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ysshu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落实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根本,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组成的重要部分,就是指学生通过专业的学习活动,在学习实践中逐步积累和掌握一定的字词、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并在学习实践运用中形成自己的语言特色。本文试图以李白的《将进酒》为例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以期达到举一反三,以点带面的效果。为落实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进行有益的探索。
   一、创设情境,注重体悟
   语文教学一定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的讲为主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改变对课文的五马分尸式的碎片化的分析。注重学生原汁原味的阅读体验,品味。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美语言的原味感知。了解诗歌语言的凝练性,律动性,跳跃性,体味诗歌声调的平仄,押韵,对仗。在李白的《将进酒》一诗的教学中,我改变了以往语文教学中,四平八稳,按部就搬,注重对诗歌思想内容条分缕析的分析评价。而是以各种形式的“读”贯穿课堂始终。
   赏析读:我让学生欣赏著名朗诵家方明的配乐视频,随着激越音乐的响起,契合诗句的动感画面一一呈现,情景的交融中朗诵者或抑扬顿挫,或低沉哀伤,或慷慨激昂,诗歌语言所具有的节奏感,韵律感,意象的跳跃感等汉语言所具有的美感一下子扑面而来,浸润思想,穿透灵魂。
   情景表演:以表演的形式让学生模仿李白的打扮,体会李白此时此刻特有的心境,进行创造性的朗诵。一学生,高冠岌岌,一袭白袍,脚踏木屐,长佩陆离,手捧酒樽。以醉酒之态,不羁风姿。長歌当哭,他时而慷慨,时而哀伤,时而咆哮,时而低回。把李白那种傲岸不羁,侍才放旷,仕途迷茫,怀才不遇的悲愤,激昂,狂放表演得淋漓尽致。朗读让语言外在的韵律把作品内在的情感激荡,一切尽在不言中。
   自由读:学生自由朗读,在读中再次体味,形成个体经验,达到熟能成诵,烂熟于心,建构自己语言库。
   二、小组互动,探究升华
   激情朗诵之余,我让学生结合李白的生平经历,创作经历,性格特征。尤其是李白,积极入世,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儒家思想,却有不屑科考,傲岸不羁,蔑视权贵的侠义精神,矛盾心理,分组探讨李白诗歌的语言特色,达到学生对诗歌语言的建构。
   学生甲:诗篇一开始落笔天外,以两组排比夸张句,挟天风海水扑面而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本流到海不复回”,黄河之水天上来,既是神奇的想象,有时视觉的真实。滚滚东来之水,无可挽回,如逝去青春年华,如无数个日日夜夜,一去而不回,人生能有多少青春年华啊,光阴的流逝是最为让人痛心疾首的。排比,夸张,比兴手法的运用使得诗句有如此磅礴的气势。
   学生乙:“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化无形为有形,由青丝瞬间成雪,精彩的比喻,既形象又生动,把生命的短暂,光阴的已逝,人生的虚无表现的如此深刻。学生在此有可深切地体会到比喻的神奇力量。
   学生丙:李白的《将进酒》,全篇以七言为主,兼以三字句,三七句交错运用,如“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句型变化,平仄换韵频繁。韵脚的互换,长短句的运用。是个读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与诗歌内在在的情感激荡相一致。诗人的万古愁,诗人的放纵不羁的豪放精神通过朗读已经了然于心。
   三、教后反思,举一反三
   通过本诗的教学,以语文的综合实践活动为平台,注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学生体会到了汉语言的博大精深,意蕴无穷,语言的丰富的表现力,铿锵的节奏,美妙的韵律,和作者复杂的人物思想,互相映衬,互为表里,让学生有了深刻的语言的体悟。比喻,夸张,排比,对偶,借代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带来了诗歌神奇的意境。诗歌外在的语言的深刻体悟会刻进学生的灵魂,成为汉民族的文化基因,深刻的语言积淀,丰富了学生语言文化人格,内化为学生的语言特色,实现了高考教学的核心素养,语言的建构与运用。
   落实高中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不能大而空。而要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在活动中教学,在教学中活动,立足语文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语言积累和体悟,在阅读上苦下功夫,在涵蕴,咀嚼中融会贯通,汲取,内化。尤其注重语言的实践运用。把每一节课,作为落实语言建构运用的主阵地,综合听,说,读,写各个环节。精心设计,长期坚持,必将提高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核心素养。
   [注:本文为十三五规划课题论文:高中语文教学如何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
   乔宏伟,常莹,甘肃省渭源县第二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表述中明确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强调了其所具有的特殊的育人价值,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与“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两个重要维度,由于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语文课堂理应是构建学生完满的精神世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
