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按我国现行的建筑工程造价构成分析,占最大比例的是建筑安装工程费。因此建设工程造价控制在建筑工程企业中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而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是整个工程造价控制的决定性阶段,。本文简单介绍了加强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分析了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项目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方法。
[关键词] 项目 设计 工程造价 控制方法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工程项目造价控制是一个由投资决策、设计、施工、竣工等建设程序各个阶段全过程的控制。项目经过可行性分析论证,决策一经确立,设计即成为关键。工程造价看上去完成于施工阶段,而实际上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绝大部分形成于设计时期。国内外大量工程实例表明工程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可达到35%~75%.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主要体现在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上。本文分析了当前影响设计经济合理性的原因,对工程项目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途径作了探讨。
1、 项目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主要问题分析
1.1 不重视项目前期的造价控制
实践中往往存在重立项、轻论证,重方案技术、轻经济评价的现象,在前期投资决策阶段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深度不够。由于对某些技术方案缺乏深入的科学论证,使得设计出现变更多、漏项严重等问题,从而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浪费。此外,受项目管理工作中 “重施工,轻设计”的传统观念影响,建设单位把控制建安工程造价的注意力集中在施工阶段,项目的前期工作准备不够充分,造成设计深度不够,设计概算质量不高,有些项目甚至不做概算,概算审批走形式,导致“三超”现象(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时有发生。
1.2 技术性与经济性相分离
一方面,部分设计人员因片面追求设计效率或者创新意识不强,在设计中不作多方案比较,即使进行多方案比较,也是注重技术和使用功能,而忽视经济分析比较。另一方面,造价人员仅根据设计图纸、相关定额、取费标准等计算工程造价,缺乏对工程概况、现场情况的必要了解,与设计人员不能紧密配合工作,工作沟通协调不够。这种技术与经济相分离的状况是导致工程造价难以得到有效控制重要原因之一。
1.3 设计招投标不全面
目前,项目设计招标只注重方案设计阶段的招标,而忽略了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招投标工作。一旦方案中标,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也随之被确定。由于在施工图设计过程中缺乏竞争机制,设计人员控制造价的主观动力不足。
1.5 发包环节缺乏有效衔
传统模式“设计—招标—施工”中,勘察、设计、施工各主要环节之间互相分割与脱节,由此带来了工程建设周期长、效率低、投资效益差等系列问题。勘察设计单位只考虑建筑要求,而忽略了建筑的成本和施工的技术问题,对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方案也不予负责。承包商主要考虑工程进度,不需对有疏漏或错误的设计图纸负责,同一建设项目的承包商之间在质量、安全、进度和现场管理以及衔接部位缺乏统一协调。
2、 有效实施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措施
要有效克服以上问题,需要在设计阶段正确处理技术和经济的关系,实现技术与经济的统一,促使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由单一控制转变为多元控制,吸收造价工程师参与全过程设计。通过优化设计方案、限额设计、改进机制、健全制度等措施,实现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
2.1利用价值工程理论优化设计方案
积极运用价值工程理论,进行方案优化,对控制造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设计阶段运用价值工程控制造价并不是片面地认为工程造价越低越好,而是把工程的功能和造价两方面因素综合起来分析。在设计过程中,不断地对工程设计进行优化,使设计项目的产品质量,即产品最终价值体现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如:应将市政基础设施项目设计寿命周期内的使用费用在决策阶段就纳入投资控制范畴,运用价值工程使全寿命周期内使用维护费用最低,从而实现全寿命周期节省资金和社会资源的真正意义上的系统投资控制。
2.2 采用限额设计在保证功能前提下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
按照初设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通过层层限额设计改变设计过程不算帐的现象,由“画了算”变为“算了画”。将“肥梁”、“胖柱”、“密钢筋”、“深基础”等现象消灭在设计阶段,这样“三超”现象也会减少。同时,严格控制设计中的不合理变更。加强设计变更的管理,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采购或施工初期,以免造成重新采购、拆除等重大变更损失。对影响工程造价的较大设计变更,要采取先算帐后变更的办法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2.3 完善设计招标,引入竞争机制
