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民俗旅游中文化的本真性展演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暂时离开自己的惯常居住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到异地陌生的社会文化环境里,以观察、感受、参与、体验异地民俗文化为主要内容而进行的旅游活动。也有学者认为,“民俗旅游是以特定地域或特定民族的传统风俗为资源而加以保护、 开发的旅游产品”。通常情况下,民俗旅游可以是纯粹的动态或静态的民俗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也可以是以民俗文化为重点观赏和体验对象的旅游。人类学视角下的民俗旅游文化,必须要通过本地旅游的本真性描述进行展演。
真实性在民俗旅游中具体可以分为民俗文化的本真性和民俗旅游产品的本真性。民俗文化追求的是文化传统的保存和文化环境的本体真实,是旅游客体(具体的旅游资源)纯粹的真实。民俗旅游产品追求的是游客在旅游产品中获得的真实感受, 是旅游主体(通常情况下指旅游观光客)感受的真实。旅游主体感受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使作为旅游产品的文化因素拥有不同的真实度, 只要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两者的保护都留下相对独立的空间,就有可能在发展民俗旅游的同时对民族的传统文化最大限度地进行保护。例如锦里每年最隆重的“游喜神方”活动是最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从宋代开始,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在成都的武侯祠附近举行隆重的“接喜神”活动,而且至今仍然保留这样的习俗。以其民俗文化本身解释,“喜神方”活动沿袭至今,活动的内容、方式、参与者等都基本保持原型;从旅游主体,即旅游观光客的眼中看到的表演实际上也是最真实的表演。如民俗文化中的一些要素随着环境的改变而不再具有实用价值后, 有些就会逐步消失, 有些则会作为一种残留的文化因子以礼仪、装饰、信仰等文化要素保留下来,继续延续下去。旅游业充分赋予了这些文化因素新的社会功能, 确保了它们的稳定延续。由此可见,旅游业在维护民俗文化传统中有时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正如锦里的“游喜神方”活动,如果没有开发成旅游产品,它的消亡可能会加速,但正是有了旅游,使得人们关注这种民俗事项,而且也给予了相应的保护。
二、民俗旅游中的“舞台真实”构建
锦里在进行旅游业的操作过程中,既要对游客观光客的旅游需求的迎合,又有对民族地区文化的认知和再造,可通过 “前台—帷幕—后台”功能分区来实现。
前台是为民俗旅游设计的专门旅游区,是目的地社区居民展示的空间。旅游观光客通过分享异域民俗文化的快餐,在短暂的时间内可以对东道主文化基本了解和体验。社区居民是民俗旅游资源的主人,是民俗旅游中真实性的创造者和表演者,强调居民的参与,能为舞台表演的真实性创造条件,为游客体验当地居民的真实生活搭建平台。笔者在锦里田野调查期间,对锦里6位民间艺人进行随机访谈,发现有5位艺人对其所展示的民俗技艺非常的认同,而且热衷于将该技艺发扬光大和传承下去,但是极少数的1民间艺人只是出于商业的目的进行表演,认为文化的展示和传承没有意义。所以,社区居民作为 “前台”的展示者要加强自信、 参与意识,树立该社区的认同感,而且要加强对所掌握的民俗技艺的文化自觉,成为当地民俗文化的自觉保护者和管理者,积极参与到旅游开发中。
为使目的地社区文化形态能保留其原真性,需设置一道屏障,即帷幕,它是前台与后台之间的一个过渡区。在这个过渡区里,文化的商业化逐渐减弱,文化的真实性逐渐增强。从旅游规划的角度分析,在 “帷幕” 这块领域要实行有控制性的开发,旅游者进入 “帷幕区” 不以损害目的地的生态容量、经济容量以及社区居民的心理容量为前提,使其文化形态和社区生活基本保持原貌。成都及周边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是一直没有一个集中展示的平台致使这些艺术散落民间以至于失传,锦里古街的建设不仅保护了民间艺术而且形成一个新的旅游景点,可以让游客滞留1、 2天细细玩味的人文景点,带动旅游业及周边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大大推动了成都经济的发展。“锦里”的建设正好印证这一点,其必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而这道“帷幕”的实际功能可概括如下:再现成都风貌,传承老成都文化;打造成都文化旅游品牌,带动旅游经济发展。
