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明了高职教育的发展要紧紧围绕行业,以服务国家经济建设为目的,以市场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终身学习型人才成为高职教育的发展目标。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如何确保高职教育稳定、健康的发展,增加其发展的后劲,是现今要商讨并努力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发展 经济转型 造血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920150-01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其任务是为行业企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高技能、能学习的专门人才,以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稳定健康发展。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的精神,我们可以明确地得出高职教育就是培养高素质的一线技能型专门人才和服务型专门人才。我国的高职教育应定位在以就业为本位的教育,又称以择业为基础的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是国家对高职院校发展方向的定位。
一、国家经济转型对高职教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来看,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劳资关系由雇佣关系向平等过渡、国家经济由单纯的GDP向绿色GDP过渡,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过渡。这将对我国企业用工制度、员工素质、企业人员组成等造成一系列问题重大影响,也将促使高职教育进一步的变革。
2007年6月29日颁布的《劳动合同法》,是中国劳动关系法制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引起了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企业和员工有着深远的影响。新的劳动法传递的信息是:企业不能无限制地扩大资本与劳动分配的差距,不能以过分牺牲劳动者权益的代价换取企业的财富增长。实行新的《劳动合同法》带来的必然结果是,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将大幅度的增加。这对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来说,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由于新法实施及两税合一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近期大量的劳动密集型外资企业从中国撤出,转而流向越南、印度等国家。比如全球产量排名第二的笔记本电脑合约制造商台湾仁宝电脑在2007年10月已拿到牌照,获准在越南投资5亿美元设立制造工厂。这一切都在说明,我国的经济转型已明显显现,企业开始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过渡,用工成本进一步增加,就业压力进一步扩大。
从2007年07月05日证券时报上专家提出“珠三角经济转型:从汗水经济到智慧经济”。企业在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大幅度上升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提高资本利润率来维持生存。也就是说只有每个员工在更短时间内创造出更多的利润来,企业才能谈得上发展。这样带来的必然现象是企业技术不断进步,产品的附加值与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从而要求员工的知识水平与技能水平不断更新以适应新的变化。这一切将促使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向更高的水平迈进。
结论:在现阶段我国的经济转型必然带来企业结构的转变,企业结构的转变又会引起企业技术更新,技术更新会对企业用人有更高的要求,这一切将对高职教育的发展带来极其深远的影响。高职教育只有转变观念、理顺关系、调整结构,才能适应企业不断发展的用人需求。日本的战后高速发展,对此做了很好的阐释。因此,经济转型对高职教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其中挑战大于机遇。
二、高职教育的发展在紧紧依托行业的同时,更要注重自身的发展
教育部16号文件提出了加强高职教育与行业相结合的力度,强调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能力,明确了实践学时不能低于总学时的40%。这必定引导高职院校加强与行业、企业相结合的力度,提高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在提出高职学校不但要承担为行业经济发展提供后备人才的任务的同时,更是指出了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加强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服务,使企业员工的技术水平跟上技术的飞速发展。
教育部16号文件中第五条更明确指出高职院校应肩负起行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的部分职责,承担起培养企业所需人才的重任。随之而来的将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与革新。管理与思想变革首先要求高职院校准确定位,努力做到全方位为企业服务,做好企业的“管家”。
高职院校的发展不能只局限于依托行业、企业的发展,更要建立起自身的造血机制,设立自身的造血机构。因为学院要发展离不开思想的转变、资金的引入、师资结构的调整、良好的硬件设施,也就是常说的“人、财、物”再加上思想上的转变。在解决了思想的问题后,更为迫切的是资金的需求,对于一个院校来讲,没有资金就成了纸上谈兵,所有的计划就无法实施,高职教育的健康稳定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国家提出建设100所示范院校,并给予资金上的扶持,提高示范校的示范性,并以此为契机促使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
