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基本任务的分析,指出当前高职教育应针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以实现高等职业教育适应外向型、复合实体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的目标。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职教现状;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6-0160-01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几十年,职业教育不仅为社会提供了新鲜的血液,为中国的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市场对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和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市场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目前的办学还存在模式单一、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相对滞后及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等问题,高等职业教育正面临一系列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职教发展要和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相契合,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保持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由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起步较晚,尚处于探索阶段,人才培养目标还停留在普通高等教育观念上,没有完善的具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点的专业教学设计。在专业教学设计中,不能充分体现“实用、够用”的原则,理论教学学时比例大。
2.教学资金投入不够,实践教学设施不足。由于实验室、实习训练基地建设需要大量资金,部分学校实践教学环节还相当薄弱,缺乏与教学目标配套的实验室和实训场所。因此,在教学设计的制订中,实践教学的比重较低。
3.目前现有的教师队伍无论是数量、素质还是人员结构组成仍不能满足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存在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比例不高、兼职教师担任的课时比例偏低等问题。
4.校企合作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机制尚未形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灵活。
因此,对以上问题如何解决,将直接影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
二、高职教育的改革探索
根据上述问题提出建议如下:
(一)高职院校应适应社会需求,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
1.专业及课程设计要具有针对性
高等职业教育应以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设计,依托当地的产业结构和社会需求确定专业系统的主要框架。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高职教育具有典型的应用性、实践性和技能性,这一突出的特点决定了它的课程内容的设定应该始终围绕着职业技能目标的发展,课程内容宜定量化、定性化、多应用、少理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自主性。专业课程应强调实用性,既要确保有足够的课时,也要根据培养目标和工作能力要求, 进行专业技能的培养。构建新的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根据在学科专业知识进行相关的职业能力培训,结合教学实践,形成培养综合能力、突出专业技能和工作实践教学体系。
2.认真抓好教材建设工作
目前,高职教材建设远远落后于教育发展的需要,真正具有高职特色的高质量的材料不足,这直接影响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其教学质量。教材的选择和内容的编排应考虑高职教育的特点。课本理论的叙述要结合实际生产和实践内容,要突出实用性,做到专业性、创新性、科学性。同时,教材要有能力引导學生在积极探索和创造的过程中,培养探究、澄清和反思自己的能力以及与他人交流思想的能力。职业教育教材应注意克服学科本位论,即片面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综合性和系统性。这是职业教育教科书中常见的问题。职业教育教材改革应以学生发展为主题
(二)双师队伍建设,完善双师结构
因为教师是保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支柱,因此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首先,学校可以利用现有的校内资源,包括实验实训场所,用以承担教师的专业实践任务。对于新任聘的教师可安排在实践基地进行专业实践教学。其次,建立校外教师培训基地,促进教师深入一线,提高“双师”素质。在企业一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就业形势、明确的教育思想;了解和掌握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更好地结合工程实践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还可以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其他高校、国外进修。最后,可以选聘研究生、优秀本科生充实教师队伍,根据教师资格管理方法积极聘用企业的工程师、技师和高级技术人员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
(三)加强校企合作,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
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企业的实际生产结合起来。学生参与实际生产工作,掌握生产设备的操作,熟悉专业知识和行业背景,为今后专业的进一步学习以及步入社会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校企合作, 高校与企业以明确责任为基础订立合同,校企共同承担风险,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通过订单培训,所有毕业生实现对口就业,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人才的无缝对接,为企业培养所需人才,达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总之,高职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学改革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情,它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面的共同的努力,才能最终实现改革成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和芳.深化职教改革 构建职教新体系[J].科技风,2008(1).
[2]姜全新.关于高职教育中加强校企合作的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07(4).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职教现状;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6-0160-01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几十年,职业教育不仅为社会提供了新鲜的血液,为中国的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市场对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和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市场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目前的办学还存在模式单一、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相对滞后及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等问题,高等职业教育正面临一系列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职教发展要和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相契合,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保持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由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起步较晚,尚处于探索阶段,人才培养目标还停留在普通高等教育观念上,没有完善的具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点的专业教学设计。在专业教学设计中,不能充分体现“实用、够用”的原则,理论教学学时比例大。
2.教学资金投入不够,实践教学设施不足。由于实验室、实习训练基地建设需要大量资金,部分学校实践教学环节还相当薄弱,缺乏与教学目标配套的实验室和实训场所。因此,在教学设计的制订中,实践教学的比重较低。
3.目前现有的教师队伍无论是数量、素质还是人员结构组成仍不能满足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存在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比例不高、兼职教师担任的课时比例偏低等问题。
4.校企合作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机制尚未形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灵活。
因此,对以上问题如何解决,将直接影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
二、高职教育的改革探索
根据上述问题提出建议如下:
(一)高职院校应适应社会需求,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
1.专业及课程设计要具有针对性
高等职业教育应以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设计,依托当地的产业结构和社会需求确定专业系统的主要框架。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高职教育具有典型的应用性、实践性和技能性,这一突出的特点决定了它的课程内容的设定应该始终围绕着职业技能目标的发展,课程内容宜定量化、定性化、多应用、少理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自主性。专业课程应强调实用性,既要确保有足够的课时,也要根据培养目标和工作能力要求, 进行专业技能的培养。构建新的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根据在学科专业知识进行相关的职业能力培训,结合教学实践,形成培养综合能力、突出专业技能和工作实践教学体系。
2.认真抓好教材建设工作
目前,高职教材建设远远落后于教育发展的需要,真正具有高职特色的高质量的材料不足,这直接影响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其教学质量。教材的选择和内容的编排应考虑高职教育的特点。课本理论的叙述要结合实际生产和实践内容,要突出实用性,做到专业性、创新性、科学性。同时,教材要有能力引导學生在积极探索和创造的过程中,培养探究、澄清和反思自己的能力以及与他人交流思想的能力。职业教育教材应注意克服学科本位论,即片面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综合性和系统性。这是职业教育教科书中常见的问题。职业教育教材改革应以学生发展为主题
(二)双师队伍建设,完善双师结构
因为教师是保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支柱,因此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首先,学校可以利用现有的校内资源,包括实验实训场所,用以承担教师的专业实践任务。对于新任聘的教师可安排在实践基地进行专业实践教学。其次,建立校外教师培训基地,促进教师深入一线,提高“双师”素质。在企业一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就业形势、明确的教育思想;了解和掌握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更好地结合工程实践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还可以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其他高校、国外进修。最后,可以选聘研究生、优秀本科生充实教师队伍,根据教师资格管理方法积极聘用企业的工程师、技师和高级技术人员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
(三)加强校企合作,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
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企业的实际生产结合起来。学生参与实际生产工作,掌握生产设备的操作,熟悉专业知识和行业背景,为今后专业的进一步学习以及步入社会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校企合作, 高校与企业以明确责任为基础订立合同,校企共同承担风险,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通过订单培训,所有毕业生实现对口就业,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人才的无缝对接,为企业培养所需人才,达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总之,高职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学改革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情,它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面的共同的努力,才能最终实现改革成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和芳.深化职教改革 构建职教新体系[J].科技风,2008(1).
[2]姜全新.关于高职教育中加强校企合作的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