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是21世纪企业制造的主要模式之一,而物流系统是实现这一模式的主要瓶颈。文章以系统理论为指导,以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为核心,在分析了MC模式下物流系统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物流目标、物流组织、物流反映速度和物流技术四个角度,对大规模定制模式下的物流系统的合理化策略做了探讨,并在物流反映速度策略中构造了“蒙古包模型”。
关键词:大规模定制 物流系统 合理化 蒙古包模型
大规模生产模式曾极大地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越来越丰富的商品供应带来了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由于商品的极大丰富,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具有同质性的商品,他们的消费观和价值观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越来越明显。客户不再满足于被动地选择已经存在的商品,而是需要能表达其意愿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大规模生产方式已无法适应这种日益动荡的市场环境。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和赢得市场,制造商不得不在生产定制个性化产品的同时,满足其产品上市快、成本低和质量高的要求。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简称MC)为制造商提供了满足这些需求的一条途径。
一、MC模式的含义及特点
1、MC模式的含义
MC模式旨在以大批量生产的成本和速度向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其基本思想是通过产品重组和过程重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柔性制造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把定制产品的生产问题转化为或部分转化为规模生产问题,以大规模生产的成本和速度,为单个用户或小规模多品种市场定制任意数量的产品。它是成组技术在信息时代的一种新模式或新体现。
2、MC模式的特点
(1)设计模块化。产品结构和功能的模块化,是企业推陈出新、快速更新产品的基础。模块化产品便于按不同要求快速重组,任何产品的更新换代都不是将原有的产品全部推翻重新设计和制造的。
(2)制造敏捷化。MC模式下,企业与消费者是一对一的关系,在变幻莫测的需求环境下,要快速满足不同顾客的不同需求,要求企业成为敏捷组织。在现代制造技术的支持下,这种大批量生产模式已克服了传统的刚性自动线的缺点,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柔性,能完成较大批量的相似件制造,协助主干企业用大批量生产方式快速提供个性化商品。
(3)管理网络化。因特网的普及和应用给制造业提供了进行敏捷制造新产品的条件。负责开发新产品的主干企业可以通过因特网寻找合作伙伴,本着共担风险的原则和双赢的战略目标合作开发和生产新产品,按MC模式实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
(4)供应链全程化。MC模式是以新产品开发,企业与专业化制造企业间的有效合作、互相依存为前提的,这就要求供应链要延伸到开发到销售的全过程。通过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实现大规模定制生产过程的效率提高和成本降低。
二、MC模式下传统物流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MC模式下企业生产制造系统与物流系统比较
MC模式下的企业制造系统包括生产制造系统和物流系统两大部分,是企业的基础平台。生产制造系统集中在企业内部,其功能是制造具体产品;而物流系统则把企业的功能从产品生产的每道工序向产品生产的前端和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延伸包括原材料的采购供应和产品流到客户之间的各个环节,其功能是保证产品生命周期内输送通路的流畅,具有典型的社会广泛性。生产制造系统是一个基于企业的概念,而物流系统则是一个基于社会的概念。MC模式下的生产制造系统是完成满足客户个性化需要的、质量过关的具体产品,而物流系统则是获取市场信息、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输送通路的流畅快的服务。为了发挥MC模式的作用,必须有相应的现代物流系统作支撑。
(二)传统物流系统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大规模生产环境系的物流系统中实施MC生产模式,有着诸多障碍,这主要是因为两种模式本质上的区别,由此,物流系统也就呈现出本质的差别(见表1)。
三、适应MC模式的“蒙古包”模型
(一)模型构建的经济环境假设 1、完全竞争市场
在国际贸易中,贸易各方都处于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对于贸易对象和商品的选择只考虑经济效益最大化,而不受其它因素的限制。
2、物资自由流通
在国际货运体系中,各贸易方不受贸易壁垒及各种特殊条件的限制,物资可以以最优运输方式、最优路线进行运输。
(二)模型构建
1、物流节点重组
在传统物流系统中,仓库和生产车间都是按照大规模生产的特点设立的,考虑的是单一品种大批量的效率,然而对于MC模式下的多品种少批量生产模式就限制了生产效率。故而对仓库和生产车间做如下重组:
