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56(2011)24-0093-02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致使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在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据调查,留守儿童的生活有三种情况:一是隔代监护型(占85%),即由祖辈—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托管的方式;二是亲朋监护型(占10%),即把孩子托给亲朋好友,叔婶、姑舅或要好的朋友;三是自我监护型(占5%),即由于没有上面两种条件,或其他各种原因,监护的责任就让予了孩子自己。这一阶段的人群,恰恰最多的就是处在幼儿或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无论是隔代监护、亲戚监护还是自我监护,在监护内容和监护责任上都存在着很大的盲区,或是心理代沟太深,难以沟通;或是祖辈过度溺爱,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使留守儿童很难得到全面正确、深入细致的教育和帮助。亲情的缺失,导致留守儿童的心理方面存在阴影,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等等。
1 留守儿童的常见心理
1.1 适应心理 孩子因父母外出,突然脱离了自己熟悉的家庭,打乱了他过去习惯而舒适的正常生活规律,骤然转入一个崭新而陌生的环境,生活上处处都不習惯,在心理上会有一个长短不定的适应过程。在周围环境中各种人和事的作用下,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内心体验。不习惯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因年龄、性别、生活水平、家庭环境的不同而各异。
1.2 焦虑心理 焦虑是个体面临一种模糊的、非特异性威胁而又不知所措的不愉快体验,表现为对未来的莫名担忧,唯恐受挫。因与自己所熟悉的环境或亲人分离,所产生的分离感而伴随的情绪反应称为分离性焦虑。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亲情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由于外出务工的父母常年在外辛劳,无暇顾及孩子,对孩子的成长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教导。许多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出现性格内向、自卑、孤僻、不善与人交流、顽皮任性、冲动易怒等问题。调查发现,部分留守儿童从不与同学、父母、监护人交流谈心,有的甚至在受到侵害后,采取简单的报复行为。
1.3 恐惧心理 恐惧是个体由于某种明确、具有危险的刺激源所引起的负性情绪。与焦虑不同,恐惧有非常明确的对象,往往是现实中的一种无力摆脱的危险事物。常见于自我监护型的儿童,与父母的长期分离,生活不稳定,加之知识贫乏,是非、好坏、善恶等观念不清,造成他们安全感缺失,易产生恐惧心理。
1.4 挫折心理 其表现与起因有关,在留守儿童的心理常有被父母“抛弃”的感觉,有的表现为埋怨、不满、或其他攻击行为;有的表现为内心焦虑、表面平静,独处时暗暗落泪;也有的多疑、自卑、胆怯;有少数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也变的更加坚强、懂事,自理能力强。
2 教育管理对策
留守儿童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成长中缺乏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甚至会因此走上犯罪道路。因此从心理角度对留守儿童进行积极的引导和援助,帮助其树立健康的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对其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2.1 留守儿童的心理需要
2.1.1 希望得到欢迎和爱护 孩子进入一个崭新的家庭,希望得到欢迎和爱护,使自己很快成为其中的一员,在代监护人的身上找到父母之爱。
2.1.2 希望自己被了解和重视 在亲朋监护型的家庭中,站在亲戚的立场上不便对孩子进行管束,孩子也很难在亲戚家中产生归属感,感觉总是寄人篱下,受“不被理解和重视”的感情驱使,往往容易和亲戚家年纪相近的孩子产生矛盾。
2.1.3 希望得到尊重 这在青少年时期的儿童表现明显。青少年期的儿童身心都正处在急剧的发展、变化和成熟时期,他们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希望在没有他人的干预下自己作出各种决定。
2.1.4 需要安全感 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特别是中小学时期,是人生行为习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父母的关爱和抚慰是儿童"爱与归属"的必要条件,亲子教育的缺失,导致儿童对父母的抚慰、关注与爱的渴求缺失,这样易引起孩子一些不良的心理反应,尤其是自我监护型的儿童。
2.1.5 需要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由于年龄因素,他们身上具有同龄人的特征:好模仿、好奇心强、好动、爱游戏等等,需要一一得到满足。
