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理论描述与实际状态之间的错位,我们平常所说的“儿童文化”实际上是一种“代言描述”。儿童在其中担任创造主体的游戏存在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儿童文化不仅包含了关于儿童的、为了儿童的文化,更应该包含儿童自己创造的文化。但是这种本体形态的儿童文化正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这折射出在我们的时代,儿童并没有被看成是他们自己的生活和童年时代的最重要的贡献者。
[关键词]儿童;儿童文化;游戏;伙伴
我们很难对“儿童文化”加以准确地定义并对它进行细致完整的描述。人们根据“文化”一词在“表示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这一层面的意义给出了以下解释:儿童文化是指儿童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并以儿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来决定其价值和标准的文化。话语权在作为叙述主体的成年人身上。“儿童文化”这个概念的生成。不仅是作为专家学者以及教育者的成年人对儿童生活方式、活动现象的“事后”归纳,而且也是某种关于童年的意识形态的策划推动者的“创造”或者说“设计”。“儿童文化”的真正主体“儿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被排除在外的。理论描述与实际状态之间的错位。使得我们平常所说的“儿童文化”实际上是一种“代言描述”。这种文化的生产过程很少有有血有肉的儿童真正参与其中。
儿童在其中担任创造主体的游戏存在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儿童文化不仅包含了关于儿童的、为了儿童的文化,更应该包含儿童创造的文化。但是这种本体形态的儿童文化正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这折射出在我们的时代,儿童并没有被看成是他们自己的生活和童年时代的最重要的贡献者。儿童的主体性在“为儿童生产的文化文本”中是缺乏的。儿童仅仅成为某种文化成果的接受者,而非创造者,甚至不是参与者。
一、儿童游戏的实际价值与意义
(一)游戏是儿童生命的表现形态
儿童需要游戏!就像需要空气和水一样。它是生命活动的一种形式。由于有了游戏,儿童能够使自己的剩余精力有一个合情合理的宣泄途径。通过游戏,儿童拥有梦想,从而构建起他们自己的世界。通过游戏,儿童有了健康的人格,有了解决问题的智慧,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了愉快的情绪。游戏发展了儿童的体魄,发展了他们的语言、动作和思维能力,也让他们拥有了知识和能力。而一些集体性的游戏,对于儿童的社会化过程、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二)游戏是儿童文化的重要内容
游戏是儿童文化的重要内容,同时游戏也孕育了儿童文化,是儿童文化的母体。儿童通过游戏。习得并生成自己的文化,他们一边以极自然的方式继承享受人类的已有文化(游戏往往因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是一代代儿童了解其出生地文化的一种媒介),一边以最激动人心的方式创造生成自己特有的文化(贯穿游戏过程的想象为儿童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空间)。
二、儿童游戏文化的现状
(一)传统游戏的悄悄失落
游戏,这个曾经是儿童生活的核心内容并构成了儿童文化的主体活动,正在淡出或者已经淡出我们的视线。回眸传统游戏的历史原貌,其中浓厚的自然气息以及所包含的儿童主体性,唤起我们对“儿童文化”这一概念的重新认识。大多数游戏,曾经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这些未被禁绝的游戏曾经使得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的童年奏响了优美动人的“旋律”。然而,我们把目光转向现在孩子的生活时,却感到了忧虑。现代儿童童年的生态现状向我们展现出一幕幕尴尬的画面:
