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八股文,明清时期及近代学人的评价都是带有感情的,毕竟他们有不少人是当事人,这种文体曾经和他们的命运十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自然,所处时代不同,人们的立场和角度也就各异。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及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八股文作为一种反动、落后的文学样式,代表着一种空洞、恶劣的文风而受到批评和指责,成为愚昧、落后、陈词滥调的代名词。应该说,这些批评有其合理性和正当性。不过,批评和指责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对于这种曾经风靡了五百多年、让千千万万读书人痴迷、对社会文化影响深远的奇特文体,还有很多问题需要作认真的探讨和分析。抛开感情和偏见,进行冷静而客观的考察是十分必要的,毕竟“八股文有五百余年之历史,在文学史上自应占有相当之地位;治文学史者,固不能以一时之好恶而竟抹杀之也”(卢前:《八股文小史》弁言,载于《卢前文史论稿》,中华书局,2006年版)。正如周作人所言:“八股是中国文学史上承先启后的一个大关键,假如想要研究或了解本国文学而不先明白八股文这东西,结果将一无所得,既不能通旧传统之极致,亦遂不能知新的反动的起源。”他甚至提出这样的建议:“除在文学史大纲上公平地讲过之外,在本科二三年级应礼聘专家讲授八股文,每周至少二小时,定为必修科,凡此课考试不及格者不得毕业。”(周作人:《论八股文》,载于《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大文书店,1932年版)话虽说得有些极端,但其所言还是很有道理的。
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八股文和骈文、律诗、词曲等一样,是一种文学样式,只不过由于这种文体与社会文化制度、人才的选拔、个人的命运等结合得过于紧密,因而才显得比较特殊,受到人们特别的关注。
八股文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它是中国文学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就其渊源来说,有三个因素是需要考虑的:
一是从思想文化层面来说,对儒家经典著作进行注疏、阐释,这一方式早已有之,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历代皆有新的发展。从隋唐时期开始,这种阐释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成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唐代的帖括、宋代的经义对八股文的形成都有直接影响。
二是从文学艺术层面来说,汉语音分四声,字为方块,有着独特的韵律节奏之美,以对仗为核心,以齐整、和谐为特点的格律体现着中国文学的民族特色。古代不少文体如骈文、律诗、词曲等都有着较严的格律规范,八股文的八股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如果使用欧美等国家的语言,是无法写成八股文的。
三是从时代文化层面来说,从元代开始,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地位逐渐上升,成为官学,朱熹对儒家经典的解释也获得了权威的地位,明代更是将其制度化、规范化,进行强制性的普及和推广。
正是这些因素的影响,决定了八股文的如下特点:
首先是内容上的规范化。这表现为:必须以四书五经为依据,以朱熹对儒家经典的解释为标准,不准进行个人的发挥,更不准与儒家正统思想存在差异。
其次是体制的规范化。这表现为:命题而作,必须使用代言体,代圣立言;必须按照严格的文体格式进行写作,比如结构上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股、中股、后股、束股、结尾等。篇幅的长短也有严格的限制,大致在三百到六百字之间。
总的来看,八股文兼具骈散,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文体,是各种社会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正如金克木在《八股新论》中所总结的:“八股文体兼骈散,继承了战国策士的言论,汉魏六朝的赋,唐宋的文,而以‘四书’为模范。分析八股文体若追溯本源就差不多要涉及全部汉文文体传统。”也正是因为它具有多种特性,名称也有多种,除通常所说的八股文之外,又有八比、制艺、制义、时文、时艺、经义、四书文等名称,不同名称代表了人们对这种文体不同特性的认识。