对于这100所示范院校来讲,国家资金的扶持必将进一步加快高职院校的发展速度。但我们更要注重这100所以外的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国家高职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整个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只有更多高职院校的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高职教育体系的整体水平与内涵。所以从这点上讲,众多的非示范院校的发展就显得意义重大。
对于众多非示范高职院校来讲,更应该注意的是自身的结构优化、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造血机构的设立。在资金获得渠道方面,我们可以做更多的探索。大体上讲一方面是外部的扶持,一方面是自身的争取。外部扶持方面,可以是国家专项资金、政府的扶持、政策的优惠、专项课题等;也可以是企业的邀请的讲学、企业与学校共同开设的培训班等。另一方面是学院创收和自筹,可以是与行业联合开办校办工厂、共同建设企业的中试基地等;再就是鼓励院校职工为企业进行技术开发与服务、鼓励承担横向课题等。众多的高职院校只要抓住了企业需求,全身心投入到与实践接规,为企业服务中去,资金问题的解决,也就指日可待了。
三、放眼世界,走出去,引进来,考虑联合办学,也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办学模式,学习先进的办学经验
没有眼光就没有发展,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教育的国际化也在所难免,我们可以参考、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与模式。现在各国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都有不同名称,如美国称之为“合作教育”,日本称之为“产学合作”,德国称之为“双元制培训”,英国称之为“三明治工读制度”,俄罗斯则称之为“学校一基地企业制度”。虽然各国的模式有着较大的不同,但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他们都有着共性之处。
一是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与当时的国家的经济高速发展是相吻合的。日本高专于1961年(短大确认于1964年),德国专科大学于1968年,法国高级技术员班于1954 年、 技术学院于1966年相继问世,美国社区学院此刻则迅速发展起来。其原因是,西方各国(美、加除外)完成了战后经济的恢复,开始进入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时期。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传统工业部门的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为核心的新兴工业部门的建立及现代管理制度的引入,促进了这些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整个60年代,四国工业年均增长率都超过了5%(日本高达13%)。
二是国家法律法规中对高职教育地位的明确。60年代,德国经济进入以工业为先导的结构调整时期。为弥补经济起飞及科技发展对较高级职业人才大量不足的缺憾,1968年联邦德国各州政府首脑就高教结构改革的紧
迫性及其改革原则取得了共识,并通过了《联邦德国各州统一专科大学的协定》。1976年联邦德国政府通过了《德国高等教育总法》,确认专科大学具有与传统大学相同的法律地位。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莫雷尔法案》,促使职业教育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1963年美国制定的《职业教育法》,保证了职业教育的地位和范围,并要求职业教育应依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和课程,根据市场确定教育内容,根据教育目的确立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
三是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强调“真刀实枪”。在美国的合作教育计划中是以劳动和教学相结合、工读交替为原则。德国“双元制”是专科大学和校企合作联办。这些模式的最后阶段都是以企业的一线生产(顶岗性生产实习)为主要特征,强调由学习到动手,由理论到实践,由实训到生产,由学生到员工的转变。
宏观上我们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育体制和教学管理模式,在各方面互相沟通与交流,从而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和特色内涵。同时突出区域性、就业性、实践性等特色,将我国高职教育推向更高的水平。我们迫切需要国家在立法的高度上对高职教育加以重视,将高职教育与精英教育放在同一层面上,以利于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微观上对于高职院校来讲,我们可以努力做到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办学,开展资历互认、学术交流、相互引进等活动,以拓展国外的就业空间,使学院的高职教育与国外高职教育能取长补短,达到高职教育的国际化的目的。
四、结束语
凡经济发达的国家,高职教育也比较发达,无一例外。21世纪我国步入一个更加重要的发展阶段,迫切需要高职教育发展壮大,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高级应用性人才。为了适应这一需求,为了克服教育本身存在的滞后性,高职教育的定位与发展要有强烈的超前意识,正如英国行政委员会高级行政官依莫根·莱蒙女士强调的:“预测社会所需求的技能将越来越重要。”德国技术合作公司驻华职业教育部主任汉斯·瓦格纳博士提出:“今天发达国家发生的问题,明天就可能在我们这里发生;今天发达国家解决问题的方法,明天也可能被我们采用。”
