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对于城市经济史研究而言。近代农村经济史研究,特别是近代乡村手工业经济史研究还是一个薄弱环节。2007年,中华书局推出彭南生教授的新著《半工业化——近代中国乡村手工业的发展与社会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憾。通读全书。感触良多。
1 资料翔实,分析透彻。长期以来,由于乡村手工业的广泛性和重要性,近代乡村手工业经济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但对乡村手工业经济成分如何界定,大多各持观点,或一概以农村副业而定论。本书通过选取大量典型资料加以比较和分析,提出首先应当把近代农村手工业与封建社会传统的农村家庭手工业区别开来,特别要注意近代农村手工业的时代特点。作为一种介于传统与现代经济之间的“中间经济”,应当肯定近代农村手工业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因素。其次。近代乡村手工业不能笼统地被当作农村副业。农村手工业只是农村副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农村副业的全部内容,如将近代农村手工业放在农村副业的框架下加以观察,势必很难看清其发展趋势。特别是在某个时期的某些地区,其重要性已经超过农业,成为农民家庭经济中的主业时,乡村手工业的真实面目将会被混淆。第三。不能不加区分地将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各种乡村手工业混为一谈,这样就忽视了若干行业、若干地区乡村手工业已经发生的明显变化。如华北地区定县、宝坻、高阳等地的织布业,长江三角洲地区通海、平湖、吴江等地的织布、丝织和针织业等。正是在这种扎实、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作者提出“半工业化”的概念,对近代中国局部地区某些行业的典型性表现来加以说明。从而使人们更容易理解近代乡村手工业生命不息、衰而不落的原因。
2 见解独到,思路新颖。手工业是一个较难进行科学研究的行业,不同形式的手工业具有不同的意义,如农村手工业不同于城市手工业,东西部手工业存在着明显差距。本书在全面观照外国乡村手工业发展史,并借鉴国际经济史学界20世纪70年代以来持续讨论的“原始工业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乡村手工业中存在的“半工业化”现象,以此来说明近代中国若干地区、若干行业中乡村手工业兴起和发展的实际进程,从而将近代乡村手工业纳入早期工业化的进程中加以考察。这种将一部分进步的乡村手工业从近代乡村手工业经济中抽离出来的研究方法,大大开拓了视野,拓宽了经济史学界已有的研究。作者将“半工业化”具体定义为“在工业化的背景下,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进步的、分工明确的乡村手工业的发展”。这一观点的提出至少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学术意义:其一,明确肯定了“半工业化”现象是近代乡村工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进步趋势。其二,把处在“半工业化”阶段的近代乡村手工业与传统乡村手工业明确区分开来,有助于探讨中国近代工业化的途径。其三,中国早期工业化初期,乡村工业化对工业化进程的影响是一种既竞争,又互补的依存关系: “半工业化”现象不仅在时间、空间上对城市工业形成互补,同时对农村社会变迁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 良好的理论功底。作为交叉学科,现今的中国经济史研究队伍大多“出身”于历史学专业,在具有熟悉历史过程、历史文献。掌握古汉语和史学研究规范等长处的同时,又普遍存在着经济学素养不足,缺乏必要的数学训练等缺憾。本书作者着意突出了中国近代手工业史研究中的理论色彩,并显示出良好的理论功底。如对西欧乡村工业化发展、原始工业化与工业化之间关系的剖析,以及明清时期中国乡村手工业发展水平的研究等。在认真分析中外手工业发展过程、水平及异同的同时,通过新的角度去认识并加以阐释。此外,本书还对影响近代乡村手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即生产和经营活动中的欺诈行为进行了详尽的剖析。认为这种广泛存在于近代乡村手工业经济中的丑恶现象,是乡村手工业内部的障碍性因素。正是依据翔实可信的资料和良好的理论功底。本书不仅在乡村手工业这个传统课题上提出了新的见解,同时较好地概括了近代乡村手工业的种种进步和不足,阐释了其发展轨迹及归宿。尽管中国乡村工业的总体趋势是走向衰退,但并非直线下滑,联系到改革开放以来乡镇工业的发展历程,应当用曲折和中断来描述近代乡村半工业化的过程和结局。
如何处理好自上而下的国家工业化道路和自下而上的平民工业化道路的关系,如何真正做到两者并重,这种探讨对于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工业化建设大有裨益,同时也是历史学科服务经济建设的重要途径。正如本书作者所言:只有建立在客观与理性的基础上,乡村手工业经济史才是真实的历史,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才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应当说,本书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责任编辑 张卫东)
