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在古典诗词深处

来源 :教育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2314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瑰宝,其内容精辟,寓意深刻。哲学与古典诗词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古典诗词走进高中哲学课堂,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本文就如何利用古典诗词进行高中哲学教学展开探讨。
  关键词:古典诗词;学科素养和人文素养;哲学教学
  学好哲学,终生受益。《生活与哲学》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必修模块之一,其内容深奥,言简意赅,教学难度大。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古典诗词是传统文化中珍贵的文化遗产,古典诗词语言精美、寓意深刻,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如果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将比较有诗画意的古典诗词与哲学道理有机结合,则可以增强课堂感染力,事半功倍。
  一、寓教于乐,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点燃知识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兴趣像柴,既可点燃,也可捣毁。”在高中哲学课的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授《意识的本质》这个知识点时,我选用被世人传颂的千古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让学生来轻松学习“意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性反映”。学生兴致勃勃地诵读自己所熟悉的唐诗人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想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丽景色。那挂在枝头的积雪,大地银装素裹,焕然一新,忽如一夜盛开的梨花,花团锦簇,压枝欲低,此时的雪景分外迷人。以春花喻冬雪,意境独特,比喻新奇。诗句富于想象,体现出诗人主观的联想和体验,而不是停留在对客观事物的原本的反映上,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意识是主体对客体的主观能动性反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学生在古诗词熏陶中学习抽象的哲学道理,在愉悦中产生学好哲学强烈愿望,真正实现寓教于乐,乐学好学的教学效果。
  二、要培养辩证思维 树立创新意识
  不同的时代对人物的评价标准也不同。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学生。因此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百家争鸣”。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主动参与并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使学生富于冒险心、好奇心,充满挑战性、想象力。这有利于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在教学《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这个知识点时,巧用广为流传的至理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来说明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要培养创新精神。刘禹锡的“沉舟”二句生动形象,哲理深刻,反映了事物的变化发展客观规律,至今仍被人们引用,并赋予它以新的意义。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哲学寓意是“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所以“病树”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无限春光。他的另外名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莫道桑榆晚,为霞犹满天。”这就启示青年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与时俱进,热情的支持新事物的成长,支持改革,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三、树立正确的三观 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目标之一。精心设计,妙用古典诗词,能使深奥抽象哲学理论诗意化,生活化,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教学《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这个知识点时,可借用触动无数人的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里名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理解。先让学生自学课本后找出体现矛盾的词语:“悲欢、离合、阴晴、圆缺”, 苏轼学识渊博,仕途坎坷,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离欲与入世的困惑和矛盾,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点明主题:“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这样可以使哲学道理深入浅出,化难为易。
  抬头遥问“明月几时有?” 既感到苏轼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又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极富人情与哲理。既标举了“ 绝尘寰的宇宙意识”,又摒弃那种“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错愕”情态。通过探讨,引导学生意识到,苏轼虽不完全超然地看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但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找“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词中尽管吟秋,读来却“触处生春”,引人向上,体现苏轼乐观的精神境界和豁达的人生态度。通过对《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里名句及其曲折人生的分析达到理解“矛盾”内涵,并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打击,积极乐观面对生活。
  四、传承国学经典,培养人文素养
  人们常说,发思古之幽情,往往是为了现在。司马迁作《史记》,为“究天人之际,通今古之变”,无不都为我们提供了很好范例。政治学科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人文内涵,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大有益处。中华古典诗词,无不闪现着人文精神的光辉。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无不渗透在哲学教学中。在哲学中渗透古典诗词教学,可以丰富的哲学知识,传承经典传,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人文素养。
