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变应性鼻炎为五官科常见病,临床用小青龙汤针对其虚、寒、饮病机论治其肺气虚寒证型,散寒化饮、益气温肺,表里通治、补泻兼施,同时结合温针疗法通达脏腑经络气机,实卫固表、益气助阳,针药相合使其水饮去、寒邪除、阳气生,消除机体寒饮等病理因素、改变人体对病邪的易感性,未病先防、即病防变,用于治疗该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借鉴探讨变应性鼻炎其它证型的诊治。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肺气虚寒 小青龙汤 温针疗法 验案
张勤修教授,从事耳鼻喉科临床工作20余年,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颇有心得,其采用传统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现就张教授运用小青龙汤配合温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验案一则报道如下。
1 病案举例
患者张xx,男,2013年4月2日来张教授门诊就诊。鼻内镜检查:双侧下鼻甲粘膜苍白、肿胀、湿润,中鼻道及下鼻道见大量清水样分泌物。中医诊断:鼻鼽。中医辨证:肺气虚寒。选方:小青龙汤加减,具体方药如下:麻黄6 g;白芍9 g;细辛3g;干姜8 g;炙甘草6 g;桂枝9 g;半夏10g;五味子6g;蝉衣10g;防风10g;苍耳子10g;杏仁10g;党参12g;炒白术15g。6剂,每日一剂,煎服。服药同时配合温针疗法,选穴:足三里,合谷(单侧),曲池(单侧),迎香,大椎。温针疗法:每两天一次,每次留温针20分钟,共6次。1周后二诊:鼻塞、喷嚏、流涕明显好转。鼻痒,头昏头痛,神疲乏力症状无明显改善,上方加川芎15g,白芷10g,乌梅15g,6剂。温针治疗去大椎穴,加太阳穴。1周后三诊:症状缓解,停服中药,继续行温针疗法6次,巩固疗效。随访3月,上述症状,未再复发。
2 讨论
此患者为典型的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病例,在耳鼻咽喉科甚为常见。张教授认为:患者肺气虚,遇凉发病,以鼻塞,鼻痒,喷嚏,流清涕为主要症状。张教授根据“受凉发病、畏寒、鼻塞、流清涕”主症,结合舌脉,辨为肺气虚寒。以小青龙汤加减配合温针疗法治疗。
2.1 变应性鼻炎病因病机分析
变应性鼻炎中医称之为“鼻鼽”主要病因是脏腑虚损,正气不足,为本虚标实,主要涉及到肺、脾、肾三脏。治疗上予以益肺、健脾、补肾为主要治疗方法。具体为治肺卫之外寒,补益肺脾之气,温肺脾肾之阳,脾气健 ,肾阳足 ,则肺之宣发肃降及卫外功能正常,水饮去,鼻窍通。同时最近研究免疫反应失衡是AR的关键所在,AR最主要的免疫异常是1型辅助性T细胞(Th1)/2型辅助性T细胞(Th2)的比例和功能的失调 Th2>Th1反应[1] 。
2.2 小青龙汤方药配伍探讨
小青龙汤是治疗寒饮所致肺系疾病常用方,风寒袭肺、水饮内停证,临床上常用于表证、里证、表里同病。小青龙汤表里同治,即使没有表证,只要属寒饮咳喘,就可以应用[2],现代研究表明小青龙汤有平喘、止咳、抗过敏、抗炎的药理作用[7]。小青龙汤由麻黄、半夏、桂枝、细辛、芍药、干姜、炙甘草、五味子组成。其中麻(黄)桂(枝)相须,散风寒,降肺气,调营卫,畅阳气。芍药酸收,与之相配,益阴养血,制约麻、桂,防治发散太过,而安肺脾,和中缓急。干姜、细辛、五味子,是治疗寒饮的基本结构。干姜归脾经、肺经,不仅温中,还能温肺,针对脾肺之寒,内生之寒,温补兼顾。干姜、细辛同用,是以温药治其痰饮,并细辛、干姜之辛温可宣散上中下三焦之水寒之邪。干姜与甘草同用,体现了温与补相结合;另细辛可有助麻桂散寒之功;由于这类由脾肺阳气不足产生的寒饮,常鼽涕连连,耗散肺气,故配合五味子来收敛肺气。综上,以麻桂为君药,姜辛味为臣药,散中有收,开中有合,驱邪而不伤正。另以半夏为佐,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增强姜辛味温化寒饮的力量;以甘草为使药,不仅温补结合,而且调和药性。