片段一:下课铃刚响。全班同学像潮水一般涌出教室。走廊里、操场上顿时热火得像炸开了锅。孩子们的玩耍无外乎疯狂地追逐打闹,整个过程。缺少必要的准备和有秩序的组织。
片段二:富有敬业精神的老师们,下课铃响后,仍在教室不知疲倦地奋战着。他们认为游戏只是无意义的、单纯消磨时间的活动,从而导致孩子们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开展游戏。
片断三:为了追求最大的课堂效益。即使是低年级的课堂也很少见到依据文本展开的富有情趣的游戏活动了。教师在评价童年的价值时,仍然把目光投向未来。他们希望自己的学生成为“有成就的人”。所以,整个课堂上,很难寻觅到游戏的踪影。
(二)电子游戏的逐渐流行
儿童游戏文化是儿童生活的精神植被。然而,作为儿童生活和文化的一个自然而重要部分的传统游戏,似乎不再被现在的孩子们所知。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游戏快乐多》这一课,孩子们在游戏名称一栏写出了贪吃蛇、连连看、对对碰、魔兽等名目繁多的电子游戏。而对传统游戏内容的回答,无一例外都是“不知道”。对于在电视机和电脑前长大的这一代孩子,很多传统游戏是陌生而遥远的,而电子游戏正逐渐成为很多儿童最爱的游戏形式。这些孩子更愿意用眼睛去“旁观”世界,那种整体的、直观的真实体验在儿童的生活中是缺席的。
传统的儿童游戏逐渐失掉了生存的土壤。同时,网络虚拟世界和电动玩具正以一种梦想与现实结合的新形式影响着儿童关于未来的想象。它们正以难以抗拒的魅力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孩子,并且也改变了我们关于“游戏”的传统想象。
三、本体形态儿童文化消逝的原因
儿童游戏的失落,让本体形态的儿童文化面临着活力缺失和变异的窘境。对儿童游戏的观察与研究让我们对它了解得更为深刻,也促使我们更进一步反思、重构儿童文化。
(一)成人对儿童缺乏尊重
社会生态环境在不断改变,儿童却依然得不到真正的尊重和理解。学者们的重视和肯定,并没有改变公众对游戏的忽略甚至蔑视。在很多教师看来,游戏与学习是相对的,游戏是对学习的一种回避,所谓“勤有功,戏无益”。
(二)外界环境缺少游戏支持
科技飞速发展,城市生活高度现代化,紧闭的单元房、冰冷的防盗门取代了以往开放式的居住格局。现在大家都住进了商品楼,孩子玩起来却不方便了。小区美化后是漂亮,但不能随便画房子玩了。巷子里机动车比人还多,滚铁环根本不可能。现在的儿童与过去的儿童相比,到户外去玩耍的机会更是少得可怜。他们越来越缺少正常游戏所必需的时间、场地、材料、伙伴等条件。
(三)电子游戏带来的冲击
15年前,电子游戏还只是雏形,并且只存在于极少数人的家里。如今,电脑逐渐普及,电子游戏的影响在儿童中迅速蔓延。冒险和角色扮演游戏把儿童拉人看起来那么真实的奇幻世界中。画面感和真实感使电子游戏多姿多彩,激动人心,不同的关卡和级别的挑战让人眉飞色舞。电子游戏确确实实地掀起了儿童游戏的变革,儿童更乐于沉浸在电子游戏的虚拟快乐中,而不愿与近在咫尺的同伴一起游戏。
四、重构本体形态儿童文化的出路
(一)对游戏与儿童文化的已有支持
不少学者对儿童游戏的价值给予高度肯定。从卢梭到福禄倍尔和皮亚杰,从赫伊津哈到杜威和伽达默尔,他们都非常看重游戏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卢梭十分鼓励儿童的自我探索,提出要“敢于把时间白白放掉”,其 寓意是强调成人应该把游戏的权利和时间还给儿童。福禄倍尔说“游戏是儿童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是一种本能性的活动,是儿童内心世界的反映”。赫伊津哈提出“游戏迷住我们,游戏带有我们可在事物中窥见的最高特质:节律与和谐”。
(二)来自成人文化的支持