2.2 管理对策 目前在关爱“留守儿童”的组织形式上各地有不同的做法,如学校管理,教师充当其“代理爸爸”或“代理妈妈”;社会托管;“夕阳护朝阳”;自由联合等模式。但无论何种管理模式,笔者认为,确保孩子的心理健康是重点,而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障碍的关键是普及家长、代监管人及教师队伍的心理学知识,正确、理性的认识成长需要,在真正意义上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空间。
教育心理学认为,不懂得心理学的教师不是一个好教师,因此掌握心理学知识是成为一个优秀教师的重要条件。家长以无可争议的资格成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而代监管人、学校老师作为孩子的第二任、第三任教师,都历史地承担着留守儿童人格形成与性格等心理因素发展的重任。孩子未来的成就更多地取决于其非智力因素的水平,而非智力因素的水平则更多地取决于孩子的家庭教育水平。因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一个相辅相承的过程,二者配合不好,将导致种种教育失误甚至失败。为做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维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2.1 强化留守儿童父母的监护责任 家庭是教育儿童最重要的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子女将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要转变观念,纠正错误。家长应深刻认识到,物质上满足不等于精神上温暖,要加强与孩子情感的沟通,让他们体会到父母的爱,巩固亲子关系。为此,要注意时间上不能相距太久,最好能做到每周交流一次,及时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在沟通的内容上,不能只谈学习成绩,其他方面也应该询问,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关心。除了与孩子保持经常的联系外,还应经常与子女的任课教师、班主任联系,了解他们各方面的表现。二是要慎重选择孩子监护人。如果夫妻双方同时外出务工,应尽可能把子女寄放在有一定学习环境,一定的文化基础、一定责任感或能更好地监督指导自己孩子的亲朋好友处,如果没有相当可靠的人代为监护,父母最好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加强对留守子女的关心呵护。三是要依法履行监护职责。父母及监护人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要妥善安置子女学习与生活,关心、关爱留守在家的孩子,引导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
2.2.2 自古名师出高徒 要使孩子优秀,教师(包括家长及学校)必须是优秀的。从知识结构的角度看,很多拥有相当知识水平的家长之所以难于成为优秀家长的原因在于对心理学知之甚少。从教学技能的角度看,很多教师虽然极富责任感,但不被学生喜欢的教师缺乏教学技能的原因依然在于对心理学知之甚少。调查发现,师长们一方面普遍感到孩子的心理不够成熟,尤其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感到担忧;另一方面,又对教育无从下手,进而,就使得师长和孩子长期受困于各种心理纠纷之中不能自拔。因此,普及家长和学校这一师资队伍的心理学知识,正确应用教育心理学,是预防青少年心理障碍的关键。
2.2.3 留守儿童的父母要学会心灵的沟通 关心留守孩子,要从“心”开始。父母要走进孩子的“心”去,去了解他们心里想些什么,需要什么,还有他们的道德行为表现如何等等。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比较有自己的观点,当遇到教学之间教学方法相碰撞及性格上的反差时,均易引起孩子的不满情绪,产生心理逆反。一方面表现在老师身上“挑刺”,如果没有维护好师生关系,易造成因对某科老师缺乏感情而失去兴趣,以至放弃这门课程,产生厌学情绪;另一方面表现在代监护人身上“挑刺”,如果偏听偏信,认为孩子在别人家里真的“受委屈”了,未与代监护人进行及时的沟通,易助长孩子养成“撒谎”的惡习,从而破坏两家关系。
遇到类似状况,宜采用情感疏导法,通过将孩子的观察目标转移,培养从不同侧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既维护了老师及代监护人的权威性,培养尊他情结;又杜绝了因情感波动导致的负性情绪。
2.2.4 父母应转变用金钱弥补愧疚的心态,注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除了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之外,切忌过度的物质满足。以免不仅没能弥补孩子缺失的亲情,反而为子女的越轨行为制造了温床,提供了条件,使他们无法抵制外界的诱惑而走上歧途。
2.2.5留守儿童的父母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活到老,学到老”。孩子要学习,父母更要学习。作为留守儿童的父母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工作之余有机会的还是要积极学习,不断提高。现在的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父母们要跟上时代步伐只有不断学习,掌握现代基本技能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是很重要的,作为留守儿童的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尤其重要。在难得的相处时间里,孩子对父母的行为举止印象是十分深刻的。爱国爱民、尊老爱幼、勤劳节俭等等这些优良传统不是口头上说的,是要亲身示范的。