2.3 温针疗法作用机理
温针灸,是针刺与温灸相结合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3]。是治疗虚弱羸瘦,强壮保健之要穴;大椎为督脉经穴,大椎是督脉和手足三阳经的交点,温针灸之可固卫正气、振奋阳气;现代研究针刺迎香穴可刺激鼻腔调节植物神经及交感神经的平衡,减轻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针刺足三里、合谷能调节机体免疫状态,增强对变应性鼻炎的耐受性。
3 小结
张勤修教授用小青龙汤加减配合温针灸治疗肺气虚寒性变应性鼻炎,充分发挥传统中医药的优势,针药相合,扶正祛邪,和脏腑经络之气血,调畅气机,通达营卫,祛邪外出。然则五脏六腑皆令人涕,非独肺也,虽表现为肺气虚寒证型,其内在病理变现为机体的虚、寒、痰瘀体质及对外在病邪的易感性,张教授治法内涵虽言治肺实则调理脏腑经络,纠正人体之虚、瘀体质,改变了对病邪的易感性及病邪的从化,切断病变的发展进程,更加通过针灸助中药之升阳散寒,从阳引阴,亦达到调理阴阳之平衡,进一步促进机体之脏腑调、经络和、正气升、病邪除之疗效。其治法深意不仅表现在治肺、止涕、疗虚寒,更表现出对机体气血阴阳及脏腑的整体调理,故而临川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林诚,郑美凤.变应性鼻炎的免疫学研究与针灸治疗现状.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1):131-132.
[2] 杨永明,马林昆.干眼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1944_1946.
[2].水口博之,福井裕行.小青竜湯によるアレルギー性鼻炎モデルラットの症状抑制とヒスタミンシグナル遺伝子発現抑制作用.东京:世論時報社,2010.
[3]章小平, 龙目恒, 黄尚廉. 针灸电子化进程 [J].医疗保健器具,2003 (10): 42-45.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肺气虚寒 小青龙汤 温针疗法 验案
张勤修教授,从事耳鼻喉科临床工作20余年,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颇有心得,其采用传统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现就张教授运用小青龙汤配合温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验案一则报道如下。
1 病案举例
患者张xx,男,2013年4月2日来张教授门诊就诊。鼻内镜检查:双侧下鼻甲粘膜苍白、肿胀、湿润,中鼻道及下鼻道见大量清水样分泌物。中医诊断:鼻鼽。中医辨证:肺气虚寒。选方:小青龙汤加减,具体方药如下:麻黄6 g;白芍9 g;细辛3g;干姜8 g;炙甘草6 g;桂枝9 g;半夏10g;五味子6g;蝉衣10g;防风10g;苍耳子10g;杏仁10g;党参12g;炒白术15g。6剂,每日一剂,煎服。服药同时配合温针疗法,选穴:足三里,合谷(单侧),曲池(单侧),迎香,大椎。温针疗法:每两天一次,每次留温针20分钟,共6次。1周后二诊:鼻塞、喷嚏、流涕明显好转。鼻痒,头昏头痛,神疲乏力症状无明显改善,上方加川芎15g,白芷10g,乌梅15g,6剂。温针治疗去大椎穴,加太阳穴。1周后三诊:症状缓解,停服中药,继续行温针疗法6次,巩固疗效。随访3月,上述症状,未再复发。
2 讨论
此患者为典型的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病例,在耳鼻咽喉科甚为常见。张教授认为:患者肺气虚,遇凉发病,以鼻塞,鼻痒,喷嚏,流清涕为主要症状。张教授根据“受凉发病、畏寒、鼻塞、流清涕”主症,结合舌脉,辨为肺气虚寒。以小青龙汤加减配合温针疗法治疗。