儿童需要有游戏的时间、空间、材料和精力,需要有来自成人对游戏的绝对支持,需要有众多的游戏选择,需要得到成人的尊重、理解、关注和悉心引导。只有这样,游戏才能成为真正的游戏,儿童文化才能得以重建,游戏与儿童文化才能一直充满生机与活力。在儿童生长环境中,成人文化应用联合的、相互作用的各种影响力促使儿童游戏无处不在。让儿童可以在学校和家庭,甚至更开放的户外,建立房子和洞穴,甚至种植花草,让游戏的无穷乐趣支持他们在每一个可以玩乐的地方尽情玩耍。
(三)来自教师的支持
1 让儿童享有游戏的权利
教师要成为儿童文化的保卫者。教师应当诚恳地向儿童学习,尊重理解儿童,培育儿童的自主精神,让游戏真正成为儿童的基本权利。
2 丰富并支援儿童的游戏
游戏是对儿童生命的尊重。教育的实质是在尊重儿童生命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帮助儿童生命自然地成长和完善。唯有丰富并支援儿童游戏,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改变人格的片段化生成而向人格的完整化和谐发展”,并在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完整的、与世界有着丰富联系的人。
(1)营造趣味游戏的活动场
A、在班级建设一个儿童可以进行创造性游戏的活动角。为孩子提供一些合适的玩具或游戏材料,比如:棋、卡纸、橡皮泥、陶泥、颜料等一些小型的、不具备攻击性。并且容易操作的材料。
B、在操场建立一个儿童乐园。
学校提供器材:设立固定的活动器械,如秋千、滑梯、单杠、旋转木马、篮球架等。
提供DIY玩具零件:在广阔的区域中,给予儿童创造性游戏材料,像沙子、水、大木头块以及制作木头产品的工具等。
提供自然的知觉体验:尽量提供粗糙、平滑的接触感;物体的轻重,潮湿、干燥的感觉;太阳下热的物体和阴凉中冷的物体;软、硬的可供跑、跳的物体表面;可发声的物体(流动的水、摇摆的钟);有各种气味的物体(花朵、树皮、泥土);玩具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厨房十件套……物体和材料越丰富越好。
提供不同层次的挑战:平衡木、爬隧道、爬轮胎、高的单杠和攀岩……
提供幻想凭借:火车头、马背、潜水艇、宇宙飞船甚至土堆、树枝,一切能让儿童开始自己的幻想之旅的游戏器材……
(2)有关游戏的各项准备与任务分配
首先,充分的时间是开展游戏的前提。小课间和大课间的交替,可以解决这样的难题。孩子根据休息时间的长短。来选择适合自己和同伴开展的游戏活动。活动课,老师有组织地和学生一起开展游戏。室内的下棋和手工,室外的各种体育活动交替进行。其次,游戏所需材料也必不可少。避免因为预先没有准备好材料,而让后继的游戏从富有趣味和意义的活动变为混乱和争执的场面。最后,游乐场上应有管理人员对儿童的各种活动提供安全保障。
(3)利用学校课程资源,打造丰富多彩的游戏项目
利用活动课,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棋类活动课:相邀棋友,下上几盘,一决高低,其乐融融;体育活动课:花样跳绳、背部夹球,你追我赶,欢声笑语;英语活动课:英语沙龙猜猜猜,异彩纷呈,趣味盎然;数学活动课:跳蚤市场、模拟超市,你来我往,热闹非凡……
3 帮助儿童提升游戏质量
游戏对儿童来讲并不总是积极的,许多室内游戏与过去相比显得单薄无力,无法刺激儿童的想象力。设计、执行以及发展一个好的游戏计划,需要以下几点保证:
首先。游戏需要有保障的时间和地点。为了使儿童能全身心参与到游戏中,要给儿童提供一个适合儿童、并让他们觉得安全的氛围。
其次,需要与儿童年龄和文化相称的游戏材料。儿童会选择自己文化中有价值的、在自己年龄阶段可掌控的游戏材料。这些材料才真正受儿童欢迎,并实际可操作。
第三,成人只是儿童游戏的引领者,而不是主导者。
最后,帮助儿童和其生活中的重要他人进行再连接,帮助儿童保持其社会化水平,给予儿童建立多边关系的机会。
(四)传统游戏和电子游戏的互相补充
传统游戏有许多方面,例如积木或棒球游戏中身体和触觉上的探索,在电子游戏中都是不可能的。但是,电脑游戏给生活在中国的儿童提供了探索亚马逊热带雨林的机会。电子游戏中可以建造和探索想象中的世界。传统类型的游戏也能够以不同于电子游戏的方式丰富儿童建造和探索世界的经验。每种游戏都能使儿童感到快乐。当游戏适合儿童的特定发展阶段时,传统游戏和电子游戏也可以很好地互相补充。
