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价值穿透幽暗人性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qing44526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电影研究的学者,崔卫平却努力要成为伍尔夫那样的“普通读者”,看似低调的言说,实为更高的追求。这意味着没有功利心,只受本能驱使,为电影而沉迷电影;表达也力争摆脱专业的腔调,呈现生命的质感。这样一来,毛尖估计会成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但不同的是,形而上的思考是崔卫平学术的底色,就像她在《迷人的谎言》自序中所提:“什么样的东西更容易吸引我呢?简单地说,就是复杂的东西。”普通读者的诉求、形而上的精神底色及公共知识分子的情怀,使她的电影研究始终弥漫着社会关怀。
  收入本书中的二十八篇随笔(本应二十九篇,另外一篇为《我稻田里的兄弟》,崔原以此题目命名该书稿,由于其他原因,成为现在这样),是作者在《经济观察报》影评专栏的结集,为文平静和缓,避开呐喊和呼吁,這自然不如龙应台文气强势,但崔文在平静中充满张力和尊严,恰恰与卡尔维诺之轻吻合;论述也不是就电影谈电影,而是从几部电影故事中生发出一个主题,通过处理差异和谈论差异促使这一话题“丰满地展开”,让人看到问题的内核。
  越过电影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直接切入深埋在电影中关于人的价值,是崔卫平电影研究的特色之一。价值探讨的背后是人性思考,因此,她翻译过《哈维尔文集》,酷爱阿伦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给她的思想“输过氧换过血”,柏拉图、济慈、雪莱、里尔克很长一段时间在她头顶盘旋,贡布里希的艺术系列成为她精神的另一个发源地,米奇尼克给她另外一个思维向度,伍尔夫也教她用一个语言为材料的精神世界与实际世界相匹配,如此等等,这同时也回答了一个崔卫平式的问题:有多少好东西才能成就一个有特色的学者?正是这背后的思想谱系,使她的文章中弥散着思想者的气质,形而上的思考,这不同于富有小资情趣的毛尖,也区别于论著中充满电影术语的戴锦华。
  这种思想气质与崔卫平的个人底色有关,也有赖于周遭世界的赐予,不论是《迷人的谎言》,还是此前出版的《我们时代的叙事》、《思想与乡愁》、《积极生活》、《带伤的黎明》等书,都屡屡出现一个词:逼仄。逼仄的境遇,内心与现实的紧张迫使她质疑、探索、追问、反思,这如同穆奇尔代表作《没有个性的人》中所写:人们必须首先像一个小丑被他的紧身衣束缚那样,在他们的种种可能性、计划和感情中受到各种偏见、传统、困境和局限的约束,他提出的东西,也许才有价值,才能生长和持久。可以说,思想家是时代造就的,作为时代思者的崔卫平也是这样,时代束缚使她的表达呈垂直的介入状态,观点自然而不隔,且更彻底更具生命张力。进而她悟出:思想即处理自身的黑暗(《思想与乡愁》,崔卫平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二○一○年版,205页)。处理自身的黑暗也是处理时代精神的黑暗,受到时代的偏见、束缚、压抑、困惑、剥夺、羞辱,内心产生的苍凉幽暗大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于是恶性循环起来,而思想就是自我剖析,自我教育。过程虽伴着痛苦焦灼,但可以“从黑暗中提取光明,从废墟中建立起永恒的非凡力量”(《思想与乡愁·代序》)。
  思想如何处理这些黑暗?崔卫平说不仅要理解这个世界,还要同时感觉自身,抓住自己稍纵即逝的感觉。人对时代的反思总是与自我意识一起产生,但世人往往囿于现实利益的考虑,压抑自己真实的感受去达到某种世俗目的,结果就是“将自己掩埋,永远也不让自己内心发出具体的声音”(《思想与乡愁》,206页)。可是崔卫平将思想的目光投向迷蒙的暗处,敏感于那些晦涩和缺乏光线的地方,也就是学者张灏所说的人性幽暗之处。《迷人的谎言》中涉及的百余部电影,恰好也带她到这幽暗之区去倾听那些被压抑、驱逐、忽略之声:死亡的声音、集权主义压制的声音、被伤害被剥夺者的呻吟与哽咽、内心世界的召唤等等,这些声音促使她思考。
