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宗英,生于1925年,中国内地演员、作家、编剧。20世纪四五十年代,她的荧幕形象风靡全国,是著名的电影明星。上世纪80年代,以《大雁情》《小木屋》等文学作品转型为家喻户晓的作家。她在感情方面敢爱敢恨,曾与著名影星赵丹同甘共苦,后与翻译家冯亦代浪漫黄昏。1993年,68岁的黄宗英与80岁的冯亦代结为伉俪,他们的黄昏恋轰动一时。两人的往来书信真实记录了这段黄昏恋情,并集结成书。
黄宗英的性格是与众不同的,她想到的事情,是一定要去做的,就像她的黄昏恋一样,她想到了冯亦代,两人就较上劲,就要追到手,两人就能够沟通,最后真的走到一起。走到一起是完成她晚年爱情的过程。
黄宗英与冯亦代谈恋爱的时候来往的书信,我认为就成为当代文人之间恋爱情书的经典之作,《沈从文家书》那种水准的。当然,《沈从文家书》的文学性更强更经典,但是感情的宣泄,两人之间的东西,黄宗英表现得更强烈。编选他们的情书时,《纯爱》也是琢磨了好久的一个书名。因为他们不是为了经济利益的爱情,也不是为了攀附名声的爱情。你想,黄宗英、赵丹多大的名声,冯亦代跟赵丹在文化界的影响力是不一样的。一个是著名影星,一个是翻译家、散文家,主要做外国文化的推广。所以黄宗英选择他,不是为了要找一个名声更大的。“文革”之后,她经历赵丹去世之痛,她有一段时间是一个人的,那么这段时间,一个人就会等到一个新的人物。冯亦代是杭州人,在上海碰到之后,他重新让黄宗英感到很不一样的一个人出现在面前。黄宗英对很多陌生的领域都有一种极其强烈的渴望,想介入进去。像翻译、像外国文学,这都是黄宗英过去很欠缺的。她觉得跟冯亦代聊天,给冯亦代写信,是一种快乐。到北京两个人结婚之后,快80岁的人,她还去夜校学英语,每天在练英语。我去的时候,经常看到她在学英语,不懂的就过去问一下冯亦代。两个人晚年的恋爱,我认为是她生活的一种升华,让自己更丰富。同时,她自己喜欢的东西,也是会坚决去做的,比如说她不顾一切地、不顾我们几个人的劝阻,一定要去西藏,你想70多岁的人还去西藏。去西藏之前,她的身体已经不好了,但是她就要去。黄宗英不光是学英语,她还上别的课,我去的时候看到她还做了一个课程表,上午做什么,下午做什么,都写得清清楚楚。她是一个求知欲望很强烈、学习欲望很强烈的女人。而对她这个女人来说,与有知识、有文化修养、有世界文学视野的冯亦代走到一起,也是顺理成章。冯亦代的文章主要是介绍西方文学的,文章写得都很平淡,大多是一种介绍性的文章。冯亦代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帅哥,风度翩翩。在1949年参加第一次文代会的时候,有的人在他的笔记本上题词,称他为宝玉,他其实是个很招女孩子喜欢的文人。那么,晚年的他和黄宗英走在一起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因为他有吸引黄宗英的地方。而黄宗英那种不顾一切的、充满着热烈词语的情书,对冯亦代来讲,也是他晚年的一个兴奋点。
1992年,我们在什刹海为冯亦代过生日,我、我爱人,还有凤子。凤子是沙博理先生的夫人,也是复旦大学30年代的学生,学生剧团很有名的演员,曹禺《雷雨》《日出》等最初几个话剧的所有女主角,都是她第一个扮演的;后来在重庆也是文艺界主要的人士之一。当时,冯亦代住在三不老胡同,凤子住在什刹海的后海那儿,两家很近。从三不老胡同走出来,有一个杭州菜馆,叫知味观。我们4个人去吃饭,吃饭的过程中,冯亦代第一次跟我们说他跟黄宗英的事情。那时候比较早知道的是北京几个人,我们和凤子、黄宗江,后来与姜德明先生也说了这个事儿。后来,他们的婚礼在西长安街三味书屋举行,当时去了不少人。几个书画家送给他俩一批字画,黄永玉、丁聪等都给他们送了字画,现场也很热闹。他们在北京的这个婚礼是当时文化界一大盛事,一件有意思的大事。
在这之后,他们在一起的生活也是很有意思的。冯亦代的房间很小,开始时他们在同一个房间里面,有两张桌子,一人用一个。后来,因为黄宗英从西藏回来之后身体不是很好,就在隔壁房间也弄了一张桌子,就各人忙自己的一摊子事,忙完之后,会找时间坐在一起聊聊天。说得开心的时候,冯亦代也哈哈一笑,他们都很快乐。我觉得他俩走在一起,最后的几年,互相之间是非常恩爱的。