师生活是一本书,需要我们精心地翻阅;生活是一幅画,需要我们仔细地欣赏;生活是一条小溪,流淌着酸甜苦辣;生活是一段乐章,洋溢着喜怒哀乐。生活,需要我们去感受。用心感受,你会发现,一片落叶、一束鲜花、一个微笑,都能引发我们无限的感慨,平凡生活的点点滴滴,会在我们笔下栩栩如生,充满朝气。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用心感受生活。请听一组歌曲,伴随音乐回顾16年成长的足迹——  (播放FLASH罗大佑的《童年》。)
KWL策略是一种高度关注读者阅读认知的思维框架,群文阅读中,篇目较多,但往往同中有异、异中存同,将KWL策略中的KWWLC表运用于群文阅读教学中,通过前后对比的方式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获得质疑、预测、澄清、总结等理解技巧,从而能更好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KWL策略的内涵   (一)基本概念   KWL策略是美國学者奥格尔(D·M·Ogle)所提供的一个思维框架,可以帮助读者界定在阅读之前已
(一)“自觉反抗”之类论调有多少?    小说《祝福》是鲁迅传世名作,祥林嫂是世界“文学画廊”中一个鲜明生动、永存不朽的艺术形象。祥林嫂是怎样一个典型呢?不少《祝福》研究者认为,祥林嫂是自觉清醒的反抗者,她是劳动妇女“抗击和搏斗”“封建制度”的典型。例如林非在《鲁迅小说论稿中》写道:“祥林嫂以自己全部的精神力量,默默地抗击着封建制度对她的摧残。就在这种抗击和搏斗中,显出了她高尚和美丽的内心世界。”
庄子首先谈的是教师修养。他说,机巧之心藏在胸中,心灵就不纯洁,就不能得道。①而语文课堂上,种种机巧如同打开的锦盒,让人眼花缭乱,可就是没有自然与真诚,也没有“语文”。朴素,天下没有谁能和它相媲美。②花里胡哨的教法,哗众取宠的课堂,焉能得道乎?庄子又说,浅而不深的水,载不住大船;一杯水洒在地上,只能漂起草叶。③语文教师如果没有深深的学养之水,是无法承载教书育人的大船的。所以,钱理群教授给南师大附中的
《老王》是统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章,为杨绛所写,题材为散文。整篇文章围绕作者一家与老王的交往,回忆了老王窘迫孤苦的生活状况及善良仁义、朴实纯真的性格,凸显了特殊时代背景下老王与作者一家如金子般珍贵的友谊,表达了作者对人性之美的讴歌以及对悲苦者的关怀、命运的感叹。基于此,以《老王》为例,对其中的人物及事迹进行进一步解读,对于立体化教学目标的实现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立体化教学模式
2007年暑期,首届“中语杯”中学语文教师课堂作文教学大赛,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报告厅举行。本届“中语杯”中学语文教师课堂作文教学大赛,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与首都师范大学语文报刊社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名语文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一线教师观摩了本次大赛。这是全国中语会成立近三十年来,首次举办的课堂作文教学的最高赛事,共29个省(市、区)派出的29名“选手”(29节课)参加了“比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之中提到:对学生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以及道德情操等方面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以更优良的态度掌握学习方法,促进语文能力的全面提升,也就是说,关于思想性方面的教育,需要与知识性教育融为一体,而不是可有可无的外在附加任务。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基于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双重特点,关注思想性的熏陶感染,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融此项内容于平时教学,保证学生逐步拥有深厚的德育底蕴,关于这一点,在文言
当下,项目学习凭借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注重掌握方法的意识和引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等优势,已经得到众多教育学者的认可。那么,如何将新的教学理念和国家政策作为课堂教学的参考?本文以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分析如何将说明文的知识教学转化为项目学习,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解决真实的问题。   一、项目设计缘起   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说明文学习单元,本单
探究性阅读教学作为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法,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已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探究性阅读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问题或课题为中心,以类似科学探究的方式去研读作品或拓展阅读,在对阅读材料的沉潜思索、涵濡体察中发现问题、提出质疑,经搜集资料、合作交流后对作品意义或探究课题进行创造性理解和建构的教学活动。这种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探讨,化知识注入为思想沟通,化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