
朱习用善意和执着在珠海掀起一股爱心热潮,一些听障学员也找到了自己的小幸福。
2017年12月,全国妇联开展新时代“巾帼志愿者暖心故事”视频网络展播活动,历经半年评比,朱习的“用摄影陪伴另一个世界”成功入选“十大暖心故事”,并推荐给央视三套《幸福账单》节目。
2018年12月,《幸福账单》首播,朱习带着学员卢曙光参加节目录制。才艺表演、精彩闯关,他们合力挑战成功,为“快门无声”独创的《摄影专业手语》赢得了15000元邮寄费。朱习认为,能让全国观众了解听障孩子的才华,便不虚此行。
林雪莹是“快门无声”第一届学员,现已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摄影特长让她在单位大受欢迎。
朱习说:“当看到听障学生接过摄影结业证书,脸上洋溢着自信笑容时,我看到了项目的价值所在:赋能、融合、平等。”
用镜头向世界无声表白
几年来,朱习和爱心人士们带领“快门无声”的学员们到大学、街头、大型活动中外拍采风,孩子们的摄影技术在不断提高,慢慢开始不惧与陌生人接触。
今年清明假期,他们齐聚珠海香山湖公园,参与“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亲子互动踏青活动。孩子和家长们以“我眼中的你”“我眼中的春天”“对话”等为主题,端起相机记录美好的时刻。野餐、游戏、摄影……他们互相学习、分享摄影心得,相互鼓励。
“这是促进无声世界和有声世界融合的一次新尝试。”朱习说,让普通家庭的孩子和聋儿结对,用镜头感受春天的生机盎然,同拍一个主题,看见大自然的灿烂美好,加深了解,温暖彼此。
这群追逐光影的“快门无声”学员们,淇澳大桥上等日出,唐家共樂园里寻古迹,大学校园聆听摄影讲座,海泉湾神秘岛探求未来世界,田野间寻找趣味,沙滩上追逐日落,海岛集市上发现生活……他们拍摄老人、孩子、同学,将照片送给对方留念。 “我喜欢这个摄影活动,可以帮别人拍好多美美的照片”“我们拍到了别人的笑容,自己也感到自由和快乐”“人间百态,有悲伤,有快乐,有痛苦,这些都被我们记录在照片中”……孩子们的快乐、简单而纯粹。
向世界证明他们的努力
2018年12月,《无声拥抱》——“快门无声”听障学员摄影作品展开幕,共展出50多幅作品。一位观展市民深有感慨地说:“我不需要知道图片说明写了什么,也不必了解故事的细节,照片告诉了我一切。这些照片安安静静,却有巨大的力量。”
“这就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学员们用所学知识回报社会,他们为100户珠海市民免费拍摄家庭照,这些家庭包括敬老院的老人和自闭症孩子家庭,通过镜头定格世界的美好,也向世界证明他们在努力,他们会更优秀。”朱习说:“摄影是一种媒介,通过摄影艺术点燃无声世界的他们,对人生的期待、对生活的激情,寻找自身努力的方向和能量,也帮助他们与社会融合。”
“心存善,行致远。”走在践行公益的路上,朱习不忘初心。她和团队为学员们举办第三届听障青少年摄影夏令营及夏令营摄影作品展:倡导成立“珠三角听障青少年摄影促进同盟”,等等。
“学员们虽已掌握了摄影基础知识,但还没在最佳拍摄时机,感受摄影艺术对心灵的冲击,还没用镜头捕捉校园之外的社会生活。”朱习认为,组织摄影夏令营,就是让学员们集中进行摄影创作、夯实摄影技能,用镜头发现世界,用所学的摄影知识回馈社会。他们为平日很少有机会拍摄的渔民、农民、流水线上的工人拍摄,并将照片送给对方做纪念。
通过丰富的活动,学员们挖掘出自身潜能,他们的无声世界有了光与影的“声音”,摄影真正成为了无声世界的一门语言,借助摄影的力量,他们学会了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
研发摄影专业手语工具
光圈、前景、逆光、顺光……不少人疑惑:“手语该如何表达?”朱习也曾为此困惑。她发现,《中国手语大全》与摄影相关的词汇不到10个。
朱习萌生了研发《摄影专业手语》的想法。她组建了由手语老师、教育专家、摄影家等组成的研发团队,初步收集了1000多个摄影专业词汇,后遴选了730个。
他们以《中国手语大全》为基准,参考已出版的《美术手语》《计算机手语》等,结合摄影艺术的特性,经过多次研讨、咨询、教学实践和修正,确定表达方式。
为方便教学、团队在730个摄影词汇里,挑选出300个常用词,拍摄成《摄影专用手语》视频教程。2018年6月,《摄影专业手语》首发,成为我国继计算机、体育、理科和美术四本手语之后的第五部专业类手语。
“这套教材免费向社会开放,所有人都可以通过腾讯视频、爱奇艺等网络平台获得。”在“声活”“音书”专为听障人士服务的平台上,也开设了《摄影专业手语》栏目。
目前,朱习仍在为书籍出版筹款而奔走。在克服一个个难题的过程中,她却越发清晰了对公益的认识:公益是用来享受的,只有自己快乐,才能感染更多人参与到美好的公益事业中。
“超人妈妈”变身“超仁妈妈”
摄影记者、“快门无声”创始人、摄影老师、妈妈、女儿……朱习有很多身份。2018年,“妈妈”这个称呼又多了一层公益的含义。
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打造的“超仁妈妈”平台,搭建了女性公益人共建共享的互助平台。2 018年12月,“快门无声”项目荣获“2018年超仁妈妈最具潜力奖”。同期,朱习入围“行动者联盟2018年度十大公益人物”:今年4月,“快门无声”再次入选“超仁妈妈”项目。
作为一名“女性公益人”,朱习说,自己的公益之路都是在工作之余、百忙之中抽空走出来的,她希望通过点滴行动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公益事业,共同打造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
“今年10月,“快门无声’就满五岁了。”朱习没想到,她最初计划做满三年就结束的公益之路,一点一滴走来,竟愈发不舍。她希望,有更多人能关注到听障这一特殊群体;有更多优秀的年轻人来接力,把项目一直做下去。
朱习期待,“快门无声”的成功经验可以复制到不同城市,让摄影艺术课程成为特殊教育学校里的必修课,让每一所特殊学校或者聋校的听障学生,都能接受摄影艺术的療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