2.2.6 理性对待“代监护”,正确履行监管职责。监管家庭对留守儿童应视同己出,认真监管,关注孩子安全的同时,心理健康也不可忽视。日常生活中,帮助其尽快融入到自己的家庭中,但不必过份呵护,时时处处叫自己的孩子让着他,其实等于时时提醒“他是外人”,反而增加其自卑心理。
2.2.7 因材施教,正确引导,以正面鼓励为主。常言道,人无完人,“全才”是不存在的。历史上多少英才的身上都诉说了这一道理,我国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在湖南师范就读时就书写过:“国文成绩顺着数全班第一,数学成绩倒着数也是全班第一”的历史。掩卷沉思:毛泽东之所以成为一代伟人,他的老师们如孔昭授校长、杨昌济老师一辈对他的教育是不是有不可抹去的一笔?新时代的今天,人们呼唤更多孔昭授式的校长,杨昌济式的老师,从真正意义上做到了素质教育!《恰同学少年》值得认真一看并深思。
总之,要减少或消除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需要家庭、学校的团结协作。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为国教子的理念,摒弃子女私有、家长制、重智轻德的思想。注重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尊重孩子的选择,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学校要转变观念,培养青少年爱家、爱校、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多开展适合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有益活动,采取各种方法拓宽预防渠道。此外,教师必须以良好的心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以平等、健康的心理去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如果说人生最大的财富是生命,那么,人生最大的收入是心理健康!一个乐观、心理健康和对生活充满感恩的人,患病的概率比一般人要小得多。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效率,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专家认为,心理卫生贯穿人的一生。特别对留守儿童,更要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他们承受挫折、战胜困难的能力,以便形成健全的人格。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致使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在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据调查,留守儿童的生活有三种情况:一是隔代监护型(占85%),即由祖辈—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托管的方式;二是亲朋监护型(占10%),即把孩子托给亲朋好友,叔婶、姑舅或要好的朋友;三是自我监护型(占5%),即由于没有上面两种条件,或其他各种原因,监护的责任就让予了孩子自己。这一阶段的人群,恰恰最多的就是处在幼儿或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无论是隔代监护、亲戚监护还是自我监护,在监护内容和监护责任上都存在着很大的盲区,或是心理代沟太深,难以沟通;或是祖辈过度溺爱,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使留守儿童很难得到全面正确、深入细致的教育和帮助。亲情的缺失,导致留守儿童的心理方面存在阴影,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等等。
1 留守儿童的常见心理
1.1 适应心理 孩子因父母外出,突然脱离了自己熟悉的家庭,打乱了他过去习惯而舒适的正常生活规律,骤然转入一个崭新而陌生的环境,生活上处处都不習惯,在心理上会有一个长短不定的适应过程。在周围环境中各种人和事的作用下,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内心体验。不习惯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因年龄、性别、生活水平、家庭环境的不同而各异。
1.2 焦虑心理 焦虑是个体面临一种模糊的、非特异性威胁而又不知所措的不愉快体验,表现为对未来的莫名担忧,唯恐受挫。因与自己所熟悉的环境或亲人分离,所产生的分离感而伴随的情绪反应称为分离性焦虑。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亲情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由于外出务工的父母常年在外辛劳,无暇顾及孩子,对孩子的成长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教导。许多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出现性格内向、自卑、孤僻、不善与人交流、顽皮任性、冲动易怒等问题。调查发现,部分留守儿童从不与同学、父母、监护人交流谈心,有的甚至在受到侵害后,采取简单的报复行为。
