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务院常务会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从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职业教育必须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然而,在职业教育的具体实践活动中,究竟怎样实施教育教学改革才能更加有效地把党和政府提出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精神落到实处,却是值得深入思考研究的重要问题。就当前职业教育发展来说,大力度全方位地推进课程设置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以及教学内容改革,特别是加强各门专业学科的实践性教学改革,已经成为不可忽视、关涉到职业教育发展成败的关键性和全局性问题。必须从具体的专业教育教学活动入手,全面深入地思考研究并卓有成效地稳步推进。否则,如果只从表面上泛泛而谈教育教学改革问题,而不从具体的课程教学层面入手,就很难将职业教育改革引向深入,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与普通的基础文化教育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职业”性,学生经过系统的职业教育,熟练掌握一定专业学科的生产劳动技能,成为符合社会各行业、各部门工作岗位需要的实用型专门人才。因此,专业操作的实践技能培养则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大凡成功的职业教育实践都证明了一种结论:专业教学活动越是从实际出发,越是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就越有成效。一切脱离实践“说教式”的教学模式都只能导致职业教育走向歧途。对于诸多的专业学科来说,要强化实践性教学,也绝非是要完全脱离必需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的传授。而是要在向学生传授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更注重加强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倘若一味地否定传授专业理论知识的重要性,那就又会导致学生知识能力的过分狭窄和单一化,很难在今后的专业能力方面有所拓展和提高,这又无异于旧时作坊式的“师徒”传授模式。在当今的信息社会,要使职业教育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媒介和资源并取得最大的社会教育功效,就应当重视在职业教育实践中,建立起“校内模拟实训”——“网络模拟应用”——“社会实践锻炼”“三位一体”的实践性教学模式。
一、实践性教学的模式
在职业教育领域,无论是高职高专,还是中等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始终都应成为最重要的教学环节。因为,这一环节对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提高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是我们在长期的专业教学实践中逐步尝试,不断探索,系统思考所得出的感悟和结论。多年来,我们推行“校内模拟操作训练”——“网络模拟应用”——“社会实践锻炼”“三位一体”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在向学生传授必需的“专业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多环节大力度地加强专业实践教学:即利用校内专业模拟训练室进行“模拟实训”教学、利用多媒体网络工具进行“网络模拟应用”教学、利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社会实践”教学。这种“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体现了多途径、多形式、多模块教学的独到优势,实现了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收到了突出的教学效果。
市场营销专业“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①多途径:校内教学、网络教学、校外教学;②多形式:模拟操作训练、网络模拟应用、实训基地锻炼;③多模块:营销模拟(商务谈判)室、网络营销(电子支付)系统模拟操作、工商企业营销实务实践操作锻炼。
二、模拟操作训练——培养学生专业认知能力
模拟训练室是职教院校开展实训教学,开展教学研究,初步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认知能力的重要场所,也是办好职业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设施。模拟训练室建设的项目、功能、规模、利用程度、管理机制以及与实际岗位性质的相似程度等,都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院校的办学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也决定着职教院校发展潜力和竞争实力。模拟训练室也是开展教育创新的基本条件,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会在这里得到初步的训练和展示,在模拟训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因材施教,启发学生的专业潜能。相对于专业理论教学而言,它具有直观性、实践性、可信性、综合性的特点。通过模拟训练,使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和专业认知能力有效地提高,可以更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钻研专业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培养专业素质和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模拟训练内容的确定应注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一般需要通过以下三步推进:
第一步:教师依照教学目标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若干问题。每个问题在实训单元中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在指导过程中教师主要采用启发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循序进行模拟操作。提高学生辩证分析能力,适当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使学生认知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性和专业实训的必要性,体会理论与实践的关联作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的目的。
第二步:学生在模拟训练过程中,应主要采取开放教学的方式。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能力条件自选实训项目,查阅市场信息资料,自己设计实训内容、实训方法和步骤。教师发挥引导、点拨作用,指导学生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需要达到的目标,使学生主动开展独立思考,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三步:每次模拟训练活动结束前,教师利用一定的时间对本次课进行讲评,总结本次课实训的成效,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课后思考的问题,使学生有一个完整、连续的反思和梳理过程,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从而使学生对专业的认知能力得到强化。
需要指出,对于操作性强的专业课来说,要开展模拟训练,关键是要对该学科的知识体系进行模块划分,确定出专业理论知识模块和实训操作模块,前一模块主要利用课堂讲授,后一模块则利用模拟实训室进行训练。每课程的训练项目内容须结合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的需要相应确定,以增强实训教学的实效性。
