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是个“必需的人”吗?你是单位里的“不倒翁”吗?
在单位里,你可以不是“一号人物”,但是要努力做个“必需的人”。你不是普通员工,而应该是人才,而且是有个人品牌的人才。把自己当品牌来经营,可以创造独特的附加价值,同行只要想到你所从事的领域,就能立刻想到你。建立个人品牌已不是自由工作者成名的专利,而是现代职场上的生存法则,因此,上班族也要有自己的个人品牌。
职场追问:
谁被吃掉无人知?
有一个笑话说,两个食人族的人应聘进了某公司。人事主管知道他们每天都要吃人,于是警告说:“如果你们胆敢在公司里吃一个人,你们就会立即被炒掉!”两个食人族表示绝不会这样做。两个月过去了,公司里平安无事。突然有一天,公司的一位清洁工不见了。人事主管非常气愤,怒斥两个食人族,并炒掉了他们。出了公司大门,一个食人族立刻对另一个抱怨说:“我一直警告你不要吃干活的人,你就是不听!我们两个月来每天吃一个经理,没人发现。现在吃了清洁工,他们马上就发现了!”
这只是个笑话,但是你想过吗,假如你被食人族吃掉,会有人发现吗?每个单位里都有一些人的位置是牢不可破的,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你是这样的人吗?也许你没有什么职务,甚至只是一名保洁员,但是大家需要你吗?你有影响力吗?
而最强大与有意义的“影响力”,应该是你的独特性,原来在中央电视台二套“做饭的刘仪伟”就是典型的个案。他从中央台消失后,很多观众都不适应,有的还到处打听他的下落。之后他在上海一家电视台主持一档“东方夜谈”节目,仍然很火。我发现一个细节,该栏目的广告居然还有他当年“做饭”时的赞助商。他的鲜明特点带给他独特的人生财富,而且如影随形地跟随他。有人也许工作认真、卖力,但是仍然处境险恶,或者寂寞无人知,因为单位需要的是人才,而不是普通员工。过去我们有个想当然的观念:以为只要够投入,就能把事情做好,却忽略了专业性与准确性。如果方向不对,着力点失焦,就可能白费力气。普通员工随处可得,人才却需要发现、培养,更需要个人用心经营。
短期目标:
成为单位里的王牌
美国金融界巨子罗塞尔·塞奇说:“一个人,如果既无阅历又无背景,只有自己可以依靠。那么他最好的起步方法是:首先,获得一份工作;第二,珍惜第一份工作;第三,培养勤奋、忠诚敬业的习惯;第四,认真学习和观察,获取真经;第五,要努力成为不可或缺、举足轻重的人;第六,成为一个谦虚、有修养的人。”在这里,其核心主题就是怎么做个“不可或缺、举足轻重的人”。从短期目标来看,或者说从投机的角度考虑的话,你可以从下面几点着手去努力。
多能有了好专业还不够,还要一专多能。职业咨询专家认为,如果你想在单位“立于不炒之地”,就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如当会计的不妨学学行政管理,最好还懂法律;做文字编辑的,学会画版……如果自以为是专业人士,抱残守缺、故步自封,单位随时可以用一半的价钱雇用同等的“专业”人士顶替你的工作。所以,如果你所在的单位提供某种培训,一定不要以工作繁忙为借口而放弃。
态度接到工作要立刻动手,迅速准确及时完成,反应敏捷给人的印象是金钱买不到的。领导的时间比你的时间宝贵,不管他临时指派了什么工作给你,都比你手头上的工作重要。所以,你迅速做出反应是很重要的。大家都有相类似的专业背景,这时领导看重的就是职员的态度,态度决定一个人的高度。
救场工作时时在拓展,你不要总是以“这不是我分内的工作”为由来逃避责任。当有额外的工作指派给你时,不妨视之为考验,先笑纳。不管你接受的工作多么艰巨,哪怕鞠躬尽瘁也要做好,千万别表现出你做不来或不知从何入手的样子。所谓“不可或缺的地位”就是靠这样一次次救场来确立的。
长远理想:
建立个人品牌
美国管理学者华德士提出:“21世纪的工作生存法则就是建立个人品牌。”不只是企业、产品需要建立品牌,个人也需要在职场中建立品牌。个人品牌就是个人在工作中显示出独特的价值。具体而言,个人品牌有如下特征。它最基本的特征是质量保障,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业务技能上的高质量,另一方面是人品质量,个人品牌讲究持久性和可靠性。建立了个人品牌,就说明你的做事态度和工作能力是有保证的,也一定会为单位创造较大的价值,单位使用这样的人是可以信任和放心的。
建立个人品牌,首先要进行“品牌定位”。应该弄清几个问题:你想要成为什么?你的工作有价值吗?你有价值吗?个性不同,每个人的品牌定位就不同。我们知道,大单位创造品牌的标准方法是“特色—利益”模式,思考它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特色,能为客户或是顾客带来什么特殊利益。这套方法同样可以运用在个人品牌的建立上。你的“特色—利益”模式是什么?