积极实行设计招标,不仅方案设计阶段要通过招标完成,而且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也应引入竞争机制,使设计单位不仅要对承担项目的技术可行性负责,而且对承担项目的投资加以控制。这样可以促使设计人员增强竞争意识,设计出效益高、技术经济合理的方案。
2.4 建立健全设计收费标准和设计奖罚制度
改革设计质量好坏与设计人员无经济厉害关系的状况。将设计费的计取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基本设计费,同原设计费计取;另一部分为效益设计费,这部分费用应充分体现出激励机制,在保证工程安全和不降低工程功能的前提下,凡因设计质量好而降低造价的应根据降低的幅度大小计取不等的效益设计费;凡因设计错误、漏项等造成损失的,设计人员也要承担一定的经济损失责任,从设计费中按量扣减。从而调动设计人员的主动控制造价的积极性和全面提高设计工作的责任心,保证设计质量,有效降低成本。国家计委自1991年起,出台了对因设计单位错误、漏项或扩大规模和提高标准而导致工程静态投资超支扣减设计费的相应规定。由此设计单位可相应制定一系列落实到设计人员的奖罚制度。
2.5 关口前移,推行设计监理制度
我国已全面推行了建设监理制度,但设计监理制度缺失,设计监理工作还未强制执行。而各专业审查部门各管一部分,不利于投资控制。建议积极推行设计监理,让有经验的监理人员从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就参与进来,协助业主调研、考察立项、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对设计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尽可能把问题暴露在施工之前,可以有效减少设计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与失误,提高设计质量,有效控制工程投资。
3、结语
大量实践证明,在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工程造价控制中,必须重点加强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必须在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大力推行限额设计、加强设计监理、积极引入竞争机制、改革设计收费办法等方面进行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只有设计人员懂经济,造价人员懂技术,双方紧密联系,配合工作,处理好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就能使工程造价控制步入良性循环,从而达到有效控制项目投资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戚安邦.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2] 周和生 尹贻.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2008-1-1
[3] 周惠.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福建建筑》,2009.06
[4] 徐大图.建设工程造价管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 项目 设计 工程造价 控制方法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工程项目造价控制是一个由投资决策、设计、施工、竣工等建设程序各个阶段全过程的控制。项目经过可行性分析论证,决策一经确立,设计即成为关键。工程造价看上去完成于施工阶段,而实际上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绝大部分形成于设计时期。国内外大量工程实例表明工程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可达到35%~75%.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主要体现在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上。本文分析了当前影响设计经济合理性的原因,对工程项目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途径作了探讨。
1、 项目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主要问题分析
1.1 不重视项目前期的造价控制
实践中往往存在重立项、轻论证,重方案技术、轻经济评价的现象,在前期投资决策阶段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深度不够。由于对某些技术方案缺乏深入的科学论证,使得设计出现变更多、漏项严重等问题,从而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浪费。此外,受项目管理工作中 “重施工,轻设计”的传统观念影响,建设单位把控制建安工程造价的注意力集中在施工阶段,项目的前期工作准备不够充分,造成设计深度不够,设计概算质量不高,有些项目甚至不做概算,概算审批走形式,导致“三超”现象(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时有发生。
1.2 技术性与经济性相分离
一方面,部分设计人员因片面追求设计效率或者创新意识不强,在设计中不作多方案比较,即使进行多方案比较,也是注重技术和使用功能,而忽视经济分析比较。另一方面,造价人员仅根据设计图纸、相关定额、取费标准等计算工程造价,缺乏对工程概况、现场情况的必要了解,与设计人员不能紧密配合工作,工作沟通协调不够。这种技术与经济相分离的状况是导致工程造价难以得到有效控制重要原因之一。
1.3 设计招投标不全面
目前,项目设计招标只注重方案设计阶段的招标,而忽略了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招投标工作。一旦方案中标,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也随之被确定。由于在施工图设计过程中缺乏竞争机制,设计人员控制造价的主观动力不足。