(1)仓库:将原来的大规模统一管理仓库分割为原料库、模块化半成品库。因为模块化的半成品有着自己特定的标准,易于标准化仓库管理,分开后更利于整个物流系统的物流存储水平的提高。另外,由于每件产成品都是客户定制的,所以产品生产出来后可以直接运往配送中心处理,不必单独设仓库。
(2)生产车间:MC模式下产品的生产大体分为两个阶段,即模块化半成品生产阶段和组装式成品生产阶段。模块化半成品生产阶段属于标准化的多产品大规模生产,而组装式成品生产阶段属于按既定规则大规模组装,两者生产性质截然不同,故将两者分开单独管理,这样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也有利于物资在生产环节的流通。
(3)节点顺序的调整:对于新设立的节点,按照MC模式的生产流程,应按原料库、模块化半成品生产车间、模块化半成品库、组装式成品生产车间的顺序排列,这样在物流流通过程中始终处于单项流动,避免了传统物流系统中的迂回、对流等不合理物流现象,更便于物资流通速度的提高。
2、供应链拓延
MC模式要求供应链全球一体化,就是在完全竞争市场的前提下,在现有供应链的基础上,将供应链纵向、横向拓延,纵向拓延至上游各级供应商和下游各级销售机构,横向拓延至各节点的相似、替代、辅助机构,形成网络化组织共同体,使供应链成为以链为主体,以网为基础的,可以实现物流速度最大化的新型物流系统。
3、信息集中控制集体共享
一个全球化的供应链和网络化的组织机构,必须要有一个高效的信息控制中心进行物资调度,故而要在物流系统中设立信息中心。信息中心在接到客户定制信息后,立刻处理并同时向包括供应商和第三方配送中心在内的各物流节点发送信息,剔除了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可以有效的组织生产,调度物资流通,提高物流系统反映速度。
在进行了以上生产部门、供应链、信息流的重组之后,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满足MC模式的新型物流系统“蒙古包模型”。(见图2)
(三)模型分析
1、模型结构
本模型外观极似蒙古包,故而以此命名。在最顶端,是“客户”,这个设计体现了客户需求是MC模式的最高目标这一宗旨。本模型结构严谨、逻辑严密,包含了所有物流节点。
2、模型特点
(1)息传递效率高。信息传递过程中剔除了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可以有效地组织生产,高效地调度物资,提高物流反映速度,满足定制环境下的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特点;
(2)物资流动畅通。物资在整个系统中保持单向流动,避免了不合理物流现象,并且可以提高物流速度;
(3)供应链一体化。所有的物流组织都是系统的成员,有利于系统合理地分配资源,提高调度效率。
3、模型适应度
本模型从整体上反映了MC模式下物流系统的运作流程,包括从客户下达定制信息到收到产品的全过程,能够适应MC模式的设计模块化、制造敏捷化、管理网络化和供应链全程化的特点。
四、结论
从企业的角度看,MC模式对传统的大批量生产企业的物流系统提出了挑战。为迎接挑战,本文研究了MC生产模式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MC模式下的物流系统“蒙古包模型”。该模型对传统物流系统进行了流程再造,从物流节点、供应链、信息系统的角度改善了物流对MC模式的支持,打造了新型物流系统。
关键词:大规模定制 物流系统 合理化 蒙古包模型
大规模生产模式曾极大地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越来越丰富的商品供应带来了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由于商品的极大丰富,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具有同质性的商品,他们的消费观和价值观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越来越明显。客户不再满足于被动地选择已经存在的商品,而是需要能表达其意愿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大规模生产方式已无法适应这种日益动荡的市场环境。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和赢得市场,制造商不得不在生产定制个性化产品的同时,满足其产品上市快、成本低和质量高的要求。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简称MC)为制造商提供了满足这些需求的一条途径。
一、MC模式的含义及特点
1、MC模式的含义
MC模式旨在以大批量生产的成本和速度向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其基本思想是通过产品重组和过程重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柔性制造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把定制产品的生产问题转化为或部分转化为规模生产问题,以大规模生产的成本和速度,为单个用户或小规模多品种市场定制任意数量的产品。它是成组技术在信息时代的一种新模式或新体现。
2、MC模式的特点
(1)设计模块化。产品结构和功能的模块化,是企业推陈出新、快速更新产品的基础。模块化产品便于按不同要求快速重组,任何产品的更新换代都不是将原有的产品全部推翻重新设计和制造的。
(2)制造敏捷化。MC模式下,企业与消费者是一对一的关系,在变幻莫测的需求环境下,要快速满足不同顾客的不同需求,要求企业成为敏捷组织。在现代制造技术的支持下,这种大批量生产模式已克服了传统的刚性自动线的缺点,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柔性,能完成较大批量的相似件制造,协助主干企业用大批量生产方式快速提供个性化商品。