其次,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很快,建立品牌更要强调学习能力。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杜拉克指出:“现在个人专长的寿命,比企业的寿命长。”精湛的专业技能是个人品牌的核心内容。在工作场所,能力不强的人想树立品牌很难,就像一个产品,客户服务再好,如果三天两头出故障,也会让客户避而远之。
最后,还要学会包装自己。比如“疯狂英语”的李阳先生就是一个典范,“疯狂”两个字真是了得!包装就是要展现品牌的个性,像商品的包装一样,个人有吸引力的包装都有共通之处,那就是生命力、信任、平易近人。不过,过分包装就如同给月饼贴金,会适得其反,宣扬也要掌握好尺度。你的卖点在哪里,要适当地呈现出来。就单位的角度来说,没有任何一个员工是无法取代的。上班族不需要追求让自己在组织内不可或缺的崇高目标,但是一定要建立个人品牌,在劳动市场上取得永远的优势,随时可以获得工作机会,不怕失业。
从普通员工,到人才;从人才,到个人品牌。裁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并无太多让人记住的东西。你不可能永远属于一家单位、一个职位,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品牌人物,就可以成为职场里的“不倒翁”。
(编辑/李贤平)
在单位里,你可以不是“一号人物”,但是要努力做个“必需的人”。你不是普通员工,而应该是人才,而且是有个人品牌的人才。把自己当品牌来经营,可以创造独特的附加价值,同行只要想到你所从事的领域,就能立刻想到你。建立个人品牌已不是自由工作者成名的专利,而是现代职场上的生存法则,因此,上班族也要有自己的个人品牌。
职场追问:
谁被吃掉无人知?
有一个笑话说,两个食人族的人应聘进了某公司。人事主管知道他们每天都要吃人,于是警告说:“如果你们胆敢在公司里吃一个人,你们就会立即被炒掉!”两个食人族表示绝不会这样做。两个月过去了,公司里平安无事。突然有一天,公司的一位清洁工不见了。人事主管非常气愤,怒斥两个食人族,并炒掉了他们。出了公司大门,一个食人族立刻对另一个抱怨说:“我一直警告你不要吃干活的人,你就是不听!我们两个月来每天吃一个经理,没人发现。现在吃了清洁工,他们马上就发现了!”
这只是个笑话,但是你想过吗,假如你被食人族吃掉,会有人发现吗?每个单位里都有一些人的位置是牢不可破的,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你是这样的人吗?也许你没有什么职务,甚至只是一名保洁员,但是大家需要你吗?你有影响力吗?