三、网络模拟应用——培养学生专业应用的能力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为职业教育实践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网络教学。通过网络手段进行教学,使专业教学的信息量空前增加,各种信息资料在瞬间完成传递,大大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也要求人的思维速度相应加快。其完全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信息量大、形式多样、方便快捷、时空缩短等等,这些优点是传统教学模式所无法比拟的。在当今的职业教育实践中,网络教学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一种模式。它是以计算机互联网为手段的实践教学模式,不仅拥有良好的选择性和可交叉性,同时也能突破时空限制,达到资源共享,使实践性教学在开放性的信息化环境中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在各种专业的网络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开放性、多元性原则。所谓开放性原则,是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使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的发挥有一个广阔的空间,让学生有一个充分发挥想象力和自我表现的机会。所谓多元化原则,就是要根据每个学生或每一类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和能力差别,建立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满足不同需要的模拟训练内容体系,从而更好地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培养和提高全体学生的职业能力素养。
在这一模块训练过程中,学生可以对所学的关联知识进行综合性的应用,更好地把握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在知识的系统性方面加深印象。同时,老师也能够更为便利地通过网络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有所侧重地加以指导,从而增强教与学的互动效果。
四、实训基地锻炼——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模拟训练室和网络模拟室的操作训练,能使学生基本了解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和操作要领,但这相对于实际工作来说,仍然属于“仿真模拟”,还不可能与实际情况完全吻合。而校外实训基地将会把校内的实践教学有效延伸,使学生的专业同实际业务吻合和接轨,使其专业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培养,也更直接地全面检验着学校专业教学的有效性。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开展校企合作,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要求,选择相应企业共建实习基地。这种途径,很好地解决了校内教学与实际环境相脱节的问题。
需要指出,在实训基地锻炼环节,更多地需要考虑为学生确定岗位指导师傅,有目的、有步骤、循序渐进地对学生实施指导,施加任务,使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都得到锻炼提高。学校教师则在这个过程中,要更加关注课堂教学同工作实际的异同点,为进一步开展教学改革寻求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出路。可见,通过校外实训基地锻炼的环节,能够最有效地实现学校人才培养同社会上人才需求单位对接,大大缩短毕业生的工作适应期。从全社会的角度而言,可以使职教院校、学生本人、用人单位等多方同时受益,最大限度地节约人才培养成本。
结论:在校内“模拟操作训练”“网络模拟应用”“实训基地锻炼”“三位一体”的几种实践性教学形式中,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通过逐步积累实现的。各环节实践教学活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是有所不同的,因而各环节的实践性教学不能相互代替。在实践性教学的具体操作中,要注意各阶段任务的划分和衔接,确保总体培养目标的实现。
[十堰职业技术(集团)学校]
然而,在职业教育的具体实践活动中,究竟怎样实施教育教学改革才能更加有效地把党和政府提出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精神落到实处,却是值得深入思考研究的重要问题。就当前职业教育发展来说,大力度全方位地推进课程设置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以及教学内容改革,特别是加强各门专业学科的实践性教学改革,已经成为不可忽视、关涉到职业教育发展成败的关键性和全局性问题。必须从具体的专业教育教学活动入手,全面深入地思考研究并卓有成效地稳步推进。否则,如果只从表面上泛泛而谈教育教学改革问题,而不从具体的课程教学层面入手,就很难将职业教育改革引向深入,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与普通的基础文化教育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职业”性,学生经过系统的职业教育,熟练掌握一定专业学科的生产劳动技能,成为符合社会各行业、各部门工作岗位需要的实用型专门人才。因此,专业操作的实践技能培养则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大凡成功的职业教育实践都证明了一种结论:专业教学活动越是从实际出发,越是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就越有成效。一切脱离实践“说教式”的教学模式都只能导致职业教育走向歧途。对于诸多的专业学科来说,要强化实践性教学,也绝非是要完全脱离必需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的传授。而是要在向学生传授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更注重加强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倘若一味地否定传授专业理论知识的重要性,那就又会导致学生知识能力的过分狭窄和单一化,很难在今后的专业能力方面有所拓展和提高,这又无异于旧时作坊式的“师徒”传授模式。在当今的信息社会,要使职业教育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媒介和资源并取得最大的社会教育功效,就应当重视在职业教育实践中,建立起“校内模拟实训”——“网络模拟应用”——“社会实践锻炼”“三位一体”的实践性教学模式。
一、实践性教学的模式
在职业教育领域,无论是高职高专,还是中等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始终都应成为最重要的教学环节。因为,这一环节对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提高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是我们在长期的专业教学实践中逐步尝试,不断探索,系统思考所得出的感悟和结论。多年来,我们推行“校内模拟操作训练”——“网络模拟应用”——“社会实践锻炼”“三位一体”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在向学生传授必需的“专业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多环节大力度地加强专业实践教学:即利用校内专业模拟训练室进行“模拟实训”教学、利用多媒体网络工具进行“网络模拟应用”教学、利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社会实践”教学。这种“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体现了多途径、多形式、多模块教学的独到优势,实现了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收到了突出的教学效果。
市场营销专业“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①多途径:校内教学、网络教学、校外教学;②多形式:模拟操作训练、网络模拟应用、实训基地锻炼;③多模块:营销模拟(商务谈判)室、网络营销(电子支付)系统模拟操作、工商企业营销实务实践操作锻炼。
