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建模中几类常见问题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angsong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前言中就指出“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教材所选取的素材,要使得学生能比较容易地找到相应的实物或者模型。
  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加强数学建模的教学,提高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构建数学建模思想无疑是我们初中数学教学在如何培养中学生素质方面的一个正确的方向。
  本文从分析初中数学建模现状入手,着重阐述了构建数学建模意识和数学建模教学在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方面存在的几类常见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数学建模 模型 常见问题
  
  数学建模既有“数学意识”的因素,也是“问题解决”的一部分。因此分析当前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数学建模基本现状、在中学实施“数学建模”解决常见问题是提高学生应用意识和数学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所谓数学建模(MathematicalModelling),就是把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加以提炼,抽象为数学模型,求出模型的解,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并用该数学模型所提供的解答来解释现实问题,我们把数学知识的这一应用过程称为数学建模。构建数学模型,能使学生的知识能发生正迁移,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下面谈谈初中数学建模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建模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笔者调查后发现,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数学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数学建模的许多问题都要求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求解过程有时费时较多。因此一些教师认为,让它进入课堂会干扰正常的教学计划和进度,即使有心尝试,也有一些顾虑。
  至于如何从数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和处理学生周围的生活及生产实际问题更是无意顾及。众所周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是数学考试中的必考题,而应用问题取材困难,现成的好的应用问题并不多,为应付考试,急功近利,短期训练是大部分数学教师的“法宝”,他们往往把各地的一些模拟题用来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
  但是,由于学生平时很少涉及实际建模问题的解决,这种做法只能事倍功半,学生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并没有很大的提高。从近几年应用题考后的质量分析不难发现:通过以上做法,难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
  学生应用意识也比较淡薄,很多走向社会的学生认为他在中学所学的数学,在他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没有用处”。由于学生应用意识不强,影响了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忽略了与实际的联系。
  为了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初中数学教师应首先需要提高自己的建模意识。这不仅意味着我们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上的变化,更意味着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更新。初中数学教师除需要了解数学科学的发展历史和发展动态之外,还需要不断地学习一些新的数学建模理论,并且努力钻研如何把初中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
  北京大学附中张思明老师对此提供了非常典型的事例:他在大街上看到一则广告:“本店承接A1型号影印。”什么是A1型号?在弄清了各种型号的比例关系后,他便把这一材料引入到初中“相似形”部分的教学中。这是一般人所忽略的事,却是数学教师运用数学建模进行教学的良好机会。
  
  二、初中数学建模专用教材奇缺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适合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的教材实在太少。实际应用的数学问题有时过难,不宜作为教学内容;有时过易,不被人们重视,而中学数学教科书中“现成”的数学建模内容又很少。
  再加上我国数学建模研究起步较晚,数学建模的氛围在初中尚不浓厚,在这种情形下,只有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首先具有数学建模的自觉意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坚忍不拔、孜孜以求地去探索。比如:
  某报纸每份0.50元,每次发行24万份,设每份提价0.01元,发行量就减少4千份,要使销售总收入不低于12万元,求每份报纸的最高提价?
  解:设每份报纸提价 元,则每份报纸的售价为 元,销售量为(24-0.4x/0.01) 万份,于是(0.50+x)(24-40x)≥12
  即40x2-4x≤0
  解得x≤0.10元
  答:每份报纸提价不得超过0.10元。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希望能够得到有关方面的专家教师帮助,再编一些比较适合初中学生参加数学建模学习用的教材是我们迫切希望的.
  
  三、个别地区能正常运行数学建模的老师数量比较匮乏,师资力量薄弱
  
  实际上数学建模的教学过程(或者更自然地说是师生一起学和做的过程)更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创设好的问题环境, 激发学生自主地探索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问题的探索、发现、解决的深度和方式尽量由学生自主控制和完成。它体现了教学过程由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重心的转移。
  
