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是一门集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于一体的课程,它以育人为目标,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学校德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课程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相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近年来,我乡思想品德教研组围绕如何用好教材,如何用好课堂,如何让思品课回归生活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今天,与各位同行一道研讨,希望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
一、活用教材是基础
陶行知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指出“教科书应是活的、真的、动的、用的”,而不是“死的、浮的、静的、读的”。新课程也倡导:教师是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课程的开放性为教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创造性地处理教学内容留出大量空间,教师对教育内容和教学时间进行灵活、合理的调整,更能有效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育活动是保证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因此,思想品德教学不应该理想化、知识化,而应该在一定程度上生活化、活动化,让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实际活动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即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教师通过安排儿童在课堂学习中进行讨论、操作、实践、欣赏、练习、讲解、讲故事、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做游戏等不同类型的活动,使学生在学校活动中学会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
例如:《看我多精神》一课,就是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养成正确的坐、立、走姿势。教师采用了欣赏、讲授与练习结合的活动形式,从欣赏导入,给学生展示了一组国旗护卫队战士升国旗时飒爽英姿的图片,再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讲述解放军叔叔怎样苦练站功的:他们为了练好站姿,就贴着墙根站;为了站得纹丝不动,头顶砖头;为了使腰身挺直,他们在身上绑上十字架;有的叔叔发现自己脖子有时歪向一边,就在衣领上别了一个大头针,脖子稍一歪,针尖就扎脖子一下,这样才有了他们的“站如松”。听了介绍后,再让孩子们结合自己的体会,采用竞赛的形式进行坐、立、走姿势的训练,在活动中,认识得到强化与深入。
三、教师导行是关键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建设最根本的指导思想,课程要求教师关注每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行为价值取向。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都成为“叫育”(以教师说教为主而进行的苍白教学),课堂教育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弱化着教育效果,学生的是非观念、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受到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因势利导,起到心理疏导作用,把学生的思想引入正确的航线上去。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自悟,密切关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随机应变,更好地发挥教学机智,在生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擦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激荡起学生内心的情感涟漪。
四、生活体验是根本
1、在生活中发现。思想品德课是立足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思维;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联系,促进知行统一的整体性思想;立足于学生社会活动的实践性思想的合理教学思路。教师在教学前,要让理论联系实际,让孩子们从生活中去观察,去发现。
2、在生活中探索。所谓“探索”,这里是指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学习活动,在生活实践、动手操作中发展学生的情趣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生活的本领。教师必须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让学生通过感觉、发现、探索和领会内在的活动内容来完成学习过程,为学生提供各种资源,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学习的方向。,
3、在生活中实践。新课标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道德寓于儿童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能否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践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使学生对学校思品教学产生怀疑,从而削弱了教育的导引功能。我们的品德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样做,而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样做?人们会有怎样的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自己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这就是所谓“自主构建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
小学品德教育课堂教学要求实、求新、求活、树立科学的学科教学观念,构建以发展为主体的学生观和完整的教学价值观。昨天,我们挥洒着智慧与汗水走过,今天,我们还将继续努力,为追求“教育无痕,润物无声”这一最高目标而努力。
一、活用教材是基础
陶行知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指出“教科书应是活的、真的、动的、用的”,而不是“死的、浮的、静的、读的”。新课程也倡导:教师是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课程的开放性为教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创造性地处理教学内容留出大量空间,教师对教育内容和教学时间进行灵活、合理的调整,更能有效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育活动是保证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因此,思想品德教学不应该理想化、知识化,而应该在一定程度上生活化、活动化,让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实际活动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即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教师通过安排儿童在课堂学习中进行讨论、操作、实践、欣赏、练习、讲解、讲故事、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做游戏等不同类型的活动,使学生在学校活动中学会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
例如:《看我多精神》一课,就是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养成正确的坐、立、走姿势。教师采用了欣赏、讲授与练习结合的活动形式,从欣赏导入,给学生展示了一组国旗护卫队战士升国旗时飒爽英姿的图片,再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讲述解放军叔叔怎样苦练站功的:他们为了练好站姿,就贴着墙根站;为了站得纹丝不动,头顶砖头;为了使腰身挺直,他们在身上绑上十字架;有的叔叔发现自己脖子有时歪向一边,就在衣领上别了一个大头针,脖子稍一歪,针尖就扎脖子一下,这样才有了他们的“站如松”。听了介绍后,再让孩子们结合自己的体会,采用竞赛的形式进行坐、立、走姿势的训练,在活动中,认识得到强化与深入。
三、教师导行是关键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建设最根本的指导思想,课程要求教师关注每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行为价值取向。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都成为“叫育”(以教师说教为主而进行的苍白教学),课堂教育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弱化着教育效果,学生的是非观念、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受到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因势利导,起到心理疏导作用,把学生的思想引入正确的航线上去。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自悟,密切关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随机应变,更好地发挥教学机智,在生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擦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激荡起学生内心的情感涟漪。
四、生活体验是根本
1、在生活中发现。思想品德课是立足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思维;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联系,促进知行统一的整体性思想;立足于学生社会活动的实践性思想的合理教学思路。教师在教学前,要让理论联系实际,让孩子们从生活中去观察,去发现。
2、在生活中探索。所谓“探索”,这里是指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学习活动,在生活实践、动手操作中发展学生的情趣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生活的本领。教师必须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让学生通过感觉、发现、探索和领会内在的活动内容来完成学习过程,为学生提供各种资源,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学习的方向。,
3、在生活中实践。新课标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道德寓于儿童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能否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践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使学生对学校思品教学产生怀疑,从而削弱了教育的导引功能。我们的品德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样做,而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样做?人们会有怎样的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自己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这就是所谓“自主构建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
小学品德教育课堂教学要求实、求新、求活、树立科学的学科教学观念,构建以发展为主体的学生观和完整的教学价值观。昨天,我们挥洒着智慧与汗水走过,今天,我们还将继续努力,为追求“教育无痕,润物无声”这一最高目标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