1.3 恐惧心理 恐惧是个体由于某种明确、具有危险的刺激源所引起的负性情绪。与焦虑不同,恐惧有非常明确的对象,往往是现实中的一种无力摆脱的危险事物。常见于自我监护型的儿童,与父母的长期分离,生活不稳定,加之知识贫乏,是非、好坏、善恶等观念不清,造成他们安全感缺失,易产生恐惧心理。
1.4 挫折心理 其表现与起因有关,在留守儿童的心理常有被父母“抛弃”的感觉,有的表现为埋怨、不满、或其他攻击行为;有的表现为内心焦虑、表面平静,独处时暗暗落泪;也有的多疑、自卑、胆怯;有少数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也变的更加坚强、懂事,自理能力强。
2 教育管理对策
留守儿童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成长中缺乏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甚至会因此走上犯罪道路。因此从心理角度对留守儿童进行积极的引导和援助,帮助其树立健康的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对其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2.1 留守儿童的心理需要
2.1.1 希望得到欢迎和爱护 孩子进入一个崭新的家庭,希望得到欢迎和爱护,使自己很快成为其中的一员,在代监护人的身上找到父母之爱。
2.1.2 希望自己被了解和重视 在亲朋监护型的家庭中,站在亲戚的立场上不便对孩子进行管束,孩子也很难在亲戚家中产生归属感,感觉总是寄人篱下,受“不被理解和重视”的感情驱使,往往容易和亲戚家年纪相近的孩子产生矛盾。
2.1.3 希望得到尊重 这在青少年时期的儿童表现明显。青少年期的儿童身心都正处在急剧的发展、变化和成熟时期,他们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希望在没有他人的干预下自己作出各种决定。
2.1.4 需要安全感 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特别是中小学时期,是人生行为习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父母的关爱和抚慰是儿童"爱与归属"的必要条件,亲子教育的缺失,导致儿童对父母的抚慰、关注与爱的渴求缺失,这样易引起孩子一些不良的心理反应,尤其是自我监护型的儿童。
2.1.5 需要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由于年龄因素,他们身上具有同龄人的特征:好模仿、好奇心强、好动、爱游戏等等,需要一一得到满足。
2.2 管理对策 目前在关爱“留守儿童”的组织形式上各地有不同的做法,如学校管理,教师充当其“代理爸爸”或“代理妈妈”;社会托管;“夕阳护朝阳”;自由联合等模式。但无论何种管理模式,笔者认为,确保孩子的心理健康是重点,而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障碍的关键是普及家长、代监管人及教师队伍的心理学知识,正确、理性的认识成长需要,在真正意义上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空间。
教育心理学认为,不懂得心理学的教师不是一个好教师,因此掌握心理学知识是成为一个优秀教师的重要条件。家长以无可争议的资格成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而代监管人、学校老师作为孩子的第二任、第三任教师,都历史地承担着留守儿童人格形成与性格等心理因素发展的重任。孩子未来的成就更多地取决于其非智力因素的水平,而非智力因素的水平则更多地取决于孩子的家庭教育水平。因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一个相辅相承的过程,二者配合不好,将导致种种教育失误甚至失败。为做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维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2.1 强化留守儿童父母的监护责任 家庭是教育儿童最重要的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子女将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要转变观念,纠正错误。家长应深刻认识到,物质上满足不等于精神上温暖,要加强与孩子情感的沟通,让他们体会到父母的爱,巩固亲子关系。为此,要注意时间上不能相距太久,最好能做到每周交流一次,及时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在沟通的内容上,不能只谈学习成绩,其他方面也应该询问,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关心。除了与孩子保持经常的联系外,还应经常与子女的任课教师、班主任联系,了解他们各方面的表现。二是要慎重选择孩子监护人。如果夫妻双方同时外出务工,应尽可能把子女寄放在有一定学习环境,一定的文化基础、一定责任感或能更好地监督指导自己孩子的亲朋好友处,如果没有相当可靠的人代为监护,父母最好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加强对留守子女的关心呵护。三是要依法履行监护职责。父母及监护人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要妥善安置子女学习与生活,关心、关爱留守在家的孩子,引导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