后台是供游客审视民族文化的场域,即游客融入社区中,充分体验民俗文化的真正价值。在对后台的管理中,要重视研究者的指导作用,把握旅游产品能否体现真实性因素的具体舞台处理限度,做好民俗旅游文化发展的研究工作,为旅游开发方式提供建议。旅游开发商和决策者要充分考虑长远利益,旅游路线设计、项目设计要体现民俗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并保留其核心和灵魂要素。行政单位的有效管理是保护后台民俗旅游资源的重要力量,政府应该制定民俗旅游政策,建立指导监督机构,控制民俗旅游开发规模,对濒临失传的民族文化进行抢救和传承,确保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锦里在“后台”的建设和保护方面就做的相对比较成功,比如,旅游观光客在锦里民俗街不会看到重复的民俗旅游产品,像皮影、糖人、面人艺术,在锦里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方式,而且这些手艺的表演者,大多数都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这些方面,锦里是一个成功的典范,也是有别于周边其他民俗旅游景区的竞争优势之一。
三、民俗旅游中文化的“舞台真实”展演
1、“舞台真实” 的内涵和具体表现
MacCannell 认为东道地出于自我防卫或商业目的制造了一个“旅游空间”,它是旅游业舞台化的表现。在民俗旅游舞台真实现象中,“舞台”指旅游向游客呈现的一幕幕场景,并非狭义的舞台表演。而“真实” 的理解取决于游客在民族旅游过程中的体验,因为不同的游客对真实的理解不同。民俗旅游“舞台真实”具体表现在:1、再现历史的表演。如锦里的诸葛连弩就是一种仿真游戏表演,还有现代人按照史料的记载发明的三国交通工具“木牛流马”在现有的条件下,再现已消失的三国历史文化。2、商品化的再造真实。如锦里戏台表演的川剧“变脸”,虽然以商业为目的,但能很好的将传统的民俗文化进行很好的展示,这就是迎合商业化而形成的舞台真实。
2、民俗文化在“舞台真实”理论中的良性分析
民俗文化被加工搬上舞台,并非简单的商品化,而是被更好的艺术化(除非这种操作被当作经济发展的唯一手段)。民俗文化本身就是艺术化了的生活,舞台只是一种表现形式而已。舞台艺术是民俗文化的精华部分,因为是表演,就必须展现最精彩、最富表现力的部分,这也是民俗文化主体凸显其自豪感的表现。比如锦里的丝绸商铺,除了摆设有商品柜台以外,还有大型的织锦机器和工人的织锦表演,而且恰恰这些人也是手艺的传承者。旅游观光客不仅仅可以买到称心的商品,还可以更直观的感受丝绸的加工过程,体验本土文化。搬上舞台的艺术不可能跟实际一模一样,因为它经过了人的创造,具有了更丰富的表现形式,这种艺术处理使文化更富内涵。但并不能由此就说它是不真实的 ,这不是一回事。
四、结语
在进行民俗旅游文化的展示过程中,我们清醒的应该认识到,民俗文化的真实性是相对稳定的,但是民俗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所变化,而民俗文化也正是这种继承和发展的作用下得到不断的延续。锦里民俗休闲街的开发模式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我们得出锦里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而是多方面综合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在民俗文化的开发过程中,我们从锦里的实例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在进行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注重旅游区的整体内容。突出体现古街的文化内涵,锦里古街的定位是民俗文化休闲街,所以在街里随处可见川西民俗,以及休闲的现代都市民俗。从门口的锦官、衙役开始一直往里,如有隔世之感。尽量将生产生活等直接植入到旅游活动中,在锦里工作的所有工作人员几乎都着民俗服饰,针对其工作性质的不同有所差异,但都是唐宋时期的是市井服饰,这不但便于规范管理而且增加了新的内容。民俗文化的开发还要做到“民俗不俗”,在民俗文化的开发过程中,锦里始终保持唯一性,即在锦里的每种民俗只允许出现一次。这样就避免了在商业利益面前的恶性竞争,降低了民俗文化的质量影响民俗艺术在锦里的发展与传承。最后,民俗文化实质是人的文化,所有的文化都离不开相应的传承人,所以在民俗文化的展示过程中还要重视民间艺人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梁福兴.民俗旅游学概论[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p18
[2]陶思炎.略论民俗旅游[J] .旅游学刊,1997 , (2) .
[3]杨振之.前台—帷幕—后台,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新模式探索[J] .民族研究,2006 (2) :39.
[4] MACCANNELL D. The Tourist :A New Theory of t he Leis2ure Class[M] . London :Macmillan ,1976
[5]刘云.论民族文化旅游中的舞台真实[J] .民族论坛,2007(8) :20 - 22.