  首先,思考人性之恶。崔卫平否认传统的“善恶二元论”,认为恶不是一种远离自身的力量,而是潜伏在身体内部。她在书中涉及五种恶:极端的恶与平庸的恶、琐碎之恶、非人之恶与人性之恶。极端的恶与平庸的恶是阿伦特面对艾希曼的审判而提出的,崔卫平在电影《窃听风暴》与《对话》(见《伦理学的想象力》篇)的比较中追问此恶:在这种环境之下,我们能做什么?前者中的窃听者卫斯勒,坚守良心与伦理的逻辑,在不为人知的暗处,改写剧本改动自己的角色,使自己的人性得到拯救;而后者中的窃听者哈里工作出色,也从工作中受益,但是窃听使他忧郁,无法相信人,落下人性的伤痕,“失掉了用来证明人生命存在的有力证据,成为一个纯粹的物件”。而琐碎之恶(见《琐碎之恶》篇)是一种无心的暴行,一种没有根基、没有必要的恶,以一种琐琐碎碎的方式,遍布和侵蚀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随时可以爆发,令人防不胜防。此恶在电影《浪潮》和《稻草人》中发挥得淋漓尽致,《更好的世界》是对此恶的超脱,而日本影片《告白》却借一个变态故事呈现此恶,崔卫平毫不留情地在结尾评价:这部影片缺少一种价值的透视。在对影片《老无所依》与《黑暗骑士》(见《非人之恶与人性之恶》篇)的论述中,前者呈现非人之恶:希格仿佛从原野上涌出,代表着这片原野最为深沉和盲目的黑暗意志,像幽灵一样,不知在何时何地出现,这种不确定、毫无由来之恶更加令人害怕;后者突出人性之恶:主角小丑洞察人性,然而却瞄准人性中的低劣部分,他收集人性中的琐屑,利用人性的弱项,进行疯狂的敲诈腐蚀,“让人作恶的理由比不作恶的理由更充分”,进而使人突破底线,于是人性变得更加低矮难堪。
  其次,反思纳粹集权主义。一种是反思纳粹集权下导演的拍片心理,有里芬斯塔尔和黛德丽两类:前者投入纳粹怀抱,拍摄宣传纳粹的《意志的胜利》;后者不与纳粹合作,拍摄《蓝天使》与《摩洛哥》。崔卫平用两篇长文做了入木三分的剖析。另一种是通过电影反思纳粹集权主义,涉及电影《梅菲斯特》与《艺术家的抉择》,前者说了一个人如何将灵魂抵押给魔鬼纳粹,后者为艺术家辩护,揭露集权主义中“深揭狠批”思维方式的全部缺陷和黑暗。其他篇目也多有涉及集权主义的反思,如《琐碎之恶》篇中的电影《浪潮》,反思纳粹集权的思想仍潜伏在人内心深处,有卷土重来的可能。   第三,思考人的精神生活。主要思考人无法处理好自己与上帝、内心世界的关系所导致的悲剧,如电影《诺言》类似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讲述失掉信仰后“即使将天堂之门打开,也不会有人认出来”的悲哀;导演布列松与陀思妥耶夫斯基有相似的处死时被赦免的经历,探讨人类的罪与罚,把《罪与罚》改编为《扒手》,呈现人精神的焦灼不安;而《圣女贞德的受难》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将教会当作信仰,将教会的权力当作权威,放弃真正的信仰真理。
  第四,思考“怎样面对社会”。这种处理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在《如何面对丛林社会》中有淋漓尽致的表达,该篇分析《让子弹飞》中张麻子杀黄四郎与《双虎屠龙》中斯托达德通过选举战胜强盗韦自由的异同,最后总结:“两个恶人相争,一般民众并不能从中获益。假如不是拥有新的起点和方式,新恶人与旧恶人相比并没什么不同,新的恶人尽管此刻看起来面善,但是终有一天他会露出贪婪狰狞的面目,如果他自命享有逾越一切的特权。”对二者解决之道的分析可知:面对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若没有一套民主程序,便不能让每个人的权益得到保护,而法律精神正是治理丛林社会的一剂良药,否则依然会堕入旧意识形态的牢笼,摆脱不了轮回的命运,弱者依然是受害者,生命与尊严仍旧无法保障。
  书中还思考了“残酷和美”、“主创者与影片主人公关系”、“悲剧英雄与命运”、“战争与人性”、“死亡”、“在伤害与被剥夺之后”等主题。处理这些幽暗人性,不仅意味着要思考人性在现实中的异化与扭曲,还意味着要“将我们一分为二,自己观照自己、审视自己”(《正义之前》,崔卫平著,新星出版社二○○五年版,170页)。这种审视恰似契诃夫给苏沃林的信中说过的一句话:“您该写一篇小说,描写一个青年,他原是农奴的儿子,做过店员和唱诗班的歌手,进过中学和大学,从小受到必须要尊敬长者、要亲吻神甫的手、要崇拜别人的思想、要为每一小块面包道谢的教育;他经常挨打;出去教家馆时他没有雨鞋穿;他常常打架,虐待动物;他喜欢在富有的亲戚家里吃饭;他因为觉得自己渺小就毫无必要地在上帝和人们面前假充正经。请您写这个青年怎样把自己身上的奴性一点一滴地挤出去,怎样在一个美妙的早晨醒来时,他觉得他的血管里流着的已不是奴隶的血,而是真正的人的血了。”把自己身上的奴性一点一滴挤出去,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其实就是将人内心的幽暗一点点穿透,努力过上一种“符合道德的生活”。