(五)评价引导游戏
1 为儿童的游戏提供记录
这种记录可以有很多形式。比如采用一种在游戏的不同阶段照相的形式。这种记录不仅可以让游戏的过程变得更加具有反馈性,而且还可以激发儿童游戏的动机——儿童喜欢见到他们自己游戏的相关记录。
2 帮助徘徊在游戏边缘的儿童
性格非常内向的儿童,在集体活动中常常充当“旁观者和徘徊者”。由于很少参与游戏。因此往往与他人相隔离,即使在很偶然的情况下和别的儿童一起游戏,他们也很少贡献意见和主意。在和这些孩子玩的过程中。教师应努力通过寻求他们的帮助来帮助他们。如:你看,我选什么颜色的积木好,放哪里合适?让他们感受到,大家需要让他们来带领游戏。对于这样的儿童,我们还可以使用共同游戏的方式来支持建设性游戏,帮助他们了解自己应该做什么。
3 激发儿童进行游戏思考,以便儿童能更好地自我感知
美术活动时,儿童会通过点线以及色彩的涂鸦来进行创造,因为他们没有计划的观念和概念,所以最初的儿童绘画没有计划。因此,我们的描述从儿童的涂鸦开始:“我看见你用棕色的笔画出了一片棕色。”“你在这儿画了一条弯曲的线,这样把你原来的点都连在一起了。”这种对话可以给儿童有关计划的字眼,并帮助儿童对自己的画进行组织。在儿童平常的游戏中,通过好奇地看待儿童做的事情来帮助儿童发起游戏。“告诉我,你在干什么呀?”这样的语言有着令人惊异的力量,因为这使儿童感觉到教师对他们的工作有兴趣,而教师也可以无形地推动儿童开始他们的创造之路。
游戏是儿童最自然的交流和存在方式。游戏让儿童构建起了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并自主参与到儿童文化的创造中。当我们开始和儿童互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获得更好发展的时候,人类精神的传达便开始了。在观察、了解儿童游戏的过程中。我们会慢慢地了解儿童,慢慢地理解他们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更加了解我们自己和这个时代,并树立起新的教育观念,迸发出更多的教育智慧。寻找失落的游戏,了解、运用儿童游戏,给儿童的发展以更全面的支持和引导,已经成为我们教师的研究常态。关注儿童、关注生命、关注成长,我们已经在路上。
[关键词]儿童;儿童文化;游戏;伙伴
我们很难对“儿童文化”加以准确地定义并对它进行细致完整的描述。人们根据“文化”一词在“表示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这一层面的意义给出了以下解释:儿童文化是指儿童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并以儿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来决定其价值和标准的文化。话语权在作为叙述主体的成年人身上。“儿童文化”这个概念的生成。不仅是作为专家学者以及教育者的成年人对儿童生活方式、活动现象的“事后”归纳,而且也是某种关于童年的意识形态的策划推动者的“创造”或者说“设计”。“儿童文化”的真正主体“儿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被排除在外的。理论描述与实际状态之间的错位。使得我们平常所说的“儿童文化”实际上是一种“代言描述”。这种文化的生产过程很少有有血有肉的儿童真正参与其中。
儿童在其中担任创造主体的游戏存在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儿童文化不仅包含了关于儿童的、为了儿童的文化,更应该包含儿童创造的文化。但是这种本体形态的儿童文化正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这折射出在我们的时代,儿童并没有被看成是他们自己的生活和童年时代的最重要的贡献者。儿童的主体性在“为儿童生产的文化文本”中是缺乏的。儿童仅仅成为某种文化成果的接受者,而非创造者,甚至不是参与者。
一、儿童游戏的实际价值与意义