  在教授《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学习“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知识点时,可以借用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中经典名句“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此句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渲染山林的幽静。体现了一个重要的哲学道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关系。此诗文辞清婉,音律谐美,因景启情而抒怀,十分自然和谐。能体现”动静结合“的还有另外山水诗人王维的名篇《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中动态景物“花落、月出、鸟鸣”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又突出显示了“春涧” 的幽静。这种如诗如画的中国古典诗词把浓浓的诗情和深刻的哲理完美地融为一体,既给人以诗意的熏陶,又给人以哲理的启迪,具有难得的双重的价值。哲学课教学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学科素养和人文素养。
  哲学课教学中运用古典诗词可以营造充满浓郁的教学氛围,意境优美、发人深思古典诗词教育,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充分挖掘古典诗词深处富有思想之美的哲学道理,是提高哲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有利于促成学生人格健全、核心素养形成、知识能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宋名家词选》 龙榆生 上海开明书店出版 1934年12月
  [2]《唐宋名家诗词赏读》周仕慧等 线装书局出版 2007
其他文献
摘要: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们阅读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属于一项基础性的教学任务。阅读可以更好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的学习能力逐步提升,使其获取到更有益的知识,掌握扎实的学习途径。本文将分析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地位,通过适当的分析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情况,明确课外阅读对于学生们起到的积极影响,为保证其更好的发挥出教育作用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课外阅读;作文;重要性  引言  
期刊
引导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的重要标志。它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点拨、解惑、提示、释疑等方法,发挥引导、指导、辅导作用,尊重学生,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励意向、启发思维、点拨疑难、指点方法,让学生自己会学、学会,懂想、想懂问题,促使学生的全部心理活动积极有效地进行和健康地发展。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艺术存在于各个环节中。教师采用多种形象、生动的形式唤起学生的学习
期刊
摘要:在课标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能力立意受到了广泛关注.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当以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为追求.纵观2012-2014三年的全国高考理科数学卷,承载此考查任务的创新试题层出不穷,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值得赏析。  关键词:高考;创新;试题分類;评价与趋势
期刊
摘要:近些年来,要对广大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因为今天的孩子,是21世纪的主人,他们将面对的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在这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世纪,生活中几乎人人都要遇到挫折。然而我们的家长,从小对孩子实行过分的保护,只要读好书,一切该孩子动手去做的事,全由家长代劳;许多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只注意学生考分的高低而忽视了孩子心理素质的培养,尤其是抗挫折能力的培养,这样他们虽然学了不少书
期刊
摘要:“三区”支教计划是深入推进教育精准扶贫以及工程师资建设的一项相当重要的举措。而作为支教教师,则在这个计划之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在文中结合笔者自身经验,就如何做好“三区”支教工作进行探讨。  关键词:“三区”;支教  我,1962年生,会宁县桃林中学教师。2017年度以高级教师、“三区”支教者的身份,在距县城110公里外的新塬中学支教一年。在此将我一年间的工作和同仁分享。  一.我具体做了
期刊
摘要:高三物理不仅是高中物理教学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整个高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考必考内容,高中物理老师及学生们都要重视。对此,本文作者站在高中物理老师的角度,详细分析了高三物理高考考前冲刺复习策略。  关键词:高三物理;考前冲刺复习;策略分析  高三物理考前冲刺复习的主要内容是高考理综试卷——物理试题,不仅具有知识覆盖面宽和主干知识突出的特点,还具有试题难宜适中、梯度明显、立足基本知
期刊
摘要:近段时间总听到“语文味”这个词,小语界也掀起了呼唤语文回归的风潮,对语文思维的训练、语言的习得等等日渐被重视,实在让人欣喜。这让我又关注到了语感这个概念。2000年修订的《大纲》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指出:“在读中培养语感。”这是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首次提到“语感”一词。时隔一年,教育部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把“形成良好的语感”列入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并且,“语感”一
期刊
摘要:伴随新课改進程地不断推进,传统的教育方法、手段显然已无法适应教学的要求。在新课程背景之下,想要更好地培养小学语文创新思维,教师就须突破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欲望得以有效激发,真正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来,进而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基于此,本文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就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展开了进一步探讨,希望能为同行业者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期刊
摘要:课堂教育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会大大影响课堂的有效教学,同时不利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但是学生的参与往往不够。怎么样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而如何增强学生在历史课堂的参与度,教师应从课前、课中、课后各个环节进行全面调动。  关键词:参与;预习;反转;探究;新颖  课堂的组成部分:教师、学生、知识。我认为如果使三方配合得愉快且有效,这就是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根本所在。而如何使三方配合得愉快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媒体也越来越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在集中练习知识重难点方面也体现的很突出,而且能够结合语境很形象的加深知识联系或突出语言特征。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学课件,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小学生学习英语来说更为有效,应该予以推广。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小学英语;有效性  下面我就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谈几点关于现代信息技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