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 ”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性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g5fc1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互联网 ”背景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建立共享、共建、共进的网络教学共同体,可以促使教师逐渐由过去的经验型教师向新形势下的研究型教师转变,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充分整合教学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在新的课堂教学生态下对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有利于打破学科界限、年级界限、班级界限、师生界限,提升研究的高度,拓展研究的深度,有效提高教研的互动效能。
  [关键词]互联网 ;课堂教学;教学改革;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03-0046-02
  为了积极应对“互联网 ”背景下教育生态的新变化,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推动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我校在互联网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积极行动,学校内部建立了共享、共建、共进的教育教学专业技术发展组织——教学共同体。共同体为教育教学搭建了资源支撑服务与展示平台,形成了“教—学—研一体化”的生态教学新体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断加强。
  一、有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学校倡导“互联网 ”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首先从备课——导学案的编写、使用开始。“教学共同体”教育资源平台提供了大量的学生学习数据,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归纳、研究是教师教学的依据。这就需要教师在个体备课时整合个人、学校、平台各种教学资源,编写适合教材特质、自己教学特长、学生学习特点的导学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具体内容。这样一来,教师的教学不再依据以往形成的教学经验,而是依据现实生成的数据进行分析。这样促使教师逐渐由过去的经验型教师向新形势下的研究型教师转变。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过去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受到新形势下教学现实的直接挑战甚至直接否定,教师在这一过程当中就必须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久而久之,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就会得到提升。同时,“教学共同体”资源平台积累的大量真实具体的教学数据为教师的教研教改提供了真实可信的第一手材料。这样备课既优化了教学环节和内容,又实现了教学相长,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校每学期都从课堂教学组织和课堂教学实践两个层面,即平台课堂使用情况、“电子资源包”质量情况两个维度进行奖励,最大限度地激发了“教学共同体”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性。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教师对“教学共同体”平台的使用已经步入常态,一种新的教学习惯已经逐渐形成。
  二、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习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我校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实施 “一统两分”的管理机制,即统一目标、分层教学、分类推进。
  “统一目标”就是课堂教学改革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學的深度融合,充分整合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努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此我校落实了集体备课制,要求备课 “四步走”,即“个人自备—集体研讨—二次备课—课后优化”的备课程序。事实证明,集体备课形成的导学案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因为,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难以及时了解学生当时的学习情况,很难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由此削弱了个别辅导的效果,当然不可能进行高层次的评价、创造。通过“教学共同体”平台,分层教学得以有效实施。对于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点,系统可以分组自动发送由易到难的训练检测题。学生如果做错了,平台网络系统就自动切换回学习页面,学生重新思考、解答;学生如果做正确了,平台网络系统就自动增加难度,再发送一组。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题目。学生通过“教学共同体”平台网络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层次,也可以相互了解。这样,学生的成绩不断地得到肯定,同时挑战自己、挑战别人的欲望也会不断地被激起,学习的自主性也会不知不觉地加强。
  对于学优生,教师一方面可以发送更多的选学内容,增加知识的深度和宽度,由学生自主选择;另一方面也可以精准发送相关知识并提出个性化的要求,促进其个性化发展,这样分类推进得以很好地实施。总之,通过“教学共同体”平台,师生可以获得丰富的学习资源,时时、处处可以学习的环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有效提高了教研的互动效能
  在“教学共同体”发展平台上,学校教研室退居幕后,变成了“导演”,教师走到了前台,成为教研的“主角”。教研活动打破了学科界限、年级界限、班级界限、师生界限,研究的指向性、针对性更强,提升了研究的高度,拓展了研究的深度,实现了师生的共生、共建、共享,形成了教研运行新常态。
  1.便于开展“同课异构”活动
  为了进一步推动全校“互联网 ”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工作,落实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学校定期举行“同课异构”主题研讨活动。通过“教学共同体”平台,活动中不同授课教师就同一内容从不同角度进行不同的解读,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以及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这一活动的开展,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发现自我、对比反思、自我提高的平台。在活动中,教师通过讲课、观课、议课、交流和借鉴,找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漏洞、不足和有待提高的地方,发现别人好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同时,有效地加强了年级之间的交流,达到了互研、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
  2.便于组织“研课标,说教材”论坛
  为了更好地学习课程标准和把握教材体系,更好地理解教材、驾驭教材、挖掘教材、用好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打造高效课堂,学校在“教学共同体”平台定期开展“研课标、说教材”系列活动。说课时由实验教师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进行案例分析,交流自己改革的体会感受及应用创新,说出本节课学生具体的必备知识是什么,应该掌握什么关键能力等,然后将所有内容发送到“教学共同体”平台,这样,就能促使相关教师将先进的理念、规范的模式、成功的做法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3.便于实施“课题引领”行动
  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确定了“课题引领”的策略,按照 “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成长即成果”的科研理念,要求教师在网络上积极申报国家、省、市县各级课题,同时要求教师在“教学共同体”平台积极申报校本小课题。每学年初,学校通过“教学共同体”平台,邀请专家对教师申报的课题进行筛选和可行性鉴定,最终通过“教学共同体”平台对课题进行公示。课题进行中,结合课题中期报告,对课题进行补充和调整,突出新的课堂教学生态下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学校每学期举办“课堂教学优质课评选”和“微课制作大赛”,对获奖教师进行专项表彰。所有活动视频发送“教学共同体”平台,全体师生均可分享。
  总之,“互联网 ”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虽然在教与学的研究上唤醒了教师的时代意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实践的深入,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课堂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为此,我们将继续深化“教学共同体”的建设,充分发挥其强大的教育教学助推功能,努力加快“互联网 ”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步伐。
  (责任编辑 周侯辰)
其他文献
本文简要介绍了无人机遥感技术,对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岸线测量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重点探讨了无人机摄影测量高程转换与岸线推算。
目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教师可从认知同化理论中得到启示,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渗透乡土史是改进 初中历史教学很重要的方法之一,对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和历史学
今年6月是全国第15个“安全生产日”,主题是“打造本质安全,共享平安交通。”航运企业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筑牢安全生产责任体系。6月21日,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
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因为考虑到篇幅问题,在知识点之间省略了很多过渡性的内容。文章以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变化”为例谈如何实现知识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