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忽视传统的基本功,要练好粉笔字、简笔画,说好普通话,修炼好专业语言;同时也应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善于制作和利用PPT课件进行直观化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还要培养和具备自己良好的人格魅力,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去影响和感化学生。
关键词:历史教师素养;教学基本功;历史课件制作和应用;人格魅力
历史学科博大精深,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具备多方面的素养。首先,要重视传统的基本功。当今时代,很多历史教师荒废了语言的修炼,疏远了粉笔字和板书的训练,而过分执着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使得自身的文化内涵在不知不觉中下降。历史教师需要多媒体手段不?需要。但它只是辅助教学手段,不能“反仆为主”。前者是“细火慢炖”,后者是“急火攻心”。而教学恰恰是“慢工出细活”,技术手段永远也替代不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功底和文化素养。
当一个历史教师能在课堂上说一口抑扬顿挫的标准普通话,写一笔端庄秀美的粉笔字,画一幅形象逼真的中国轮廓图,那是多么的有韵味、富有美感、富有感召力啊;一边绘声绘色的讲着三国的鼎立之势,一边随手在黑板上勾勒出黄河长江蜿蜒流淌的走向,三国的位置跃然于学生的眼前,那种教学行为,那种随机表述,那种动态生成,那种文化气息,怎能不让学生仰视和感佩?这样的历史课堂,真正体现了历史教师的教学功底和文化素养。
历史又是和现实紧密相连的,课堂上生活化的语言也不可少,它可以拉近你与学生的距离。
比如在进行八年级下册第六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的教学时,讲诉“大跃进和让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我说了下面一段话:“大跃进运动中,当时的中央领导人急于求成,为了在钢铁领域赶英超美,提出“全民大炼钢铁”,不管是工厂的工人,还是农村的农民,或是学校的学生、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都来炼钢。小高炉遍地开花。结果没有专业技术的农民、学生和职工炼出的是没用的土钢、废钢,俗称‘牛脑壳’。…”学生听到此处,哄堂大笑,同时也深刻的认识到这场运动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造成恶果: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牛脑壳”一词书上没有,来自民间,是我在与经历过那场运动的老人们聊天时听到的。意思是炼出来的“土钢”块头大、杂质多,硬邦邦的没啥用,堆在路边像牛的脑壳。听起来很俗,却形象生动,引人思索,令人玩味。大俗即大雅。教学语言只要运用的恰当,没有雅俗之分。
综上所述,历史教师的教学语言既要有文采,富有激情和感染力,又要用生活化的语言在你和学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做到这两点,一方面要多读书多学习,苏赫姆林斯基曾指出:“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另一方面要多深入生活,多与周围的人沟通交流,“俗语”往往是最有生命力的。
其次,在教学中,历史教师要善于借助信息技术,利用网上资源自己制作PPT课件,把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形象的呈现在学生眼前,有助于突破知识的难点,强化教学效果。
在進行九年级下册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的教学时,学生对于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这一点能够理解,但对于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这一点在理解上有点困难,什么是多极化?多极化的世界是个啥样?书上没有明确的说明。于是我查找网络资源里关于多极化的图片,并制作成PPT课件在课堂上展示:
学生看了上面的课件后,豁然开朗,明白了多极化趋势就是将来的世界不是以超级大国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而是众多力量共同主导的世界,是一个更加平衡的多极世界。接下来,在总结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这一知识点时,因为时间跨度大,学生难以概括全,我又制作了一张PPT课件:
这张课件一目了然,学生看了后很快记住了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阶段。
因此,历史教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充分应用于教学过程,对于历史课堂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我想谈谈历史教师的人格魅力。苏赫姆林斯基说:“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教师是一本会说话、有思想和行动的教科书,教师的人格特征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塑造。常言道:你要教育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首先就要成为这样的人。历史教师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个人修养,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勤奋的治学态度、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人格魅力,感化影响学生。历史教师应该做到:既要传授课堂学业,更要传授立身基业;既要解攻书之惑,更要解成长之惑。当教师以自己的高尚品行及对真理的执著追求、对教育的无私奉献去训导学生,学生将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这里,我谈一谈历史教师在治学方面的人格追求,那就是在教学中注重实事求是、追求真理,正确传承历史,不随波逐流,更不能媚俗。当前电视里有很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戏说”“品说”历史的时髦电视剧,其中不少采用“移花接木”、张冠李戴、无中生有的手法,制造出许多不真实的历史事件。一些历史通俗书籍也带有游戏文字的成分。当然,绝对真实的历史是永远也无法获得的,但是这不能够成为我们抛弃真实历史、走向虚无的理由。这就要求历史教育工作者要有正确严谨的治史态度,在学生面前能够正确传承历史,实事求是,不媚俗、不虚假。