[6] 陶立璠.民俗学概论[M].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
[7] 钟敬文.民俗文化学[M].中华书局,1996
[8] 李江敏、李志飞等,《文化旅游开发》,2000
[9]苏韶芬.关于旅游业如何开掘民俗文化资源的若干思考[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暂时离开自己的惯常居住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到异地陌生的社会文化环境里,以观察、感受、参与、体验异地民俗文化为主要内容而进行的旅游活动。也有学者认为,“民俗旅游是以特定地域或特定民族的传统风俗为资源而加以保护、 开发的旅游产品”。通常情况下,民俗旅游可以是纯粹的动态或静态的民俗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也可以是以民俗文化为重点观赏和体验对象的旅游。人类学视角下的民俗旅游文化,必须要通过本地旅游的本真性描述进行展演。
真实性在民俗旅游中具体可以分为民俗文化的本真性和民俗旅游产品的本真性。民俗文化追求的是文化传统的保存和文化环境的本体真实,是旅游客体(具体的旅游资源)纯粹的真实。民俗旅游产品追求的是游客在旅游产品中获得的真实感受, 是旅游主体(通常情况下指旅游观光客)感受的真实。旅游主体感受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使作为旅游产品的文化因素拥有不同的真实度, 只要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两者的保护都留下相对独立的空间,就有可能在发展民俗旅游的同时对民族的传统文化最大限度地进行保护。例如锦里每年最隆重的“游喜神方”活动是最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从宋代开始,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在成都的武侯祠附近举行隆重的“接喜神”活动,而且至今仍然保留这样的习俗。以其民俗文化本身解释,“喜神方”活动沿袭至今,活动的内容、方式、参与者等都基本保持原型;从旅游主体,即旅游观光客的眼中看到的表演实际上也是最真实的表演。如民俗文化中的一些要素随着环境的改变而不再具有实用价值后, 有些就会逐步消失, 有些则会作为一种残留的文化因子以礼仪、装饰、信仰等文化要素保留下来,继续延续下去。旅游业充分赋予了这些文化因素新的社会功能, 确保了它们的稳定延续。由此可见,旅游业在维护民俗文化传统中有时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正如锦里的“游喜神方”活动,如果没有开发成旅游产品,它的消亡可能会加速,但正是有了旅游,使得人们关注这种民俗事项,而且也给予了相应的保护。
二、民俗旅游中的“舞台真实”构建
锦里在进行旅游业的操作过程中,既要对游客观光客的旅游需求的迎合,又有对民族地区文化的认知和再造,可通过 “前台—帷幕—后台”功能分区来实现。
前台是为民俗旅游设计的专门旅游区,是目的地社区居民展示的空间。旅游观光客通过分享异域民俗文化的快餐,在短暂的时间内可以对东道主文化基本了解和体验。社区居民是民俗旅游资源的主人,是民俗旅游中真实性的创造者和表演者,强调居民的参与,能为舞台表演的真实性创造条件,为游客体验当地居民的真实生活搭建平台。笔者在锦里田野调查期间,对锦里6位民间艺人进行随机访谈,发现有5位艺人对其所展示的民俗技艺非常的认同,而且热衷于将该技艺发扬光大和传承下去,但是极少数的1民间艺人只是出于商业的目的进行表演,认为文化的展示和传承没有意义。所以,社区居民作为 “前台”的展示者要加强自信、 参与意识,树立该社区的认同感,而且要加强对所掌握的民俗技艺的文化自觉,成为当地民俗文化的自觉保护者和管理者,积极参与到旅游开发中。
为使目的地社区文化形态能保留其原真性,需设置一道屏障,即帷幕,它是前台与后台之间的一个过渡区。在这个过渡区里,文化的商业化逐渐减弱,文化的真实性逐渐增强。从旅游规划的角度分析,在 “帷幕” 这块领域要实行有控制性的开发,旅游者进入 “帷幕区” 不以损害目的地的生态容量、经济容量以及社区居民的心理容量为前提,使其文化形态和社区生活基本保持原貌。成都及周边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是一直没有一个集中展示的平台致使这些艺术散落民间以至于失传,锦里古街的建设不仅保护了民间艺术而且形成一个新的旅游景点,可以让游客滞留1、 2天细细玩味的人文景点,带动旅游业及周边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大大推动了成都经济的发展。“锦里”的建设正好印证这一点,其必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而这道“帷幕”的实际功能可概括如下:再现成都风貌,传承老成都文化;打造成都文化旅游品牌,带动旅游经济发展。