  通过电影反观人性的幽暗,是为了守护生成的价值;而对价值的思考守护恰恰是崔卫平学术生涯一以贯之的精神主线。当人们把《国王的演讲》看成国王克服自身口吃缺陷的励志故事时,崔卫平却从中看出了当权力遭遇人性时的平等理念。批判纳粹专制下导演里芬斯塔尔的文章标题,就是本书《迷人的谎言》之名,文中也引用桑塔格的代表性论文《迷人的法西斯主义》,可见作者是仿拟桑塔格,以传达迷人的谎言背后是骇人真实的论点,正如毕加索所说:艺术是谎言,它教我们理解真理,至少是那种我们作为人能够理解的真理。
  伊格尔顿在《理论之后》中几次强调,理论家应重视艺术的价值而非其价格;崔卫平很推崇克莱夫·贝尔在《文明》一书中关于价值的讨论,也强调导演要审视电影的价值而非仅仅做人性书写。将价值与人性放在一起思考,使崔的问题比伊氏的更让人感兴趣,她认为价值在人性之上: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神性力量及其光环已经消退,人的时代来临,但不是那个大写的人,而是各种小写字体、小字号的人。在《我们时代的叙事》一书中崔卫平也说道:“人性意味着一种可能性,意味着一个生长和变化的空间,而不是现成的和一成不变的东西。”在人的名义下什么事都可以做,什么事都可能发生,人性需要匡正,对人性所拥有的黑暗、堕落、陷溺,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和估计,应该通过法律道德教育来改进和改善人性。而价值更多的是人们自己同意和认可的,是由人们自己来判断哪些东西是有价值、有意义和美好的,而不是外部强加和规定的。比起道德,“价值”这个词蕴含更多主动、能动的意味。它也是电影背后的梦想,这些人类向往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而导演将其放进电影之中,人们在观影过程中拾起这些价值理想,找回信念,寻求其中思考的自由、平等、公平、正义。
  近期电影《泰》的高票房背后恰恰是崔卫平电影研究一直反思的“价值缺失”。它以嘲笑底层弱势族群的无知为爆笑点,王宝强饰演的王宝被看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奇葩”。虽然他促使徐朗反思,徐朗也圆了他的底层梦,但这种缝合式的大团圆是高高在上的施舍,也是中产阶级优越性的展示。印度喜剧电影《三个傻瓜》也搞笑,但笑的同时,也有泪水——对僵化教育体制反思时的忧伤,可说是一种契诃夫式的带泪微笑,连接这笑与泪水的恰恰是电影的价值关怀。
  阿诺德说,艺术的目的在给人以光明与美好,但它不能以粗鄙人的品位为法则,任其顺遂自己的喜好去装束打扮,而是坚持不懈地培养关于美观优雅和得体的意识,使人们越来越接近这一理想,而且使粗鄙的人也乐于接受。《泰》是粗鄙低劣而不是优雅得体,它的光明与美好建立在底层无知之上,建立在弱势群体受伤害之上。《泰》之于《三个傻瓜》,犹如搞笑之于幽默,傲慢之于慈悲。雨果在《九三年》中说:“在人世的一切问题之上,还有人心的无限仁慈,还有强者对弱者应尽的保护责任、安全的人对遇难的人应尽的救护责任、一切老人对一切儿童应有的慈爱!”这人道主义的言说就是电影背后应有的价值,也是崔卫平电影研究的終极关怀所在。
(《迷人的谎言》,崔卫平著,中国华侨出版社二○一二年版,36.00元)
其他文献
从南半球的夏天飞到北半球的冬天,穿过漫漫夜色,去年12月1日,孙杨悄然间大了一岁。26岁的男子汉要和白衣飘飘的年代说再见,不折不扣地迈入老将行列,游向更远的地方。过去这一年,不像23岁时在感慨命运的重锤,也不像24岁时训练完听队友们齐声唱生日歌,在热闹的训练房内吹灭蜡烛,更不像25岁时回忆跌宕的里约历历在目。如今,孙杨更用心地在水面上下游动。他给自己的定位很清晰:未来要让每一次出场都无限接近完美。