作者简介:
张之东,男,汉族,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制药系。
[关键词]高职发展 经济转型 造血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920150-01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其任务是为行业企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高技能、能学习的专门人才,以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稳定健康发展。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的精神,我们可以明确地得出高职教育就是培养高素质的一线技能型专门人才和服务型专门人才。我国的高职教育应定位在以就业为本位的教育,又称以择业为基础的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是国家对高职院校发展方向的定位。
一、国家经济转型对高职教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来看,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劳资关系由雇佣关系向平等过渡、国家经济由单纯的GDP向绿色GDP过渡,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过渡。这将对我国企业用工制度、员工素质、企业人员组成等造成一系列问题重大影响,也将促使高职教育进一步的变革。
2007年6月29日颁布的《劳动合同法》,是中国劳动关系法制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引起了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企业和员工有着深远的影响。新的劳动法传递的信息是:企业不能无限制地扩大资本与劳动分配的差距,不能以过分牺牲劳动者权益的代价换取企业的财富增长。实行新的《劳动合同法》带来的必然结果是,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将大幅度的增加。这对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来说,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由于新法实施及两税合一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近期大量的劳动密集型外资企业从中国撤出,转而流向越南、印度等国家。比如全球产量排名第二的笔记本电脑合约制造商台湾仁宝电脑在2007年10月已拿到牌照,获准在越南投资5亿美元设立制造工厂。这一切都在说明,我国的经济转型已明显显现,企业开始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过渡,用工成本进一步增加,就业压力进一步扩大。
从2007年07月05日证券时报上专家提出“珠三角经济转型:从汗水经济到智慧经济”。企业在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大幅度上升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提高资本利润率来维持生存。也就是说只有每个员工在更短时间内创造出更多的利润来,企业才能谈得上发展。这样带来的必然现象是企业技术不断进步,产品的附加值与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从而要求员工的知识水平与技能水平不断更新以适应新的变化。这一切将促使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向更高的水平迈进。
结论:在现阶段我国的经济转型必然带来企业结构的转变,企业结构的转变又会引起企业技术更新,技术更新会对企业用人有更高的要求,这一切将对高职教育的发展带来极其深远的影响。高职教育只有转变观念、理顺关系、调整结构,才能适应企业不断发展的用人需求。日本的战后高速发展,对此做了很好的阐释。因此,经济转型对高职教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其中挑战大于机遇。
二、高职教育的发展在紧紧依托行业的同时,更要注重自身的发展
教育部16号文件提出了加强高职教育与行业相结合的力度,强调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能力,明确了实践学时不能低于总学时的40%。这必定引导高职院校加强与行业、企业相结合的力度,提高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在提出高职学校不但要承担为行业经济发展提供后备人才的任务的同时,更是指出了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加强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服务,使企业员工的技术水平跟上技术的飞速发展。
教育部16号文件中第五条更明确指出高职院校应肩负起行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的部分职责,承担起培养企业所需人才的重任。随之而来的将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与革新。管理与思想变革首先要求高职院校准确定位,努力做到全方位为企业服务,做好企业的“管家”。
高职院校的发展不能只局限于依托行业、企业的发展,更要建立起自身的造血机制,设立自身的造血机构。因为学院要发展离不开思想的转变、资金的引入、师资结构的调整、良好的硬件设施,也就是常说的“人、财、物”再加上思想上的转变。在解决了思想的问题后,更为迫切的是资金的需求,对于一个院校来讲,没有资金就成了纸上谈兵,所有的计划就无法实施,高职教育的健康稳定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国家提出建设100所示范院校,并给予资金上的扶持,提高示范校的示范性,并以此为契机促使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