2.2.2 自古名师出高徒 要使孩子优秀,教师(包括家长及学校)必须是优秀的。从知识结构的角度看,很多拥有相当知识水平的家长之所以难于成为优秀家长的原因在于对心理学知之甚少。从教学技能的角度看,很多教师虽然极富责任感,但不被学生喜欢的教师缺乏教学技能的原因依然在于对心理学知之甚少。调查发现,师长们一方面普遍感到孩子的心理不够成熟,尤其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感到担忧;另一方面,又对教育无从下手,进而,就使得师长和孩子长期受困于各种心理纠纷之中不能自拔。因此,普及家长和学校这一师资队伍的心理学知识,正确应用教育心理学,是预防青少年心理障碍的关键。
2.2.3 留守儿童的父母要学会心灵的沟通 关心留守孩子,要从“心”开始。父母要走进孩子的“心”去,去了解他们心里想些什么,需要什么,还有他们的道德行为表现如何等等。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比较有自己的观点,当遇到教学之间教学方法相碰撞及性格上的反差时,均易引起孩子的不满情绪,产生心理逆反。一方面表现在老师身上“挑刺”,如果没有维护好师生关系,易造成因对某科老师缺乏感情而失去兴趣,以至放弃这门课程,产生厌学情绪;另一方面表现在代监护人身上“挑刺”,如果偏听偏信,认为孩子在别人家里真的“受委屈”了,未与代监护人进行及时的沟通,易助长孩子养成“撒谎”的惡习,从而破坏两家关系。
遇到类似状况,宜采用情感疏导法,通过将孩子的观察目标转移,培养从不同侧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既维护了老师及代监护人的权威性,培养尊他情结;又杜绝了因情感波动导致的负性情绪。
2.2.4 父母应转变用金钱弥补愧疚的心态,注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除了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之外,切忌过度的物质满足。以免不仅没能弥补孩子缺失的亲情,反而为子女的越轨行为制造了温床,提供了条件,使他们无法抵制外界的诱惑而走上歧途。
2.2.5留守儿童的父母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活到老,学到老”。孩子要学习,父母更要学习。作为留守儿童的父母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工作之余有机会的还是要积极学习,不断提高。现在的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父母们要跟上时代步伐只有不断学习,掌握现代基本技能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是很重要的,作为留守儿童的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尤其重要。在难得的相处时间里,孩子对父母的行为举止印象是十分深刻的。爱国爱民、尊老爱幼、勤劳节俭等等这些优良传统不是口头上说的,是要亲身示范的。
2.2.6 理性对待“代监护”,正确履行监管职责。监管家庭对留守儿童应视同己出,认真监管,关注孩子安全的同时,心理健康也不可忽视。日常生活中,帮助其尽快融入到自己的家庭中,但不必过份呵护,时时处处叫自己的孩子让着他,其实等于时时提醒“他是外人”,反而增加其自卑心理。
2.2.7 因材施教,正确引导,以正面鼓励为主。常言道,人无完人,“全才”是不存在的。历史上多少英才的身上都诉说了这一道理,我国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在湖南师范就读时就书写过:“国文成绩顺着数全班第一,数学成绩倒着数也是全班第一”的历史。掩卷沉思:毛泽东之所以成为一代伟人,他的老师们如孔昭授校长、杨昌济老师一辈对他的教育是不是有不可抹去的一笔?新时代的今天,人们呼唤更多孔昭授式的校长,杨昌济式的老师,从真正意义上做到了素质教育!《恰同学少年》值得认真一看并深思。
总之,要减少或消除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需要家庭、学校的团结协作。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为国教子的理念,摒弃子女私有、家长制、重智轻德的思想。注重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尊重孩子的选择,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学校要转变观念,培养青少年爱家、爱校、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多开展适合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有益活动,采取各种方法拓宽预防渠道。此外,教师必须以良好的心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以平等、健康的心理去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如果说人生最大的财富是生命,那么,人生最大的收入是心理健康!一个乐观、心理健康和对生活充满感恩的人,患病的概率比一般人要小得多。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效率,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专家认为,心理卫生贯穿人的一生。特别对留守儿童,更要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他们承受挫折、战胜困难的能力,以便形成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