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姓名/潘锐
职业/苔藓设计师“植觉”店主
潘锐穿着一身粗布长衫,赤脚踩在铺着青石板的泥地上,面前的花架上摆满了绿色植物。他走近花架,时而给植物浇水,时而用剪刀修剪。潘锐每天悉心照料的,并不是什么名贵植物,而是随处可见的苔藓。
在距离杭州市区20公里的外桐坞村,潘锐开了一家专卖苔藓的店,取名“植觉”,他自己则被称为“植觉先生”。平时不被人注意的苔藓,经过他的手变成了店里的主角,一盆可以卖到数百甚至近千元。
看到现在每天与植物作伴的潘锐,完全想象不到10年前,他还是一个留着黄色长发、脚踩铆钉靴的叛逆青年。改变他人生的,正是一盆不起眼的苔藓。
潘锐出生在安徽的一个普通农村,从小在山中长大。13岁那年,他想要离开村子,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家人以为我出去一段时间吃到苦头就会老老实实回去读书,结果我一出去就再也没回去。”13岁的潘锐并不知道在外面的世界迎接自己的会是什么。“反正就是不想上学,干什么都行。”潘锐回忆道。
第一站,他跟着亲戚来到了上海,从此开始漫无目的的打工生活。从上海到深圳、广州,潘锐卖过锅炉,做过焊铁工、厨师……虽然自己已经能挣钱,但每份工作都要依靠亲戚朋友介绍,这离潘锐想要的独立还有距离。17岁时,他跟随父亲来到杭州,刚成年的他认为自己已经是“独立的个体”,决定彻底脱离父母的帮助。他找了一份花店送花的工作,月薪300元,包吃住。比起上一份在电子厂的工作—不包吃住,月薪600元—潘锐觉得“挺好的,像是每个月额外多了300元钱”。
他获得了想要的独立,但离开父母后,他意识到一个月300元的工资并不足以支撑自己在杭州的生活。成为送花工,潘锐第一次接触到与植物有关的工作,也第一次做起了职场规划。在这家花店,他了解到花艺助理月薪600元,如果成为花藝师,月薪就能涨到1000元,而主花艺师有机会每月拿到2000元。为了实现“升职加薪”的目标,他开始学习花艺,花4年时间当上了花店的花艺总监。21岁时,潘锐的年薪超过了10万元。
故事讲到这里,似乎应该配上一个逆袭的结局。事实上,当时的潘锐无论在父母还是外人看来都算是“熬出头,过上好日子了”。但潘锐始终感觉缺了什么。
刚当上花艺总监的那段日子,潘锐进入了一种“过于自信”的状态。因为没读完初中就进入社会,潘锐在外打工那几年吃了不少苦,但在同龄人大学还没毕业的年纪就拿到十几万元的年薪,潘锐觉得自己一点也不比别人差。
“那时候飘了,对谁都不屑。”潘锐摇头笑道。成为花艺总监一年后,潘锐跳槽到一家规模更大的店。在这家集餐厅、服装、花店、书店于一体的门店里,自信的潘锐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局限。“它让我接触到植物之外的东西,比如时尚、艺术、设计,让我的眼光可以望到更远。”潘锐说。
在这之前,潘锐从未系统学过设计,在花店的花艺学习更多靠实践和经验。但想要更深入,必须从基本的理论开始。“不爱上学”的潘锐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现在的孩子如果跟我一样13岁辍学,我会觉得可惜。”潘锐说,“我不觉得读书是唯一的出路,我虽然没怎么读过书,但也还在努力学习着去做事情。”潘锐从未后悔过辍学的决定,对他而言,学习并不只发生在上学期间,而是一件需要持续投入的事情,“我可以努力学习,甚至比上学期间辛苦很多 倍。”
学习拓宽了潘锐的知识面和眼界,也让他开始思考一些以前从没想过的问题,比如工作的意义。
以前,潘锐认为工作只是一种谋生手段,赚钱就是成功,对植物也谈不上有多热爱。“那时候我看一盆植物只关心它能卖多少钱,从未想过自己是否真正喜欢。”在旁人眼里已经获得“成功”的潘锐陷入了自我怀疑。
