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前的高中教育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面临巨大的高考压力,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只关注学生的基础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应试技巧和应试能力,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通过高考。但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来看,这种应试教育违背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难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学科核心素养发展。而劳动教育作为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灵魂,将劳动教育学科核心素养融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城区高中学科核心素养与劳动教育融合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城区高中;核心作用;劳动教育;融合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催生出了越来越多的城区高中,城区高中学校具有丰沛的教育教学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条件和环境。但从学科核心素养与劳动教育融合的视角下来看,城区高中在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困境。因此,如何将学科核心素养与劳动教育融合起来,成为城区高中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因此,文章首先探索的城区高中学科核心素养与劳动教育相融合面临的困境。
一、城区高中学科核心素养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困境
(一)从学校教育层面来看,课程设置和安排方面均存在问题
在高中阶段,学校将主要的教育教学活动设置为语数外等高考考查的重点科目,对于劳动教育课程,学校则未能给予相应的重视。但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来看,加强劳动教育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现阶段,城区高中为了提高升学率,帮助学生顺利通过高考,注重对文化课教育忽视劳动教育,这不仅体现在观念上,也体现在课程设置和安排上。在课程设置方面关于劳动教育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安排均有不足,大多数城区高中只安排了一些浅显的理论课程,并且理论课程教育也经常被其他学科老师占据,在课堂教学中也只是讲解相关的理论,学生缺乏必要的锻炼和实践,这些问题的出现影响了学科核心素养与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
(二)从社会和家庭来看,对于学生的劳动技能锻炼和培养存在不足
高中阶段大多数学生家长认为,学生在学校需要接受科学文化知识,顺利通过高考,因此家长的一切活动与支持均以学生的高考为主,一切为学生的高考让路。加之大多数学生家长没有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缺乏高度重视,因此难以配合学校开展相关工作。此外,对于城区高中来说,由于社区和街道缺乏合适的劳动实践机会这导致学生没有实践阵地,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最终使得学生丧失了劳动的基本技能,劳动意识淡薄。由于学校和社会以及家庭之间缺乏联动,学校开设的劳动实践活动不仅难以得到家长和社会的支持,还会引起一些家长的反感,认为劳动实践技术会让自家孩子吃苦,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劳动教育难以实现与学科核心素养的融合,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难以实现综合素质培养。
(三)从学生自身来看,学生缺乏正确的劳动教育意志品质
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认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素质教育理念下也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进行劳动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相应的劳动技术和相应的意志品质。学生是劳动教育的主体,也是接受劳动教育的基本对象,但从当前学生自身来看,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大多数城区高中学生由于从小娇生惯养,成长与优渥的家庭条件,这使得学生失去了吃苦耐劳的基本品质,也缺乏相应的劳动技术,最忠实的学生对于劳动教育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和畏难心理,难以积极配合教师开展的各项活动,最终影响了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
二、城区高中学科核心素养与劳动教育相融合的可行性
(一)劳动教育的长期性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持续性相契合
劳动创造了人类。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便在于人会使用工具并且会利用工具进行劳动。基于这种朴素的观念,对高中阶段的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体现教育功能的基本路径,有教育就有劳动,劳动教育是永恒教育的依据。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也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性,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倡导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理念也提出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劳动教育成为各阶段教育教学的共识。高中阶段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快速时期,自我意识不断觉醒,知识与能力正在形成。而劳动教育具有长期性,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也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从这种持续性和长期性来看,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能够实现学生的劳动意志品质和技术与学科核心素养同步发展。
(二)劳动教育的多维度与学生核心素养内容的广泛性相契合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阶段应当以基础的、宽泛的和学生日常紧密相连的技术内容作为载体,要求学生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提高技术素养、促进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从这一方面来看通过劳动教育能够实现学生的多个维度共同进步,因此,劳动教育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这与核心素养的培养内涵相适应,两者之间具有共同点和关联性。其次,在技术素养方面,劳动教育也涵盖知情意行等多个层面,这样的培养理念也符合核心素养对学生提出的要求。
三、城区高中学科核心素养与劳动教育相融合的策略
(一)学校加强重视,做好相关的课程建设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加强劳动教育的关键,也是其前提和基础。因此,学校首先要认识到学科核心素养与劳动教育相融合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平衡劳动教育科学文化课程教育之间的矛盾,这样才能使学生既能够有效学习基础文化知识通过高考,也能够通过劳动教育学习培养核心素养,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涉及理论知识的教育,还要关注学生的勞动实践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认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其次,对于教师来说,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主体,教师应该在课程教学中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不断创新劳动教育的方法。就城区高中学生而言,大多数学生对于“劳动”的概念仅仅局限在学校的卫生打扫,或者认为农民的工作才属于劳动。基于这样的认知理念,教师在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要以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和情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建立正确的认知和观念,在实践中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社会给予支持,做好劳动教育保障