  四、部分教师忧心忡忡
  
  有些教师担心,这样做有可能“失控”或被问住。确实,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学生会提出一些令教师措手不及的问题,甚至是教师力所不能及的问题,但这也不一定是坏事,起码反映了学生在积极思考。教师可先将问题“放一放”,给大家和自己留一个思考的“台阶”;或者分析一下问题的可行性因素,看一看缺什么条件和知识?不要急于下断语性评论。
  总而言之,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各类实际问题时,建立数学模型是十分关键的一步,同时也是十分困难的一步。建立教学模型的过程,是把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简化、抽象为合理的数学结构的过程。
  要通过调查、收集数据资料,观察和研究实际对象的固有特征和内在规律,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建立起反映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然后利用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分折和解决问题。数学建模是联系数学与实际问题的桥梁,数学建模具有难度大、涉及面广、形式灵活,对教师和学生要求高等特点,数学建模的教学本身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和提高的过程。
  为了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数学建模课程指导思想是:以实验室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主线、以培养能力为目标来组织教学工作。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利用数学理论和方法去分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提高他们分折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能经常性地想到用数学去解决问题。
  (江苏省灌云县东王集中学)
其他文献
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基本单位。班主任通过组织和领导班集体,通过协调任课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来实现对全班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班级日常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项工作做好了,对全班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影响极大。  班级日常管理的内容大致包括:  1.班级教学常规管理(教育正常秩序、新学期学生座位的安排、自习课、考试纪律、考勤、请假制度等管理内容)  2.班级各项建设(班干部队伍
期刊
摘要:本文提出了在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学习兴趣,思维及学习方法等多方面展开了论述,并列举了相关的教学心得例子作了阐明。  关键词: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学生     随着课改的深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本人对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做了以下几点:    一、做好精彩引入,
期刊
“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学本族语如此,学习英语更是如此。但是如果教学得法,便可事 半功倍。要取得这样的好效果,趣味教学可以说是一种好方法。   中学生这个年龄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如果教学中忽视这些特点,单纯沿 用传统教学模式,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机械地讲解,把他们纯粹当成知识的容纳器,填鸭式地问他们灌输在他们眼中枯燥无味,冷冰冰的语法、词汇,他们便不感兴趣,
期刊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予革新,或是创出前所不曾出现过的。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 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并且只有对本学科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水,它才有发展前途,才有存在的必要。  语文教学法进行的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性的学科教学。因此,把创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同时语文教学
期刊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对一个班级的成绩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上一位班主任不难,但要当一位出色的班主任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通过这几年来对班级管理工作的学习投入和向老教师的不断请教, 我认为要当一位出色的班主任应做到如下几点:  首先,班主任应该对自己的角色有一个正确的定位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管理者,是班级事务的权威,凡事居高临下,班主任的意见就是唯一正确的这种思想在现在的班级
期刊
内容摘要:自信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素质。学生感受到自己获取的一系列成绩和进步的时候,他就会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取得成功。  因此,教师应当让学生在信任中唤起自信,在引导中树立自信,在评价中完善自信,在自信中走向成功,在自信中成长。  关键词:学生 自信 成功    自信是一个要成材的人必备的心理品质。它是一个人对自己情绪的积极感受、认识和评价,是一种对自己的认可、肯定、接受的态度。 自信是人类心
期刊
教育家商友敬所说“‘知识’有两个层次组成,浮在上面的是‘信息’,它能为你所用,而不能沁人心脾;沉在下面的是‘文化’,他沉淀而为你的修养、思想、观念。  我们近日教育的弊病是取其‘花’而不取其‘实’,大家都成了追逐信息的‘狂蜂浪蝶’,难以培养出有文化修养、有思想观念、有独立人格的‘读书人’。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对所做的事产生情感,其全部才能可发挥80%以上;无情感而为之,只能发挥20%。  因此在
期刊
诗歌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是一种最集中地反应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语言精练,音调和谐,有鲜明的节奏和韵律。  教育是增进人们知识、技能,影响人们思想意识和品德的活动。十年树木而百年树人,神圣而重要的教育事业与优美的诗歌必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诗歌本身就是教育的一项内容。语文教材里都选有诗歌,不仅可以学习诗歌的技巧、特点,更重要的是可以
期刊
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以精心设计的提问启迪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提问中,总是有意识地为学生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进入知识的殿堂。  但是,教学实践证明,并非所有的课堂教学提问都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只有那些优化了的课堂提问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课堂教学的提问过程    一个完整的课堂教
期刊
课外阅读既能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成果,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同学知识面广,理解能力强,思维活跃,可能正是因为他们具有较好的阅读条件和课外阅读习惯,充实了课余生活,使自己出类拔萃。  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的课外阅读总量应100万字以上。只有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激发其阅读兴趣,才能化被动的任务性阅读为学生自主的阅读行为,起到事半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