就像13岁那年离开家乡一样,潘锐又做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意外的决定—辞职。这一次,他选择去旅行。没有目的地,也没有计划,潘锐直接到机场买了起飞时间最近的一班飞机的票。两个小时后,他在厦门落地。从厦门到云南,潘锐去了十几个城市,他原本以为这一趟旅行能给自己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或者看法,遗憾的是,那种在旅途中顿悟的情节没有发生。到最后,他用身上仅剩的1500元钱买了张机票,从云南飞回了杭州。心态没有变得更好,反而更糟了。
“想用旅行把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但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想要到达的目的地,去旅行其实没有任何意义。”潘锐说。
回到杭州,潘锐在家里大哭了一场。在这人生的灰暗时刻,一抹绿色闯进了他的眼睛—那是一盆苔藓。潘锐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在电脑桌上放了这盆苔藓,只记得在昏暗的房间里,巴掌大的绿色植物就像光一样照亮了房 间。
“这么长时间,它会变黄,会变干,但每天都会回到绿色的状态。我一下子觉得人生也是这样,有起有落,最终只有两个字,平和。”潘锐说。
或许是从苔藓身上找到了自我映射,从那天起,潘锐开始关注这种随处可见但总被人忽略的植物,并踏上了寻找苔藓的路。为此,他几乎走遍了杭州的每一座山。
慢一点,静下心来,会发现所有微小的事物都存在强大的力量。
职业关键线
2001年
离开家乡,外出打工
2004年
来到杭州,成为花店送花工
2008年
成为花艺总监
2012年
创立“植觉”
2014年
“植觉”淘宝店上线
“如果没有苔藓可能就没有人类。”潘锐从书里了解到,苔藓是现存最古老的植物之一,有科学家认为苔藓分泌的一种酸性物质能把岩石变成土壤,为植物和动物的生存提供了必要条件。跟其他植物不同的是,苔藓不向上生长争夺阳光,依附于树干和土壤,不争不抢,反而活得最久。从城市到荒野,从南极到北极,从雨林到沙漠,都见得到它的身影。“那一刻开始我完全痴迷于它。”潘锐说。 有一天半夜,潘锐出差结束,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突然想起几天前朋友寄来的一盆苔藓、已经好几天没管过。担心苔藓出问题,他马上回到工作室,令人惊喜的是,那盆苔藓就像刚送来的时候一样鲜绿。他用刷子仔细刷掉落在苔藓上的灰尘,“久等了。”潘锐对苔藓说。那天晚上,他和苔藓相处了4个小时,天亮后他把苔藓移到院子里,给它浇水,仿佛看到它在对自己笑,原本的疲惫感也完全消失了。
工作时,潘锐时常会和苔藓对话。他会问苔藓“我要放弃吗?再找个总监的工作拿着几十万年薪过一辈子,还是做点别的什么?”在养苔藓的同时,苔藓也在磨练潘锐的心境。在植物的世界,苔藓从来都是配角,有时甚至会被当作杂草除掉,但潘锐认为不该如此,他想让苔藓当主角。这也是他为自己接下来的人生找到的答案。
随着对苔藓的了解越来越深入,潘锐发现尽管苔藓的生命力旺盛,其人工种植却一点儿也不容易。第一年,潘锐种了200平方米苔藓,因为浇水太多,几乎全死了。第二年又因为光照不足,损失了大半。“原本以为苔藓就是喜欢水,不需要阳光,其实都是误解,”潘锐说,“养植物就像与人交流,要接触之后才能真正了解它。”
除了自己养苔藓,潘锐还花了很多精力为苔藓寻找合适的器皿。可能是旧货市场淘来的紫砂壶,也可能是在树林里捡的枯木枝。这些“器皿”让每盆苔藓都变得与众不同。
随着苔藓做得越來越多,潘锐逐渐在花艺界积累起名气。他经常在微博上分享自己与苔藓的故事,吸引了十几万人关注。2012年,他决定开一家工作室,用于陈列苔藓,于是便有了现在的“植觉”。2014年,“植觉”淘宝店上线,潘锐全身心做起了苔藓事业。
如今去旅行,潘锐能看到以前忽略的细节。年轻时容易被波澜壮阔的景色震撼,现在,他会更多地观察花草树木,甚至会去数一片树叶有多少分支,“慢一点,静下心来,会发现所有微小事物都存在强大的力量。”
潘锐经常带孩子去杭州的山里玩耍,往悬崖下扔石头。有一次,孩子拿着一块石头走到他面前说,爸爸这上面有苔藓,我们不扔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