2.1 变应性鼻炎病因病机分析
变应性鼻炎中医称之为“鼻鼽”主要病因是脏腑虚损,正气不足,为本虚标实,主要涉及到肺、脾、肾三脏。治疗上予以益肺、健脾、补肾为主要治疗方法。具体为治肺卫之外寒,补益肺脾之气,温肺脾肾之阳,脾气健 ,肾阳足 ,则肺之宣发肃降及卫外功能正常,水饮去,鼻窍通。同时最近研究免疫反应失衡是AR的关键所在,AR最主要的免疫异常是1型辅助性T细胞(Th1)/2型辅助性T细胞(Th2)的比例和功能的失调 Th2>Th1反应[1] 。
2.2 小青龙汤方药配伍探讨
小青龙汤是治疗寒饮所致肺系疾病常用方,风寒袭肺、水饮内停证,临床上常用于表证、里证、表里同病。小青龙汤表里同治,即使没有表证,只要属寒饮咳喘,就可以应用[2],现代研究表明小青龙汤有平喘、止咳、抗过敏、抗炎的药理作用[7]。小青龙汤由麻黄、半夏、桂枝、细辛、芍药、干姜、炙甘草、五味子组成。其中麻(黄)桂(枝)相须,散风寒,降肺气,调营卫,畅阳气。芍药酸收,与之相配,益阴养血,制约麻、桂,防治发散太过,而安肺脾,和中缓急。干姜、细辛、五味子,是治疗寒饮的基本结构。干姜归脾经、肺经,不仅温中,还能温肺,针对脾肺之寒,内生之寒,温补兼顾。干姜、细辛同用,是以温药治其痰饮,并细辛、干姜之辛温可宣散上中下三焦之水寒之邪。干姜与甘草同用,体现了温与补相结合;另细辛可有助麻桂散寒之功;由于这类由脾肺阳气不足产生的寒饮,常鼽涕连连,耗散肺气,故配合五味子来收敛肺气。综上,以麻桂为君药,姜辛味为臣药,散中有收,开中有合,驱邪而不伤正。另以半夏为佐,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增强姜辛味温化寒饮的力量;以甘草为使药,不仅温补结合,而且调和药性。
2.3 温针疗法作用机理
温针灸,是针刺与温灸相结合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3]。是治疗虚弱羸瘦,强壮保健之要穴;大椎为督脉经穴,大椎是督脉和手足三阳经的交点,温针灸之可固卫正气、振奋阳气;现代研究针刺迎香穴可刺激鼻腔调节植物神经及交感神经的平衡,减轻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针刺足三里、合谷能调节机体免疫状态,增强对变应性鼻炎的耐受性。
3 小结
张勤修教授用小青龙汤加减配合温针灸治疗肺气虚寒性变应性鼻炎,充分发挥传统中医药的优势,针药相合,扶正祛邪,和脏腑经络之气血,调畅气机,通达营卫,祛邪外出。然则五脏六腑皆令人涕,非独肺也,虽表现为肺气虚寒证型,其内在病理变现为机体的虚、寒、痰瘀体质及对外在病邪的易感性,张教授治法内涵虽言治肺实则调理脏腑经络,纠正人体之虚、瘀体质,改变了对病邪的易感性及病邪的从化,切断病变的发展进程,更加通过针灸助中药之升阳散寒,从阳引阴,亦达到调理阴阳之平衡,进一步促进机体之脏腑调、经络和、正气升、病邪除之疗效。其治法深意不仅表现在治肺、止涕、疗虚寒,更表现出对机体气血阴阳及脏腑的整体调理,故而临川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林诚,郑美凤.变应性鼻炎的免疫学研究与针灸治疗现状.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1):131-132.
[2] 杨永明,马林昆.干眼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1944_1946.
[2].水口博之,福井裕行.小青竜湯によるアレルギー性鼻炎モデルラットの症状抑制とヒスタミンシグナル遺伝子発現抑制作用.东京:世論時報社,2010.
[3]章小平, 龙目恒, 黄尚廉. 针灸电子化进程 [J].医疗保健器具,2003 (10): 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