对于这100所示范院校来讲,国家资金的扶持必将进一步加快高职院校的发展速度。但我们更要注重这100所以外的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国家高职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整个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只有更多高职院校的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高职教育体系的整体水平与内涵。所以从这点上讲,众多的非示范院校的发展就显得意义重大。
对于众多非示范高职院校来讲,更应该注意的是自身的结构优化、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造血机构的设立。在资金获得渠道方面,我们可以做更多的探索。大体上讲一方面是外部的扶持,一方面是自身的争取。外部扶持方面,可以是国家专项资金、政府的扶持、政策的优惠、专项课题等;也可以是企业的邀请的讲学、企业与学校共同开设的培训班等。另一方面是学院创收和自筹,可以是与行业联合开办校办工厂、共同建设企业的中试基地等;再就是鼓励院校职工为企业进行技术开发与服务、鼓励承担横向课题等。众多的高职院校只要抓住了企业需求,全身心投入到与实践接规,为企业服务中去,资金问题的解决,也就指日可待了。
三、放眼世界,走出去,引进来,考虑联合办学,也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办学模式,学习先进的办学经验
没有眼光就没有发展,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教育的国际化也在所难免,我们可以参考、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与模式。现在各国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都有不同名称,如美国称之为“合作教育”,日本称之为“产学合作”,德国称之为“双元制培训”,英国称之为“三明治工读制度”,俄罗斯则称之为“学校一基地企业制度”。虽然各国的模式有着较大的不同,但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他们都有着共性之处。
一是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与当时的国家的经济高速发展是相吻合的。日本高专于1961年(短大确认于1964年),德国专科大学于1968年,法国高级技术员班于1954 年、 技术学院于1966年相继问世,美国社区学院此刻则迅速发展起来。其原因是,西方各国(美、加除外)完成了战后经济的恢复,开始进入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时期。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传统工业部门的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为核心的新兴工业部门的建立及现代管理制度的引入,促进了这些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整个60年代,四国工业年均增长率都超过了5%(日本高达13%)。
二是国家法律法规中对高职教育地位的明确。60年代,德国经济进入以工业为先导的结构调整时期。为弥补经济起飞及科技发展对较高级职业人才大量不足的缺憾,1968年联邦德国各州政府首脑就高教结构改革的紧
迫性及其改革原则取得了共识,并通过了《联邦德国各州统一专科大学的协定》。1976年联邦德国政府通过了《德国高等教育总法》,确认专科大学具有与传统大学相同的法律地位。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莫雷尔法案》,促使职业教育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1963年美国制定的《职业教育法》,保证了职业教育的地位和范围,并要求职业教育应依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和课程,根据市场确定教育内容,根据教育目的确立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
三是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强调“真刀实枪”。在美国的合作教育计划中是以劳动和教学相结合、工读交替为原则。德国“双元制”是专科大学和校企合作联办。这些模式的最后阶段都是以企业的一线生产(顶岗性生产实习)为主要特征,强调由学习到动手,由理论到实践,由实训到生产,由学生到员工的转变。
宏观上我们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育体制和教学管理模式,在各方面互相沟通与交流,从而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和特色内涵。同时突出区域性、就业性、实践性等特色,将我国高职教育推向更高的水平。我们迫切需要国家在立法的高度上对高职教育加以重视,将高职教育与精英教育放在同一层面上,以利于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微观上对于高职院校来讲,我们可以努力做到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办学,开展资历互认、学术交流、相互引进等活动,以拓展国外的就业空间,使学院的高职教育与国外高职教育能取长补短,达到高职教育的国际化的目的。
四、结束语
凡经济发达的国家,高职教育也比较发达,无一例外。21世纪我国步入一个更加重要的发展阶段,迫切需要高职教育发展壮大,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高级应用性人才。为了适应这一需求,为了克服教育本身存在的滞后性,高职教育的定位与发展要有强烈的超前意识,正如英国行政委员会高级行政官依莫根·莱蒙女士强调的:“预测社会所需求的技能将越来越重要。”德国技术合作公司驻华职业教育部主任汉斯·瓦格纳博士提出:“今天发达国家发生的问题,明天就可能在我们这里发生;今天发达国家解决问题的方法,明天也可能被我们采用。”
作者简介:
张之东,男,汉族,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制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