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或数种病因造成肝细胞反复损伤,肝内结缔组织增生,使正常的肝小叶结构和血管形态遭到破坏,肝细胞严重损伤而使形态发生改变,解毒及代偿功能降低,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而腹水又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为显著的临床表现,病情复杂,所以及时观察病情和优质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 肝硬化;腹水;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730-02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科与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共收治肝硬化并腹水患者58例,其中男39例,女19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34岁,伴有脐疝8例,阴囊水肿5例。
1.2 肝功能情况 所有病例均通过乙肝两对半、B超等检查,确诊为慢性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后的肝硬化腹水,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失代偿期患者25%以上有肝腹水,主要由于静脉压增高及血浆白蛋白等因素引起。
1.3 治疗及护理结果 腹水消退34例,腹水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缓解7例,腹水未消或增加、临床症状加重4例。
2 护理要点
2.1 心理护理 腹水形成已是肝硬化晚期表现,此类病人多因长期受疾病的折磨,思想负担重。短期内出现的浮肿、心慌、胸闷、腹部饱胀不适、行走困难等使病人产生忧郁、紧张、恐惧等情绪。此时应尽可能消除患者的消极情绪,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树立患者治病的信心,取得患者的密切配合。
2.2 饮食护理 给予富含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无刺激性、纤维素少的饮食,尤其要注意低盐或无盐饮食,严格限制水的入量,水量限制在1000mL/d左右,无盐饮食每日钠的摄入不超过0.5g,低盐饮食不超过2g,限钠饮食常使病人感到食物淡而无味,可适量添加柠檬汁,食醋等,改善食品的调味,以增进食欲。肝功能显著损害或有肝性脑病先兆的应限制或禁食蛋白质、禁酒及避免进食粗糙、多刺、坚硬食物,药物应磨成粉末,以免损伤食道静脉引起出血。
2.3 一般护理 对大量腹水病人,应取半卧位,以使膈肌下降,增加肺活量,减少淤血,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以减轻呼吸困难及心率加快等症状。如为轻度腹水,可取平卧位,绝对卧床休息,减轻肝脏负担,鼓励病人勤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对易出现褥疮的部位进行按摩,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2.4 利尿剂应用的护理 肝腹水病人都使用较大剂量的利尿药,利尿药主要有保钾利尿剂如安体舒通、氨苯碟啶和排钾利尿剂如呋塞米、氢氯噻嗪。一般两类药物联合运用,利尿治疗以每天体重减少不超过0.5kg为宜,剂量不宜过大,利尿速度不宜过快,以免诱发肝性脑病。应用利尿剂应观察病人有无意识改变、腹胀、乏力、疲倦、扑翼样震颤等不适,及时报告医生,准确记录24小时尿量,每2日测量腹围一次,及时检查血钠、钾、氯等离子的浓度变化,防止电解质紊乱。
2.5 腹腔穿刺术的护理 大量顽固性腹水应用利尿剂效果较差,一般给予腹穿及腹腔内注射药物,以利腹水排出。术前嘱病人排尿以免损伤膀胱,一次抽腹水不宜大于3000ml,以免大剂量放腹水引起大量蛋白质丢失及水电解质紊乱而诱发肝昏迷。穿刺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病人有无恶心、头晕、心悸、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现象,观察腹水的颜色,抽取腹水标本,及时送检。术后穿刺部位,应用无菌干棉签按压,用无菌纱布固定好,防止溢液不止,引起继发感染。
2.6 恢复期护理 当病人病情稳定,腹水消退后,可鼓励病人下床轻度活动,以不疲劳为度;注意保暖,防止感冒而降低机体的抵抗力;听听音乐,与同室病人交谈,身心愉快,增进食欲,促进早日康复。
2.7 做好出院前的健康教育指导 嘱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态,掌握疾病的基本知识,消除各种诱因,保证身心两方面的休息,教会病人出院后如何进行自我护理和保健,注意保暖和个人卫生,预防感染。安排好营养食谱。按医师处方用药,在家病人及其家属认真观察病情,如患者出现腹泻、腹胀、尿少、下肢水肿要及时就诊,良好的护理能明显减轻肝硬化腹水,表现在:①减轻肝硬化腹水患者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②缓解精神压力,舒畅心情、增加抗病能力;③通过饮食调理改善低蛋白血症,利尿在于利尿药的正确使用,合理调整水钠的摄入,避免一些严重的后果,如低钠血症、肝昏迷的发生;④能及早发现感染征象,及时发现并发症。通过我们的身心一体化护理,一方面护理人员赢得了患者的尊重和信任,使护患关系得到了升华;另一方面,患者也及时了解了自身疾病,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及生存质量,使患者尽早回归家庭和社会。
