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亚运村附近有一个叫“地瓜社区”的地方,曾经环境糟糕到可以用暗无天日、触目惊心来形容。如今让它改头换面的人叫周子书。凭着“地瓜社区”这个项目,他和团队非但没被举报,还被居民夹道欢迎,并且拿下了2016年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奖。
一条新闻的启发
周子书头发微卷,戴厚镜片眼镜,有着艺术家的散漫气质。为什么要在地下室造房子?这要归根到十年前,周子书从中央美院毕业,怀着做一个优秀设计师的梦想到了中国美术馆工作。他希望自己能通过这么多年学的设计找到自己的价值,为当代中国艺术做点什么。
然而,最初看似美好的理想,在他工作的第五年就被打破了。一天,周子书看到一个大妈走进中国美术馆东门,到了厕所就毫无顾忌地洗菜。中国艺术的最高殿堂好像突然间被菜市场的叫卖声淹没了。
周子书开始对中国的艺术环境、对自己的理想产生了质疑。直到一天下班时,看着夕阳西下,一个老同事推着自行车走出美术馆大门。“我仿佛看到了几十年后的自己。我肯定不能这么过!”就这样,周子书毅然辞去了工作,那一年他33岁。
古话说“三十而立”,33岁的周子书,迎来的却是人生最迷茫的时期。好在没过多久,一个偶然的机会,周子书有了去英国留学的机会,就自费去了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
一天,周子书在BBC看到一条新闻,英国在曼彻斯特市地下挖出了一个历史遗迹。这让周子书想到,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大量工人阶级涌入城市,生活在地下室里。这不正像今天的北京吗?据统计,北京有1.7万套地下室,每一套大概500平方米,大概有近一百万人生活在地下室,他们被叫作“蚁族”。为了进一步调研,周子书回到了北京。
当时,他的想法是:要不在地下室造个图书馆?这样或许能为居住在地下室的北漂一族提供学习和就业的机会。可他很快发现,望京小区的门口已经出现了一个“朝阳书香”的自助图书馆。“这个图书馆出现得太及时了,都不用我设计了。”
周子书并没有就此死心,他想:“既然回来了,那就去真实地体验一下地下室的生活怎么样吧!”转身他就在三环内租了两间不到十平方米的地下室。一走进去,发现走廊上坑坑洼洼,布满水坑,空气中还有挥之不去的潮气和从厕所里传出的味道,墙壁斑驳,电线和绳子无处不在。在这里居住的北漂,无一不是被高昂租金压着,忙碌一天却不得不回到这个永远不想称它为“家”的地方。
地下室的改造试验
为了解住在地下室的人真实的内心想法,不善言辞的周子书开始当起了扫地工。
借着扫地,他和四邻打成一片,大家经常聚在一起喝酒、吃火锅。他一直以为蜗居在地下室里的邻居们想要改造空间,住在舒服的房子里,原来并不是。对于居住的环境,这些邻居的真实想法是:“谁也不愿意一直住在这里,既然都是要搬的,舒不舒适又有什么关系?”
通过聊天,周子书发现他们想要的有三样东西:稳定的工作来赚钱,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拓展职业的可能性。
20岁出头的足疗师小赵一直很想当个软件开发员,却被困在足疗师的小圈子里;干过几年锅炉工的小卢为当平面设计师,花九千多元报了PS培训班,花光了积蓄,技术学到了,却苦于没有人介绍工作,只好干回老本行……
“既然大家都想学东西,要不咱们来个技能交换?”周子书突然蹦出这样一个念头,然后他不知从哪里找来一根晾衣杆,中间挂着几百根彩色晾衣绳,就像是把人和人隔开的那堵无形的墙。
把另一间房子刷白之后,他在两边墙上手绘了中国地图,那些愿意参与技能交换的人,在一边的地图上找到家乡的位置,拉起一根晾衣繩固定。在上面贴上一张小纸条:我是某某,我会何种技能,我想学什么……
就这样,一个个梦想挂上晾衣绳,当数百个技能交换完成后,所有晾衣绳被拉起,同一屋檐下的阻隔消失,原本的“墙”就变成了“屋顶”。就这样,这小小的一间改造房,吸引了很多人慕名前来。
无论是技能交换,抑或是空间改造,都是手段,而非目的。周子书想要的,或者说都市需要的,是一个可以被复制的、持续发展的有活力的地下社区。但是没钱,没有可供才华施展的空间,如何能撑起这位造梦设计师如此大的野心呢?
