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音乐史课是高校音乐专业的必修课,学生通过对音乐史的学习,能掌握中国音乐从古至今的发展脉络、不同时代音乐的类型,以及近现代作曲家的作品创作、风格特征,为学生在演唱、演奏中对作品的理解以及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该门课程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探讨多种教学模式在高校音乐专业的运用。
【关键词】教学模式;中国音乐史;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目前高校中国音乐史课堂面临的问题
中国音乐史课是高校音乐专业的必修课,学生通过对音乐史的学习,能掌握中国音乐从古至今的发展脉络、不同时代音乐的类型,以及近现代作曲家的作品创作、风格特征,为学生在演唱、演奏中对作品的理解以及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该门课程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但当今高校中国音乐史课程的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教学模式是集体教学,主要以讲师讲解为主,学生听讲为辅,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然而理论教学其实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课程,很多知识并不仅仅局限于教材,而是需要多学科的交叉融合。 因此,高校中国音乐史的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二、多种教学模式的运用
(一)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主要用于描述历史、陈述事实、阐释概念等。
音乐史作为一门历史学的分支课程,需要学生从宏观上掌握各个历史时期的整体框架,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从整体的角度对该时期的音乐历史进行讲授,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掌握。以隋唐时期的音乐为例,隋唐时期的音乐主要分为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宫廷音乐又分音乐机构、雅乐、宴乐,音乐机构又有太乐署、鼓吹署、教坊、梨园,雅乐是各种祭祀和礼仪音乐,宴乐是宴飨时使用的音乐,包括多部乐、二部伎、唐大曲等;民间音乐有各种曲子、变文、参军戏等。因此,面对较为繁多的唐代音乐,老师在讲课时应该从总体上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唐代音乐。
不仅音乐历史的框架要从整体上把握,音乐产生的社会背景也要全面掌握才能更好地理解。以宋代音乐的发展变化为例,我国古代音乐的发展主要分为三大历史形态: 第一是以钟磬乐为代表的先秦乐舞阶段;第二是以歌舞大曲为代表的中古伎乐阶段;第三是以戏曲音乐为代表的近世俗乐阶段。而造成这一历史形态的重要原因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生活因经济、政治的原因而产生的剧烈变革。并且需要提醒学生注意的是:每一次社会生活的巨变,都会引起某种失去生活依据的音乐发生失传的现象,但更为重要的是,每一次社会生活的巨变,都会促成新艺术的诞生。在某些音乐失传的同时,失传了的东西正在以形态的改变重新获得新的生命,并正逐步把传统音乐推向更高级的发展阶段。
(二)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模式于2007年兴起于美国,两位高中化学老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在教学中使用录屏软件对PPt文稿和讲课视频进行同步录制,并传到YouTube,以便缺席的学生自学补课。通过实践后,两位老师得到启发并改变了原本的教学习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上完成相关作业,并有针对性地讲解答疑。这种教学模式逐渐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并得到积极推广与普及。世界各地纷纷探索,“翻转课堂”也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于2011年引入中国,为中国课堂改革打开了一扇希望之窗。
传统的音乐史教学模式主要是以老师教为主,学生听为辅,教师选择教授内容和教学方法,学生被动地学,这种教学方式教师累,学生更累。因此,当“翻转课堂”传入中国教育界后,很多教师和学生都很认同这种教育模式,也更有利于这种模式在课堂上推广。
教师在“翻转课堂”时不需要每堂课都做成 “翻转课堂”,一定要根据所教授的内容和学生的能力,如需要查阅大量古代文献资料的内容就不合适,因为古代文献资料涉及大量的文言文和繁体字,并且古代文献的书写体例是从上到下,从右至左,这无疑来说是给学生在阅读资料时增加难度,并且学生还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声乐、钢琴、器乐、技术理论课程的练习,如果在理论课程上给学生较多的拦路虎,学生只会退而却步,越来越厌烦音乐史课程。
以音乐史课程中的魏晋南北朝音乐文化交流开展“翻转课堂”为例,教师录制视频讲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文化交流,重点讲解这一时期从西域传入的乐器、乐舞、乐人、乐律等,让学生能掌握这一时期的重点,并且提出问题:一是注意对比从西域传入的音乐与中原固有音乐的区别;二是这一时期传入的音乐对唐代音乐的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学生在看完视频后,就会分小组进行分工合作,查阅文献资料、看论文,相互讨论,并且在独立地查阅资料时掌握了知识要点,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获得了大量的信息,同时在教师的答疑中拓展了思路。这样做既提升了教师的研究能力,又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合作性学习
