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思想品德量化评价初探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ingxiaoziwoa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学生思想品德量化评价的意义
  学校的德育管理,必须时刻把握学生行为动态,就要了解他们每天干什么,在想什么,哪些地方做得对,哪些地方做的不对。对学生思想品德进行量化评价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一方面,它实现了学生的自主管理,提高了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班主任及课任教师可以及时了解班级里每天发生的事情,发现班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知晓学生的思想状况,从而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将一些不良思想行为解决在萌芽状态。班主任还可以通过量化分数及时发现存在的严重思想问题或纪律性差的个别学生,从而进行重点教育。
  二、学生思想品德量化评价的原则
  ⒈客观性原则: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实际情况,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力求做到客观、公正、合理。要抓住重点,突出特性。
  ⒉科学性原则:要用科学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分析学生的思想行为,总结学生的教育发展规律,防止片面性。
  ⒊教育性原则:操行等级要有正确的导向,要肯定优点和进步,指出缺点和努力的方向,鼓励上进。
  三、学生思想品德量化评价的方法
  1、设计内容要全面,重点要突出。
  (1)评价内容要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为依据,还要符合学校制度规范、班级纪律等。
  (2)评价内容具有可操作性,可结合学生学习情况、遵守纪律、文明诚信、安全、爱护公物、两课两操、卫生等学校生活的各方面进行评价。
  (3)评价内容既要全面,又要有重点,还要适当灵活。对那些学生中存在问题严重、突出的方面要当作重点方面来考核、评价,而对那些一般性或问题不严重的方面,既要经常性考察,还要创新内容进行评价。
  2、采用多元评价,各方兼顾。
  (1)学生自评。要把评价内容变成学生的自主行动,光靠别人检查督促是远远不够的,要使制度、规范、纪律变成学生的实际行动,主要靠自觉,因而自评就摆在突出的位置了。只有自评,才能明确自己那些方面做得好,那些方面做得不够,做得不够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内因才真正起作用。自评适宜每天晚上、每周末、每半学期、一学期期末都要进行。
  (2)同学互评。“人不知自过”,由于认识水平的差异,自己有时认识不到自己的过错。通过同学互评可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且评价较全面,这样也可发挥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民主意识。但学生互评不宜频繁,重点在周末、期中、期末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时采用。具体操作上,首先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进行互评,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今后发展的方向。同学互评可发挥集体效应,逐渐使学生有他律变为自律。
  (3)教师评价。教师评价包括班主任评价和任课教师评价。任课教师一般采用描述性评价的方式,及时发现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闪光点,及时给予正确的评价、鼓励;对发现的思想品德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指出问题症结所在,及时给予纠正。
  班主任评价可同时采用描述性评价和百分制评价等方式。班主任平时可采用描述性评价,在周评比、月评比、学期评比时可采用百分制评价方式。根据已制定的思想品德评价细则,逐项对照,一一评分。这一评价要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的基础上进行,做得特别好的方面给予加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做得不好的方面给予适当扣分,以作警示或提示。
  (4)家长评价。家长评价是学生思想品德量化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环节。期中、期末设计评价量表对学生评价可多方面反映学生实际情况,增强教育的有效性。
  3、评价要有结果,重视正面引导。
  (1)自评成绩好可鼓励适当的自我奖励(自我认为合适、满意的方式),成绩不好,可适当的惩罚自己。
  (2)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思想品德的闪光点或问题,除及时鼓励或指正外,必须及时通报班主任,以作为定量评价的一项依据。
  (3)班主任对班级定量评价中每周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给予口头表扬,并作为班级思想品德标兵上报学校教导处或政教处。
  (4)教导处或政教处对班级每周思想品德标兵在每周一升国旗时予以表扬,并号召全体学生学习,同时张榜宣传。
  (5)班主任每学期末对班级思想品德成绩进行总评,班级前若干名(根据学校表彰的数量而定)作为学校思想品德标兵报送学校,学校审定后期末予以表彰。
  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当前新课改理念推动下,学校德育工作的一种新尝试,是涉及学校各方面工作、关系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把它抓实抓好,才能把学校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落到实处,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礼仪行为习惯。
其他文献
新课改已全面推开,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始发生了可喜变化。新课程改革为新世纪中国的发展增添了一份保障,注入了一份活力。同时,他给广大教师带来的,既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也是一次发展的机遇。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教师应该怎么做,对我们以往的教学方法应该进行哪些改进以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应该怎样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关注和反思。以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