我举一个例子,冯亦代突然脑出血,住在中日友好医院,我基本上每天会去一下。开始,冯亦代脑中风之后不能说话,也不能写字,那时候我们就拼命想让他说话,让他能手动。黄宗英买了一个黑板,我去买的笔,黄宗英就让冯亦代每天在黑板上写字,后来又拿毛笔让他写,教他说话,一教就是一个多小时,一个字一个字教,就像教演员说台词一样,就这样过了几个月,冯亦代开始恢复说话了。在此之前,实际上他们之间有点矛盾,黄宗英一气之下想走的,最终当然没有走。然后,冯亦代记忆也开始恢复了。我记得有一次医生去检查,问他是哪一年出生的,他说成了1957年。那是他被打成“右派”的那年。他记忆也不好,说话也不能连贯,只能说几个字,后来黄宗英坚持不懈地训练他,每天让他练,最后能顺利地说出很多话来。再过两年,冯亦代讲话已经不太行了,那个时候人都恢复了过去的样子,只会讲上海话,不会讲普通话了。这就像杨宪益喝醉酒之后,只说英语,不说中文一样的道理。
所以说,他们的晚年虽然有时吵吵闹闹,也闹过别扭,好几次闹别扭是我在中间斡旋。有时候黄宗英一气之下走了,冯亦代写封信过来,我再去帮忙斡旋在一块。因为我和他们在一起时间多了,觉得他们很好,每个人身上都有各自的缺点,但都是很有意思的人,都不是太大的事。他们两人的情书,还有人家送的东西,双方的孩子都不合适给,捐给什么地方也不是一个很好的归宿。黄宗英说:“就放到你这儿,都给你。”我也不会说留到我这儿,先暂时有一个保存的地方。几个月前,我又去上海看她,我说你还有信在我那儿,怎么办?她说:“那怎么办,还放你那儿吧。”她还专门写了一个委托书交给我。我这个人做事情,一定要有个明确的说法,避免日后的麻烦。她所有的资料,我就收集起来分类,分得清清楚楚。来往的书信,别人写给她的信,尤其她和冯亦代之间往来的书信,包括他们两个各自给我的信,我都归在一起。我还买到她的一些旧书,因为每本书对于黄宗英來讲,都是一生写作的纪念。有些书她自己都忘了。比如说买的最早的是《和平列车在向前行》,是她从演员转为作家的第一本书,写的多是散文;还有她的第一本电影剧本。到现在90岁了她还在写。上次我去的时候,她刚好写一篇小文章,谈她生活上的一些细节。我带回来,发表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上。
(摘自海天出版社《纯爱:冯亦代黄宗英情书》 作者:冯亦代 黄宗英 本文作者:李辉)
黄宗英的性格是与众不同的,她想到的事情,是一定要去做的,就像她的黄昏恋一样,她想到了冯亦代,两人就较上劲,就要追到手,两人就能够沟通,最后真的走到一起。走到一起是完成她晚年爱情的过程。
黄宗英与冯亦代谈恋爱的时候来往的书信,我认为就成为当代文人之间恋爱情书的经典之作,《沈从文家书》那种水准的。当然,《沈从文家书》的文学性更强更经典,但是感情的宣泄,两人之间的东西,黄宗英表现得更强烈。编选他们的情书时,《纯爱》也是琢磨了好久的一个书名。因为他们不是为了经济利益的爱情,也不是为了攀附名声的爱情。你想,黄宗英、赵丹多大的名声,冯亦代跟赵丹在文化界的影响力是不一样的。一个是著名影星,一个是翻译家、散文家,主要做外国文化的推广。所以黄宗英选择他,不是为了要找一个名声更大的。“文革”之后,她经历赵丹去世之痛,她有一段时间是一个人的,那么这段时间,一个人就会等到一个新的人物。冯亦代是杭州人,在上海碰到之后,他重新让黄宗英感到很不一样的一个人出现在面前。黄宗英对很多陌生的领域都有一种极其强烈的渴望,想介入进去。像翻译、像外国文学,这都是黄宗英过去很欠缺的。她觉得跟冯亦代聊天,给冯亦代写信,是一种快乐。到北京两个人结婚之后,快80岁的人,她还去夜校学英语,每天在练英语。我去的时候,经常看到她在学英语,不懂的就过去问一下冯亦代。两个人晚年的恋爱,我认为是她生活的一种升华,让自己更丰富。同时,她自己喜欢的东西,也是会坚决去做的,比如说她不顾一切地、不顾我们几个人的劝阻,一定要去西藏,你想70多岁的人还去西藏。去西藏之前,她的身体已经不好了,但是她就要去。黄宗英不光是学英语,她还上别的课,我去的时候看到她还做了一个课程表,上午做什么,下午做什么,都写得清清楚楚。她是一个求知欲望很强烈、学习欲望很强烈的女人。而对她这个女人来说,与有知识、有文化修养、有世界文学视野的冯亦代走到一起,也是顺理成章。冯亦代的文章主要是介绍西方文学的,文章写得都很平淡,大多是一种介绍性的文章。冯亦代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帅哥,风度翩翩。在1949年参加第一次文代会的时候,有的人在他的笔记本上题词,称他为宝玉,他其实是个很招女孩子喜欢的文人。那么,晚年的他和黄宗英走在一起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因为他有吸引黄宗英的地方。而黄宗英那种不顾一切的、充满着热烈词语的情书,对冯亦代来讲,也是他晚年的一个兴奋点。