对于城区高中而言,由于高中所处的社区或街道,缺乏相应的劳动教育基地,这使得劳动教育的实践教学难以有效开展。因此在加强学科素养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城区高中周边街道和社区应当给予相应的支持,为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但提供实践教育的基地。同时学校加强与社区之间的合作,带领学生深入社区进行劳动教育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既能够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劳动教育的原理,也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发展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此外,学校应当积极探索劳动教育的新路径,借助学校现有的资源为学生搭建实践的平台,使校内实践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学生在校内实践的过程中能够掌握相应的劳动教育技术,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加强灵活运用。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将劳动教育中所学的知识原理、意志品质、学科素养等应用于生活之中。
(三)家长转变观念,积极配合学校教育
只有家长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才能在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在融合学科核心素养与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并且采取一系列方式转变家长的观念。具体来说,学校可以组织家长开展座谈会,通过座谈会这种宣讲形式,使家长了解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和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学校在此过程中还要将学科核心素养与劳动教育相融合的教学计划传递给家长,让家长在这样的理念影响下,能够与学校展开教育合力共同配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劳动教育的教育功能和价值,进一步加深学科核心素养与劳动教育的融合,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中,培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以及自身终身发展需要的关键品质和必备能力。
(四)学生端正心态,树立正确学习理念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大多数学生在高考的压力下,通常只会“一心只读圣贤书”,认为除学习以外的事情与自己关系不大,因此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科学文化等基础知识就知识的学习上,对于其他能力的发展则缺乏正确的观念。为此,尤其是城区高中的学生,从小家庭条件优渥,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因此难以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也未能建立适应劳动的意志品质。因此,学校在加强学科核心素养与劳动教育相融合的过程中,要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态度,使學生从思想上转变对劳动教育的轻视,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努力学习劳动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也能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劳动教育技术,自主自觉地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学科核心素养。
结束语
在高中阶段加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与劳动教育的培养对于学生的终身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校应当积极探索学科核心素养与劳动教育融合的路径。但从当前城区高中学科核心素养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现状来看,在融合的过程中存在诸多困境,不仅学校教育缺乏重视,社会和家庭都对劳动教育的认知过于片面学生自身也缺乏正确的观念和态度。因此,通过探索城区高中学科核心素养与劳动教育相融合的可行性,在实现城区高中学科核心素养与劳动教育相融合的过程中,学校加强重视做好课程建设,社会给予支持做好劳动教育保障,加强转变观念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学生端正心态,树立正确学习理念,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科核心素养与劳动教育的融合,通过这样的教育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志.加强劳动教育培育核心素养[J].中学课程辅导,2020(05):127-128.
[2]朱桂梅.城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20(09):110-111.
[3]胡定荣.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核心素养[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8(11):61-78.
[4]卓晴君.劳动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工程[J].创新人才教育,2017(01):14-16.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关于城区高中学科核心素养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实践研究(以静宁县文萃中学为例)》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GS[2020]GHBZX150)。
关键词:城区高中;核心作用;劳动教育;融合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催生出了越来越多的城区高中,城区高中学校具有丰沛的教育教学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条件和环境。但从学科核心素养与劳动教育融合的视角下来看,城区高中在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困境。因此,如何将学科核心素养与劳动教育融合起来,成为城区高中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因此,文章首先探索的城区高中学科核心素养与劳动教育相融合面临的困境。
一、城区高中学科核心素养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困境
(一)从学校教育层面来看,课程设置和安排方面均存在问题
在高中阶段,学校将主要的教育教学活动设置为语数外等高考考查的重点科目,对于劳动教育课程,学校则未能给予相应的重视。但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来看,加强劳动教育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现阶段,城区高中为了提高升学率,帮助学生顺利通过高考,注重对文化课教育忽视劳动教育,这不仅体现在观念上,也体现在课程设置和安排上。在课程设置方面关于劳动教育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安排均有不足,大多数城区高中只安排了一些浅显的理论课程,并且理论课程教育也经常被其他学科老师占据,在课堂教学中也只是讲解相关的理论,学生缺乏必要的锻炼和实践,这些问题的出现影响了学科核心素养与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
(二)从社会和家庭来看,对于学生的劳动技能锻炼和培养存在不足
高中阶段大多数学生家长认为,学生在学校需要接受科学文化知识,顺利通过高考,因此家长的一切活动与支持均以学生的高考为主,一切为学生的高考让路。加之大多数学生家长没有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缺乏高度重视,因此难以配合学校开展相关工作。此外,对于城区高中来说,由于社区和街道缺乏合适的劳动实践机会这导致学生没有实践阵地,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最终使得学生丧失了劳动的基本技能,劳动意识淡薄。由于学校和社会以及家庭之间缺乏联动,学校开设的劳动实践活动不仅难以得到家长和社会的支持,还会引起一些家长的反感,认为劳动实践技术会让自家孩子吃苦,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劳动教育难以实现与学科核心素养的融合,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难以实现综合素质培养。
(三)从学生自身来看,学生缺乏正确的劳动教育意志品质
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认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素质教育理念下也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进行劳动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相应的劳动技术和相应的意志品质。学生是劳动教育的主体,也是接受劳动教育的基本对象,但从当前学生自身来看,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大多数城区高中学生由于从小娇生惯养,成长与优渥的家庭条件,这使得学生失去了吃苦耐劳的基本品质,也缺乏相应的劳动技术,最忠实的学生对于劳动教育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和畏难心理,难以积极配合教师开展的各项活动,最终影响了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
二、城区高中学科核心素养与劳动教育相融合的可行性
(一)劳动教育的长期性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持续性相契合