(一)游戏是儿童生命的表现形态
儿童需要游戏!就像需要空气和水一样。它是生命活动的一种形式。由于有了游戏,儿童能够使自己的剩余精力有一个合情合理的宣泄途径。通过游戏,儿童拥有梦想,从而构建起他们自己的世界。通过游戏,儿童有了健康的人格,有了解决问题的智慧,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了愉快的情绪。游戏发展了儿童的体魄,发展了他们的语言、动作和思维能力,也让他们拥有了知识和能力。而一些集体性的游戏,对于儿童的社会化过程、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二)游戏是儿童文化的重要内容
游戏是儿童文化的重要内容,同时游戏也孕育了儿童文化,是儿童文化的母体。儿童通过游戏。习得并生成自己的文化,他们一边以极自然的方式继承享受人类的已有文化(游戏往往因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是一代代儿童了解其出生地文化的一种媒介),一边以最激动人心的方式创造生成自己特有的文化(贯穿游戏过程的想象为儿童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空间)。
二、儿童游戏文化的现状
(一)传统游戏的悄悄失落
游戏,这个曾经是儿童生活的核心内容并构成了儿童文化的主体活动,正在淡出或者已经淡出我们的视线。回眸传统游戏的历史原貌,其中浓厚的自然气息以及所包含的儿童主体性,唤起我们对“儿童文化”这一概念的重新认识。大多数游戏,曾经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这些未被禁绝的游戏曾经使得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的童年奏响了优美动人的“旋律”。然而,我们把目光转向现在孩子的生活时,却感到了忧虑。现代儿童童年的生态现状向我们展现出一幕幕尴尬的画面:
片段一:下课铃刚响。全班同学像潮水一般涌出教室。走廊里、操场上顿时热火得像炸开了锅。孩子们的玩耍无外乎疯狂地追逐打闹,整个过程。缺少必要的准备和有秩序的组织。
片段二:富有敬业精神的老师们,下课铃响后,仍在教室不知疲倦地奋战着。他们认为游戏只是无意义的、单纯消磨时间的活动,从而导致孩子们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开展游戏。
片断三:为了追求最大的课堂效益。即使是低年级的课堂也很少见到依据文本展开的富有情趣的游戏活动了。教师在评价童年的价值时,仍然把目光投向未来。他们希望自己的学生成为“有成就的人”。所以,整个课堂上,很难寻觅到游戏的踪影。
(二)电子游戏的逐渐流行
儿童游戏文化是儿童生活的精神植被。然而,作为儿童生活和文化的一个自然而重要部分的传统游戏,似乎不再被现在的孩子们所知。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游戏快乐多》这一课,孩子们在游戏名称一栏写出了贪吃蛇、连连看、对对碰、魔兽等名目繁多的电子游戏。而对传统游戏内容的回答,无一例外都是“不知道”。对于在电视机和电脑前长大的这一代孩子,很多传统游戏是陌生而遥远的,而电子游戏正逐渐成为很多儿童最爱的游戏形式。这些孩子更愿意用眼睛去“旁观”世界,那种整体的、直观的真实体验在儿童的生活中是缺席的。
传统的儿童游戏逐渐失掉了生存的土壤。同时,网络虚拟世界和电动玩具正以一种梦想与现实结合的新形式影响着儿童关于未来的想象。它们正以难以抗拒的魅力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孩子,并且也改变了我们关于“游戏”的传统想象。
三、本体形态儿童文化消逝的原因
儿童游戏的失落,让本体形态的儿童文化面临着活力缺失和变异的窘境。对儿童游戏的观察与研究让我们对它了解得更为深刻,也促使我们更进一步反思、重构儿童文化。
(一)成人对儿童缺乏尊重
社会生态环境在不断改变,儿童却依然得不到真正的尊重和理解。学者们的重视和肯定,并没有改变公众对游戏的忽略甚至蔑视。在很多教师看来,游戏与学习是相对的,游戏是对学习的一种回避,所谓“勤有功,戏无益”。
