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英语语言点趣味记忆法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zs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是一门国际性的语言,作为中国学生要学好这门国际性语言,必须勤奋刻苦,细心总结,发现规律,让其变得有趣简单,易于学习记忆,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本文针对中学英语常见语言点进行分析归纳,从“躺、谎和(平)放”顺口溜,谓语动词“前多后少”、“前少后多”以及趣味命名法3方面浅析中学英语语言点的趣味记忆方法。
  【关键词】趣味 记忆 中学英语 语言点
  众所周知,英语是一门国际性的语言,作为中国学生要学好这门国际性的语言,必须勤奋刻苦,细心总结发现。在学习这门语言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总结一些语言点,让其变得有趣简单,易于我们记忆学习。本文主要总结中学英语语言点趣味记忆的点点滴滴,供各位阅读者参考使用。
  一、躺、谎和(平)放(lie, lie and lay)的有趣顺口溜法
  这三个单词在中学阶段的使用频率比较高,在平时使用中稍不用心就会弄混,大部分的学生们在考试的时候也特别容易出错。为减少中学生的出错率,提高同学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下面我跟大家一起分享这三个单词的顺口溜。其趣味记忆如下:一躺(lie);二谎(lie);三(平)放(lay),产卵、下蛋全跟上(放lay);躺(lie)的过(去)式是平放(lay);谎(lie)是规则(动词)不能忘;(平)放(lay)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y变(成)i后将d跟;另外躺(lie)的过(去)分(词)将过(去)式(lay)的y变i再跟n。
  此趣味记忆的解释如下:先给三个单词按照以上三个顺序编号,必须读成一躺二谎三(平)放;产卵、下蛋全跟上要跟上(平)放这个单词,(平)放是为了押韵加进的字,翻译时要省去,即产卵、下蛋。我们还是要用(平)放这个英语单词;躺的过去式是平放这个单词;说谎的谎这个单词是规则动词,所以它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直接加d或者去掉e再加ed,最后的表述形式都是lied;(平)放这个单词本身就是lay,它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要把y变成i然后再加上d,即laid。要注意:一个分号为一句话,读顺口溜的时候括号内的内容要去掉,反复读上10遍基本可见效果,有趣又好玩。该顺口溜的意思英语词汇意思仅限于中学阶段的中文意思。
  例如:
  Don’t lie in bed all morning.
  The dog lay at his master’s feet just now.
  That cat has lain under the table for one hour.
  He lies about his age.
  She always lied to her mother when she was young.
  He has never lied.
  Please lay the book on the desk.
  The hens laid a lot of eggs last month.
  The hens have laid for one month.
  还要注意的是:躺(lie)也有平放的意思,但是一般是指物的平放,不要和(平)放(lay)的平放弄混了,后者是为了押韵加入的,不翻译“平”字。例如:
  The letter lay open on her desk.
  那信摊开在她的书桌上。
  二、谓语动词“前多后少”、“前少后多”有趣记忆法
  我们在学习英语句法的时候,经常见到倒装句,其实很多英语句型都是为了前后句子的平衡而发生改变,那么对于英语语言点当中长得比较像的a (large) number of和the (large) number of接复数名词作主语时,谓语动词该用单数还是复数,我们也可以仿用前后平衡法来帮助记忆,并将其称之为“前多后少”、“前少后多”法。因此,要牢记的“前多后少”、“前少后多”这八个字。例如:
  第一种方法是从中文的角度来理解,因为a (large) number of和the (large) number of后面都接复数名词作主语,表示许多句子的谓语就用复数,如果表示是什么的数量谓语就用单数。这种理解对于有些粗心的同学来说又该丢分了,所以为了同学们能更多的得分,下面介绍“前多后少”、“前少后多”八字法。
  “前多后少”、“前少后多”法即数第一单词的字母,如果前面仅有一个字母a,就是少,那么后面的谓语动词就该多,则谓语动词用复数,即“前多后少”,反之亦然。如果前面是三个字母的the,那就多,后面的谓语动词就该少,则谓语动词用单数,即“前少后多”。举例来说:
  A (large) number of students are working hard.
  许多学生学习很努力。
  The (large) number of students is 45.
  学生的数量是45。
  三、趣味命名法
  趣味命名法即在学习英语当中遇到的一些较难记住且使用频率高的单词取一个有趣的名称,让我们觉得名字有趣而把它们记下来,从而不容易忘记。例如,记忆很深的有十个单词被称为雷打不动的“十大金刚”,这十个单词为:advice, fun, news, information, progress, luck, work(工作), health, music, weather。这十个单词前面不管有多少形容词修饰,其前都不带不定冠词a/an,“十大金刚”这个有趣的命名则会帮助我们记忆这十个不可数名词。例如:
  What good advice he gave us!
  It is wonderful music.
  They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总之,在平时学习的时候,只要细心刻苦则会发现总结出很多有趣而又简单的记忆方法。这些方法不仅让我们觉得有趣好玩,还能收获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宫东芳.兴趣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8(19).
其他文献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游戏教学将英语听、说、读、写的教学内容巧妙地渗透到游戏中,让学生在游戏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尤其是其中的听说能力,它是是情景教学法的一种形式,可将枯
【摘要】所谓叙事教学法,它不仅是一种教学理念,更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将叙事教学法运用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能够将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单调感彻底改变,有效增加课堂教学的乐趣。叙事教学法还能够带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乐趣,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和想象力。文章主要围绕叙事教学法的含义、教学理念以及在初中英语教学课堂中的运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叙事教学法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 培养能力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
【摘要】任务型阅读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才接触到的新题型,也是近几年江苏高考的必考题型之一,因此,如何让学生尽快地适应这一新题型并熟练掌握和运用它的解题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任务型阅读的解题技巧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进行详细阐述,以降低学生的解题难度,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增强学生自信心。  【关键词】高中英语 任务型阅读 解题技巧  任务型阅读是针对任务型教学设计的,有别于传统的阅读理解题
问题学生的基本信息  姓名:小超(化名) 性别:男 年龄:十一岁 就读学校:海口某小学  年级:五年级 家庭类型:完整(但属老来得子)  问题学生的表现  小学低中年级成绩较好,尤其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较高,是家人眼中的好孩子,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同学眼中的佼佼者,但进入高年级,成绩严重下滑,语文生字词生疏,书写常常缺胳膊少腿;数学公式混乱,计算粗心大意;英语只靠灌输耳音,自己从来都不会主动学习,学习没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质地的影响;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小板活化(CD62P、CD63、TSP)的
【摘要】笔者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发现,很多初中生无法用英语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很难记住和区分复杂的语法规则,甚至还有的学生在单词面前束手无策,叫苦连天。这些学生无法克服英语学习中的这些困难,越来越感到英语学习是一项沉重的负担,甚至产生直接放弃英语的想法。英语诗歌带有独特的语言魅力,能为学生创造优美的意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重视诗歌教学,并将英语诗歌积极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途径,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能力和养成思想观念的主要渠道。其有效性是将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在教学过程中实行民主、科学、互动,从而提高教学主题知识和能力。  作为英语教师,我时常在思考为什么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也学得很辛苦,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十分有限。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有是无效的或低效的教学行为。为此,我开始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教学行为,去实现有效
【摘要】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实施有效教学、高效教学,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在一次会议上,我们学校的校长提出了“高效课堂的关键在于融洽的师生关系”,我非常赞成这一观点,融洽的师生关系对课堂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英语课堂尤其如此。因为英语教学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种情感活动过程。学生的学习情感调控得好,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关键词】高效 课堂 融洽 师生关系  毋庸