劳动创造了人类。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便在于人会使用工具并且会利用工具进行劳动。基于这种朴素的观念,对高中阶段的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体现教育功能的基本路径,有教育就有劳动,劳动教育是永恒教育的依据。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也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性,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倡导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理念也提出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劳动教育成为各阶段教育教学的共识。高中阶段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快速时期,自我意识不断觉醒,知识与能力正在形成。而劳动教育具有长期性,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也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从这种持续性和长期性来看,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能够实现学生的劳动意志品质和技术与学科核心素养同步发展。
(二)劳动教育的多维度与学生核心素养内容的广泛性相契合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阶段应当以基础的、宽泛的和学生日常紧密相连的技术内容作为载体,要求学生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提高技术素养、促进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从这一方面来看通过劳动教育能够实现学生的多个维度共同进步,因此,劳动教育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这与核心素养的培养内涵相适应,两者之间具有共同点和关联性。其次,在技术素养方面,劳动教育也涵盖知情意行等多个层面,这样的培养理念也符合核心素养对学生提出的要求。
三、城区高中学科核心素养与劳动教育相融合的策略
(一)学校加强重视,做好相关的课程建设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加强劳动教育的关键,也是其前提和基础。因此,学校首先要认识到学科核心素养与劳动教育相融合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平衡劳动教育科学文化课程教育之间的矛盾,这样才能使学生既能够有效学习基础文化知识通过高考,也能够通过劳动教育学习培养核心素养,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涉及理论知识的教育,还要关注学生的勞动实践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认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其次,对于教师来说,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主体,教师应该在课程教学中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不断创新劳动教育的方法。就城区高中学生而言,大多数学生对于“劳动”的概念仅仅局限在学校的卫生打扫,或者认为农民的工作才属于劳动。基于这样的认知理念,教师在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要以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和情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建立正确的认知和观念,在实践中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社会给予支持,做好劳动教育保障
对于城区高中而言,由于高中所处的社区或街道,缺乏相应的劳动教育基地,这使得劳动教育的实践教学难以有效开展。因此在加强学科素养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城区高中周边街道和社区应当给予相应的支持,为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但提供实践教育的基地。同时学校加强与社区之间的合作,带领学生深入社区进行劳动教育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既能够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劳动教育的原理,也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发展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此外,学校应当积极探索劳动教育的新路径,借助学校现有的资源为学生搭建实践的平台,使校内实践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学生在校内实践的过程中能够掌握相应的劳动教育技术,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加强灵活运用。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将劳动教育中所学的知识原理、意志品质、学科素养等应用于生活之中。
(三)家长转变观念,积极配合学校教育
只有家长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才能在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在融合学科核心素养与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并且采取一系列方式转变家长的观念。具体来说,学校可以组织家长开展座谈会,通过座谈会这种宣讲形式,使家长了解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和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学校在此过程中还要将学科核心素养与劳动教育相融合的教学计划传递给家长,让家长在这样的理念影响下,能够与学校展开教育合力共同配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劳动教育的教育功能和价值,进一步加深学科核心素养与劳动教育的融合,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中,培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以及自身终身发展需要的关键品质和必备能力。
(四)学生端正心态,树立正确学习理念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大多数学生在高考的压力下,通常只会“一心只读圣贤书”,认为除学习以外的事情与自己关系不大,因此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科学文化等基础知识就知识的学习上,对于其他能力的发展则缺乏正确的观念。为此,尤其是城区高中的学生,从小家庭条件优渥,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因此难以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也未能建立适应劳动的意志品质。因此,学校在加强学科核心素养与劳动教育相融合的过程中,要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态度,使學生从思想上转变对劳动教育的轻视,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努力学习劳动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也能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劳动教育技术,自主自觉地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学科核心素养。
结束语
在高中阶段加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与劳动教育的培养对于学生的终身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校应当积极探索学科核心素养与劳动教育融合的路径。但从当前城区高中学科核心素养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现状来看,在融合的过程中存在诸多困境,不仅学校教育缺乏重视,社会和家庭都对劳动教育的认知过于片面学生自身也缺乏正确的观念和态度。因此,通过探索城区高中学科核心素养与劳动教育相融合的可行性,在实现城区高中学科核心素养与劳动教育相融合的过程中,学校加强重视做好课程建设,社会给予支持做好劳动教育保障,加强转变观念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学生端正心态,树立正确学习理念,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科核心素养与劳动教育的融合,通过这样的教育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志.加强劳动教育培育核心素养[J].中学课程辅导,2020(05):127-128.
[2]朱桂梅.城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20(09):110-111.
[3]胡定荣.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核心素养[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8(11):61-78.
[4]卓晴君.劳动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工程[J].创新人才教育,2017(01):14-16.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关于城区高中学科核心素养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实践研究(以静宁县文萃中学为例)》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GS[2020]GHBZX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