(二)外界环境缺少游戏支持
科技飞速发展,城市生活高度现代化,紧闭的单元房、冰冷的防盗门取代了以往开放式的居住格局。现在大家都住进了商品楼,孩子玩起来却不方便了。小区美化后是漂亮,但不能随便画房子玩了。巷子里机动车比人还多,滚铁环根本不可能。现在的儿童与过去的儿童相比,到户外去玩耍的机会更是少得可怜。他们越来越缺少正常游戏所必需的时间、场地、材料、伙伴等条件。
(三)电子游戏带来的冲击
15年前,电子游戏还只是雏形,并且只存在于极少数人的家里。如今,电脑逐渐普及,电子游戏的影响在儿童中迅速蔓延。冒险和角色扮演游戏把儿童拉人看起来那么真实的奇幻世界中。画面感和真实感使电子游戏多姿多彩,激动人心,不同的关卡和级别的挑战让人眉飞色舞。电子游戏确确实实地掀起了儿童游戏的变革,儿童更乐于沉浸在电子游戏的虚拟快乐中,而不愿与近在咫尺的同伴一起游戏。
四、重构本体形态儿童文化的出路
(一)对游戏与儿童文化的已有支持
不少学者对儿童游戏的价值给予高度肯定。从卢梭到福禄倍尔和皮亚杰,从赫伊津哈到杜威和伽达默尔,他们都非常看重游戏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卢梭十分鼓励儿童的自我探索,提出要“敢于把时间白白放掉”,其 寓意是强调成人应该把游戏的权利和时间还给儿童。福禄倍尔说“游戏是儿童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是一种本能性的活动,是儿童内心世界的反映”。赫伊津哈提出“游戏迷住我们,游戏带有我们可在事物中窥见的最高特质:节律与和谐”。
(二)来自成人文化的支持
儿童需要有游戏的时间、空间、材料和精力,需要有来自成人对游戏的绝对支持,需要有众多的游戏选择,需要得到成人的尊重、理解、关注和悉心引导。只有这样,游戏才能成为真正的游戏,儿童文化才能得以重建,游戏与儿童文化才能一直充满生机与活力。在儿童生长环境中,成人文化应用联合的、相互作用的各种影响力促使儿童游戏无处不在。让儿童可以在学校和家庭,甚至更开放的户外,建立房子和洞穴,甚至种植花草,让游戏的无穷乐趣支持他们在每一个可以玩乐的地方尽情玩耍。
(三)来自教师的支持
1 让儿童享有游戏的权利
教师要成为儿童文化的保卫者。教师应当诚恳地向儿童学习,尊重理解儿童,培育儿童的自主精神,让游戏真正成为儿童的基本权利。
2 丰富并支援儿童的游戏
游戏是对儿童生命的尊重。教育的实质是在尊重儿童生命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帮助儿童生命自然地成长和完善。唯有丰富并支援儿童游戏,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改变人格的片段化生成而向人格的完整化和谐发展”,并在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完整的、与世界有着丰富联系的人。
(1)营造趣味游戏的活动场
A、在班级建设一个儿童可以进行创造性游戏的活动角。为孩子提供一些合适的玩具或游戏材料,比如:棋、卡纸、橡皮泥、陶泥、颜料等一些小型的、不具备攻击性。并且容易操作的材料。
B、在操场建立一个儿童乐园。
学校提供器材:设立固定的活动器械,如秋千、滑梯、单杠、旋转木马、篮球架等。
提供DIY玩具零件:在广阔的区域中,给予儿童创造性游戏材料,像沙子、水、大木头块以及制作木头产品的工具等。
提供自然的知觉体验:尽量提供粗糙、平滑的接触感;物体的轻重,潮湿、干燥的感觉;太阳下热的物体和阴凉中冷的物体;软、硬的可供跑、跳的物体表面;可发声的物体(流动的水、摇摆的钟);有各种气味的物体(花朵、树皮、泥土);玩具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厨房十件套……物体和材料越丰富越好。
提供不同层次的挑战:平衡木、爬隧道、爬轮胎、高的单杠和攀岩……
提供幻想凭借:火车头、马背、潜水艇、宇宙飞船甚至土堆、树枝,一切能让儿童开始自己的幻想之旅的游戏器材……
(2)有关游戏的各项准备与任务分配