1 资料翔实,分析透彻。长期以来,由于乡村手工业的广泛性和重要性,近代乡村手工业经济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但对乡村手工业经济成分如何界定,大多各持观点,或一概以农村副业而定论。本书通过选取大量典型资料加以比较和分析,提出首先应当把近代农村手工业与封建社会传统的农村家庭手工业区别开来,特别要注意近代农村手工业的时代特点。作为一种介于传统与现代经济之间的“中间经济”,应当肯定近代农村手工业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因素。其次。近代乡村手工业不能笼统地被当作农村副业。农村手工业只是农村副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农村副业的全部内容,如将近代农村手工业放在农村副业的框架下加以观察,势必很难看清其发展趋势。特别是在某个时期的某些地区,其重要性已经超过农业,成为农民家庭经济中的主业时,乡村手工业的真实面目将会被混淆。第三。不能不加区分地将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各种乡村手工业混为一谈,这样就忽视了若干行业、若干地区乡村手工业已经发生的明显变化。如华北地区定县、宝坻、高阳等地的织布业,长江三角洲地区通海、平湖、吴江等地的织布、丝织和针织业等。正是在这种扎实、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作者提出“半工业化”的概念,对近代中国局部地区某些行业的典型性表现来加以说明。从而使人们更容易理解近代乡村手工业生命不息、衰而不落的原因。
2 见解独到,思路新颖。手工业是一个较难进行科学研究的行业,不同形式的手工业具有不同的意义,如农村手工业不同于城市手工业,东西部手工业存在着明显差距。本书在全面观照外国乡村手工业发展史,并借鉴国际经济史学界20世纪70年代以来持续讨论的“原始工业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乡村手工业中存在的“半工业化”现象,以此来说明近代中国若干地区、若干行业中乡村手工业兴起和发展的实际进程,从而将近代乡村手工业纳入早期工业化的进程中加以考察。这种将一部分进步的乡村手工业从近代乡村手工业经济中抽离出来的研究方法,大大开拓了视野,拓宽了经济史学界已有的研究。作者将“半工业化”具体定义为“在工业化的背景下,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进步的、分工明确的乡村手工业的发展”。这一观点的提出至少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学术意义:其一,明确肯定了“半工业化”现象是近代乡村工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进步趋势。其二,把处在“半工业化”阶段的近代乡村手工业与传统乡村手工业明确区分开来,有助于探讨中国近代工业化的途径。其三,中国早期工业化初期,乡村工业化对工业化进程的影响是一种既竞争,又互补的依存关系: “半工业化”现象不仅在时间、空间上对城市工业形成互补,同时对农村社会变迁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 良好的理论功底。作为交叉学科,现今的中国经济史研究队伍大多“出身”于历史学专业,在具有熟悉历史过程、历史文献。掌握古汉语和史学研究规范等长处的同时,又普遍存在着经济学素养不足,缺乏必要的数学训练等缺憾。本书作者着意突出了中国近代手工业史研究中的理论色彩,并显示出良好的理论功底。如对西欧乡村工业化发展、原始工业化与工业化之间关系的剖析,以及明清时期中国乡村手工业发展水平的研究等。在认真分析中外手工业发展过程、水平及异同的同时,通过新的角度去认识并加以阐释。此外,本书还对影响近代乡村手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即生产和经营活动中的欺诈行为进行了详尽的剖析。认为这种广泛存在于近代乡村手工业经济中的丑恶现象,是乡村手工业内部的障碍性因素。正是依据翔实可信的资料和良好的理论功底。本书不仅在乡村手工业这个传统课题上提出了新的见解,同时较好地概括了近代乡村手工业的种种进步和不足,阐释了其发展轨迹及归宿。尽管中国乡村工业的总体趋势是走向衰退,但并非直线下滑,联系到改革开放以来乡镇工业的发展历程,应当用曲折和中断来描述近代乡村半工业化的过程和结局。
如何处理好自上而下的国家工业化道路和自下而上的平民工业化道路的关系,如何真正做到两者并重,这种探讨对于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工业化建设大有裨益,同时也是历史学科服务经济建设的重要途径。正如本书作者所言:只有建立在客观与理性的基础上,乡村手工业经济史才是真实的历史,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才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应当说,本书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责任编辑 张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