合作学习是在教師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围绕某一种中心问题通过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以音乐史学界众说纷纭的音乐起源为例,目前音乐学界对音乐的起源主要有几种说法:劳动说、异性求爱说、模仿自然说、信号说、巫术说、语言抑扬说等。这几种说法都是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的看法,但目前来说,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教师可以根据这一争议,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在课后可组成一个学习小组,通过到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上CNKI检索论文,然后把了解到的前人的观点带到小组讨论中,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广泛讨论音乐的起源,既可认同前人的观点,也可发表自己的观点,既可有统一的小组观点,也可有不统一的小组观点,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在查阅资料和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并且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尊重别人的想法,对别人观点不认同,并逐条有理有据的反驳,也是形成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环节。 (四)音乐表演法
音乐表演法是教师组织学生对教学内容通过声乐、钢琴、器乐等形式,表演或再现教学内容,以达到促进审美感受和提高学习兴趣的目的。
音乐专业学生不仅有理论课程,还有专门的技术课程,在大部分的《中国音乐史与名作欣赏》课堂上,音乐理论与音乐表演是互不相关、互相脱节的,其实理论课程可以和技术课程很好地结合起来。近现代音乐史中李叔同的三声部合唱《春游》,给学生讲授李叔同不仅是学堂乐歌中的三大代表人物之一,这首合唱歌曲也是近现代音乐作品中的优秀代表之一,在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时,就可以分小组进行合唱排练,学生自由选择指挥、伴奏、高声部、中声部和低声部,排练好以后,在下一节的课堂上进行表演,这样做既可以掌握李叔同及其合唱曲目,又可以将学生在声乐、合唱指挥、伴奏课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加以运用,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紧密地结合起来。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有一位音乐美学家和作曲家青主有两首艺术歌曲《我住长江头》《大江东去》,这两首歌曲的词作者分别是北宋著名词人李清照和苏东坡,青主根据词为其配曲,是近现代较具代表的艺术歌曲,也是很多独唱音乐会的曲目。教师可以请男、女生代表上台演唱,在演唱之前学生就会对该歌曲的历史背景、歌词、曲式等进行了解,在演唱时气息、咬字吐字、音高、情感表达等也都是声乐的内容。另外,学生也会将平时所学的舞台表演知识加以运用。因此,这也是音乐理论课和音乐技术相结合的范例。
(五)多学科知识的运用
中国音乐史课程不仅是音乐学的分支之一,也是历史学的分支之一,其中还涉及到文学、物理、数学知识,因此,这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課程,不仅需要教师有较强的综合能力,也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将这几门学科融合在一起,让学生能融会贯通。
在学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民间音乐家时会提到秦青,在课堂上一般会给学生讲形容秦青的声音是“声振林木,响遏行云”,但学生只会死记硬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时教师应该引出秦青和薛谭的整个故事,《列子·汤问》记:“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之于郊。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这段文字虽然是文言文,但是较为简单,学生都能读懂,在了解音乐知识背景的同时,也运用到了对文言文的解读,是音乐和文学的结合。另外,在学习音乐历史过程中,还会面对一些古代文字的辨认与辨析,如鼍(tuò)龟兹(qiūcí)、蕤(ruí)、夔(kuí)等。
在讲解古代律学知识时,不仅有文言文的理解,还有数学的运用,以三分损益法为例,《管子·地员篇》记载:“凡将起五音之首,先主一而三之,四开以合九九,以是生黄钟小素之首,以成宫。三分而益之以一,为百有八,为徵。不无有三分而去其乘,适足,以是生商。有三分而复于其所,以是生羽。有三分去其乘,适足,以是成角。”这段话是一种生律的方法,是把一个振动体(即弦长)的长度均分为三段,去掉它的1/3,得2/3,称为“三分损一”;加上它的1/3,得4/3,称“三分益一”。这种生律的方法就是“三分损益法”。具体的数学算如下:
三、结语
高校中国音乐史是音乐理论中较为重要的课程,它不仅属于音乐学专业,也是历史学的分支之一。以集体授课的教学模式、单一化的理论讲解、教师的满堂灌输、学生的被动接收,已远远不能满足于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运用。多种教学模式的运用不仅能提高学生对音乐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也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意识到任何一门学科都是多种学科的交叉与综合。同时,也能让学生全面参与到课堂中来,激发他们的参与欲和表演欲,让学生逐渐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获得更多音乐史知识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孔培培.中国音乐史习题集[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123.