而最强大与有意义的“影响力”,应该是你的独特性,原来在中央电视台二套“做饭的刘仪伟”就是典型的个案。他从中央台消失后,很多观众都不适应,有的还到处打听他的下落。之后他在上海一家电视台主持一档“东方夜谈”节目,仍然很火。我发现一个细节,该栏目的广告居然还有他当年“做饭”时的赞助商。他的鲜明特点带给他独特的人生财富,而且如影随形地跟随他。有人也许工作认真、卖力,但是仍然处境险恶,或者寂寞无人知,因为单位需要的是人才,而不是普通员工。过去我们有个想当然的观念:以为只要够投入,就能把事情做好,却忽略了专业性与准确性。如果方向不对,着力点失焦,就可能白费力气。普通员工随处可得,人才却需要发现、培养,更需要个人用心经营。
短期目标:
成为单位里的王牌
美国金融界巨子罗塞尔·塞奇说:“一个人,如果既无阅历又无背景,只有自己可以依靠。那么他最好的起步方法是:首先,获得一份工作;第二,珍惜第一份工作;第三,培养勤奋、忠诚敬业的习惯;第四,认真学习和观察,获取真经;第五,要努力成为不可或缺、举足轻重的人;第六,成为一个谦虚、有修养的人。”在这里,其核心主题就是怎么做个“不可或缺、举足轻重的人”。从短期目标来看,或者说从投机的角度考虑的话,你可以从下面几点着手去努力。
多能有了好专业还不够,还要一专多能。职业咨询专家认为,如果你想在单位“立于不炒之地”,就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如当会计的不妨学学行政管理,最好还懂法律;做文字编辑的,学会画版……如果自以为是专业人士,抱残守缺、故步自封,单位随时可以用一半的价钱雇用同等的“专业”人士顶替你的工作。所以,如果你所在的单位提供某种培训,一定不要以工作繁忙为借口而放弃。
态度接到工作要立刻动手,迅速准确及时完成,反应敏捷给人的印象是金钱买不到的。领导的时间比你的时间宝贵,不管他临时指派了什么工作给你,都比你手头上的工作重要。所以,你迅速做出反应是很重要的。大家都有相类似的专业背景,这时领导看重的就是职员的态度,态度决定一个人的高度。
救场工作时时在拓展,你不要总是以“这不是我分内的工作”为由来逃避责任。当有额外的工作指派给你时,不妨视之为考验,先笑纳。不管你接受的工作多么艰巨,哪怕鞠躬尽瘁也要做好,千万别表现出你做不来或不知从何入手的样子。所谓“不可或缺的地位”就是靠这样一次次救场来确立的。
长远理想:
建立个人品牌
美国管理学者华德士提出:“21世纪的工作生存法则就是建立个人品牌。”不只是企业、产品需要建立品牌,个人也需要在职场中建立品牌。个人品牌就是个人在工作中显示出独特的价值。具体而言,个人品牌有如下特征。它最基本的特征是质量保障,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业务技能上的高质量,另一方面是人品质量,个人品牌讲究持久性和可靠性。建立了个人品牌,就说明你的做事态度和工作能力是有保证的,也一定会为单位创造较大的价值,单位使用这样的人是可以信任和放心的。
建立个人品牌,首先要进行“品牌定位”。应该弄清几个问题:你想要成为什么?你的工作有价值吗?你有价值吗?个性不同,每个人的品牌定位就不同。我们知道,大单位创造品牌的标准方法是“特色—利益”模式,思考它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特色,能为客户或是顾客带来什么特殊利益。这套方法同样可以运用在个人品牌的建立上。你的“特色—利益”模式是什么?
其次,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很快,建立品牌更要强调学习能力。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杜拉克指出:“现在个人专长的寿命,比企业的寿命长。”精湛的专业技能是个人品牌的核心内容。在工作场所,能力不强的人想树立品牌很难,就像一个产品,客户服务再好,如果三天两头出故障,也会让客户避而远之。
最后,还要学会包装自己。比如“疯狂英语”的李阳先生就是一个典范,“疯狂”两个字真是了得!包装就是要展现品牌的个性,像商品的包装一样,个人有吸引力的包装都有共通之处,那就是生命力、信任、平易近人。不过,过分包装就如同给月饼贴金,会适得其反,宣扬也要掌握好尺度。你的卖点在哪里,要适当地呈现出来。就单位的角度来说,没有任何一个员工是无法取代的。上班族不需要追求让自己在组织内不可或缺的崇高目标,但是一定要建立个人品牌,在劳动市场上取得永远的优势,随时可以获得工作机会,不怕失业。
从普通员工,到人才;从人才,到个人品牌。裁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并无太多让人记住的东西。你不可能永远属于一家单位、一个职位,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品牌人物,就可以成为职场里的“不倒翁”。
(编辑/李贤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