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历史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新时期对创新人才的需求给学生能力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能力会使学生今后在学习、工作中终身受益,这是对传统机械的填鸭式教学的突破,它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各种知识的能力和效率。因此,在历史教学的实践中,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培養阅读能力
学会阅读历史教科书
阅读时,应结合本节课的大标题,其是本节课学习重点,要把握重点,由此展开。重点看课文正文部分,结合补充材料,如导入框、课下注解、文字史料、历史图片、课后问答、知识拓展等历史信息,全面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阅读时要养成圈点、标注的习惯
标注重要历史事件和与之有关的信息等。另一方面,还要注意有哪些地方是不明白的,做好标记,以便上课时重点解决。同时,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自主学习的基础,而自主学习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要通过日积月累来实现。因此,教师必须时时注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综合归纳、概括、比较的能力
此项能力是一项综合能力,渗透在各个领域。学生在答题时概括能力不强、重点不突出、中心不明确,就容易失分。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我认为可采取以下方法。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试题材料
材料是答题的依据,根据材料查找课本。中学历史教科书已经对纷繁复杂的史料和历史现象做了高度概括,但要将教材内容变成自己的语言,还要对教材做进一步概括。因此,要根据本节内容的课题、子目录展开,同时按一定程序进行重组,形成明确的知识框架,还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所隐藏的思想感情和经验教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在对事件的概括中把握线索,挖掘本质
在对历史事件概括比较的过程中要把握纵向、横向的线索,学会从众多材料中寻找共性和不同点,寻找中心思想,从表面现象挖掘本质问题,最终使思想得到升华。同时,在概括过程中,强调突出重点、高度概括、简洁精炼、清楚明了,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对概括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
培养学生通过历史知识观察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从小处着手
在学习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初期的内容时,要使学生了解到在那时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广大人民群众拥有极高的热情,挥洒汗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所以,我们现在在学习中遇到的挫折也要学会克服困难,只要努力、向上,我们的成绩一定会提高,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斗志。
从大处着眼
学习了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兴衰演变过程,便了解了一个王朝由强盛转向衰落,最后灭亡的基本规律。主要过程都是历代帝王在王朝建立之初,借鉴先朝灭亡经验,励精图治,努力治理国家,达到盛世。但经过几代的发展,后继者守着祖传基业坐吃享乐,政事一天不如一天,奸臣当道,小人专权,最后丢掉帝位甚至身家性命。正如唐太宗李世民的一句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培养创新能力
江泽民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感召下,我国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进取的人才。因此,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势在必行。
而历史学科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由历史教学内容决定的,要想培养学生的历史创新思维能力,就要做到这两点:其一,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设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习惯,要敢于和善于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其二,要求学生掌握发现问题的一般过程即“温故——临新——启疑”。
例如,我在讲授王朝统一战争问题上,安排了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温故:让学生回想,中国古代王朝战争中有哪几次是从几个政权并立走向统一的。
第二,临新:使学生面临新材料、新情境,才能启动学生的创造思维,促使他们发现新问题。
第三,启疑:我国历史上周灭商、秦灭六国、汉灭楚、西晋灭吴、隋灭陈、元灭南宋、清兵入关一系列王朝统一战争,其中是否有种“规律性”现象?学生先考虑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最终从地理方位的角度发现,总是西部政权灭掉东部政权,北方政权灭掉南方政权。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历史现象,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求欲,都急于探讨“这究竟是为什么?”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学生学会了对问题多方面、多角度地讨论探索,最终得出自己的观点,从而形成创新思维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能够使学生从过去只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转变为注重各项能力的培养,再结合其他科目能力的培养,进而使其能更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培養阅读能力
学会阅读历史教科书
阅读时,应结合本节课的大标题,其是本节课学习重点,要把握重点,由此展开。重点看课文正文部分,结合补充材料,如导入框、课下注解、文字史料、历史图片、课后问答、知识拓展等历史信息,全面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阅读时要养成圈点、标注的习惯
标注重要历史事件和与之有关的信息等。另一方面,还要注意有哪些地方是不明白的,做好标记,以便上课时重点解决。同时,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自主学习的基础,而自主学习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要通过日积月累来实现。因此,教师必须时时注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综合归纳、概括、比较的能力
此项能力是一项综合能力,渗透在各个领域。学生在答题时概括能力不强、重点不突出、中心不明确,就容易失分。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我认为可采取以下方法。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试题材料
材料是答题的依据,根据材料查找课本。中学历史教科书已经对纷繁复杂的史料和历史现象做了高度概括,但要将教材内容变成自己的语言,还要对教材做进一步概括。因此,要根据本节内容的课题、子目录展开,同时按一定程序进行重组,形成明确的知识框架,还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所隐藏的思想感情和经验教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在对事件的概括中把握线索,挖掘本质
在对历史事件概括比较的过程中要把握纵向、横向的线索,学会从众多材料中寻找共性和不同点,寻找中心思想,从表面现象挖掘本质问题,最终使思想得到升华。同时,在概括过程中,强调突出重点、高度概括、简洁精炼、清楚明了,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对概括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
培养学生通过历史知识观察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从小处着手
在学习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初期的内容时,要使学生了解到在那时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广大人民群众拥有极高的热情,挥洒汗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所以,我们现在在学习中遇到的挫折也要学会克服困难,只要努力、向上,我们的成绩一定会提高,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斗志。
从大处着眼
学习了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兴衰演变过程,便了解了一个王朝由强盛转向衰落,最后灭亡的基本规律。主要过程都是历代帝王在王朝建立之初,借鉴先朝灭亡经验,励精图治,努力治理国家,达到盛世。但经过几代的发展,后继者守着祖传基业坐吃享乐,政事一天不如一天,奸臣当道,小人专权,最后丢掉帝位甚至身家性命。正如唐太宗李世民的一句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培养创新能力
江泽民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感召下,我国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进取的人才。因此,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势在必行。
而历史学科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由历史教学内容决定的,要想培养学生的历史创新思维能力,就要做到这两点:其一,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设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习惯,要敢于和善于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其二,要求学生掌握发现问题的一般过程即“温故——临新——启疑”。
例如,我在讲授王朝统一战争问题上,安排了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温故:让学生回想,中国古代王朝战争中有哪几次是从几个政权并立走向统一的。
第二,临新:使学生面临新材料、新情境,才能启动学生的创造思维,促使他们发现新问题。
第三,启疑:我国历史上周灭商、秦灭六国、汉灭楚、西晋灭吴、隋灭陈、元灭南宋、清兵入关一系列王朝统一战争,其中是否有种“规律性”现象?学生先考虑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最终从地理方位的角度发现,总是西部政权灭掉东部政权,北方政权灭掉南方政权。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历史现象,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求欲,都急于探讨“这究竟是为什么?”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学生学会了对问题多方面、多角度地讨论探索,最终得出自己的观点,从而形成创新思维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能够使学生从过去只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转变为注重各项能力的培养,再结合其他科目能力的培养,进而使其能更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