2014年4月做完这个试验,周子书就带着这个毕业设计作品回英国去了,凭借地下室项目论文,他成为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十年以来第一个拿A的中国学生。没想到,当他时隔半年之后回国,他的设计idea已经在国内朋友圈传开了,接下来的事情就让周子书应接不暇。
周子书被一波接一波的电话和谈判淹没。公众对于地下室问题的关心,也远远超乎了他的想象。几家大型房企找到他,希望他参与地下室的改造设计。著名连锁店的老板有意向在地下室投资咖啡馆。政府也找上门说,亚运村安苑北里其中的一个500平方米的地下室给他使用。建筑师郭曦、人类学华裔徐乙漾、剑桥经济学硕士李世峰等一批专业人士听说他的项目后,专门回国加入他的团队,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了,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地瓜社区”。
把“地瓜社区”变成APP
“地瓜”这个名字,源于十几年前周子书第一次来北京上学,那是很冷的一个冬日,好朋友来火车站接他,见了面什么也没说,先掰开手里的地瓜,递给他一半,就这一半地瓜,让初入陌生城市的周子书内心的迷茫和孤独一下被驱散了。在取名时,他联想到地瓜的分享概念,于是将它作为未来地下室空间的名称。
怎么把亚运村安苑北里的地下室变成一个有价值的地方?这是属于住户们的空间,那就由他们来绘制蓝图,让邻居们自己来出主意吧。
2016年夏天,周子书在门口摆上一个活动摊点,让周围的大妈、大叔和孩子们都来这里投票,看他们想把这个地下空间打造成什么模样。“来一个餐厅吧”“我想要个私人电影院”“可以建个老年活动站,再建一间阅读室或者健身房……”大家纷纷拿笔写上未来梦想的空间形式。
在大家心里,地下室和地上空间最大的不同是通风和照明,周子书依靠特殊设计的通风系统,解决了地下室阴凉潮湿的空气问题。空间色调整体以暖色为主,走进去丝毫不感觉压抑,还有无处不在的温暖灯光。
整个地下室像一个糖葫芦,中间的廊道串起一个个小空间,每个与廊道对接的是免费的公共区域。这些15平方米~25平方米的小房间,有私人电影院,有健身房,有7-2 BookCave 地下书店,有理发店,有小孩玩的共享玩具屋……肚子饿了还可以到共享客厅吃一顿大厨做的美食。除此之外,还有若干个时租房,社区的居民可以随时租用这些房间,进行技能交换,比如开设各种培训班、举办Party、约见朋友等等。正如周子书说的:“地瓜社区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手机,每一个房间就是一个APP。每个居民既拥有这些APP,又可以利用这些APP创造价值。”
“地瓜社区”一开张,这里就热闹了。小区里的老年合唱团有了聚会的地方,孩子们有了玩耍和学习的地方,棋友们有了下棋的地方,读书爱好者们有了读书和买书的地方……无论是什么年龄层次、什么职业的人,都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
这仅仅是现在,未来,当北京1.7万套地下室全部通过互联网连在一起的时候,相同的兴趣爱好的人也将链接在一起,组成有共同归属感、认知感的新型社区。
回头想想,受到人们青睐的“地瓜社区”,最初只不过是因为一条新闻、一本书而发起的项目。周子书感慨不已,这几年的坚持和努力终究是没有白费,凭着这个项目,他和团队拿到了2016年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奖。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钟健 [email protected]
一条新闻的启发
周子书头发微卷,戴厚镜片眼镜,有着艺术家的散漫气质。为什么要在地下室造房子?这要归根到十年前,周子书从中央美院毕业,怀着做一个优秀设计师的梦想到了中国美术馆工作。他希望自己能通过这么多年学的设计找到自己的价值,为当代中国艺术做点什么。
然而,最初看似美好的理想,在他工作的第五年就被打破了。一天,周子书看到一个大妈走进中国美术馆东门,到了厕所就毫无顾忌地洗菜。中国艺术的最高殿堂好像突然间被菜市场的叫卖声淹没了。
周子书开始对中国的艺术环境、对自己的理想产生了质疑。直到一天下班时,看着夕阳西下,一个老同事推着自行车走出美术馆大门。“我仿佛看到了几十年后的自己。我肯定不能这么过!”就这样,周子书毅然辞去了工作,那一年他33岁。
古话说“三十而立”,33岁的周子书,迎来的却是人生最迷茫的时期。好在没过多久,一个偶然的机会,周子书有了去英国留学的机会,就自费去了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
一天,周子书在BBC看到一条新闻,英国在曼彻斯特市地下挖出了一个历史遗迹。这让周子书想到,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大量工人阶级涌入城市,生活在地下室里。这不正像今天的北京吗?据统计,北京有1.7万套地下室,每一套大概500平方米,大概有近一百万人生活在地下室,他们被叫作“蚁族”。为了进一步调研,周子书回到了北京。
当时,他的想法是:要不在地下室造个图书馆?这样或许能为居住在地下室的北漂一族提供学习和就业的机会。可他很快发现,望京小区的门口已经出现了一个“朝阳书香”的自助图书馆。“这个图书馆出现得太及时了,都不用我设计了。”
周子书并没有就此死心,他想:“既然回来了,那就去真实地体验一下地下室的生活怎么样吧!”转身他就在三环内租了两间不到十平方米的地下室。一走进去,发现走廊上坑坑洼洼,布满水坑,空气中还有挥之不去的潮气和从厕所里传出的味道,墙壁斑驳,电线和绳子无处不在。在这里居住的北漂,无一不是被高昂租金压着,忙碌一天却不得不回到这个永远不想称它为“家”的地方。
地下室的改造试验
为了解住在地下室的人真实的内心想法,不善言辞的周子书开始当起了扫地工。
借着扫地,他和四邻打成一片,大家经常聚在一起喝酒、吃火锅。他一直以为蜗居在地下室里的邻居们想要改造空间,住在舒服的房子里,原来并不是。对于居住的环境,这些邻居的真实想法是:“谁也不愿意一直住在这里,既然都是要搬的,舒不舒适又有什么关系?”