1992年,我们在什刹海为冯亦代过生日,我、我爱人,还有凤子。凤子是沙博理先生的夫人,也是复旦大学30年代的学生,学生剧团很有名的演员,曹禺《雷雨》《日出》等最初几个话剧的所有女主角,都是她第一个扮演的;后来在重庆也是文艺界主要的人士之一。当时,冯亦代住在三不老胡同,凤子住在什刹海的后海那儿,两家很近。从三不老胡同走出来,有一个杭州菜馆,叫知味观。我们4个人去吃饭,吃饭的过程中,冯亦代第一次跟我们说他跟黄宗英的事情。那时候比较早知道的是北京几个人,我们和凤子、黄宗江,后来与姜德明先生也说了这个事儿。后来,他们的婚礼在西长安街三味书屋举行,当时去了不少人。几个书画家送给他俩一批字画,黄永玉、丁聪等都给他们送了字画,现场也很热闹。他们在北京的这个婚礼是当时文化界一大盛事,一件有意思的大事。
在这之后,他们在一起的生活也是很有意思的。冯亦代的房间很小,开始时他们在同一个房间里面,有两张桌子,一人用一个。后来,因为黄宗英从西藏回来之后身体不是很好,就在隔壁房间也弄了一张桌子,就各人忙自己的一摊子事,忙完之后,会找时间坐在一起聊聊天。说得开心的时候,冯亦代也哈哈一笑,他们都很快乐。我觉得他俩走在一起,最后的几年,互相之间是非常恩爱的。
我举一个例子,冯亦代突然脑出血,住在中日友好医院,我基本上每天会去一下。开始,冯亦代脑中风之后不能说话,也不能写字,那时候我们就拼命想让他说话,让他能手动。黄宗英买了一个黑板,我去买的笔,黄宗英就让冯亦代每天在黑板上写字,后来又拿毛笔让他写,教他说话,一教就是一个多小时,一个字一个字教,就像教演员说台词一样,就这样过了几个月,冯亦代开始恢复说话了。在此之前,实际上他们之间有点矛盾,黄宗英一气之下想走的,最终当然没有走。然后,冯亦代记忆也开始恢复了。我记得有一次医生去检查,问他是哪一年出生的,他说成了1957年。那是他被打成“右派”的那年。他记忆也不好,说话也不能连贯,只能说几个字,后来黄宗英坚持不懈地训练他,每天让他练,最后能顺利地说出很多话来。再过两年,冯亦代讲话已经不太行了,那个时候人都恢复了过去的样子,只会讲上海话,不会讲普通话了。这就像杨宪益喝醉酒之后,只说英语,不说中文一样的道理。
所以说,他们的晚年虽然有时吵吵闹闹,也闹过别扭,好几次闹别扭是我在中间斡旋。有时候黄宗英一气之下走了,冯亦代写封信过来,我再去帮忙斡旋在一块。因为我和他们在一起时间多了,觉得他们很好,每个人身上都有各自的缺点,但都是很有意思的人,都不是太大的事。他们两人的情书,还有人家送的东西,双方的孩子都不合适给,捐给什么地方也不是一个很好的归宿。黄宗英说:“就放到你这儿,都给你。”我也不会说留到我这儿,先暂时有一个保存的地方。几个月前,我又去上海看她,我说你还有信在我那儿,怎么办?她说:“那怎么办,还放你那儿吧。”她还专门写了一个委托书交给我。我这个人做事情,一定要有个明确的说法,避免日后的麻烦。她所有的资料,我就收集起来分类,分得清清楚楚。来往的书信,别人写给她的信,尤其她和冯亦代之间往来的书信,包括他们两个各自给我的信,我都归在一起。我还买到她的一些旧书,因为每本书对于黄宗英來讲,都是一生写作的纪念。有些书她自己都忘了。比如说买的最早的是《和平列车在向前行》,是她从演员转为作家的第一本书,写的多是散文;还有她的第一本电影剧本。到现在90岁了她还在写。上次我去的时候,她刚好写一篇小文章,谈她生活上的一些细节。我带回来,发表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上。
(摘自海天出版社《纯爱:冯亦代黄宗英情书》 作者:冯亦代 黄宗英 本文作者: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