【关键词】 肝硬化;腹水;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730-02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科与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共收治肝硬化并腹水患者58例,其中男39例,女19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34岁,伴有脐疝8例,阴囊水肿5例。
1.2 肝功能情况 所有病例均通过乙肝两对半、B超等检查,确诊为慢性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后的肝硬化腹水,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失代偿期患者25%以上有肝腹水,主要由于静脉压增高及血浆白蛋白等因素引起。
1.3 治疗及护理结果 腹水消退34例,腹水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缓解7例,腹水未消或增加、临床症状加重4例。
2 护理要点
2.1 心理护理 腹水形成已是肝硬化晚期表现,此类病人多因长期受疾病的折磨,思想负担重。短期内出现的浮肿、心慌、胸闷、腹部饱胀不适、行走困难等使病人产生忧郁、紧张、恐惧等情绪。此时应尽可能消除患者的消极情绪,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树立患者治病的信心,取得患者的密切配合。
2.2 饮食护理 给予富含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无刺激性、纤维素少的饮食,尤其要注意低盐或无盐饮食,严格限制水的入量,水量限制在1000mL/d左右,无盐饮食每日钠的摄入不超过0.5g,低盐饮食不超过2g,限钠饮食常使病人感到食物淡而无味,可适量添加柠檬汁,食醋等,改善食品的调味,以增进食欲。肝功能显著损害或有肝性脑病先兆的应限制或禁食蛋白质、禁酒及避免进食粗糙、多刺、坚硬食物,药物应磨成粉末,以免损伤食道静脉引起出血。
2.3 一般护理 对大量腹水病人,应取半卧位,以使膈肌下降,增加肺活量,减少淤血,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以减轻呼吸困难及心率加快等症状。如为轻度腹水,可取平卧位,绝对卧床休息,减轻肝脏负担,鼓励病人勤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对易出现褥疮的部位进行按摩,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2.4 利尿剂应用的护理 肝腹水病人都使用较大剂量的利尿药,利尿药主要有保钾利尿剂如安体舒通、氨苯碟啶和排钾利尿剂如呋塞米、氢氯噻嗪。一般两类药物联合运用,利尿治疗以每天体重减少不超过0.5kg为宜,剂量不宜过大,利尿速度不宜过快,以免诱发肝性脑病。应用利尿剂应观察病人有无意识改变、腹胀、乏力、疲倦、扑翼样震颤等不适,及时报告医生,准确记录24小时尿量,每2日测量腹围一次,及时检查血钠、钾、氯等离子的浓度变化,防止电解质紊乱。
2.5 腹腔穿刺术的护理 大量顽固性腹水应用利尿剂效果较差,一般给予腹穿及腹腔内注射药物,以利腹水排出。术前嘱病人排尿以免损伤膀胱,一次抽腹水不宜大于3000ml,以免大剂量放腹水引起大量蛋白质丢失及水电解质紊乱而诱发肝昏迷。穿刺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病人有无恶心、头晕、心悸、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现象,观察腹水的颜色,抽取腹水标本,及时送检。术后穿刺部位,应用无菌干棉签按压,用无菌纱布固定好,防止溢液不止,引起继发感染。
2.6 恢复期护理 当病人病情稳定,腹水消退后,可鼓励病人下床轻度活动,以不疲劳为度;注意保暖,防止感冒而降低机体的抵抗力;听听音乐,与同室病人交谈,身心愉快,增进食欲,促进早日康复。
2.7 做好出院前的健康教育指导 嘱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态,掌握疾病的基本知识,消除各种诱因,保证身心两方面的休息,教会病人出院后如何进行自我护理和保健,注意保暖和个人卫生,预防感染。安排好营养食谱。按医师处方用药,在家病人及其家属认真观察病情,如患者出现腹泻、腹胀、尿少、下肢水肿要及时就诊,良好的护理能明显减轻肝硬化腹水,表现在:①减轻肝硬化腹水患者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②缓解精神压力,舒畅心情、增加抗病能力;③通过饮食调理改善低蛋白血症,利尿在于利尿药的正确使用,合理调整水钠的摄入,避免一些严重的后果,如低钠血症、肝昏迷的发生;④能及早发现感染征象,及时发现并发症。通过我们的身心一体化护理,一方面护理人员赢得了患者的尊重和信任,使护患关系得到了升华;另一方面,患者也及时了解了自身疾病,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及生存质量,使患者尽早回归家庭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