1.5 发包环节缺乏有效衔
传统模式“设计—招标—施工”中,勘察、设计、施工各主要环节之间互相分割与脱节,由此带来了工程建设周期长、效率低、投资效益差等系列问题。勘察设计单位只考虑建筑要求,而忽略了建筑的成本和施工的技术问题,对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方案也不予负责。承包商主要考虑工程进度,不需对有疏漏或错误的设计图纸负责,同一建设项目的承包商之间在质量、安全、进度和现场管理以及衔接部位缺乏统一协调。
2、 有效实施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措施
要有效克服以上问题,需要在设计阶段正确处理技术和经济的关系,实现技术与经济的统一,促使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由单一控制转变为多元控制,吸收造价工程师参与全过程设计。通过优化设计方案、限额设计、改进机制、健全制度等措施,实现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
2.1利用价值工程理论优化设计方案
积极运用价值工程理论,进行方案优化,对控制造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设计阶段运用价值工程控制造价并不是片面地认为工程造价越低越好,而是把工程的功能和造价两方面因素综合起来分析。在设计过程中,不断地对工程设计进行优化,使设计项目的产品质量,即产品最终价值体现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如:应将市政基础设施项目设计寿命周期内的使用费用在决策阶段就纳入投资控制范畴,运用价值工程使全寿命周期内使用维护费用最低,从而实现全寿命周期节省资金和社会资源的真正意义上的系统投资控制。
2.2 采用限额设计在保证功能前提下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
按照初设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通过层层限额设计改变设计过程不算帐的现象,由“画了算”变为“算了画”。将“肥梁”、“胖柱”、“密钢筋”、“深基础”等现象消灭在设计阶段,这样“三超”现象也会减少。同时,严格控制设计中的不合理变更。加强设计变更的管理,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采购或施工初期,以免造成重新采购、拆除等重大变更损失。对影响工程造价的较大设计变更,要采取先算帐后变更的办法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2.3 完善设计招标,引入竞争机制
积极实行设计招标,不仅方案设计阶段要通过招标完成,而且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也应引入竞争机制,使设计单位不仅要对承担项目的技术可行性负责,而且对承担项目的投资加以控制。这样可以促使设计人员增强竞争意识,设计出效益高、技术经济合理的方案。
2.4 建立健全设计收费标准和设计奖罚制度
改革设计质量好坏与设计人员无经济厉害关系的状况。将设计费的计取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基本设计费,同原设计费计取;另一部分为效益设计费,这部分费用应充分体现出激励机制,在保证工程安全和不降低工程功能的前提下,凡因设计质量好而降低造价的应根据降低的幅度大小计取不等的效益设计费;凡因设计错误、漏项等造成损失的,设计人员也要承担一定的经济损失责任,从设计费中按量扣减。从而调动设计人员的主动控制造价的积极性和全面提高设计工作的责任心,保证设计质量,有效降低成本。国家计委自1991年起,出台了对因设计单位错误、漏项或扩大规模和提高标准而导致工程静态投资超支扣减设计费的相应规定。由此设计单位可相应制定一系列落实到设计人员的奖罚制度。
2.5 关口前移,推行设计监理制度
我国已全面推行了建设监理制度,但设计监理制度缺失,设计监理工作还未强制执行。而各专业审查部门各管一部分,不利于投资控制。建议积极推行设计监理,让有经验的监理人员从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就参与进来,协助业主调研、考察立项、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对设计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尽可能把问题暴露在施工之前,可以有效减少设计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与失误,提高设计质量,有效控制工程投资。
3、结语
大量实践证明,在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工程造价控制中,必须重点加强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必须在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大力推行限额设计、加强设计监理、积极引入竞争机制、改革设计收费办法等方面进行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只有设计人员懂经济,造价人员懂技术,双方紧密联系,配合工作,处理好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就能使工程造价控制步入良性循环,从而达到有效控制项目投资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戚安邦.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2] 周和生 尹贻.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2008-1-1
[3] 周惠.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福建建筑》,2009.06
[4] 徐大图.建设工程造价管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