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鬼斧神工】
古时候,有个叫“庆”的木匠,因擅长做各种精巧的木器著称于世。他用木头做的外形为猛兽的乐器——鐻(jù)——更是一绝,那种惟妙惟肖用现在的话讲就是简直逆天了,但凡见过的人无不对其鬼斧神工赞不绝口。
一天,鲁侯看到了庆师傅做的鐻也大为惊叹,便问他到底有何神功。庆师傅回答说:“我只是个工匠,哪有什么神奇技术。硬说有什么特别的话,恐怕就是每次要做这种乐器前,我都不敢耗费精气神,必定要先斋戒数日以达到静心凝神的状态才行。斋戒三天,我就把靠做这个去升官发财的念头忘了;斋戒五天,靠技巧追逐名声的念头也忘了;斋戒七天后,连我自己的四肢身体也忘了。等到一切无关杂念都没了,只剩下做鐻这一件事的时候,我就进山了。在山上仔细观察树木的形态,选择和心中鐻的样子最接近的木材,实际上见到木材我就已经能看到做好后的鐻的样子了。之后,我不过是动手把它做出来罢了。只要没到这种状态我就绝不动工,一旦做就是按着它天然的样子去加工,大家说的鬼斧神工,也就是这个道理吧。”
这是《庄子·达生》里“梓庆削木”的故事,通常被视为一则斋心忘我而达超然境界的寓言。上次我们聊了花匠的容养之道,这回谈木匠是要说超脱忘我么?非也,不过倒也的确是些上下篇的意思。
不知你怎么看“鬼斧神工”这件事,把它当作人的绝世技艺?还是认为这根本就是大自然的杰作?网上有不少世界自然奇观的图集,那些刚刚好的形似和神似会不会让你联想到梓庆削木?是不是又会想到小学课文里那时而似马时而似狗忽而又成狮子的火烧云?无论哪种,这都是在“像”这个问题上做文章。我也曾以为逼真是一种美的表达,但随着时间推移,渐渐明白了“仿真”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问心无愧】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几幅寿山石雕作品的图片,当时的感觉可谓“一击即中”。雕刻本是珠宝加工的一种寻常方式,尤以东方人的玉石雕件为突出,无论从发展历史、题材内容,还是雕工技法、选材用料,东方玉雕都举足轻重,经千年传承,其丰富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如图片上的这种寿山石雕我还真未曾见过,虽只是作品图片,却也分明能感受到作者不同寻常的思考。
辗转联系到了这些作品的缔造者陈学霖。年轻的陈老师非玉雕科班出身,但从小生长在寿山石故乡的他出于热爱自学成才。对他而言,创作的基础不在于要做一个什么,而是要摸透石材的秉性。那种因为某款式受欢迎而批量炮制的做法,他虽能理解却非常反对甚至还为石头感到痛心,“流水线式的加工实在可怜了石头,创作者应该在自己的雕工能力范围之内,尽力做出不一样的东西,否则等于是毁了石头。”陈老师告诉我,能做雕件的寿山石料本就很少,自清代大规模手工开采到后来的用炸药开采,现如今已所剩无几,能寻到不错的石材若不善待就是暴殄天物了。可能正是源于这份珍惜和尊重,陈学霖的创作完全随着石材变化,“石头也有个性,所以不能有局限,我不给自己设任何限制,也不重复自己参考自己,当然还有个关键——不能无趣!”所以,陈老师天工堡里的寿山石雕不但意趣盎然还件件是孤品,他喜欢这种创作方式,因为对石头、对雕工、对自己都问心无愧。
【天作之美】
陈学霖的话让我想起自己逛珠宝市场时的经历,常常看到一些原本不错的材料被进行了不适当的加工,每每都会觉得万分可惜:好端端的就这么毁了,还不如不加工直接原石的好呢!大自然的手艺可比自以为是的人工强太多了。
我不是地质工作者,和绝大多数人一样,除了学校实验室和博物馆,最能看过瘾的就是在每年的矿物展了。那些原生态的矿物往那儿一摆,就是一件浑然天成的大师杰作,而且还颇有几分后现代艺术风格。实际上,很多彩色宝石的矿物晶体之美绝不亚于被切磨加工后的首饰。看到这些标本,你会不会和我生出同样的疑问:为什么宝石非得戴在身上呢?
回想珠宝的源头,人类先民把少有的漂亮石头献给首领,首领将之随身佩戴以示其尊贵地位,宝石象征权力和财富的意义似乎从此定格,更大的尺寸、更豪华的镶嵌、更名贵的品牌……钱权导向的市场需求把珠宝工匠们领上了一条纷扰之路,静心凝神的梓庆似乎只存在于神话传说之中。就这样,人们好像忘了宝石本身的美,欣赏自然美的能力也在慢慢退化。
所以,每当看到那些能够尊重宝石自然之貌的珠宝设计,我总是分外欣喜。比如美国珠宝设计师Kimberly McDonald的那些遵循宝石原生态质感的作品,没有精雕细琢,只是一些简单的设计,就能展现粗犷却又不失精巧。品牌创始人因为对自然的深爱而由衷地欣赏宝石,她保留了石头的自然灵动,也带给了佩戴者美的感动。
不熟“花性”的园丁种不出好花,不谙“石性”的设计师做不出动人的珠宝,而不会欣赏的人恐怕永远也无法获得真正的快乐,各中奥秘都离不开一个“懂”字。人常言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却往往还是执着于改变他人,或者固执地希望从各种探究人性的归纳中寻找捷径对号入座。梓庆用七日斋戒养心来见木材本性,优秀设计师用欣赏和珍惜之心对待石头。而我们,在动手把某人某物改造成标准件之前,是不是应该多花些时间,不带偏见地从认真观察了解入手呢?