(3)管理网络化。因特网的普及和应用给制造业提供了进行敏捷制造新产品的条件。负责开发新产品的主干企业可以通过因特网寻找合作伙伴,本着共担风险的原则和双赢的战略目标合作开发和生产新产品,按MC模式实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
(4)供应链全程化。MC模式是以新产品开发,企业与专业化制造企业间的有效合作、互相依存为前提的,这就要求供应链要延伸到开发到销售的全过程。通过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实现大规模定制生产过程的效率提高和成本降低。
二、MC模式下传统物流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MC模式下企业生产制造系统与物流系统比较
MC模式下的企业制造系统包括生产制造系统和物流系统两大部分,是企业的基础平台。生产制造系统集中在企业内部,其功能是制造具体产品;而物流系统则把企业的功能从产品生产的每道工序向产品生产的前端和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延伸包括原材料的采购供应和产品流到客户之间的各个环节,其功能是保证产品生命周期内输送通路的流畅,具有典型的社会广泛性。生产制造系统是一个基于企业的概念,而物流系统则是一个基于社会的概念。MC模式下的生产制造系统是完成满足客户个性化需要的、质量过关的具体产品,而物流系统则是获取市场信息、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输送通路的流畅快的服务。为了发挥MC模式的作用,必须有相应的现代物流系统作支撑。
(二)传统物流系统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大规模生产环境系的物流系统中实施MC生产模式,有着诸多障碍,这主要是因为两种模式本质上的区别,由此,物流系统也就呈现出本质的差别(见表1)。
三、适应MC模式的“蒙古包”模型
(一)模型构建的经济环境假设 1、完全竞争市场
在国际贸易中,贸易各方都处于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对于贸易对象和商品的选择只考虑经济效益最大化,而不受其它因素的限制。
2、物资自由流通
在国际货运体系中,各贸易方不受贸易壁垒及各种特殊条件的限制,物资可以以最优运输方式、最优路线进行运输。
(二)模型构建
1、物流节点重组
在传统物流系统中,仓库和生产车间都是按照大规模生产的特点设立的,考虑的是单一品种大批量的效率,然而对于MC模式下的多品种少批量生产模式就限制了生产效率。故而对仓库和生产车间做如下重组:
(1)仓库:将原来的大规模统一管理仓库分割为原料库、模块化半成品库。因为模块化的半成品有着自己特定的标准,易于标准化仓库管理,分开后更利于整个物流系统的物流存储水平的提高。另外,由于每件产成品都是客户定制的,所以产品生产出来后可以直接运往配送中心处理,不必单独设仓库。
(2)生产车间:MC模式下产品的生产大体分为两个阶段,即模块化半成品生产阶段和组装式成品生产阶段。模块化半成品生产阶段属于标准化的多产品大规模生产,而组装式成品生产阶段属于按既定规则大规模组装,两者生产性质截然不同,故将两者分开单独管理,这样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也有利于物资在生产环节的流通。
(3)节点顺序的调整:对于新设立的节点,按照MC模式的生产流程,应按原料库、模块化半成品生产车间、模块化半成品库、组装式成品生产车间的顺序排列,这样在物流流通过程中始终处于单项流动,避免了传统物流系统中的迂回、对流等不合理物流现象,更便于物资流通速度的提高。
2、供应链拓延
MC模式要求供应链全球一体化,就是在完全竞争市场的前提下,在现有供应链的基础上,将供应链纵向、横向拓延,纵向拓延至上游各级供应商和下游各级销售机构,横向拓延至各节点的相似、替代、辅助机构,形成网络化组织共同体,使供应链成为以链为主体,以网为基础的,可以实现物流速度最大化的新型物流系统。
3、信息集中控制集体共享
一个全球化的供应链和网络化的组织机构,必须要有一个高效的信息控制中心进行物资调度,故而要在物流系统中设立信息中心。信息中心在接到客户定制信息后,立刻处理并同时向包括供应商和第三方配送中心在内的各物流节点发送信息,剔除了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可以有效的组织生产,调度物资流通,提高物流系统反映速度。
在进行了以上生产部门、供应链、信息流的重组之后,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满足MC模式的新型物流系统“蒙古包模型”。(见图2)
(三)模型分析
1、模型结构
本模型外观极似蒙古包,故而以此命名。在最顶端,是“客户”,这个设计体现了客户需求是MC模式的最高目标这一宗旨。本模型结构严谨、逻辑严密,包含了所有物流节点。
2、模型特点
(1)息传递效率高。信息传递过程中剔除了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可以有效地组织生产,高效地调度物资,提高物流反映速度,满足定制环境下的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特点;
(2)物资流动畅通。物资在整个系统中保持单向流动,避免了不合理物流现象,并且可以提高物流速度;
(3)供应链一体化。所有的物流组织都是系统的成员,有利于系统合理地分配资源,提高调度效率。
3、模型适应度
本模型从整体上反映了MC模式下物流系统的运作流程,包括从客户下达定制信息到收到产品的全过程,能够适应MC模式的设计模块化、制造敏捷化、管理网络化和供应链全程化的特点。
四、结论
从企业的角度看,MC模式对传统的大批量生产企业的物流系统提出了挑战。为迎接挑战,本文研究了MC生产模式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MC模式下的物流系统“蒙古包模型”。该模型对传统物流系统进行了流程再造,从物流节点、供应链、信息系统的角度改善了物流对MC模式的支持,打造了新型物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