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墓葬“树”图像研究补遗——以高士图为中心

来源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zhide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北朝墓葬画像砖中流行的高士图,南朝地区以“竹林七贤与荣启期”为代表。本文对南朝地区出土的“竹林七贤”画像砖进行梳理,兼论北朝同时期高士题材画像砖,围绕画像砖中出现的几种不同“树”图像,进行分类探究,剖析图像背后的深层寓意,并对南北朝墓葬中的“树”图像在造型、构图等方面进行简要比较,找出“树”图像的南北差异以及相互联系。
其他文献
[目的/意义]通过学者相似度计算可以基于学科知识和研究领域实现关联科研人员的推荐,但以往研究中往往忽略时间对于知识累积和知识创新的影响,因此提出基于时间加权A-T模型的学者相似度计算方法,从而提高学者推荐的精确性。[方法/过程]以1999-2019年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中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类别下的数据为例,在A-T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时间加权思想,结合基于遗忘曲线的时间关注度和基于发文间隔的稳定性衡量学者在某个研究主题下的重要度,后通过余弦相似度计算学者与学者之间的相似度。[结果/结论]发现基于时间加权A-T
阿连斯基在1884年写下《固定低音》(op.5 no.5),随后他的学生拉赫玛尼诺夫与斯克里亚宾相继于1892年、1894年写下相似度极高的同名钢琴小品《#c小调钢琴前奏曲》。三首作品出自同门,创作时间接近,之间的共性大于个性,尤其是固定低音之间的关系极其紧密,并且《固定低音》中引申的六度音域始终贯穿于三首作品中。不仅如此,两首前奏曲更是从曲式结构、调性、织体结构、主题发展、变和弦的使用、典型的俄罗斯民族乐派和声方面体现了一脉相承与别有深情。在主和弦的弱化、反功能的下二度和弦进行与解决方面又体现了两位学生
文章着眼于我国民族音乐特殊韵味的内在机理问题,在实例分析与逻辑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其调式音级功能与音级色彩不同于大小调体系的“模糊音感”观,认为:音级功能与音级色彩的“模糊音感”,与我国民族音乐中音级的动态与静态特征有着内在的联系,是我国民族音乐之特殊韵味赖以显现的基本元素。
舞蹈口述史是从个体实践出发,以微观视角叙述历史的方法。对《舞者述说:中国舞蹈人物传记口述史》(以下简称《口述史》)中舞蹈家口述史的再挖掘,在事件细节和主体思维中提炼新中国舞蹈发展的特殊性,从文艺生产方式的“体制化”与国家形象建构的“典型化”维度,以中华全国舞蹈工作者协会、中直院团舞蹈团队以及从“为人生而舞”到国家形象书写与“人民”的艺术话语形象四个角度,挖掘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史事件中“个体在场”的意义与价值。
[目的/意义]对国内智库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的优劣势和适应情形开展比较研究,为我国智库的研究方法的发展及方法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通过调研2007年以来国内涉及智库的研究方法的相关文献,梳理出其中智库的研究方法体系及主要方法,按照机理分析、影响分析、政策分析、综合分析等对这些研究方法的应用情形进行归类,并对比分析了各智库的研究方法的特点和优劣势。[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国内智库的研究方法表现为多学科、全过程、综合性特征,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智库机构要结合各种研究方法的优劣势及其可能运用到的研究情形
和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偏重技术训练、过分追求实用性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将历史意识融入到和声学教学中,系统阐释了何谓历史意识,如何在和声学教学中融入历史意识以及和声学教学融入历史意识的意义与价值等问题。倡导在和声学教学中,对和声技术、和声听觉、和声观念、和声思维建立起历史感,注重提升教学过程中的文化路径,以达到技术路径与文化路径的平衡。
一台“芯子”无需言语,无需唱腔,无需舞台布景与琴瑟和鸣,就可以把传统故事凝练成戏,它既是印在一代人记忆中的画面造型,也是一个能够容纳无数人的开放性大舞台。传承的艺术总是要历经历史的变迁和岁月的积淀,正如今日的周村芯子,增添了更多文化功能意义,架起了传统与现代的文化桥梁,成为了周村人民对传统文化情感记忆的表达,也成为了周村作为“天下第一村”在现代社会中的一张新名片。
潘知常教授是国内著名的美学家,更是生命美学的创造者和领军人,他除了美学基础理论研究外,还善于运用美学的基本理论思考大众传媒的问题,特别是他提出的“塔西佗陷阱”的命题,为大众传媒如何更好地具有亲和力、树立公信力和产生影响力,从而为有效地规避这个陷阱带来了新的启示。
主流社会与传统影像通常程度不同地压抑、遮蔽女性声音、女性欲望,女性话语表达往往呈现边缘化、被忽视等特征。“异质空间”为电影批评的性别维度开拓了新的理论视角,本文以福柯的“异质空间”概念为理论路径,以影片《胭脂扣》《青蛇》文本分析为基础,研究“异质空间”的建构与女性话语表达策略的艺术特征及文化意义。
[目的/意义]专利文献著录项目齐全,涵盖了专利的本质特征,通过专利文献挖掘高校专利可转移性特征,对于提高专利推送质量、促进生产力转化具有积极意义。[方法/过程]以专利文献为数据样本,以先验评估指标为主、后验评估指标为辅,从主体和客体维度,选取首位发明人技术影响力、独立权利要求长度等9项与专利评价较为密切的指标,并以我国高校燃料电池和抗肿瘤药物领域专利为实证对象,分析各项指标与专利转移的相关性,以此确定专利的可转移性特征。[结果/结论]从具有关联关系的首位发明人技术影响力、研发团队稳定性、专利同族数量和从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