总之,历史教师任重而道远,欲有所作为,强化自己的素养和专长是关键。
关键词:历史教师素养;教学基本功;历史课件制作和应用;人格魅力
历史学科博大精深,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具备多方面的素养。首先,要重视传统的基本功。当今时代,很多历史教师荒废了语言的修炼,疏远了粉笔字和板书的训练,而过分执着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使得自身的文化内涵在不知不觉中下降。历史教师需要多媒体手段不?需要。但它只是辅助教学手段,不能“反仆为主”。前者是“细火慢炖”,后者是“急火攻心”。而教学恰恰是“慢工出细活”,技术手段永远也替代不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功底和文化素养。
当一个历史教师能在课堂上说一口抑扬顿挫的标准普通话,写一笔端庄秀美的粉笔字,画一幅形象逼真的中国轮廓图,那是多么的有韵味、富有美感、富有感召力啊;一边绘声绘色的讲着三国的鼎立之势,一边随手在黑板上勾勒出黄河长江蜿蜒流淌的走向,三国的位置跃然于学生的眼前,那种教学行为,那种随机表述,那种动态生成,那种文化气息,怎能不让学生仰视和感佩?这样的历史课堂,真正体现了历史教师的教学功底和文化素养。
历史又是和现实紧密相连的,课堂上生活化的语言也不可少,它可以拉近你与学生的距离。
比如在进行八年级下册第六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的教学时,讲诉“大跃进和让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我说了下面一段话:“大跃进运动中,当时的中央领导人急于求成,为了在钢铁领域赶英超美,提出“全民大炼钢铁”,不管是工厂的工人,还是农村的农民,或是学校的学生、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都来炼钢。小高炉遍地开花。结果没有专业技术的农民、学生和职工炼出的是没用的土钢、废钢,俗称‘牛脑壳’。…”学生听到此处,哄堂大笑,同时也深刻的认识到这场运动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造成恶果: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牛脑壳”一词书上没有,来自民间,是我在与经历过那场运动的老人们聊天时听到的。意思是炼出来的“土钢”块头大、杂质多,硬邦邦的没啥用,堆在路边像牛的脑壳。听起来很俗,却形象生动,引人思索,令人玩味。大俗即大雅。教学语言只要运用的恰当,没有雅俗之分。
综上所述,历史教师的教学语言既要有文采,富有激情和感染力,又要用生活化的语言在你和学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做到这两点,一方面要多读书多学习,苏赫姆林斯基曾指出:“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另一方面要多深入生活,多与周围的人沟通交流,“俗语”往往是最有生命力的。
其次,在教学中,历史教师要善于借助信息技术,利用网上资源自己制作PPT课件,把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形象的呈现在学生眼前,有助于突破知识的难点,强化教学效果。
在進行九年级下册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的教学时,学生对于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这一点能够理解,但对于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这一点在理解上有点困难,什么是多极化?多极化的世界是个啥样?书上没有明确的说明。于是我查找网络资源里关于多极化的图片,并制作成PPT课件在课堂上展示:
学生看了上面的课件后,豁然开朗,明白了多极化趋势就是将来的世界不是以超级大国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而是众多力量共同主导的世界,是一个更加平衡的多极世界。接下来,在总结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这一知识点时,因为时间跨度大,学生难以概括全,我又制作了一张PPT课件:
这张课件一目了然,学生看了后很快记住了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阶段。
因此,历史教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充分应用于教学过程,对于历史课堂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我想谈谈历史教师的人格魅力。苏赫姆林斯基说:“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教师是一本会说话、有思想和行动的教科书,教师的人格特征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塑造。常言道:你要教育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首先就要成为这样的人。历史教师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个人修养,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勤奋的治学态度、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人格魅力,感化影响学生。历史教师应该做到:既要传授课堂学业,更要传授立身基业;既要解攻书之惑,更要解成长之惑。当教师以自己的高尚品行及对真理的执著追求、对教育的无私奉献去训导学生,学生将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这里,我谈一谈历史教师在治学方面的人格追求,那就是在教学中注重实事求是、追求真理,正确传承历史,不随波逐流,更不能媚俗。当前电视里有很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戏说”“品说”历史的时髦电视剧,其中不少采用“移花接木”、张冠李戴、无中生有的手法,制造出许多不真实的历史事件。一些历史通俗书籍也带有游戏文字的成分。当然,绝对真实的历史是永远也无法获得的,但是这不能够成为我们抛弃真实历史、走向虚无的理由。这就要求历史教育工作者要有正确严谨的治史态度,在学生面前能够正确传承历史,实事求是,不媚俗、不虚假。
总之,历史教师任重而道远,欲有所作为,强化自己的素养和专长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