首先,充分的时间是开展游戏的前提。小课间和大课间的交替,可以解决这样的难题。孩子根据休息时间的长短。来选择适合自己和同伴开展的游戏活动。活动课,老师有组织地和学生一起开展游戏。室内的下棋和手工,室外的各种体育活动交替进行。其次,游戏所需材料也必不可少。避免因为预先没有准备好材料,而让后继的游戏从富有趣味和意义的活动变为混乱和争执的场面。最后,游乐场上应有管理人员对儿童的各种活动提供安全保障。
(3)利用学校课程资源,打造丰富多彩的游戏项目
利用活动课,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棋类活动课:相邀棋友,下上几盘,一决高低,其乐融融;体育活动课:花样跳绳、背部夹球,你追我赶,欢声笑语;英语活动课:英语沙龙猜猜猜,异彩纷呈,趣味盎然;数学活动课:跳蚤市场、模拟超市,你来我往,热闹非凡……
3 帮助儿童提升游戏质量
游戏对儿童来讲并不总是积极的,许多室内游戏与过去相比显得单薄无力,无法刺激儿童的想象力。设计、执行以及发展一个好的游戏计划,需要以下几点保证:
首先。游戏需要有保障的时间和地点。为了使儿童能全身心参与到游戏中,要给儿童提供一个适合儿童、并让他们觉得安全的氛围。
其次,需要与儿童年龄和文化相称的游戏材料。儿童会选择自己文化中有价值的、在自己年龄阶段可掌控的游戏材料。这些材料才真正受儿童欢迎,并实际可操作。
第三,成人只是儿童游戏的引领者,而不是主导者。
最后,帮助儿童和其生活中的重要他人进行再连接,帮助儿童保持其社会化水平,给予儿童建立多边关系的机会。
(四)传统游戏和电子游戏的互相补充
传统游戏有许多方面,例如积木或棒球游戏中身体和触觉上的探索,在电子游戏中都是不可能的。但是,电脑游戏给生活在中国的儿童提供了探索亚马逊热带雨林的机会。电子游戏中可以建造和探索想象中的世界。传统类型的游戏也能够以不同于电子游戏的方式丰富儿童建造和探索世界的经验。每种游戏都能使儿童感到快乐。当游戏适合儿童的特定发展阶段时,传统游戏和电子游戏也可以很好地互相补充。
(五)评价引导游戏
1 为儿童的游戏提供记录
这种记录可以有很多形式。比如采用一种在游戏的不同阶段照相的形式。这种记录不仅可以让游戏的过程变得更加具有反馈性,而且还可以激发儿童游戏的动机——儿童喜欢见到他们自己游戏的相关记录。
2 帮助徘徊在游戏边缘的儿童
性格非常内向的儿童,在集体活动中常常充当“旁观者和徘徊者”。由于很少参与游戏。因此往往与他人相隔离,即使在很偶然的情况下和别的儿童一起游戏,他们也很少贡献意见和主意。在和这些孩子玩的过程中。教师应努力通过寻求他们的帮助来帮助他们。如:你看,我选什么颜色的积木好,放哪里合适?让他们感受到,大家需要让他们来带领游戏。对于这样的儿童,我们还可以使用共同游戏的方式来支持建设性游戏,帮助他们了解自己应该做什么。
3 激发儿童进行游戏思考,以便儿童能更好地自我感知
美术活动时,儿童会通过点线以及色彩的涂鸦来进行创造,因为他们没有计划的观念和概念,所以最初的儿童绘画没有计划。因此,我们的描述从儿童的涂鸦开始:“我看见你用棕色的笔画出了一片棕色。”“你在这儿画了一条弯曲的线,这样把你原来的点都连在一起了。”这种对话可以给儿童有关计划的字眼,并帮助儿童对自己的画进行组织。在儿童平常的游戏中,通过好奇地看待儿童做的事情来帮助儿童发起游戏。“告诉我,你在干什么呀?”这样的语言有着令人惊异的力量,因为这使儿童感觉到教师对他们的工作有兴趣,而教师也可以无形地推动儿童开始他们的创造之路。
游戏是儿童最自然的交流和存在方式。游戏让儿童构建起了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并自主参与到儿童文化的创造中。当我们开始和儿童互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获得更好发展的时候,人类精神的传达便开始了。在观察、了解儿童游戏的过程中。我们会慢慢地了解儿童,慢慢地理解他们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更加了解我们自己和这个时代,并树立起新的教育观念,迸发出更多的教育智慧。寻找失落的游戏,了解、运用儿童游戏,给儿童的发展以更全面的支持和引导,已经成为我们教师的研究常态。关注儿童、关注生命、关注成长,我们已经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