对统治者来讲,这样做可以达到两个目的:
一是选拔那些对儒家经典十分熟悉、符合官方意识形态、具有较高写作能力的人才。因为儒家思想是官方的指导思想,是制定各项政策、进行各项管理的主要依据。通过考试这种形式,可以强行把儒家思想进行推广,遏止异端思想的出现。至于技术层面的东西,则是那些吏胥们需要学习的。
二是便于操作。严格、细致的规范便于操作。参加科举考试者人数众多,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阅卷、选拔等一系列工作,十分繁难。在此情况下,高度规范化的考试意味着高效率,也比较容易做到客观、公正。
也正是为此,官方对这种文体钟爱有加。依托政治制度,这种文体和千千万万文人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受到他们的高度重视。尽管清朝时有几次废除之议,但都没有实行。直到20世纪初,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清政府才下决心,废除了八股取士制度。可以这么说,明清两代,文人们下工夫最多的不是诗词,而是八股文。
八股文渊源甚早,它的最后形成却是在明代,正如卢前所概括的:“八股文渊源于唐宋,实备体于有明,至清而盛而衰。”明初尚无体制上的严格规定,到成化年间,已基本定型。其后不断有小的调整和改动。由于出题的范围有限,士子的准备越来越充分,科举逐渐演变成考官和士子之间的智力较量,文体更为规范,要求更为严苛,以至于出现搭截题这样的荒唐题目。
考试制度决定了教育制度,明代的教育基本上是围绕科举进行的,不管愿意不愿意,所有的读书人都必须在学习八股文的过程中完成教育。要想进入仕途,就必须在八股文的写作上下大工夫,这是一个基本的门槛。由此也就不难理解,唐顺之、归有光、汤显祖等明代文坛名家同时也都是八股文高手。其他如唐寅、王阳明、海瑞、王世贞、茅坤、钟惺、史可法等也都写得一手好八股文。明代八股名家尚有王鏊、钱福、艾南英等人。
明代有不少人喜欢这种文体的写作,对其评价甚高。如具有叛逆思想的李贽曾这样评价八股文:“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降而为六朝,变而为近体,又变而为传奇,变而为院本,为杂剧,为《西厢》曲,为《水浒传》,为今之举子业,皆古今至文,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将“今之举子业”称作“古今至文”,这样的评价不可谓不高。
长期进行八股文写作训练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和写作习惯,因而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文人进行其他文学样式比如诗词、小说、戏曲等的创作。从这个角度来看,八股文也是理解明清文学的一把钥匙。
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八股文可谓中国古代最后形成的一种文体。有的研究者将其视作明代的代表性文体,比如吴梅认为:“有明一代,止有八比之时文,与四十出之传奇,为别创之格。其他各学,非惟不能胜过前人,且远不如前代,无论其他。”(吴梅:《顾曲麈谈》,载《吴梅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版)在此之前,焦循已提出类似的看法:“有明二百七十年,镂心刻骨于八股,如胡思泉、归熙甫、金正希、章大力数十家,洵可继楚骚、汉唐诗、宋词、元曲以立一门户。”(焦循:《易余录》)
对其评价,要将文学与政治文化分开来谈,要将功过分开来谈,这样才能做到全面、客观、公允。
从文学角度来看,八股文是一种有着严格规范的文学样式,充分体现了汉语的语言特点和声韵、节奏之美,可以培养人们精细、周密的思考和写作习惯。当然它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那就是这种文体“集中了汉文作文传统中的一些习惯程式又固定下来,达到极峰,因而僵死如木乃伊,不能再有发展”(金克木:《八股新论》)。作为一种文体,它本身并没有什么好坏,后世对它的批评主要不是从文学着眼的。如果能自由选拔的话,感到限制太严者自可以不做,但不幸的是,它与人才选拔制度、与读书人的命运结合得如此紧密,带有强制性,这对文学创作自由无疑是一种障碍。由憎恨不合理的考试制度而连带批评八股文,这也是很自然的一个思路。
从政治文化层面来看,代圣立言、循规蹈矩的八股文写作不仅严重限制了人们的思想自由,奴化读书人,而且对考生将来的从政也几乎没有什么帮助,成为一种纯粹的敲门砖,消耗了读书人的大量时间和精力,是对人才的极大浪费。明清时期已有人认识到这一点,并进行批评,但都无力改变大局,直到晚清时期,在救亡图存的强大压力下,清政府才下决心取消这种考试制度,八股文的写作也从此销声匿迹。
—————————————————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