二、模拟操作训练——培养学生专业认知能力
模拟训练室是职教院校开展实训教学,开展教学研究,初步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认知能力的重要场所,也是办好职业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设施。模拟训练室建设的项目、功能、规模、利用程度、管理机制以及与实际岗位性质的相似程度等,都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院校的办学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也决定着职教院校发展潜力和竞争实力。模拟训练室也是开展教育创新的基本条件,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会在这里得到初步的训练和展示,在模拟训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因材施教,启发学生的专业潜能。相对于专业理论教学而言,它具有直观性、实践性、可信性、综合性的特点。通过模拟训练,使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和专业认知能力有效地提高,可以更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钻研专业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培养专业素质和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模拟训练内容的确定应注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一般需要通过以下三步推进:
第一步:教师依照教学目标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若干问题。每个问题在实训单元中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在指导过程中教师主要采用启发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循序进行模拟操作。提高学生辩证分析能力,适当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使学生认知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性和专业实训的必要性,体会理论与实践的关联作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的目的。
第二步:学生在模拟训练过程中,应主要采取开放教学的方式。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能力条件自选实训项目,查阅市场信息资料,自己设计实训内容、实训方法和步骤。教师发挥引导、点拨作用,指导学生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需要达到的目标,使学生主动开展独立思考,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三步:每次模拟训练活动结束前,教师利用一定的时间对本次课进行讲评,总结本次课实训的成效,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课后思考的问题,使学生有一个完整、连续的反思和梳理过程,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从而使学生对专业的认知能力得到强化。
需要指出,对于操作性强的专业课来说,要开展模拟训练,关键是要对该学科的知识体系进行模块划分,确定出专业理论知识模块和实训操作模块,前一模块主要利用课堂讲授,后一模块则利用模拟实训室进行训练。每课程的训练项目内容须结合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的需要相应确定,以增强实训教学的实效性。
三、网络模拟应用——培养学生专业应用的能力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为职业教育实践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网络教学。通过网络手段进行教学,使专业教学的信息量空前增加,各种信息资料在瞬间完成传递,大大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也要求人的思维速度相应加快。其完全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信息量大、形式多样、方便快捷、时空缩短等等,这些优点是传统教学模式所无法比拟的。在当今的职业教育实践中,网络教学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一种模式。它是以计算机互联网为手段的实践教学模式,不仅拥有良好的选择性和可交叉性,同时也能突破时空限制,达到资源共享,使实践性教学在开放性的信息化环境中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在各种专业的网络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开放性、多元性原则。所谓开放性原则,是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使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的发挥有一个广阔的空间,让学生有一个充分发挥想象力和自我表现的机会。所谓多元化原则,就是要根据每个学生或每一类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和能力差别,建立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满足不同需要的模拟训练内容体系,从而更好地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培养和提高全体学生的职业能力素养。
在这一模块训练过程中,学生可以对所学的关联知识进行综合性的应用,更好地把握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在知识的系统性方面加深印象。同时,老师也能够更为便利地通过网络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有所侧重地加以指导,从而增强教与学的互动效果。
四、实训基地锻炼——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模拟训练室和网络模拟室的操作训练,能使学生基本了解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和操作要领,但这相对于实际工作来说,仍然属于“仿真模拟”,还不可能与实际情况完全吻合。而校外实训基地将会把校内的实践教学有效延伸,使学生的专业同实际业务吻合和接轨,使其专业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培养,也更直接地全面检验着学校专业教学的有效性。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开展校企合作,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要求,选择相应企业共建实习基地。这种途径,很好地解决了校内教学与实际环境相脱节的问题。
需要指出,在实训基地锻炼环节,更多地需要考虑为学生确定岗位指导师傅,有目的、有步骤、循序渐进地对学生实施指导,施加任务,使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都得到锻炼提高。学校教师则在这个过程中,要更加关注课堂教学同工作实际的异同点,为进一步开展教学改革寻求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出路。可见,通过校外实训基地锻炼的环节,能够最有效地实现学校人才培养同社会上人才需求单位对接,大大缩短毕业生的工作适应期。从全社会的角度而言,可以使职教院校、学生本人、用人单位等多方同时受益,最大限度地节约人才培养成本。
结论:在校内“模拟操作训练”“网络模拟应用”“实训基地锻炼”“三位一体”的几种实践性教学形式中,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通过逐步积累实现的。各环节实践教学活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是有所不同的,因而各环节的实践性教学不能相互代替。在实践性教学的具体操作中,要注意各阶段任务的划分和衔接,确保总体培养目标的实现。
[十堰职业技术(集团)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