[2]可静.“翻转课堂”模式在高校音乐史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北方音乐.2016(14):185.
作者简介:陈珊珊(1981—), 女,汉族,四川南充人,硕士研究生,遵义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理论研究。
【关键词】教学模式;中国音乐史;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目前高校中国音乐史课堂面临的问题
中国音乐史课是高校音乐专业的必修课,学生通过对音乐史的学习,能掌握中国音乐从古至今的发展脉络、不同时代音乐的类型,以及近现代作曲家的作品创作、风格特征,为学生在演唱、演奏中对作品的理解以及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该门课程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但当今高校中国音乐史课程的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教学模式是集体教学,主要以讲师讲解为主,学生听讲为辅,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然而理论教学其实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课程,很多知识并不仅仅局限于教材,而是需要多学科的交叉融合。 因此,高校中国音乐史的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二、多种教学模式的运用
(一)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主要用于描述历史、陈述事实、阐释概念等。
音乐史作为一门历史学的分支课程,需要学生从宏观上掌握各个历史时期的整体框架,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从整体的角度对该时期的音乐历史进行讲授,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掌握。以隋唐时期的音乐为例,隋唐时期的音乐主要分为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宫廷音乐又分音乐机构、雅乐、宴乐,音乐机构又有太乐署、鼓吹署、教坊、梨园,雅乐是各种祭祀和礼仪音乐,宴乐是宴飨时使用的音乐,包括多部乐、二部伎、唐大曲等;民间音乐有各种曲子、变文、参军戏等。因此,面对较为繁多的唐代音乐,老师在讲课时应该从总体上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唐代音乐。
不仅音乐历史的框架要从整体上把握,音乐产生的社会背景也要全面掌握才能更好地理解。以宋代音乐的发展变化为例,我国古代音乐的发展主要分为三大历史形态: 第一是以钟磬乐为代表的先秦乐舞阶段;第二是以歌舞大曲为代表的中古伎乐阶段;第三是以戏曲音乐为代表的近世俗乐阶段。而造成这一历史形态的重要原因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生活因经济、政治的原因而产生的剧烈变革。并且需要提醒学生注意的是:每一次社会生活的巨变,都会引起某种失去生活依据的音乐发生失传的现象,但更为重要的是,每一次社会生活的巨变,都会促成新艺术的诞生。在某些音乐失传的同时,失传了的东西正在以形态的改变重新获得新的生命,并正逐步把传统音乐推向更高级的发展阶段。
(二)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模式于2007年兴起于美国,两位高中化学老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在教学中使用录屏软件对PPt文稿和讲课视频进行同步录制,并传到YouTube,以便缺席的学生自学补课。通过实践后,两位老师得到启发并改变了原本的教学习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上完成相关作业,并有针对性地讲解答疑。这种教学模式逐渐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并得到积极推广与普及。世界各地纷纷探索,“翻转课堂”也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于2011年引入中国,为中国课堂改革打开了一扇希望之窗。
传统的音乐史教学模式主要是以老师教为主,学生听为辅,教师选择教授内容和教学方法,学生被动地学,这种教学方式教师累,学生更累。因此,当“翻转课堂”传入中国教育界后,很多教师和学生都很认同这种教育模式,也更有利于这种模式在课堂上推广。
教师在“翻转课堂”时不需要每堂课都做成 “翻转课堂”,一定要根据所教授的内容和学生的能力,如需要查阅大量古代文献资料的内容就不合适,因为古代文献资料涉及大量的文言文和繁体字,并且古代文献的书写体例是从上到下,从右至左,这无疑来说是给学生在阅读资料时增加难度,并且学生还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声乐、钢琴、器乐、技术理论课程的练习,如果在理论课程上给学生较多的拦路虎,学生只会退而却步,越来越厌烦音乐史课程。
以音乐史课程中的魏晋南北朝音乐文化交流开展“翻转课堂”为例,教师录制视频讲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文化交流,重点讲解这一时期从西域传入的乐器、乐舞、乐人、乐律等,让学生能掌握这一时期的重点,并且提出问题:一是注意对比从西域传入的音乐与中原固有音乐的区别;二是这一时期传入的音乐对唐代音乐的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学生在看完视频后,就会分小组进行分工合作,查阅文献资料、看论文,相互讨论,并且在独立地查阅资料时掌握了知识要点,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获得了大量的信息,同时在教师的答疑中拓展了思路。这样做既提升了教师的研究能力,又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合作性学习
