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各地都相继开展了一些丰富农民工文化生活的活动,但整体看来,这些活动只是救济式的,涉及农民工数量有限,而且因缺乏制度保证难以长期维持。为解决这一问题,点亮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文化部5月10日发布“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指出要将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范畴,合理配置公共文化资源。
我们为这个规划的出台叫好,同时也希望各方面能更多地关注农民工及其文化生活,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农民工精神文化建设,改善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状况,促进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在城市生活得更幸福。
具体而言,改善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是一项需要国家、社会、企业和工会组织共同完成的系统工程,要在继续关心他们的工资待遇、社会保障、劳动条件等方面的同时,切实关注和重视其精神文化权益。
政府部门要制定一系列关于改善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政策,拨付专项资金加强农民工文化活动基地,加强农民工集中的社区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加大力度推动工人文化宫、俱乐部等职工活动场所免费开放,为农民工开展精神文化活动提供基本保证。
社会要更关注对农民工闲暇生活,公益组织要更多的参与到丰富农民工文化生活的活动中,邀请农民工参与文化活动。城市居民要关爱农民工,主动的邀请农民工参与市民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让他们更快的融入社区,更好的融入城市。
企业要对农民工文化活动提供专项经费,结合农民工生产生活的实际,创造条件建设一些适合农民工活动的场所,如电视室、棋牌室、乒乓球室、阅览室、篮球场等,让农民工在业余时间有电视看,有书读,有场地玩,让农民工不出企业就能开展文体活动。同时,可以对在文体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农民工给予适当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激励他们更多的组织和参与文体活动。
工会在维护农民工经济权益的同时,要经常组织农民工走进免费开放的各种文化设施,组织农民工参与各种文体活动,引导农民工努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把有限的业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进行文化充电,积极参与政府及企业组织的培训和学习,提高文化水平和技术技能,提升自身素质,主动适应城市文明,进一步融入城市文化。
“要像关心农民工按时拿到工资一样,关心农民工的文化生活、文化福利和文化享有,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手段、服务平台,使公共文化服务的触角更多地向农民工群体延伸,使更多的公共文化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能够为农民工所享用”。我们期待文化部负责人的这席话能早日实现。
我们为这个规划的出台叫好,同时也希望各方面能更多地关注农民工及其文化生活,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农民工精神文化建设,改善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状况,促进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在城市生活得更幸福。
具体而言,改善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是一项需要国家、社会、企业和工会组织共同完成的系统工程,要在继续关心他们的工资待遇、社会保障、劳动条件等方面的同时,切实关注和重视其精神文化权益。
政府部门要制定一系列关于改善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政策,拨付专项资金加强农民工文化活动基地,加强农民工集中的社区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加大力度推动工人文化宫、俱乐部等职工活动场所免费开放,为农民工开展精神文化活动提供基本保证。
社会要更关注对农民工闲暇生活,公益组织要更多的参与到丰富农民工文化生活的活动中,邀请农民工参与文化活动。城市居民要关爱农民工,主动的邀请农民工参与市民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让他们更快的融入社区,更好的融入城市。
企业要对农民工文化活动提供专项经费,结合农民工生产生活的实际,创造条件建设一些适合农民工活动的场所,如电视室、棋牌室、乒乓球室、阅览室、篮球场等,让农民工在业余时间有电视看,有书读,有场地玩,让农民工不出企业就能开展文体活动。同时,可以对在文体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农民工给予适当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激励他们更多的组织和参与文体活动。
工会在维护农民工经济权益的同时,要经常组织农民工走进免费开放的各种文化设施,组织农民工参与各种文体活动,引导农民工努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把有限的业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进行文化充电,积极参与政府及企业组织的培训和学习,提高文化水平和技术技能,提升自身素质,主动适应城市文明,进一步融入城市文化。
“要像关心农民工按时拿到工资一样,关心农民工的文化生活、文化福利和文化享有,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手段、服务平台,使公共文化服务的触角更多地向农民工群体延伸,使更多的公共文化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能够为农民工所享用”。我们期待文化部负责人的这席话能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