期刊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源流长,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和谐思想”,是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其必然会对当时和当代构建和谐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在考察“和谐思想”中的“和谐”这一精髓时,要源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既要根植于中华民族丰硕的政治思想和理论的土壤之中,又不能放弃西方社会各时期各阶段的和谐思想而孤立地进行。  这些和谐思想归结起来,大致有如下内容:  “和为贵”思想。
期刊
兴趣是学好一门课程的最好的老师。如何让学生也喜欢上语文课,对语文学科深感兴趣呢?教学中,我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初中语文的教学实践中,我感觉一个比较突出有效的做法就是——把美术课中的绘画引入语文课堂。这一想法缘于与美术老师的交流。他说在语文课上表现较差的学生,在美术课上却表现优秀。由此我想,如果把美术课中的绘画引入到语文课堂中,效果肯定不错。于是,我就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实践证
期刊
笔者认为,要让每个学生抬起头来学习,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才是教育的真谛。  一、了解“学困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1.对症下药,开发非智力因素  作为教师,我们要对具体学生进行具体分析,各个突破,例如父母离异的学生,大多性格内向,自卑,性格孤僻,于是教师要主动找他们谈心,了解情况,并在生活上给予足够的关心,必要时和父母交谈,争取父母的积极配合。要了解他们的特长、爱好,寻找他们身上的“闪
期刊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做到既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值得探讨的一个话题。  一、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  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有这样的阐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改变原有的
期刊
现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优化中考数学专题,提高复习效率的几点做法。  一、依据中考热点,确定复习专题  从历年的中考试题看,虽然都是全新的卷面,但若仔细地进行研究,我们就会发现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延续性和相通性,可谓是一脉相承,万变不离其宗。我们教师就是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围绕中考试题的热点、难点,对重点题要狠下功夫。以某一重要的数学知识、技能或数学方法为切入点, 精心整合一些新颖的,具有代表性的专
期刊
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够达到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然而,班级里总有一部分学生学习兴趣淡薄,记忆力和注意力较差,学习目的不明确,知识结构不合理,课堂内外学习效率低。对待这些学生,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去帮助他们。  一、善待后进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融洽、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树立学好历史的信心  学困生之所以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是因为被接连不断的失败磨去了进取的意念。教师要以育
期刊
武威第十八中学改建于2004年4月,前身是百年名校武威师范,2007年评为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现有教职工199人,在校学生3200名,教学班48个。近几年学校弘扬“攻坚克难,自强不息,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校园文化精神,坚持“教学质量为核心,艺术教育为特色,常规管理为抓手,改革创新为动力,安  全和谐为保障,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的发展思路,形成了新起点、厚基础、强师资、严管理、高质量的办学特色,
期刊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和标志。在教师的教育生涯中,“教学”和“育人”应该是同等重要的。“育人”是塑造出一个真正的“人”,而做人的根本应该是诚信。有人曾经把体育运动比作特定的“社会”、“社会的缩影”和“小社会”,我们应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从而提高人的全面素质。诚信就是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指
期刊
近年来,学案导学的教学法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被广大中小学教师热切关注。如何在学案导学的帮助下打造初中英语教学高效课堂也成为我们英语教师所探讨的问题。  一、利用学案导学做好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给学生分发学案,按学案上的要求给学生布置任务,学生按老师的要求自学,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有能力的同学除了完成这些任务外,还可能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这个环节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但教师要从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