瓜是我最爱吃的一种蔬菜,这种喜爱是小时候在老家培养起来的。   一提到丝瓜,我就想到吃,确实应该羞,为什么不先想象到丝瓜的那种青翠欲滴的色泽,还有那种黄得让周围粲然一亮的花儿?我想是因为丝瓜的美味早已成为深刻的记忆,母亲种植它也是从照顾孩子们的吃上出发,并没有想着叫孩子们先欣赏丝瓜的瓜青花黄,结果家里出现不少贪吃的小孩,而没有出来一个诗人或画家。   种丝瓜非常省事,母亲往往会“放权”让我们去种。
《外国文学动态》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集其各方面科研力量和多语种外国文学资料编辑而成。主编李文俊;《世界文学》杂志社出版;每期定价1.5元,自办发行,另加邮资0.20元。明年共出九期,订费共15.3元。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码:100732。  广告
俄总统外交政策顾问尤里·乌沙科夫(下文称乌沙科夫)曾经在一次招待美俄外交官的酒会上开玩笑说:冷伏特加比冷战好。比起风格强硬的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乌沙科夫看上去要柔和许多,被称为总统的“红脸”高参。不久前,意大利媒体引述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的话说,普京曾说:“我如果想做的话,两周内就能拿下基辅。”乌沙科夫迅速出面澄清,说媒体的报道是断章取义,并批评巴罗佐的做法“不合适”,也不合外交规范,“与严肃的外
曾几何时,觉得人生太过不由自主,太过平静,太过一帆风顺。生活就像是被提前设定好的一样,起床,穿衣,吃饭;上课,摘记,做题。所有的事情似乎都像小时候田字格中的汉字,一笔一划给你规定好,不能出格,也不能过小。不然,便会被判错。人就生活在这么一个毫无突破的温室中,眼前的一切,都经过过滤、挑选、严查。脚下的路已经铺好,行者吃惊、犹豫,却又无可奈何。  我不愿当人偶般的行者,所以,我渴望得到黑暗。  在寒冷
前不久,马英九和“立法院长”王金平的内斗,在台湾闹得沸沸扬扬。王金平以柔克刚,不出恶言,博得媒体不少同情;可马英九因身份所限,无法像王金平那般“畅所欲言”。所幸他有一位外形亮丽、才思敏捷的发言人,替他诠释政策理念,澄清了许多不实报道。她就是人称“总统化妆师”的李佳霏,台“总统府”首位女发言人。   “纸条风波”遭人批  今年37岁的李佳霏,完全颠覆了传统观念上的发言人形象。以往政府的发言人,多半很
创刊于一九七九年四月的《读书》杂志,今天已迈入了而立之年。为答谢读书界三十年来始终不渝的关爱与支持,四月二十一日,本刊编辑部在北京金台饭店举办创刊三十周年雅聚,出版界的老前辈与现任领导,读书界新老作者与不同年龄层的读者代表,还有历年参与过《读书》编辑工作的编辑,旧雨新朋,老少咸集,大家欢聚一堂,共庆《读书》三十岁生日。  三联书店总经理、《读书》总编辑樊希安主持了这次聚谈会,他说,三十年前的春天,
一  早在二○一一年,日本艺术家村上隆的两本著作《艺术创业论》《艺术战斗论》就已在中国出版,村上隆本人也曾亲临中央美院演讲。据其书中自述,如果艺术界也搞一个类似高尔夫或网球选手的排名,他当居Top 20之列。著名画家刘小东多年以后还对村上隆的演讲记忆犹新,不过不是在美院,而是在台北:“这哪里是艺术家的演讲,完全是天王级的演出!”在一个容纳上万人的大型体育场内,留着小胡子的小胖子村上隆,从绚丽灯光中
二○一五年初上海大学博士生王磊光的“春节返乡笔记”引发热议,重要的不是笔记及所描绘的乡村本身,而是其升级为公共媒体事件后所反映出的一系列问题。同年十月,习主席访英时东道主安排住“乡间”,以体现昔日工业文明之都的最高规格,在微信朋友圈中引发关于“打翻了多少中国人的乡愁”的对比和讨论。实际上,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刻影响,乡村一直作为过剩资本新的增值空间而引发关注。就在二○一四年二月召开的第十四届亚布力
說是“阿尔法狗”赢了围棋当世中韩第一人,又横扫了国际象棋比赛,“阿尔法狗”已经无敌于天下。  这样的情节其实在茨威格的小说《象棋的故事》里已经预言。小说的主人公B博士经过四个月被监禁的绝对孤独与空虚,得到一本象棋棋谱,他疯狂地以自己的智力与心灵拥抱这本包括有一百五十局著名国际象棋棋谱的小书,B博士背诵了掌握了精通了这本棋谱,从而变成了绝世高手。但是他终于悟到了为这样的象棋能力付出的心性、感应、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