后台是供游客审视民族文化的场域,即游客融入社区中,充分体验民俗文化的真正价值。在对后台的管理中,要重视研究者的指导作用,把握旅游产品能否体现真实性因素的具体舞台处理限度,做好民俗旅游文化发展的研究工作,为旅游开发方式提供建议。旅游开发商和决策者要充分考虑长远利益,旅游路线设计、项目设计要体现民俗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并保留其核心和灵魂要素。行政单位的有效管理是保护后台民俗旅游资源的重要力量,政府应该制定民俗旅游政策,建立指导监督机构,控制民俗旅游开发规模,对濒临失传的民族文化进行抢救和传承,确保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锦里在“后台”的建设和保护方面就做的相对比较成功,比如,旅游观光客在锦里民俗街不会看到重复的民俗旅游产品,像皮影、糖人、面人艺术,在锦里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方式,而且这些手艺的表演者,大多数都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这些方面,锦里是一个成功的典范,也是有别于周边其他民俗旅游景区的竞争优势之一。
三、民俗旅游中文化的“舞台真实”展演
1、“舞台真实” 的内涵和具体表现
MacCannell 认为东道地出于自我防卫或商业目的制造了一个“旅游空间”,它是旅游业舞台化的表现。在民俗旅游舞台真实现象中,“舞台”指旅游向游客呈现的一幕幕场景,并非狭义的舞台表演。而“真实” 的理解取决于游客在民族旅游过程中的体验,因为不同的游客对真实的理解不同。民俗旅游“舞台真实”具体表现在:1、再现历史的表演。如锦里的诸葛连弩就是一种仿真游戏表演,还有现代人按照史料的记载发明的三国交通工具“木牛流马”在现有的条件下,再现已消失的三国历史文化。2、商品化的再造真实。如锦里戏台表演的川剧“变脸”,虽然以商业为目的,但能很好的将传统的民俗文化进行很好的展示,这就是迎合商业化而形成的舞台真实。
2、民俗文化在“舞台真实”理论中的良性分析
民俗文化被加工搬上舞台,并非简单的商品化,而是被更好的艺术化(除非这种操作被当作经济发展的唯一手段)。民俗文化本身就是艺术化了的生活,舞台只是一种表现形式而已。舞台艺术是民俗文化的精华部分,因为是表演,就必须展现最精彩、最富表现力的部分,这也是民俗文化主体凸显其自豪感的表现。比如锦里的丝绸商铺,除了摆设有商品柜台以外,还有大型的织锦机器和工人的织锦表演,而且恰恰这些人也是手艺的传承者。旅游观光客不仅仅可以买到称心的商品,还可以更直观的感受丝绸的加工过程,体验本土文化。搬上舞台的艺术不可能跟实际一模一样,因为它经过了人的创造,具有了更丰富的表现形式,这种艺术处理使文化更富内涵。但并不能由此就说它是不真实的 ,这不是一回事。
四、结语
在进行民俗旅游文化的展示过程中,我们清醒的应该认识到,民俗文化的真实性是相对稳定的,但是民俗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所变化,而民俗文化也正是这种继承和发展的作用下得到不断的延续。锦里民俗休闲街的开发模式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我们得出锦里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而是多方面综合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在民俗文化的开发过程中,我们从锦里的实例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在进行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注重旅游区的整体内容。突出体现古街的文化内涵,锦里古街的定位是民俗文化休闲街,所以在街里随处可见川西民俗,以及休闲的现代都市民俗。从门口的锦官、衙役开始一直往里,如有隔世之感。尽量将生产生活等直接植入到旅游活动中,在锦里工作的所有工作人员几乎都着民俗服饰,针对其工作性质的不同有所差异,但都是唐宋时期的是市井服饰,这不但便于规范管理而且增加了新的内容。民俗文化的开发还要做到“民俗不俗”,在民俗文化的开发过程中,锦里始终保持唯一性,即在锦里的每种民俗只允许出现一次。这样就避免了在商业利益面前的恶性竞争,降低了民俗文化的质量影响民俗艺术在锦里的发展与传承。最后,民俗文化实质是人的文化,所有的文化都离不开相应的传承人,所以在民俗文化的展示过程中还要重视民间艺人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梁福兴.民俗旅游学概论[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p18
[2]陶思炎.略论民俗旅游[J] .旅游学刊,1997 , (2) .
[3]杨振之.前台—帷幕—后台,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新模式探索[J] .民族研究,2006 (2) :39.
[4] MACCANNELL D. The Tourist :A New Theory of t he Leis2ure Class[M] . London :Macmillan ,1976
[5]刘云.论民族文化旅游中的舞台真实[J] .民族论坛,2007(8) :20 - 22.
[6] 陶立璠.民俗学概论[M].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
[7] 钟敬文.民俗文化学[M].中华书局,1996
[8] 李江敏、李志飞等,《文化旅游开发》,2000
[9]苏韶芬.关于旅游业如何开掘民俗文化资源的若干思考[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