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特质与卓越模型建构研究

来源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ckrx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50位“影响力标兵人物”和149位“影响力人物”为研究对象,仔细研析年度人物的事迹材料,挖掘出卓越教师区别于普通教师的六大核心胜任力特质,并以此为基础,建构起一个涵盖8项一级指标、35项二级指标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卓越模型,为思政课教师开展职业规划、高校选拔优质人才、管理部门开展师资认定及薪酬晋升等工作提供效标依凭。
其他文献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保持自身良好风范,播撒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坚定信仰、理直气壮、仁而爱人、学而不厌,努力做“四有”好老师,坚持“六个要”原则,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期刊
认同为提升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提供了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基础。针对当前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认同度不高的现状,从供给和需求有效联结视角探讨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整合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等角度提升认同度,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期刊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当前,数字技术在助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质增效的同时,也存在因技术异化等原因致使其面临“德”之缺位、“人”之缺失、“美”之缺憾的问题。如何解决问题、破除困境,可以从个体、社会、国家三个层面进行系统思考,建构以师生、政校、校社为核心的大思政教学共同体,整体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德施教,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德养德、以德润教功效。
期刊
拥有一支高素质、高胜任力的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是办好思政课、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要以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为培育生成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把准目标方向。要深刻把握生成的一般过程、主导规律、素质结构等内在机理,为培育生成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供理论指导。要通过价值赋能在身份认同中生成全面素质、通过理念涵育在终身学习中提升理论素养、通过实践历练在教学实践
期刊
讲深、讲透、讲活道理顺应学生成长规律、彰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魅力、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属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属性要求,集中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能力素养要求。讲深、讲透、讲活道理应遵循三重基本原则:融合政治与学术以讲深道理,融合逻辑与历史以讲透道理,融合守正与创新以讲活道理。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坚持四维协同,不断夯实理论功底、丰富理论素材、实现话语转化、改善教学方
期刊
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高校存在部分思政课教师职业素养有待提高、职业认同感有待增强、学校师德制度有待完善等问题,其原因在于部分教师素质不过硬、师德建设机制不完善、高尚师德环境营造不够。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需要淬炼师德意志,提升教师内在素养,彰显教师魅力,完善制度规约,提振师道尊严。
期刊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教师队伍的构建,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有效性的重要举措。本文从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师队伍素养的构建等角度入手,提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优化方法,以及重塑教师队伍构建措施,旨在与广大同行交流与分享,为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做出一点贡献。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提出“老师要用心教”,这一论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思政课教师的殷切期望,意蕴深刻。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深入思考教师如何“用心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教师要爱教爱生,饱含真诚之心;善教善育,坚守担当之心;乐学乐思,永怀成长之心,以“用心教”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
期刊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并在会上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新要求和新标准,这是一名优秀的高校思政课教师所必备的素养。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任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思政课教师素养水平的高低会影响高校思政课是否能落实教学任务,
学位
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急需思政课教师高水平的教学学术。然而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学术水平的实证研究较为缺乏。研究编制包括组织支持、教学学术行为、教学学术认同、教学学术反思和教学学术转化五个维度在内的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学术水平问卷。经对11个变量的差异研究发现,不同学校类型师范教育背景、双肩挑身份、不同学校类型等影响教学学术总体水平;女教师学术身份与理念认同高于男教师;职称与学术水平可能存在不匹配情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