通过聊天,周子书发现他们想要的有三样东西:稳定的工作来赚钱,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拓展职业的可能性。
20岁出头的足疗师小赵一直很想当个软件开发员,却被困在足疗师的小圈子里;干过几年锅炉工的小卢为当平面设计师,花九千多元报了PS培训班,花光了积蓄,技术学到了,却苦于没有人介绍工作,只好干回老本行……
“既然大家都想学东西,要不咱们来个技能交换?”周子书突然蹦出这样一个念头,然后他不知从哪里找来一根晾衣杆,中间挂着几百根彩色晾衣绳,就像是把人和人隔开的那堵无形的墙。
把另一间房子刷白之后,他在两边墙上手绘了中国地图,那些愿意参与技能交换的人,在一边的地图上找到家乡的位置,拉起一根晾衣繩固定。在上面贴上一张小纸条:我是某某,我会何种技能,我想学什么……
就这样,一个个梦想挂上晾衣绳,当数百个技能交换完成后,所有晾衣绳被拉起,同一屋檐下的阻隔消失,原本的“墙”就变成了“屋顶”。就这样,这小小的一间改造房,吸引了很多人慕名前来。
无论是技能交换,抑或是空间改造,都是手段,而非目的。周子书想要的,或者说都市需要的,是一个可以被复制的、持续发展的有活力的地下社区。但是没钱,没有可供才华施展的空间,如何能撑起这位造梦设计师如此大的野心呢?
2014年4月做完这个试验,周子书就带着这个毕业设计作品回英国去了,凭借地下室项目论文,他成为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十年以来第一个拿A的中国学生。没想到,当他时隔半年之后回国,他的设计idea已经在国内朋友圈传开了,接下来的事情就让周子书应接不暇。
周子书被一波接一波的电话和谈判淹没。公众对于地下室问题的关心,也远远超乎了他的想象。几家大型房企找到他,希望他参与地下室的改造设计。著名连锁店的老板有意向在地下室投资咖啡馆。政府也找上门说,亚运村安苑北里其中的一个500平方米的地下室给他使用。建筑师郭曦、人类学华裔徐乙漾、剑桥经济学硕士李世峰等一批专业人士听说他的项目后,专门回国加入他的团队,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了,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地瓜社区”。
把“地瓜社区”变成APP
“地瓜”这个名字,源于十几年前周子书第一次来北京上学,那是很冷的一个冬日,好朋友来火车站接他,见了面什么也没说,先掰开手里的地瓜,递给他一半,就这一半地瓜,让初入陌生城市的周子书内心的迷茫和孤独一下被驱散了。在取名时,他联想到地瓜的分享概念,于是将它作为未来地下室空间的名称。
怎么把亚运村安苑北里的地下室变成一个有价值的地方?这是属于住户们的空间,那就由他们来绘制蓝图,让邻居们自己来出主意吧。
2016年夏天,周子书在门口摆上一个活动摊点,让周围的大妈、大叔和孩子们都来这里投票,看他们想把这个地下空间打造成什么模样。“来一个餐厅吧”“我想要个私人电影院”“可以建个老年活动站,再建一间阅读室或者健身房……”大家纷纷拿笔写上未来梦想的空间形式。
在大家心里,地下室和地上空间最大的不同是通风和照明,周子书依靠特殊设计的通风系统,解决了地下室阴凉潮湿的空气问题。空间色调整体以暖色为主,走进去丝毫不感觉压抑,还有无处不在的温暖灯光。
整个地下室像一个糖葫芦,中间的廊道串起一个个小空间,每个与廊道对接的是免费的公共区域。这些15平方米~25平方米的小房间,有私人电影院,有健身房,有7-2 BookCave 地下书店,有理发店,有小孩玩的共享玩具屋……肚子饿了还可以到共享客厅吃一顿大厨做的美食。除此之外,还有若干个时租房,社区的居民可以随时租用这些房间,进行技能交换,比如开设各种培训班、举办Party、约见朋友等等。正如周子书说的:“地瓜社区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手机,每一个房间就是一个APP。每个居民既拥有这些APP,又可以利用这些APP创造价值。”
“地瓜社区”一开张,这里就热闹了。小区里的老年合唱团有了聚会的地方,孩子们有了玩耍和学习的地方,棋友们有了下棋的地方,读书爱好者们有了读书和买书的地方……无论是什么年龄层次、什么职业的人,都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
这仅仅是现在,未来,当北京1.7万套地下室全部通过互联网连在一起的时候,相同的兴趣爱好的人也将链接在一起,组成有共同归属感、认知感的新型社区。
回头想想,受到人们青睐的“地瓜社区”,最初只不过是因为一条新闻、一本书而发起的项目。周子书感慨不已,这几年的坚持和努力终究是没有白费,凭着这个项目,他和团队拿到了2016年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奖。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钟健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