合作学习是在教師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围绕某一种中心问题通过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以音乐史学界众说纷纭的音乐起源为例,目前音乐学界对音乐的起源主要有几种说法:劳动说、异性求爱说、模仿自然说、信号说、巫术说、语言抑扬说等。这几种说法都是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的看法,但目前来说,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教师可以根据这一争议,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在课后可组成一个学习小组,通过到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上CNKI检索论文,然后把了解到的前人的观点带到小组讨论中,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广泛讨论音乐的起源,既可认同前人的观点,也可发表自己的观点,既可有统一的小组观点,也可有不统一的小组观点,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在查阅资料和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并且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尊重别人的想法,对别人观点不认同,并逐条有理有据的反驳,也是形成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环节。 (四)音乐表演法
音乐表演法是教师组织学生对教学内容通过声乐、钢琴、器乐等形式,表演或再现教学内容,以达到促进审美感受和提高学习兴趣的目的。
音乐专业学生不仅有理论课程,还有专门的技术课程,在大部分的《中国音乐史与名作欣赏》课堂上,音乐理论与音乐表演是互不相关、互相脱节的,其实理论课程可以和技术课程很好地结合起来。近现代音乐史中李叔同的三声部合唱《春游》,给学生讲授李叔同不仅是学堂乐歌中的三大代表人物之一,这首合唱歌曲也是近现代音乐作品中的优秀代表之一,在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时,就可以分小组进行合唱排练,学生自由选择指挥、伴奏、高声部、中声部和低声部,排练好以后,在下一节的课堂上进行表演,这样做既可以掌握李叔同及其合唱曲目,又可以将学生在声乐、合唱指挥、伴奏课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加以运用,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紧密地结合起来。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有一位音乐美学家和作曲家青主有两首艺术歌曲《我住长江头》《大江东去》,这两首歌曲的词作者分别是北宋著名词人李清照和苏东坡,青主根据词为其配曲,是近现代较具代表的艺术歌曲,也是很多独唱音乐会的曲目。教师可以请男、女生代表上台演唱,在演唱之前学生就会对该歌曲的历史背景、歌词、曲式等进行了解,在演唱时气息、咬字吐字、音高、情感表达等也都是声乐的内容。另外,学生也会将平时所学的舞台表演知识加以运用。因此,这也是音乐理论课和音乐技术相结合的范例。
(五)多学科知识的运用
中国音乐史课程不仅是音乐学的分支之一,也是历史学的分支之一,其中还涉及到文学、物理、数学知识,因此,这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課程,不仅需要教师有较强的综合能力,也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将这几门学科融合在一起,让学生能融会贯通。
在学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民间音乐家时会提到秦青,在课堂上一般会给学生讲形容秦青的声音是“声振林木,响遏行云”,但学生只会死记硬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时教师应该引出秦青和薛谭的整个故事,《列子·汤问》记:“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之于郊。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这段文字虽然是文言文,但是较为简单,学生都能读懂,在了解音乐知识背景的同时,也运用到了对文言文的解读,是音乐和文学的结合。另外,在学习音乐历史过程中,还会面对一些古代文字的辨认与辨析,如鼍(tuò)龟兹(qiūcí)、蕤(ruí)、夔(kuí)等。
在讲解古代律学知识时,不仅有文言文的理解,还有数学的运用,以三分损益法为例,《管子·地员篇》记载:“凡将起五音之首,先主一而三之,四开以合九九,以是生黄钟小素之首,以成宫。三分而益之以一,为百有八,为徵。不无有三分而去其乘,适足,以是生商。有三分而复于其所,以是生羽。有三分去其乘,适足,以是成角。”这段话是一种生律的方法,是把一个振动体(即弦长)的长度均分为三段,去掉它的1/3,得2/3,称为“三分损一”;加上它的1/3,得4/3,称“三分益一”。这种生律的方法就是“三分损益法”。具体的数学算如下:
三、结语
高校中国音乐史是音乐理论中较为重要的课程,它不仅属于音乐学专业,也是历史学的分支之一。以集体授课的教学模式、单一化的理论讲解、教师的满堂灌输、学生的被动接收,已远远不能满足于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运用。多种教学模式的运用不仅能提高学生对音乐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也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意识到任何一门学科都是多种学科的交叉与综合。同时,也能让学生全面参与到课堂中来,激发他们的参与欲和表演欲,让学生逐渐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获得更多音乐史知识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孔培培.中国音乐史习题集[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123.
[2]可静.“翻转课堂”模式在高校音乐史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北方音乐.2016(14):185.
作者简介:陈珊珊(1981—), 女,汉族,四川南充人,硕士研究生,遵义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