古时候,有个叫“庆”的木匠,因擅长做各种精巧的木器著称于世。他用木头做的外形为猛兽的乐器——鐻(jù)——更是一绝,那种惟妙惟肖用现在的话讲就是简直逆天了,但凡见过的人无不对其鬼斧神工赞不绝口。
一天,鲁侯看到了庆师傅做的鐻也大为惊叹,便问他到底有何神功。庆师傅回答说:“我只是个工匠,哪有什么神奇技术。硬说有什么特别的话,恐怕就是每次要做这种乐器前,我都不敢耗费精气神,必定要先斋戒数日以达到静心凝神的状态才行。斋戒三天,我就把靠做这个去升官发财的念头忘了;斋戒五天,靠技巧追逐名声的念头也忘了;斋戒七天后,连我自己的四肢身体也忘了。等到一切无关杂念都没了,只剩下做鐻这一件事的时候,我就进山了。在山上仔细观察树木的形态,选择和心中鐻的样子最接近的木材,实际上见到木材我就已经能看到做好后的鐻的样子了。之后,我不过是动手把它做出来罢了。只要没到这种状态我就绝不动工,一旦做就是按着它天然的样子去加工,大家说的鬼斧神工,也就是这个道理吧。”
这是《庄子·达生》里“梓庆削木”的故事,通常被视为一则斋心忘我而达超然境界的寓言。上次我们聊了花匠的容养之道,这回谈木匠是要说超脱忘我么?非也,不过倒也的确是些上下篇的意思。
不知你怎么看“鬼斧神工”这件事,把它当作人的绝世技艺?还是认为这根本就是大自然的杰作?网上有不少世界自然奇观的图集,那些刚刚好的形似和神似会不会让你联想到梓庆削木?是不是又会想到小学课文里那时而似马时而似狗忽而又成狮子的火烧云?无论哪种,这都是在“像”这个问题上做文章。我也曾以为逼真是一种美的表达,但随着时间推移,渐渐明白了“仿真”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问心无愧】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几幅寿山石雕作品的图片,当时的感觉可谓“一击即中”。雕刻本是珠宝加工的一种寻常方式,尤以东方人的玉石雕件为突出,无论从发展历史、题材内容,还是雕工技法、选材用料,东方玉雕都举足轻重,经千年传承,其丰富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如图片上的这种寿山石雕我还真未曾见过,虽只是作品图片,却也分明能感受到作者不同寻常的思考。
辗转联系到了这些作品的缔造者陈学霖。年轻的陈老师非玉雕科班出身,但从小生长在寿山石故乡的他出于热爱自学成才。对他而言,创作的基础不在于要做一个什么,而是要摸透石材的秉性。那种因为某款式受欢迎而批量炮制的做法,他虽能理解却非常反对甚至还为石头感到痛心,“流水线式的加工实在可怜了石头,创作者应该在自己的雕工能力范围之内,尽力做出不一样的东西,否则等于是毁了石头。”陈老师告诉我,能做雕件的寿山石料本就很少,自清代大规模手工开采到后来的用炸药开采,现如今已所剩无几,能寻到不错的石材若不善待就是暴殄天物了。可能正是源于这份珍惜和尊重,陈学霖的创作完全随着石材变化,“石头也有个性,所以不能有局限,我不给自己设任何限制,也不重复自己参考自己,当然还有个关键——不能无趣!”所以,陈老师天工堡里的寿山石雕不但意趣盎然还件件是孤品,他喜欢这种创作方式,因为对石头、对雕工、对自己都问心无愧。
【天作之美】
陈学霖的话让我想起自己逛珠宝市场时的经历,常常看到一些原本不错的材料被进行了不适当的加工,每每都会觉得万分可惜:好端端的就这么毁了,还不如不加工直接原石的好呢!大自然的手艺可比自以为是的人工强太多了。
我不是地质工作者,和绝大多数人一样,除了学校实验室和博物馆,最能看过瘾的就是在每年的矿物展了。那些原生态的矿物往那儿一摆,就是一件浑然天成的大师杰作,而且还颇有几分后现代艺术风格。实际上,很多彩色宝石的矿物晶体之美绝不亚于被切磨加工后的首饰。看到这些标本,你会不会和我生出同样的疑问:为什么宝石非得戴在身上呢?
回想珠宝的源头,人类先民把少有的漂亮石头献给首领,首领将之随身佩戴以示其尊贵地位,宝石象征权力和财富的意义似乎从此定格,更大的尺寸、更豪华的镶嵌、更名贵的品牌……钱权导向的市场需求把珠宝工匠们领上了一条纷扰之路,静心凝神的梓庆似乎只存在于神话传说之中。就这样,人们好像忘了宝石本身的美,欣赏自然美的能力也在慢慢退化。
所以,每当看到那些能够尊重宝石自然之貌的珠宝设计,我总是分外欣喜。比如美国珠宝设计师Kimberly McDonald的那些遵循宝石原生态质感的作品,没有精雕细琢,只是一些简单的设计,就能展现粗犷却又不失精巧。品牌创始人因为对自然的深爱而由衷地欣赏宝石,她保留了石头的自然灵动,也带给了佩戴者美的感动。
不熟“花性”的园丁种不出好花,不谙“石性”的设计师做不出动人的珠宝,而不会欣赏的人恐怕永远也无法获得真正的快乐,各中奥秘都离不开一个“懂”字。人常言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却往往还是执着于改变他人,或者固执地希望从各种探究人性的归纳中寻找捷径对号入座。梓庆用七日斋戒养心来见木材本性,优秀设计师用欣赏和珍惜之心对待石头。而我们,在动手把某人某物改造成标准件之前,是不是应该多花些时间,不带偏见地从认真观察了解入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