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学必设的科目之一——历史,在承载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因为优秀的民族精神就流淌在历史的长河中。历史老师有职责教育我们的炎黄子孙发扬优良的民族精神,让我们的青少年在提高历史素养的同时,也提高民族文化素养。因此,历史教师对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应该负有很强的使命感。作为一名历史教师,现对历史课中的情感教学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在重视知识、能力目标达成的同时,重视情感目标的达成
历史新课程从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的特点出发,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正是由于历史本身所包含的丰富内涵,才使得历史教育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知识是基础,是依托,是载体,是学生发展的双翅。学生只有在掌握基本的历史线索和具体的历史知识的同时,才能形成历史学习的初步能力。才能真正学会学习,才会产生爱国主义情感、正义感、社会责任感以及正确的生活态度、做人态度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学生不掌握必要的历史知识,一切活动都难以展开,一切能力也都难以形成,思想、品德、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生成也会成为空泛之谈。所以要注意避免对教学目标整体把握上的失缺,全面和正确地理解历史教学的任务。
二、引导学生关注人文精神,重视历史的社会功用
历史是一种记忆,历史是一种知识,历史更是一种智慧,存续文化、鉴知往来。我们的先人在不断吸纳、创造和丰富历史文化中,也使人类从愚昧野蛮走向了进步文明。中华民族悠悠几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史,可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变革的客观规律,可增强学生的时代紧迫感和振兴中华的崇高责任感。历史上风云人物、民族英雄的惊天伟绩,可激发学生刻苦学习、追求真理、报效祖国的情感。我们要珍惜历史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细细品尝从中汲取到的历史养分,并用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来践行优秀的品行,必会为学生未来健康、美好的人生涂抹上绚丽的色彩。而历史上更有诸多发明、改革、战争等重大史事,均会给学生未来的人生以启迪和警示,把历史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的做法,同样会使学生从中悟出许多道理,学会怎样做事和做人,进而使自己变得更聪慧起来。
比如“罗斯福新政”,是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而采取的政策,在学这一课之前,给学生布置作业,调查2008年金融危机给人民生活生产带来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结合课本知识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国计民生的责任感。由于经济危机关系到了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学生都深有感触,所以课堂效果良好,学生也易于接受比较难于理解的政策。
三、充分发挥历史教学中的美育功能
“假如在言语旁边没有艺术的话,无论什么样的道德训诫也不能够在年轻人的心灵里培养出良好的、高尚的情感来。”中学历史教材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因素,若“汉魏之文苑、晋之清淡、南北朝以后之书画与雕刻、唐之诗、五代以后之词,元以后之小说与剧本,以及历代著名之建筑与各种美术工艺品,无不于教育之中行其美育之作用。”“历史学上各时代伟大与文雅之人物、事迹,无不于智育之中,含美育之元素。”史之所存,美之所在,歷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宝库。这些具体、鲜明的美的形象不仅能感染学生,激发其对历史的浓厚兴趣,而且能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行打下基础。
总之,历史教学要联系实际,要谈古论今,发挥历史的明理、鉴今、育人的作用。我中华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数不胜数的优秀儿女,世界历史的万象纷呈,怎能不令我们肃然起敬、引以为豪、留恋往返?我们要以满腔的热情讲述中国与世界的光荣历史传统,要让我们的下一代在历史学习中提高民族素养,提升民族素质。让我们的中华民族以伟岸的身姿,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在重视知识、能力目标达成的同时,重视情感目标的达成
历史新课程从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的特点出发,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正是由于历史本身所包含的丰富内涵,才使得历史教育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知识是基础,是依托,是载体,是学生发展的双翅。学生只有在掌握基本的历史线索和具体的历史知识的同时,才能形成历史学习的初步能力。才能真正学会学习,才会产生爱国主义情感、正义感、社会责任感以及正确的生活态度、做人态度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学生不掌握必要的历史知识,一切活动都难以展开,一切能力也都难以形成,思想、品德、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生成也会成为空泛之谈。所以要注意避免对教学目标整体把握上的失缺,全面和正确地理解历史教学的任务。
二、引导学生关注人文精神,重视历史的社会功用
历史是一种记忆,历史是一种知识,历史更是一种智慧,存续文化、鉴知往来。我们的先人在不断吸纳、创造和丰富历史文化中,也使人类从愚昧野蛮走向了进步文明。中华民族悠悠几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史,可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变革的客观规律,可增强学生的时代紧迫感和振兴中华的崇高责任感。历史上风云人物、民族英雄的惊天伟绩,可激发学生刻苦学习、追求真理、报效祖国的情感。我们要珍惜历史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细细品尝从中汲取到的历史养分,并用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来践行优秀的品行,必会为学生未来健康、美好的人生涂抹上绚丽的色彩。而历史上更有诸多发明、改革、战争等重大史事,均会给学生未来的人生以启迪和警示,把历史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的做法,同样会使学生从中悟出许多道理,学会怎样做事和做人,进而使自己变得更聪慧起来。
比如“罗斯福新政”,是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而采取的政策,在学这一课之前,给学生布置作业,调查2008年金融危机给人民生活生产带来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结合课本知识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国计民生的责任感。由于经济危机关系到了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学生都深有感触,所以课堂效果良好,学生也易于接受比较难于理解的政策。
三、充分发挥历史教学中的美育功能
“假如在言语旁边没有艺术的话,无论什么样的道德训诫也不能够在年轻人的心灵里培养出良好的、高尚的情感来。”中学历史教材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因素,若“汉魏之文苑、晋之清淡、南北朝以后之书画与雕刻、唐之诗、五代以后之词,元以后之小说与剧本,以及历代著名之建筑与各种美术工艺品,无不于教育之中行其美育之作用。”“历史学上各时代伟大与文雅之人物、事迹,无不于智育之中,含美育之元素。”史之所存,美之所在,歷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宝库。这些具体、鲜明的美的形象不仅能感染学生,激发其对历史的浓厚兴趣,而且能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行打下基础。
总之,历史教学要联系实际,要谈古论今,发挥历史的明理、鉴今、育人的作用。我中华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数不胜数的优秀儿女,世界历史的万象纷呈,怎能不令我们肃然起敬、引以为豪、留恋往返?我们要以满腔的热情讲述中国与世界的光荣历史传统,要让我们的下一代在历史学习中提高民族素养,提升民族素质。让我们的中华民族以伟岸的身姿,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